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宝宝科学养育
14107500000029

第29章 幼儿篇(2)

(2)语言能力发展的两种模式

如果宝宝说话比较早,父母就会感到非常欣慰,会认为宝宝非常聪明,而且和宝宝交流起来也相对容易很多。如果宝宝说话比较晚,特别是到了2岁还不会说话时,父母就会非常着急,心存担忧。如果父母把这些担忧写在脸上,表现出不安的情绪,宝宝也会萌生不安的感觉。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宝宝说话比较晚,但其他各方面发育都没有问题,能够听懂父母的话,父母就要坚信宝宝没有问题。有的宝宝是逐渐学习说话的,先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然后会说两个字的单词,以后是几个字词组成的句子。有的宝宝说话是跳跃性的或爆发性的,起初一个字也不会说,一旦开口就能说出整个句子,令父母异常兴奋。

(3)男孩与女孩

一般情况下,女孩的语言发育速度要比男孩快很多。大多数女孩不满周岁就会说话了,而大多数男孩到了2岁才开口说话。女孩的语言表达中枢要比男孩更早成熟,但语言理解中枢,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思考能力,男孩和女孩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男孩和女孩在语言发育方面的差异尽管有其普遍性,但从现在的趋势上看,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了。这种差异的缩小不仅表现在语言发育上,也表现在身高、体重、体型、运动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这可能与现代教育有关,也可能与父母对宝宝性别的关注程度下降有关。

(4)向宝宝简洁清晰地表达

爸爸妈妈与宝宝说话时,最好使用最简单的语句,力求简短,表达准确。如果宝宝听一千遍“妈妈”这个词的发音,就自然而然地会发出妈妈这个音了。尽管这种说法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证实,但宝宝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是千真万确的。尽管宝宝是在父母营造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但如果父母总是喋喋不休地和宝宝说话,也会阻碍宝宝语言的发展。父母应尽量和宝宝进行有意义的交流,除了纯语言外,还要借助身体语言,各种面部表情等语言外的方式与宝宝交流。与宝宝进行语言交流时,要力求简明扼要,使用准确清晰的语句。

(5)宝宝是语言大师

宝宝所说的语言能力,并非都是从父母和周围人那里学习的,有些是宝宝自己创造出来的。宝宝不仅有学习语言的能力,也有创造语言的能力,还有宝宝特有的语言表达方法。宝宝不但能说出和成人语句相同的话,还能说出与成人语句不同的话,甚至会说出成人没有过的表达方法。这个时期的宝宝,所说的话往往让父母和周围的人捧腹大笑。宝宝会巧妙地把他会说的字、词、句联在一起,来表达他要表达的意思。宝宝所犯的“语言错误”,常常胜过幽默大师。宝宝一旦会说话,掌握语言的速度可以说是飞快的,每天都有新词从他的嘴里说出来,每天都能花样翻新地表达他的意思。宝宝在语言发育阶段带给父母的欢乐,比任何时候都多。如果父母能把宝宝在语言发育过程中的有趣语句记录下来,一定会让我们笑声不断。

2聪敏的耳朵像台录音机

父母可能不知道,虽然宝宝还不会说话,却能听懂很多话,有的甚至能听出说话时的语气。如果宝宝正在那里“做坏事”,妈妈只需用一种制止的声调叫一声宝宝的名字,不用说出具体的事情来,宝宝就能从妈妈的语气中听出妈妈的意思。当然,宝宝除了听,还会察颜观色。宝宝早在婴儿时期就会看妈妈的脸色了。1岁以后,这个能力有了飞速发展。宝宝的耳朵就像一部优质的录音机,能够录下他能够听懂的所有话语。宝宝喜欢听父母说话,而且能够更多地理解父母的话语。尽管电视广播里的语言非常标准清晰,但宝宝却很难从电视广播中学会更多的词汇和语言表达。

宝宝所听到的声音与其的感受会通过宝宝大脑内的听觉皮层形成回路,开始熟悉母语中的发音,听到的词语越多,学说话越快。宝宝开始认真观察他听到过的物体名称,并试图说出来。负责音乐的神经回路与负责数学的神经回路紧挨着,当宝宝听音乐时,负责音乐的大脑神经元皮层被激活,与音乐回路相毗邻的数学回路也活跃起来。这两个神经回路都位于右脑,而右脑是负责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的。所以,开发宝宝的音乐才能可促进宝宝右脑的发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远近视觉初步建立

婴儿期的宝宝,虽然会捕捉物体,但不能准确地掌握物体的远近距离。经过屡次实践,宝宝的视觉和触觉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逐渐形成了条件反射,并不断得到提高。宝宝为了能够更清晰地看物体,其两眼会常常凝视得像“斗鸡眼”一样。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宝宝双眼的注视会逐渐达到标准。

随着视觉不断发展,宝宝会日复一日地锻炼自己,重复着抓取的动作。经过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不断完善眼睛对远近不等物体的知觉和物体远近的估算,三维空间知觉会慢慢地建立起来了。到了这个月龄,宝宝远近知觉初步建立,在大约5岁左右三维空间知觉得以巩固下来,并能够准确地捕捉物体了。

4照明度与宝宝视力保护

(1)照明度与视觉

当眼睛直接注视阳光或裸露的灯光时,会使人产生炫目感。主要的原因是在视网膜上的感光素受到了过度的刺激。炫目对视觉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引起视觉功能降低、眼睛疲劳、眼球刺痛感等,严重时还会引起头疼。所以,应该避免宝宝暴露在不适宜的光照亮度下,不要让宝宝直视太阳光和裸露的灯光。

光线过强会损害人的视力,光线不足也会对视力产生同样害处。当照明度不足时,视网膜细胞的兴奋性不能被充分地刺激起来,眼睛所看到的景物不能到达大脑,不能让人振奋起来,视觉过程呈现缓慢状态,视力下降,视觉疲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和机体活动也受到抑制。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天气阴沉昏暗时,整个人都会感到无精打采。而当天高气爽晴空万里时,就会感到精神抖擞,心情也格外的好。当阴雨连绵时,人们最想做的是睡觉,以减轻视觉疲劳的感觉。

目前,照明度还没有一个的标准,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同人的眼睛所适应程度也是不同的。其次,与照明度有关系的还有物像、环境、光的性质、年龄、先天视力水平等诸多因素。但是不管有多少因素,适宜的照明度对宝宝眼睛的发育和视觉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照明度与物体的大小

能见到的所有物体和文字等都是景物。当物体比较大、色泽比较鲜艳、背景与主体明亮对比度也比较大时,所需的照明度就比较小。物体比较小、色泽比较暗淡、背景与主体明亮对比度也比较小时,则需要有比较强的照明度。

照明度与物体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一个物体缩小时,所需照明度增加得非常多。父母为了锻炼宝宝的视力,可能会让宝宝看一些比较细小的物体。但如果不适当地增加照度,对宝宝视力不但没有任何促进作用,还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特别是让宝宝看图和文字时,父母不但要力求清晰、对比明显、色彩鲜艳,还要保证适宜的照度。

照明度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有关。物体表面反射系数越大,所需照明度就越小;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越小,则所需照明度就越大。对比度增大可提高视觉效果,但如果对比度过大时,会使人产生炫目的感觉。因此,减小对比度,同样是为了保护眼睛。

(3)照明度与周围环境的作用

照明度与周围环境也有着很大的作用。人们都知道,同是一支蜡烛的烛光,在空旷的地方时只是荧光点点,在狭小的室内时则几乎能把整个屋子照亮。在同一间屋子内,不同颜色的墙壁,其照明度也不同,洁白的墙壁反射系数最大,照明度也就最强,把屋子照得很亮,而颜色比较深的墙壁,照明度也就比较弱,把屋子照得比较暗。反射系数大的墙壁,会使人的眼睛出现炫目现象。因此,刷墙壁不仅是为了保护墙面,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人的视力。

5视色觉发育

(1)对色彩的辨别

一般情况下,色觉的发育要比光觉晚一些。宝宝出生后光觉就开始发育了,随后识别白色、灰色和黑色。宝宝到了5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辨认色彩,到了4岁就能发育完全。宝宝认识色彩的过程是渐进性的。

(2)视觉能力的整合

宝宝的视觉能力的发展,并不是独立发展的,如果没有大脑的参与,物像映在宝宝的视网膜上时,宝宝根本不知道看到了什么,完全可以是“视而不见”。视觉能力的发育,是通过听、说、触摸、尝、嗅、感受、思维、分析、整合等因素共同完成的。当宝宝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时,这样的“看”才是有意义的。

6宝宝认知世界的基础

(1)极强的模仿能力

大家常说,宝宝像父母,除了遗传因素外,很大原因就是宝宝一直模仿父母。满周岁的宝宝会拿着一个比自己高许多的拖把拖地,那姿势,那神态,那认真劲儿,俨然像个小大人。其实,这就是宝宝模仿能力的表现。宝宝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的言行对宝宝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不想让宝宝做的,父母首先自己不要做。如果父母对宝宝的要求,是父母也做不到的,那最好不要要求宝宝去做,因为这样做不但没有任何效果,还可能会伤害宝宝的心理健康。

(2)重复是宝宝的兴趣所在

满周岁的宝宝缺乏对理性教育的兴趣。对记忆性或理解性的东西,也会很快忘记。随着宝宝不断地增长,其大脑神经建立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认知能力会逐渐增强,让宝宝更多地接触自然,更多地接受各种信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令宝宝感兴趣的事来实现智力和潜能开发。

这个月的宝宝,注意力的时间还比较短。宝宝年龄越小,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就越短,对一件事情和物品,保持兴趣的时间也越短。但有一个现象与此正好相反,就是宝宝越小,对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会越容易着迷,而且喜欢长时间重复它。父母可好好利用宝宝这一特点,寻找宝宝感兴趣的事情,这对宝宝的智力开发是很有帮助的。宝宝童年时快乐的经历,会对宝宝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爸爸妈妈应该多给宝宝一些快乐的时光。

7促进宝宝智能发展

(1)厨房禁地的欢乐

这个月龄的宝宝,开始对日常生活中的东西感兴趣了,如电话机、闹钟、各类遥控器、各种开关,尤其是电灯的开关,更能引起宝宝极大的兴趣。厨房中的锅碗瓢盆,都是宝宝喜欢的,可妈妈不敢让这个月龄的宝宝进厨房。妈妈通过一些认真的处理,让厨房变得安全。电源插座用保护器封住;热水壶、放有东西的锅都要放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微波炉、冰箱门都要安装上保护器。除厨房中的玻璃、陶瓷餐具和筷子等餐具以外,其他东西都可以让宝宝玩。妈妈让宝宝进厨房,这是非常有益处的,既可以看着宝宝,又可以做家务,还开发了宝宝的智力和潜能。

(2)鼓励宝宝涂鸦

几乎所有的宝宝都喜欢绘画,对随意尽情地“涂鸦”情有独钟。每个宝宝都有画家的潜质,都有绘画的天赋。宝宝通过绘画可锻炼手的灵巧性,锻炼宝宝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再现和整合能力,还可锻炼宝宝对色彩的欣赏能力和运用能力。

对于这个月龄的宝宝,爸爸妈妈最好不要手把手地教宝宝画画,让宝宝自由自在地涂鸦,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爸爸妈妈最好引导宝宝喜爱绘画,为宝宝创造自由绘画的条件,不论宝宝画什么,爸爸妈妈都不要对其进行限制。当爸爸妈妈面对宝宝的杰作时,只需赞美就可以了。父母一定要充分发挥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宝宝手、脑的协调能力和手部精细活动能力。

第四节 营养与饮食

1给宝宝断母乳进行时

(1)不要伤及宝宝的情感

有的妈妈给宝宝断母乳很容易,但有的妈妈可能就会遇到很大麻烦。断母乳不仅是妈妈的事,更多的是宝宝的事。断母乳对于宝宝来说,不仅吃不到妈妈的乳头了,也会有一种被妈妈抛弃的感觉,宝宝情感上不能接受。妈妈最好不要使用强制方法,以免伤害宝宝的情感。

(2)自然断奶方式

到了这个月,很多妈妈都能在不接受药物或其他帮助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断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通过医学的介入,就能达到自然断奶目的。具体的方法如下:

减少可促进生乳的食物。

逐步减少给宝宝喂母乳次数。

逐步缩短给宝宝哺乳时间。

延长喂母乳的间隔时间。

尽量不用乳头哄宝宝。

不喂哺时,尽量不用喂奶的姿势抱宝宝。

不喂哺时,尽量不在宝宝面前暴露乳头。

增加爸爸或看护人看护宝宝的时间,以此减少宝宝对母乳的想念和对妈妈的依恋。

不给宝宝看有妈妈抱宝宝喂奶的图书照片、电视画面。

给宝宝看有宝宝自己吃饭的图书、照片、电视画面。

减少用儿语和宝宝说话的频率。

在宝宝的玩具中增加餐具玩具,或给宝宝玩食用餐具。

乳房发胀时,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吸乳的过程不要让宝宝看到。

准备宝宝喜欢的食物,让宝宝的饮食兴趣转到饭菜上去。

给宝宝准备一个配有仿真人工乳头、带握把的奶瓶,让宝宝喜欢自己拿着奶瓶喝奶的感觉。

如果宝宝的小床紧临你们的大床,让爸爸靠宝宝小床一边。

如果你的宝宝和你们在一起休息,不要把宝宝放在中间,放在爸爸一边。

适当给自己喷点香水,以掩盖母乳的味道。

尽量缩短与宝宝相处的时间。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让妈妈的乳汁越来越少。面对没有奶水的乳头,宝宝也就逐渐失去吸吮妈妈乳头的兴趣。

(3)医学介入断奶方式

吃回乳药物。

停止给宝宝哺乳。

离开宝宝,交由看护人带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