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宝宝科学养育
14107500000003

第3章 婴儿篇(3)

要注意宝宝皮肤的护理。妈妈最好不要给宝宝用纸尿裤,而是在宝宝臀部下面垫尿布。当宝宝坐在凉席上时,妈妈要在上面铺一层夹被给宝宝坐,不要使用塑料布。

夏季养育新生儿时,有些做法或想法非常常见,但不一定是正确的。

不敢开窗。夏季室外温度要比室内温度高很多,开窗不会使宝宝受凉,却能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

不敢睡凉席。在夏季,小宝宝完全可以睡凉席,妈妈只要在凉席上面铺一层棉布、薄被或毛巾被都可以,只要别扎着宝宝就行。

不敢补水。夏季给新生儿补充足够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是健康的重要选择。

不敢让宝宝光屁股。在夏季宝宝除了护好腹部外,其他部位都可以裸露。

不敢开空调或电风扇。如果室内太热了,就要用空调或电风扇为宝宝降温。

3秋季护理要点

秋季是宝宝不易患病的季节,易患的疾病是腹泻,要注意预防。秋季出生的新生儿,由于很快进入冬季,在北方冬季寒冷,不宜把孩子抱出室外接受阳光照射,因此秋季就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出生后半个月即开始补充。

4冬季护理要点

北方冬季气温比较寒冷,但室内有很好的取暖设备,不易造成新生儿寒冷损伤。主要问题是室内空气质量差,湿度小,室温过热,造成局部环境不良。

南方冬季气温比较温和,但室内缺乏阳光照射,有阴冷的感觉。南方建筑一般都不安装取暖设备,而且很多家庭在冬季都使用空调来进行取暖。空调取暖会造成室内环境空气干燥,空气不流通,质量差。当太阳出来的时候,最好就抱宝宝去户外晒晒太阳。

第九节 月子中最棘手的平常事

1睡眠问题

(1)抓住时机训练宝宝

新生儿刚出生后头几天,除了吃奶,其他时间几乎都处在睡眠状态,而且睡眠不分白天和黑夜。随着日龄的逐渐增加,宝宝睡眠时间会越来越短了。一般在上午八九点钟的时候,给宝宝喂完奶,他有一段相对比较长的觉醒时间。爸爸妈妈利用这个短暂的时机,给宝宝做做运动,和宝宝说说话。爸爸妈妈在训练宝宝的过程中,可以开发宝宝各种的能力,也延长了宝宝醒着的时间,这样可以让宝宝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必须让宝宝养成好的睡眠习惯

有的宝宝由于白天睡得太足,使得晚上睡不着了,而爸爸妈妈辛苦了一天,累得只想睡觉,没有精力陪着宝宝交流,宝宝唯一能做的就不停哭闹。宝宝哭闹,爸爸妈妈也没法睡了,困得痛不欲生。

宝宝睡眠日夜颠倒,并不是宝宝的错,而是爸爸妈妈养育方法不正确所造成的。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宝宝的睡眠时间再颠倒过来。爸爸妈妈不能强迫宝宝,最好是通过游戏帮助宝宝逐步改正过来。上午喂完奶,如果宝宝吃完就想睡,妈妈就要把宝宝唤醒,和宝宝说说话,玩玩游戏,这样时间就很快过去了。

如果晚上宝宝仍然不睡觉,甚至哭闹,妈妈就把宝宝的小手放在其腹部上,自己的双手按在宝宝手上轻轻地摇摇,不要把灯打开,也不要和宝宝说话。如果宝宝还哭闹,爸爸妈妈就需要寻找哭的原因,确认宝宝是否尿了,拉了,饿了,病了,不舒服等;如果没有发现原因,爸爸妈妈最好就尽量冷静处理。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宝宝日夜颠倒的睡眠习惯,就会逐步改正过来。

(3)不要总是抱着宝宝

许多妈妈都认为自己的宝宝只能抱着睡觉,不能放下,如果放下,宝宝就会醒来。宝宝都是喜欢妈妈抱着睡觉的,如果妈妈从刚开始就这样抱着宝宝睡,现在应该马上改正过来。妈妈应该把宝宝放下来,刚开始可能不行,时间久了,宝宝就会慢慢接受的。

(4)醒了就先让他醒着

如果晚上宝宝睡醒了,爸爸妈妈就先让宝宝醒着,不要理会他,可能过一会宝宝又睡去了;如果晚上宝宝真的睡醒了,只要不闹,爸爸妈妈也先不要理会他;如果宝宝哭闹明显了,爸爸妈妈再去看看是什么原因。这样就把宝宝晚上睡眠的时间逐渐拉长了。

2顽固的鼻塞

(1)鼻塞的处理

新生儿鼻道比较狭窄,血管又很丰富,很容易出现鼻道内的黏膜水肿。新生儿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冷热变化的刺激,使得鼻道内的黏膜血管出现扩张、收缩,渗出增多,这就是常说的鼻涕。新生儿不会自己把鼻涕清理出来,这样鼻涕就会越来越多,慢慢就会变成鼻痂堵塞鼻道,使鼻塞更加严重。如果新生儿鼻道内的黏膜水肿,没有发现分泌物堵塞鼻道,妈妈可以拿毛巾打湿后,热敷宝宝鼻根部,这样可以暂时缓解鼻塞。如果宝宝有鼻涕,妈妈可用柔软的毛巾或纱布,蘸湿后,捻成布捻,轻轻放入宝宝鼻道,再向顺时针的方向慢慢转动布捻,边转边向外抽出,就可把鼻涕带出鼻道,这样不会伤着宝宝的鼻腔,比用棉签要安全得多。

(2)鼻塞不一定是感冒

新生儿鼻塞,往往不是感冒。如果新生儿感冒,通常不会表现为鼻塞,而是表现为精神差,奶量减少,睡眠减少或增多,常常哭闹不安等非特异症状。新生儿打喷嚏,往往也不是感冒。新生儿刚刚来到大自然中,可能对环境还不适应,外界的刺激会使鼻道内的黏膜发痒,从而引发喷嚏。新生儿鼻塞,打喷嚏,往往都不是感冒,妈妈不要马上给宝宝服用感冒药。宝宝误服感冒药,会造成宝宝鼻道内的黏膜干燥,分泌物减少,对外界微生物的防御能力进一步下降,微生物趁势侵袭,引发新生儿呼吸道感染。

(3)处理“泥膏体质”的鼻塞

新生儿眉弓和脸颊上有小红疹,或眉弓上有像头皮一样的东西,这就说明宝宝属于“泥膏体质”,也称“渗出体质”。这种体质的宝宝一般都比较胖,经常腹泻,而且特别容易鼻塞。这种鼻塞往往有家族遗传倾向。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湿度和温度适宜。让宝宝逐步适应自然环境,接受新鲜空气,减少室内尘埃密度,每天用软布做成捻子,轻轻捻动带出鼻道内分泌物。有鼻黏膜水肿的宝宝,清理鼻道一时也不能改变鼻塞症状,爸爸妈妈不要着急,消除水肿是个自然过程,一般不超过1个月,不必抱着宝宝到医院“走过场”。

3越哄越哭

新生儿一切都正常,生长发育也正常,一旦哭闹,爸爸妈妈就哄,结果是越哄越哭得厉害。这主要原因是爸爸妈妈不了解宝宝哭的含义所造成的。当新生儿在睡眠中做了梦,或想通过哭发泄一下自己的心情,或想通过哭来运动一下时,爸爸妈妈却总是在哄,实际上是父母打扰了宝宝的运动,越哄越哭,这是宝宝在抗议。

4一吃就拉

常常有妈妈告诉医生,说宝宝好像是直肠子,一吃就拉。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宝宝的肠道神经还没发育完善,而且肠道极易被激惹,宝宝的吸吮动作和吸进的奶液,都有可能成为刺激宝宝肠道的根源,刺激肠道蠕动加强、加快,结果就出现了一吃就拉的现象。

避免宝宝一吃就拉的方法如下:

妈妈不要吃辛辣食物。

如果是患有湿疹的宝宝,妈妈不要吃容易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

妈妈不用总给宝宝把便,这样容易造成宝宝排便次数增多。

尽管宝宝边吃边拉,妈妈也不要急着给宝宝更换尿布,因为换尿布时,宝宝腹部有可能受凉,肠道蠕动可能会增强。

5越治越重的腹泻

新生儿腹泻越治越重,其实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宝宝的病况严重,而是爸爸妈妈护理不当所致的。

宝宝腹泻病因还不清楚,爸爸妈妈就擅自给宝宝使用止泻药,特别是使用抗菌素。新生儿肠道内生态平衡还没有建立,正常菌群数目还比较少,使用抗菌素后,会使肠道内生态平衡受到干扰,加重腹泻。

爸爸妈妈给宝宝服用药物的方法不正确,如微生态制剂(如合生元)不能与抗菌素同时服用,两者必须间隔两小时以上,很多爸爸妈妈并不知道这个道理,就给宝宝同时服用,结果治疗效果不理想。

妈妈没有注意饮食,有的妈妈看到宝宝腹泻,就不敢给宝宝喂奶,或减少了喂奶量次。宝宝腹泻刚开始一两天,妈妈可以适当拉长喂奶间隔,但不能长时间减少喂奶量次。宝宝腹泻已经使宝宝丢失了营养和水电解质,降低消化功能,降低食欲,营养吸收也会比较差。如果妈妈再控制奶量,宝宝就会出现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肠道蠕动加快,结果会使腹泻越来越重。

乳糖不耐受,特别是人工喂养的宝宝更加容易出现。如果爸爸妈妈按一般的肠炎治疗,不但没有任何效果,还会使宝宝的腹泻越治越重。

6新生儿臀红

新生儿护理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新生儿臀红。新生儿由于尿便次数多,臀部长时间受到尿液浸泡,便后没有用清水冲洗臀部,使用透气性能差的尿布,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并加重新生儿臀红。

宝宝臀红可能会造成臀部皮肤破损,容易让细菌侵入皮下组织,引起肛周脓肿,导致宝宝排便困难。预防臀红的最好办法就是宝宝大便后,妈妈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宝宝的臀部;要使用透气性能好的尿布,不能使用塑料布;掌握宝宝排便规律,及时给宝宝更换尿布。妈妈们一旦发现宝宝臀红,每次为宝宝冲洗臀部后,要使用鞣酸软膏涂抹,这样就不易被尿液浸泡。千万不要使用婴儿粉。

(1)男婴下身的清洗

一般宝宝大便后,父母都给宝宝清洗屁股,这是非常正常的。清洗时,爸爸妈妈动作一定要轻,忌用含药性成分的液体和皂类,以免引起刺激和过敏反应。清洗后,爸爸妈妈要轻轻将其擦干,将包皮轻轻翻转回去。也有部分男孩子包皮口过紧或生来就很狭小,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强行翻转,否则会引起外伤或引起嵌顿性包茎。对这样的宝宝,爸爸妈妈除经常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外,应在4~6岁到正规医院泌尿科进行包茎手术。

(2)女婴下身清洗

爸爸妈妈应该注意不要肛门和尿道处混合着洗,应该是先洗尿道口和阴道口处,后洗肛门处,一定要避免从后向前洗。给女婴擦屁股时也一样,更应该从前向后擦。

二.1~2个月宝(29~59天)

第一节 本月特点

1外貌

刚刚脱离新生儿期的宝宝,已经逐渐适应了自然环境,皮肤变得光滑明亮,更富有弹性,皮下脂肪开始增厚,胎毛、胎脂逐渐减少,头形越来越圆了,更加招人喜爱。

2能力

这个月的宝宝,觉醒时间开始变长了,后半夜可持续睡六个小时以上。

宝宝四肢的动作幅度开始增大,动作次数明显增多,表情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吸吮力有所增强,吃奶的量增加了,吃奶的次数开始减少了,尿尿的次数开始逐渐减少,大便也变得越来越有规律。

3交流

宝宝对妈妈的依赖性增加,喜欢让父母抱着睡眠,哭的声音很大,但次数减少。有时即使是到了吃奶时间,也不哭,只是用小嘴到处找奶头,或小嘴不停地空吸吮,或望着妈妈哼哼等,把宝宝抱在怀中,很容易把奶头放入宝宝嘴中。每次吸吮时间逐渐缩短,吃奶间隔时间逐渐延长。对白天黑夜有了初步感觉,白天觉醒时间逐渐延长,尤其在上午八九点钟时,宝宝可有一段较长时间觉醒,这时可和宝宝交流,给宝宝做操,对宝宝进行智力开发。

第二节 本月生长发育规律

1体重

宝宝出生后的半年内,体重增长速度比较快,特别是1~2个月的这段时期,体重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可增加1.2千克。人工喂养的宝宝体重增长速度更快,可增加1.5千克或1.5千克以上。不过体重增加程度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有的宝宝这一个月仅增长500克,这也不能认为是不正常的,宝宝的增长并不是很均衡的,这个月长得慢,下个月也许会出现快速增长,呈阶梯性或跳跃性。如果您的宝宝在一个时期增长有些慢,不要过于着急,只要排除疾病所致,到了下一个月就会出现补长现象。

爱心提示

爸爸妈妈在给宝宝测量体重时,一定要避免出现“认为误差”,如宝宝穿衣过多所造成的体重误差,体重秤本身的误差,宝宝吃奶前后的体重误差,宝宝吃多吃少的体重误差,排尿便前后的体重误差,不同季节导致的体重误差,等等。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困挠着父母,认为宝宝体重增长不理想,照书上的标准少了半斤八两。不用说个体有差异,就是体重秤的本身也会有误差的。

2身高

宝宝到了这个月,身高增长速度也开始加快,身高平均可增长3~4厘米。这个月宝宝身高增长还不会受遗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身高测量和体重测量一样,想要测量数值准确,开始最好请专业人员指导,避免因自己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误差。身高增长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但不像体重那样显著,差异比较小。如果身高增长明显落后于平均值,要及时看医生。

3头围

给宝宝测量头围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避免造成一些误差,带来不必要的烦恼。最好开始由医生来测量,父母从中观看并学习,并对照正规测量方法,注意识别。如果认为医生测量方法不怎么标准,数值不准确,那就提出来,重新测量。只有测量值可靠,进一步分析才有意义。

到了这个月,宝宝头围平均可达36厘米。出生后前6个月,头围增长速度比较快,平均每月可增长2厘米,但每月实际增长并不是恒定的。因此,只要宝宝头围在逐渐增长,即使某个月增长稍微少了,也不必着急,要看总的趋势。只要是总的趋势呈增长势头就是正常的,并不是这个月头围必须增长3~4厘米。经常会遇到新手爸爸妈妈为了宝宝头围比正常平均值差一点而焦急万分,这是没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