书城政治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14240300000057

第57章 参考文献(1)

一、中文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蔡凯如、黄勇贤等:《穿越视听时空:广播电视传播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8]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10]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端木义万:《美国传媒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4]方汉奇主编:《世界新闻传播10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编:《中国新闻史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管文虎:《国家形象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郭镇之:《北美传播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20]顾耀铭:《我看美国媒体》,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21]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22]胡曙中:《美国新修辞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3]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24]胡兴荣:《新闻哲学》,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5]胡志毅:《现代传播艺术——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6]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7]黄平、姚洋、韩毓海.:《我们的时代——现实中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28]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9]李宏:《传媒政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30]李良荣:《中国报纸的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1]李元书:《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2]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3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

[34]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5]刘智峰:《中国政治:当代中国政治若干问题分析》,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6]刘杰:《当代美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7]刘文科:《政治权力运作中的政治修辞:以美“反恐战争”(2001-2008)政治修辞为例》,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8]刘亚伟、吕芳:《奥巴马:他将改变美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9]罗豪才:《行政法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40]蒋春堂:《政府形象探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版。

[41]匡文波:《网络媒体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2]马庆平:《外国广播电视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43]彭芸:《政治传播——理论与实务》,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6年版。

[44]邵培仁:《政治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5]施天权、高冠钢、陆卫东:《当代世界广播电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6]曙明,洪浚浩:《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7]邢虹文:《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48]汪凯:《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王宇:《大众媒介导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

[50]温科学:《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温敬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52]吴飞:《传媒影响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3]肖燕雄:《中国传媒法制的变革空间——以现代化理论与模式为视域》,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4]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5]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政治传播的个案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6]张昆:《政治传播与历史思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7]杨伯淑:《互联网与社会》,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8]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

[59]余家宏:《新闻学简明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0]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1]俞燕敏、鄢利群:《无冕之王与金钱:美国媒体与美国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2]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3]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4]张克非:《公关关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5]张君昌:《应用电视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66]赵鸿燕:《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技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7]赵劲夫:《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形象》,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

[68]钟大年、于文化:《凤凰考——建构一个新传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祝基滢:《政治传播学》,台北三民书局1983年版。

[70]詹姆斯·阿伦森:《新闻采访和写作》,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71][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2][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朱曾汶、林铮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73][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74]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5][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想》,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

[76][美]肯尼思·博克:《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常昌富、顾保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7][英]彼得·伯克:《制造路易十四》,郝名玮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78][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晔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9][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0][英]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张慰慈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1][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82][荷]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83][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84][美]费正清、R.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王建朗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5][美]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刘利群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86][英]戴维·冈特利特:《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彭兰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87][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88][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3版)第二卷,洪佩郁、蔺菁译,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

[89][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90][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91][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津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92][英]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93][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94][美]李普曼:《舆论学》,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95][美]大卫·理斯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崑、朱虹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6]胡逢瑛、吴非:《政治传播与新闻控制》,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

[97][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6版),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98]亚伯纳·柯恩:《权力结构与符号象征》,朱光宇译,台北金枫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版。

[99][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谢岳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100][英]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01][意]米瑟尔:《政党与领袖》,孔宪铿译,上海华通书局1940年版。

[102][芬兰]凯瑞·帕罗内:《昆廷·斯金纳思想研究——历史·政治·修辞》,李宏图、胡传胜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3][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4][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05][美]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殷祺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106][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107][美]琼·普莱斯:《奥巴马——我的总统梦》,陈嘉宁译,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

[108][美]罗瑟·瑞夫斯:《实效的广告》,张冰梅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9][美]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10][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1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112][美]海瑞克·史密斯:《权力游戏》,刘丹曦等译,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

[113][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4][英]昆廷·斯金纳:《霍布斯哲学思想中的理性和修辞》,王加丰、郑崧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5][美]理查德·K.斯科尔:《现代美国政治竞选活动》,张荣建译,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116][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17][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8][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19][加]埃里克·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0][英]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概论》,林文益译,台北风云论坛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121][英]马丁·沃克:《报纸的力量——世界十二家大报》,苏潼均、诠申译,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

[122][美]西伯特、彼得森、施拉姆:《传媒的四种理论》,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24][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25][英]A.萨德-费洛、D.约翰斯顿编:《新自由主义:批判读本》,陈刚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6][英]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戴聪腾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罗念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12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颜一、崔延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