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煲汤熬粥128道
14109800000007

第7章 附录(1)

煲 汤

一、煲汤器具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炖煮出滋补、美味的炖品,需要运用多种不同的锅具加以辅助,烹饪起来才事半功倍。所以先来了解一下这些煲汤“好帮手”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好用它们来炖出一锅锅营养又美味的养生炖品。

1使用炖锅烹调

使用陶瓷制品的电炖锅,其水分不容易流失,且烹调温度比普通电锅和用炉火直接烧的低。只需将食物放入陶瓷锅中,调整好时间即可。使用陶瓷器皿时要注意,当锅中没有东西,但仍是热的时候,不可直接放入冷水,以免破裂。

2使用蒸锅烹调

使用蒸锅烹调时要注意,水烧开后才可将蒸屉放上,再将食物放入蒸锅内。蒸时要注意锅底的水量,以免干锅。

3使用砂锅烹调

用砂锅在火上直接加热是最简便的方法,但因水分较容易流失,烹调时要注意水分的控制,所使用的水量要比其他的烹调方法使用的水量多,以免烧干。同时也要注意火候,炖煮时的火力一定要很小。此外,不要将砂锅直接放在大理石桌面或瓷砖地板上,温度差别过大会导致砂锅炸裂。

二、四季进补

在传统养生观念中,注重“五养”,“五”即肝、心、脾、肺、肾五脏的保养。但中医所讲的五脏,与内脏器官没有直接对应关系,而是指“经脉”,也就是指人体的某项作用。如中医所谓“脾”出了毛病,是泛指消化系统有问题。

如何做到“五养”,方法其实很简单,中医将所有食物分成青、红、黄、白、黑五色,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的调整,只要配合四季选择适当的食物和药材,满足五色组合,长期食用,就可以营养均衡,养好五脏,创造健康生活。

中医的五脏

1肝

中医讲肝主筋,它是人体中最大、最重要的营养吸收和解毒工厂,其主要工作是掌管人体的新陈代谢。肝功能不好,就会造成营养不良,使人四肢无力、头发稀少。要了解肝好不好,可以看看指甲和眼睛:新陈代谢良好的人,有漂亮坚韧的指甲,眼睛也炯炯有神,看起来非常有活力。养肝宜采用青色食物及入肝药材。

2心

中医讲心主脉,象征血液循环的过程。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在动脉血管中会形成波浪般的扩张与复原,如此就形成了所谓的“脉”。如果血液循环不好,脉就会出现异常现象,显示有贫血、低血压、四肢冰冷等毛病。养心宜采用红色食物及入心药材。

3脾

中医讲脾主肉,象征消化作用,即食物被消化吸收后转为肉体的一部分的过程。当一个人的食欲不振,医生说要吃一些“开脾”的药,目的就在于促进其消化功能。脾胃良好,可以加速营养吸收,强化身体修复机能。养脾宜采用黄色食物及入脾药材。

4养肺

中医讲肺主皮毛,象征呼吸系统与皮肤调节的作用,与上呼吸道感染、体表温控制、基础代谢(通过流汗排出体内废物)有很大关系。肺不好的人,除了容易干咳、气喘,体力减弱,体温调节也不好,一遇到“风邪”就会感冒。此外,由于肺主宰皮肤机能,所以肺功能健全,皮肤就会光滑柔嫩,也不怕皮肤过敏;在健康的情况下,头发也会呈现动人的光泽。养肺宜采用白色食物及入肺药材。

5肾

中医讲肾主骨,肾脏疾病经常会引起体内电解质的紊乱,造成钙、磷等矿物质的流失,因此肾功能不佳的人,往往有骨质疏松的现象。此外,肾气是一个人生命力的源泉,肾功能不佳的人,气往往不足,除了身子比较虚,生理上也比较容易老化,如出现白头发或严重掉发、皮肤粗糙等现象。养肾宜采用黑色食物及入肾药材。

根据五色五养理论,可顺应季节变化,选择适当颜色的食物,依四季循环特别调料——春养、夏润、秋保、冬藏,在这一季就为下一季做好准备,让身体随时随地处于最自然的状态。

四季“五养”

1春升补肝

春天大地苏醒,万物萌生,在五行中属木,五脏中肝也属木,此时最适合调整肝脏功能,养肝血、柔肝、舒肝。多食用青色、绿色、微苦食物,少吃油腻食物,可以调整体内酸碱平衡、使气血畅流。川芎、丹参、熟地、何首乌、杜仲、当归、益母草等均是养肝药材;红枣、山药、扁豆、蜂蜜、糯米、小麦、茯苓、党参、黄芪、薏米、莲子、枸杞子也都是有益食材。

2夏清补心

夏季气候炎热,万物生长,在五行中属火,五脏中心也属火。此时会使人心火旺,易出现心烦、口渴等症状。本季以清补、凉补为要,除了清爽的蔬果外,也可以多食用红、黄色系的食物,以补心、抗暑、消闷。绿豆、莲藕、银耳、莲子、桑葚、杏仁、玉竹、麦冬、金银花、枸杞子、薏米、青果、乌梅、山楂、五味子、芡实都是有益食材。

3夏末淡补脾

夏末余闷尚存,而入秋前又是气候变化最剧烈的时候,生理很容易失调,一不小心就容易生病。这时最适合摄取黄色食物,如木瓜、蛋、玉米、花生等,一方面可以好好调整脾胃,让身体能轻松摄取养分,进而产生抵抗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滋润心肺,预防入秋后易咳现象。

4秋平补肺

秋季气候干燥,天气逐渐转凉,在五行上属金,五脏中肺也属金,所以此时人体肺易遭燥邪侵害,常出现口鼻咽喉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痒等症状。这时就要多食白色食物,如莲子、银耳、梨、山药等。此外,由于秋天使人胃口大增,因此也是适合补充营养的季节,芝麻、菊花、核桃、玉米、栗子、白扁豆、海带、鸡蛋、黑木耳、花生、胡萝卜、芡实、茯苓、何首乌、松仁、山药、杏仁、桑葚、决明子等都是有益食材。5冬温补肾

冬季气候酷寒,万物收藏,在五行中属水,五脏中肾也属水,所以在冬季令人体卫外的阳气显得不足,易为寒邪入侵。这时应多食黑色食物,如香菇、熟地等。此季维持身体足够能量相当重要,故所需食物热量较多,牛奶、豆浆、红枣、龙眼、杜仲、肉苁蓉、扁豆、白豆蔻等均是有益食材。

熬 粥

一、食粥的妙处

粥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功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治病养生

粥容易消化,白米熬煮温度超过60℃就会产生糊化作用,熬煮软熟的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容易消化,非常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食粥可以防止便秘,现代人饮食精致又缺乏运动,多有便秘症状。

稀饭含有大量的水分,平日多喝稀粥,除能果腹止饥之外,还能为身体补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秘;食粥可以预防感冒,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受寒感冒;食粥可以防止喉咙干渴,对于喉咙不适、发炎疼痛的人,温热的粥汁能滋润喉咙,有效缓解不适感。食粥还能调整肠胃,肠胃功能较弱或溃疡患者,平日应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可喝稀饭来调养肠胃。

制作简易,经济实用

粥是一种以大米、小米、大麦、小麦等富含淀粉的五谷杂粮,加水,经慢火煮熬而成的半流体食品。五谷杂粮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经慢火煮熬成粥后,香糯滑软,清淡适口,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一种理想而方便的营养食品。粥易消化且吸收快,滋补性的药粥与中药相比,宜久服,无副作用,又可根据个人的体质,灵活加减药味以进补。滋补性药粥的制作和服用均十分方便,且花钱不多,无论城乡家庭,均可自制,随意加入作料,口味自调,达到美味和治疗的双重效果。

延年益寿

喝粥可延年益寿,五谷杂粮熬煮成粥,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素与膳食纤维,对于年长、牙齿松动的人或病人,多喝粥可防小病。粥更是保健养生的最佳良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及时选用一定的滋补药粥,可以延缓脏器的衰老,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如肝气虚者,可选枸杞子粥以补肝;心气不足者,可用桂圆粥以养心;脾气虚者,服食枣肉粥健脾胃;肾气亏损者,多吃些胡桃粥以滋肾等。俗话说:“老人吃粥,多寿多福。”这话听起来很平常,实际上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老年人以食粥来调和脾胃,养生防衰,在两三千年前就已有成功的经验了。许多补益药粥还能够起到预防老年病的作用,如胡萝卜粥可预防老年高血压的发生,玉米粉粥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