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征宇
话语习惯,是指人们长期形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说话的行为。话语习惯是一个综合概念,涉及话语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一个人显露出来的可以看到、听到的所有言语行为,外化的行为表现,比如,语音发声的习惯、表达的习惯、遣词造句的习惯,也包含支撑它的深层结构——认知过程,即产生一定言语行为习惯必须具有的知识与情感,比如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素养、分析判断能力等,各种素养都要通过话语习惯表现出来。不论外化行为还是内在的认知结构,这些都是通过常年学习获取,或是在生活经历中积累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善、提升的。
主持人的个性化表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语言无疑是主持人展示他们特点的重要渠道。虽然他们的语言风格或严谨、或活泼,或幽默、或率真,无法复制,但他们一定具有良好的话语习惯,即话语习惯中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心声一致、视角独到,语言准确生动凝练,动作神态和谐,与交际时空相贴合。那么,他们是如何形成这种话语习惯的呢?其中有一些共通的形成规律。
一、自我培养贯穿始终,并直接影响其他培养方式的质量与效率
话语习惯的培养有多种方式:学校培养、岗位培养、自我培养等,这些都是培养主持人的重要渠道。多种方式互相补充,共同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话语习惯以适应主持人工作的要求。
学校培养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学校培养是按照传媒对主持人话语的要求,从内在素养和外在表现两个方面向学生的语言施加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维持和改善学生话语质量,以适应传媒变化和革新的需要。从内在素养上,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气息的学校是滋养人精神力量的重要渠道,学校培养帮助未来的主持人建构完善的今后工作所需的知识体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外在表现层面,精心设计大量模拟实战的演练,特别针对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等话语能力进行系统训练,打通内在素养和外在话语习惯的通道,使学生的话语品质从无意识的流露变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主动获取。
新闻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一直和社会的前进紧紧联系在一起。岗位的培养对话语习惯的培养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实践平台——作为新闻人,工作中每天都要面对采访和节目,要接触各个领域的人和物,每次采访都是一次知识储备的过程,是自我学习、自我补充的过程。和学校培养一样,这也是在不断地获取营养。只有在采访前,搜集详细的资料进行各方面的充分准备,透彻地了解事物的相关背景、所有链接之后,才可能比较有把握地进行传播,才能说出切题、切景、干净、流畅、精准,信息量大、样态丰富,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具的话语,才能知道课堂上、书本上理论的意义和价值。柴静当年到央视主持《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时,已经小有名气:19岁就开始在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后又主持湖南卫视的《新青年》节目,是公认的才女。在央视的平台上,不仅她自己,连有意培养她的“伯乐们”也觉得她缺乏在一线当记者的经历,于是,白岩松特意让她到《新闻调查》做记者,接地气。这种新闻岗位的打磨历练对柴静后来的“破茧化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多种培养方式中,自我培养是起决定因素的,是至关重要的。首先,不论是学校培养还是岗位培养,最终都要落实、转化为自我培养。学校的培养方案再科学,岗位提供的条件再便利,如果话语习惯培养者不能把这些有利的外部条件化为己有,那么这些外因——学校、岗位,都无法对内因——自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其次,一个人良好的话语习惯并不单单是几年主持人专业教育能够提供的。那么多优秀的非科班出身的主持人的出现就对学校培养提出了挑战,这是因为话语习惯的养成不是单纯通过学校教育得到的,社会、家庭是更广阔的话语习惯培养的天地。话语习惯是有意无意之间的学习,读书、跟人聊天、听人谈话、听评书、看相声,这都对话语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关键看你有心无心了。
二、主动培养是使话语习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话语培养过程中的动机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它们对话语习惯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影响,驱动着话语行为的发生并决定着话语习惯的形成及品质。虽然动机是无法看到的,但是话语发出者的言谈举止会使接受者感知到他的投入程度。主动一般是出于对任务本身的兴趣,是非功利性的;而被动则常常是出于对外部激励的需求,比如工作、学业的要求。主动培养是对人生、对生命的补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素养和品位,被动培养主要涉及自己的业务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中积累知识、储备知识;主动培养是为了圆满人生,完善人性,被动培养是为了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使自己获得成功,事业有成;主动培养的实质是认识自己,通过思考与净化提升个人的素质,追求一种人文价值的回归,被动培养的实质是认识事物规律,思考怎么样才能把新闻做好。主动的、享受的心态对良好话语习惯的养成有促进作用;相反,如果被迫地或是情非所愿地进行话语习惯的培养,充其量也就是完成任务式的表演,话语发出者多会敷衍了事,难以养成良好的话语习惯。
同时,主动培养和被动培养又有相结合的一面。很多时候,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被动的,但它是一种推动力,促进我们成长、进步,所以,我们要以主动的心理状态进行自我培养。也就是在被动学习中找到一种主动的乐趣,主动要求自己在被动学习中学得好。比如要进行访谈,所以要看一些相关的资料,这是被动的;但是主动的心理状态又告诉学习者必须认真地看这些东西,因为要让自己的工作、采访变得更有效。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培养是一种内驱力,渗透在学校培养、岗位培养——被动的培养过程中,使被动培养更高效。
崔永元谈到自己的经验时给出的主动培养办法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对他来说,这是三种不同的充电方式,但价值是一样的。在他未成名之前,常用的充电方式是读书,但是当了谈话节目主持人后,和人谈话成了他主要的充电方式。
“读万卷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也是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由于文化固有的沉积作用,主持人要想在节目中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也绝非容易之事,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关于读书,董卿曾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读书,能让人学会思考,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安静下来;读书让我很快乐。”“行万里路”是从人生经验上准备。人生经验与一个人的年龄和生活内容的丰富性有关。从日常经验看,生活阅历丰富、见多识广的人往往对社会事物有更深的体会,见解也更深刻,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会更老练和得心应手,也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赖。人生阅历的积淀会使主持人变得更加宽容,能够理解别人,体味人生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活动范围、生活空间导致了我们不可能任何事情都去亲身经历一番,因此更多的经验是间接获得的。所以,在间接获得经验的过程中,“与万人谈”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而且,“与万人谈”从经验上积累了根据传播情境和实际情况(传播时机、对象)及时调整和改变自己的传播策略的技能。
三、话语习惯的养成是多种能力的集中显现
从静态角度看,话语习惯往往同个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感受、认识相联系,只有深刻地感受、认识了社会,才能通过言语深刻、形象地反映社会。而主持人的心理、情感和认知技能都必须整合到一套话语操作行为技能中,才能成功地进行传播活动,并获得受众的认可。主持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越强,越能迅速捕捉现场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越能全面、准确解读当时场景的深层含义,越能迅速组织自己的所思、所感,并用恰当的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从动态的角度看,当主持人依据解读能力发出信息时,整个交流场景的状态都会影响主持人自己和传播对象对世界的认知形象;认知结果又促进接下来的话语行为的发出。认知能力与话语行为就在如此的回环往复中不停地互相构建着节目进程。
话语习惯以认知为基础,话语发出者制造并传播自己认为适合、有效的信息依赖于他们如何看待所处的情境,而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式又依赖于他们所拥有的相关的认知框架。主持人话语习惯的深层,即认知能力涉及解读能力、角色能力、自我能力和目标能力四个方面,决定着讯息的选择与传递。相应地,讯息的传递也会促进认知能力的进一步深化。
我们如果把人脑看做一种高级的信息处理器,那么节目主持人话语行为的发出要经历三个主要阶段:首先是外界信息的输入阶段,主要由主持人与外界沟通的感觉系统处理;然后进入处理信息阶段,主要由主持人负责直觉和认知等心理过程的中枢神经部分工作;最后进入信息输出阶段,由负责说话和动作的神经系统负责处理结果的输出。话语习惯作为外化行为,易于观察,易于总结规律,是我们教学关注的重点,而支撑外在表现的内在的思想、智慧、品质、学识、思维、心理和情感等由于耗时长、见效慢、不易显现,而被我们忽视了,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很难从根本上提升话语习惯。只有正视问题的根源,并努力解决,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媒体需要、社会发展的主持人。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