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142326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毛泽东曾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①要最大限度地团结朋友,就必须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所谓统一战线,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政治基础上,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社会政治力量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问题,也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理论的奠基人,提出了无产阶级只有联合一切可以联合和团结的力量,才能夺取革命最后的胜利的重要观点。列宁则对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帮助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了革命的统一战线。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巧妙地、灵活地使用了统一战线策略,极大地团结了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甚至在某个阶段还联合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把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反对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最终摧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政权,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20世纪40年代末,毛泽东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总结成功的经验时,对统一战线作了充分的肯定:“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是有纪律,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②因此,毛泽东把统一战线称之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③

新中国建立后,面对国情的变化,统一战线理论和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正如邓小平所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我们正处在承前启后的伟大时代,正在做我们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伟大事业。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困难和阻力,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不断发展和壮大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任何困难都挡不住我们前进,任何阻力都将被我们打败。我们的事业一定要胜利,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④可见,邓小平将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与统一战线问题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完善。今天的统一战线不仅呈现出广泛性、包容性、多样性和社会性的新特点,而且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等事业中起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它已“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⑤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仅仅建立起统一战线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具有中国自己特点的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和策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正是这个思想原则的指导下走向发展与完善的。所以,党的统战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所形成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原则。故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梳理党的统战理论于各个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实践形式,可使我们更深刻地把握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的探索,并对党所取得的成就作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近年来,对于统一战线理论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在认识党的统战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薄弱之处。因此,本书力图就此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研究,以此求教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