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宝宝科学养育
14107500000002

第2章 婴儿篇(2)

(2)亲子视听游戏

首先,让宝宝看着别人的脸,但听到妈妈说话的声音;其次,让宝宝看着妈妈的脸,但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在这两种情况下,宝宝都会表现出疑惑、慌乱、苦恼的样子。最后,让宝宝看着妈妈的脸,并听到妈妈说话的声音。这时,宝宝就会表现出神情兴奋,面露舒畅的样子。

3嗅觉、味觉和触觉

当宝宝出生后第5天时,就能区别乳母和其他母亲奶的气味。出生第一天,就会表现出对浓度高的糖水有兴趣,吸吮力强,吃得较多的特点。新生儿有着非常敏感的触觉,当宝宝哭闹时,妈妈只要把手放在宝宝的腹部,或者同时限制宝宝双臂的活动,就可让宝宝安静下来。

4运动能力

当宝宝还在妈妈子宫内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运动,称之为胎动。新生儿出生后就已经有一定运动能力,如会把手放到口边,有的会吸吮自己的小手;四肢会做一些伸屈运动;当你和宝宝说话时,宝宝会随音节有节奏地运动,表现为转头、手上举、伸腿类似舞蹈动作;还会对说话者皱眉、凝视、微笑等。这些运动和语言的韵律是协调的,有时宝宝的手试图去触摸母亲说话的嘴,实际上宝宝是在用运动方式和成人交往。新生儿还有一些反射性活动,如扶起直立时会交替向前迈步,扶坐位时头可竖立1~2秒或以上,俯卧时有爬的动作,口有觅食的活动,手有抓握动作,并有抓住成人的两个手指使自己悬空的能力等。

5模仿能力

新生儿在安静觉醒状态,不但会注视你的脸,还有模仿你脸部表情的奇妙能力。当你和宝宝对视时,你慢慢地伸出舌头,每20秒钟一次,重复6~8次。如果宝宝仍注视着你,他常会学你的样子,将舌伸到口边甚至口外。宝宝还会模仿其他脸部动作和表情,如张口、哭、悲哀、生气等。不模仿的新生儿也是正常的,只是他们不愿意和你玩这种游戏罢了。

第五节 新生儿特有生理现象

1溢乳

(1)主要原因

新生儿胃的位置与成人不同,胃壁比较平,胃入口处的贲门括约肌比较松弛,奶水易返流。

喂奶前翻动宝宝,如抱宝宝来回摇晃,喂奶后洗澡换尿布动作强硬。

(2)有效减少溢乳的办法

喂奶前换好尿布,避免大哭。

喂奶后将宝宝竖起轻拍背部,打出嗝来,再缓缓放下。

喂奶后发现宝宝尿了,拉了,也不要换尿布,待宝宝熟睡后再轻轻更换。

要让宝宝含住乳晕,以免吸入过多空气。

如宝宝吃奶急,要适当控制一下。

使用奶瓶时,要让奶汁充满奶嘴,以免宝宝吸入空气。

2上皮珠、马牙、螳螂嘴和鹅口疮

新生儿出生后,口腔上腭会出现白色小珠,称“上皮珠”;在齿龈上方常有白色小斑点,俗称“马牙”或“板牙”。它们都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引起,不要挑破,不要用粗布去擦拭,过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失。

“螳螂嘴”一般是指新生儿口腔两侧颊部,会各有一隆起的脂肪垫。它能增强宝宝吸奶能力,千万不要用刀去割,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有的宝宝口腔中会长出一些形似奶块的白色小点,称“鹅口疮”。这是由于使用不清洁的食具和奶头而引起的霉菌感染,爸爸妈妈可使用制霉菌素甘油涂抹在宝宝口腔上,并多给宝宝喝白开水,会很快消失。

3乳房增大、乳头凹陷

男宝宝、女宝宝都有可能发生这种现象。当宝宝出生后3~5天,就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母亲的孕酮和催乳素经胎盘至胎儿,出生后母体雌激素影响中断所致,不需要处理,多于2~3周后消退,如强烈挤压,可导致继发感染。

4暂时性黄疸

也称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宝宝皮肤逐渐发黄,1~2周逐渐消退。如足月儿出生2周,早产儿出生3周,其黄疸仍没消退,应及时就医。

5生理性体重降低

刚出生后没几天的新生儿,体重可能会比出生时的体重有所下降,这是正常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宝宝在出生后的几天里大多时间都在睡觉,吃得很少,再加上排便以及呼吸、皮肤出汗,会丢失很多的水分,这样便出现了体重下降。在正常情况下,体重下降的程度不会超过出生体重的9%。一般新生儿体重下降在出生后3~4天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在出生后第7~10天体重应恢复到出生时的重量,以后以每日30~40克的递增速度不断增长,到满月时体重至少比出生时增长500克,高的可达1000克。

6鼻塞、打喷嚏

刚出生的新生儿鼻道空间比较狭窄,鼻黏膜也比较发达。当鼻道有分泌物时,新生儿都会出现鼻塞现象。新手爸爸妈妈最好学会如何为宝宝清理鼻道,使宝宝不再出现鼻塞现象。当爸爸妈妈给新生儿洗澡或换尿布时,新生儿非常容易受凉,若受凉就会打喷嚏。爸爸妈妈不要误认为宝宝感冒了,就带宝宝去看医生。其实,这是宝宝身体的自我保护。

7生理性脱皮

绝大多数新生儿都会出现脱皮的现象,不管是何种脱皮,只要宝宝饮食和睡眠都没有出现问题,那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脱皮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皮肤还没有发育完全,非常容易脱落。另一种原因是新生儿表皮与真皮之间的基底膜还不够发达,使两者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增加了表皮脱落的几率。新生儿全身各个部位都有可能会出现这种脱皮,一般以四肢、耳后最为明显。爸爸妈妈只要给宝宝洗澡时,使其自然脱落就可以了。如果脱皮后出现红肿或水疱等其他症状,则可能是由疾病引起的病征,爸爸妈妈需要带宝宝去看医生。

8生理性脱发

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几周内,会出现明显的脱发。这是由于宝宝出生后,大部分头发毛囊在数天内由成长期迅速转为休止期所致,一般经过9~12周后,小儿的毛囊会重新形成毛球,重新长出新发。如果有加重脱发的迹象,可到医院儿科就诊,先明确病因,再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相信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宝宝脱发一般可分为生理性脱发和病理性脱发两类,生理性脱发是最常见的脱发。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会自然更换毛发,这是生理性脱发的现象。这种脱发的特点是刚出生时头发是黑的,但慢慢地变黄了,到出生后四五个月时弥漫性脱落。这种婴儿脱发无需治疗,大多能自然好转。

9发稀

新生儿的头发质量与妈妈孕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进入婴幼儿时期,宝宝的头发质量开始与家族遗传关系密切。

提心爱示

胎儿期的头发与母亲孕期的营养有关,出生后与遗传、营养、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如果父母一方头发稀或黄,宝宝可能会越来越像这位爸爸或妈妈。

10正常啼哭

新生儿啼哭并不是坏事。俗话说,“旱不坏的芝麻,哭不坏的娃”,这话是有道理的。现在,有些年轻的父母,不让孩子哭一声,生怕孩子哭一声就哭坏了。殊不知,完全不让孩子哭啼对新生儿的健康反而不利。

新生儿哭啼是全身性的健康运动。宝宝啼哭时,呼吸系统运动量增大,增加了肺活量,还可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一般说来,新生儿啼哭会本能地调节,哭到一定程度觉得累了,就会自然停止。

但也应注意,有时新生儿饥饿时也会啼哭,这时应立即哺乳或喂食物;有的新生儿撒尿拉屎也会啼哭,这时就应立即换尿布。如果不是以上原因,而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啼哭,就应及时诊治。如果新生儿哭得厉害或哭得时间过长,则应将新生儿抱起,轻轻拍打背部,使之安静下来。

11挣劲

新手妈妈常常会发现,宝宝总是使劲儿,尤其是快睡醒时,有时把自己的小脸憋得通红,妈妈会认为是不是宝宝哪里不舒服了。其实宝宝没有不舒服,相反,他很舒服。新生儿会使劲并把脸憋红,那是在伸懒腰,是活动筋骨的一种运动,妈妈们不用大惊小怪。

12惊吓

刚出生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神经管还没有被彻底包裹住,当宝宝受到外界刺激时,会突然一惊,或者哭闹起来。妈妈们为了避免宝宝受到外界刺激,多把宝宝的肢体包裹上,使其睡得安稳些。但要注意的是,长期包裹宝宝肢体很不利于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当宝宝醒来时,妈妈就应该打开包裹。

提心爱示

一定不要“蜡烛包”——有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把宝宝包裹得直挺挺的,就像蜡烛一样。这是很不科学的。其实,“蜡烛包”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是有害的。

13打嗝

吃得急或吃得不对时,宝宝就会连续地打嗝,非常不舒服。妈妈可以用中指弹击宝宝足底,令其啼哭数声,哭声停止后,打嗝也就随之停止了,这是一种有效解决打嗝的办法。如果没有停止,妈妈可以重复上述方法。

14出汗

因为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新生儿手心、脚心极易出汗,睡觉时头部也微微出汗。当周围环境温度较高时,宝宝会通过皮肤蒸发水分和出汗来散热,当水分蒸发过度,会引起新生儿脱水热。所以,妈妈们要注意室内的温度和空气的流通,还要注意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

第六节 新生儿营养需求

新生儿每日所需营养,具体如下:

picture

续表

picture

第七节 新生儿喂养方法

1立即哺乳的好处

众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刚出生的新生儿就应该立即哺乳。具体好处如下:

如果刚出生的新生儿能立即抱在妈妈怀里,和妈妈的皮肤相接触,宝宝会很顺利地找到妈妈的奶头,并能正确地吸吮。

新生儿早吸吮,可以让宝宝更早与妈妈皮肤接触,有利于新生儿智力发育。

新生儿早吸吮,妈妈可以早哺乳,可以减少新生儿低血糖、脑缺氧等情况的发生。

新生儿早吸吮,可以促进妈妈内体催乳素增加20倍以上。

新生儿早吸吮,可以使妈妈加快子宫收缩,对防止产后出血有重要的意义。

2母乳喂养八大好处

(1)母乳蛋白质中,乳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最适合新生儿和早产儿的需要,保证氨基酸完全代谢,不至于积累过多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2)母乳中,半光氨酸和氨基牛磺酸的成分都比较高,非常有利于新生儿脑生长,促进新生儿智力发育。

(3)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且易吸收,钙磷比例适宜,糖类以乳糖为主,有利于钙质吸收,总渗透压不高,不易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母乳能增强新生儿抗病能力,初乳和过渡乳中含有丰富的分泌型IgA,能增强新

(4)生儿呼吸道抵抗力。母乳中溶菌素高,巨噬细胞多,可以直接灭菌。乳糖有助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生长,乳铁蛋白含量也多,能够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和活性,保护肠黏膜,使黏膜免受细菌侵犯,增强胃肠道的抵抗力。

(5)增强母婴感情,使新生儿得到更多的母爱,增加安全感,有利于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研究表明,吃母乳的新生儿,成年以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几率要比未吃母乳者少得多。

(7)母乳喂养在方法上简洁、方便、及时,奶水温度适宜,减少了细菌感染的可能。

(8)母乳喂养可加快妈妈产后康复,减少子宫出血、子宫及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概率。

3初乳最为珍贵

初乳除了含有一般母乳的营养成分外,更含有抵抗多种疾病的抗体、补体、免疫球蛋白、噬菌酶、吞噬细胞、微量元素,且含量相当高。这些免疫球蛋白对提高新生儿抵抗力,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乳中还含有保护肠道黏膜的抗体,防止肠道疾病。初乳中蛋白质含量高,热量高,容易消化和吸收。初乳还有刺激肠蠕动的作用,可加速胎便排出,加快肝肠循环,减轻新生儿黄疸。

4母乳的保护

正在哺乳的妈妈,如果因为健康的原因需要服用药物,最好告诉医生你是一位正在哺乳的妈妈,以便医生开具不会影响乳汁分泌与品质的药物。

水是妈妈制造乳汁的基础,妈妈每天饮水应该保证6~8杯,即1200~1600毫升,以没有口渴为准。如果妈妈排尿少,而且尿的颜色呈深黄色,表明妈妈体内水分不足。一般来说乳母可以喝一些白开水和不加糖的果汁。

营养不良会导致乳母精神紧张、身体疲劳,影响母乳的供应。可以用6小餐代替3大餐,应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肉、奶、蛋、鱼和坚果,可以多喝一些汤类,避免吃没有营养的饼干、糖果类的食物。

第八节 四季护理要点

1春季护理要点

由于春季气温不稳定,爸爸妈妈要随时调整室内温度,尽量保持室内温度恒定。春季室内湿度小,爸爸妈妈最好打开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2夏季护理要点

母乳是新生儿的最好食品。如果宝宝必须人工喂养,那就一定要注意卫生、消毒,不要给宝宝吃剩奶,要现吃现配。

夏季应注意脱水热。脱水热是夏季新生儿较容易患的疾病,爸爸妈妈最好把室内的温度控制在28℃左右,并给新生儿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脱水热容易引起新生儿惊厥。

水分补充一定要充足。妈妈要经常饮水,新生儿也要适当喂水。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妈妈更应注意补充充足的水分。

预防夏季常见的疾病。新生儿夏季常见的疾病有眼炎、痱子、汗疱疹、皮肤褶皱处糜烂、臀红、肛周脓肿、腹泻等。宝宝眼屎多,妈妈应给宝宝滴眼药水;宝宝出汗后,妈妈要用温水给宝宝洗澡;宝宝皮肤褶皱处,妈妈可用鞣酸软膏涂抹;发现宝宝臀红,妈妈应及时涂鞣酸软膏或红霉素软膏;发现宝宝肛门周围感染,妈妈更要注意喂养卫生。不要让宝宝腹部受凉,防止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