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宝宝科学养育
14107500000016

第16章 婴儿篇(16)

妈妈给宝宝添加辅食后,宝宝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加等情况,妈妈可能会为此停止给宝宝喂辅食,结果很长时间也不能使宝宝大便转为正常,宝宝还会不停地哭闹,体重增长也不理想了,这可能是饥饿性腹泻。已经习惯吃辅食的宝宝,重新以配方奶或母乳为主,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即使是添加辅食后出现了稀便,消化不良等,也不能停止添加辅食,要考虑饥饿性腹泻的可能。

6不使用奶瓶不是病

单纯以母乳喂养的宝宝,平时可能没有使用奶瓶喝奶的习惯。到了这个月,妈妈要给宝宝添加一些配方奶,宝宝可能会拒绝使用奶瓶,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有这种习惯的宝宝,原来用奶瓶喝水、喝果汁或菜汁都很好,现在用奶瓶喂配方奶就不行,不但不喝配方奶,连果汁、菜水也不喝了。但这一切都是正常的。爸爸妈妈不要为此费尽心思想方设法非要宝宝使用奶瓶不可。有的妈妈就等到宝宝迷迷糊糊要睡觉时,或刚刚醒来时,把奶瓶塞进宝宝嘴里,或在宝宝饿的时候使用奶瓶。这些办法会让宝宝增加对奶瓶的厌恶感,或许以后更不使用奶瓶了。如果宝宝不喜欢使用奶瓶,就暂时用杯子或小勺喂,也许过一段时间,宝宝自然而然就使用奶瓶了。

妈妈可以每隔一段时候给宝宝试一试奶瓶,即使宝宝一直都不喜欢奶瓶也不要紧的,可能再过几个月宝宝就开始断奶,过渡到正常饮食了,到那个时候喝水、喝奶、喝饮料都可以使用杯子了。

7湿疹加重怎么办

到了这个月,大多数患有湿疹的宝宝,症状都会逐渐减轻了,有的甚至消失了。可是个别的宝宝不但不减轻,还会加重。这样的宝宝,多是对异体蛋白过敏,如鸡蛋蛋清、鲜牛奶等。

湿疹比较严重的宝宝,在添加辅食时,妈妈应该注意什么食物会使宝宝湿疹加重,如果吃海产品时湿疹加重,再进一步观察是虾类,还是鱼类。如果是改喝鲜奶后湿疹加重,可把鲜奶多煮沸几次,以使乳蛋白变性,或再改为配方奶。如果是对蛋清过敏就暂时只吃蛋黄。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就要少吃海产品和辛辣食品。

常见的湿疹有三种类型,即湿润型、干燥型、脂溢型。湿润型是比较常见的,多发于较胖宝宝,头顶、额、面颊等部位对称分布,可有红斑、丘疹、小包、糜烂、结痂等表现,以渗出湿润为突出表现。干燥型常见于较消瘦宝宝,分布在面部及躯干四肢,主要表现是潮红、丘疹及糠状鳞屑。脂溢型常出现在头皮、面部、两眉间及眉弓,表现为皮肤潮红,有淡黄色透明物渗出,含有较多皮脂,渗出后会结痂。

爸爸妈妈治疗宝宝的湿疹应遵从医生嘱咐,不可私自给宝宝用药。在护理方面,父母需要做到:不要给宝宝穿得过多、过厚;室温不要过高;不能勤洗;把宝宝指甲剪短,磨圆。有的父母试图通过医学检查,查出过敏原,这是没有必要的。宝宝湿疹是可以自愈的,更没有必要做脱敏疗法。

8吸吮手指应引起重视了

宝宝在出生后的3个月里,非常喜欢吸吮,因此吸吮手指在所难免。3个月以后的宝宝,随着月龄的增长,吸吮欲望逐渐开始减弱,多数宝宝半岁以后就不再继续吸吮手指了。6个月以后还吸吮手指,或者从来不吸吮手指,到这个月却开始吸吮手指了,那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可能有喂养环境及方法等深层原因。

相比较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吸吮手指的可能性,要比人工喂养的宝宝少很多,可能的原因是:吸吮母乳的宝宝,能够较长时间地吸吮;母乳喂养次数比较多,是按需哺乳;人工喂养次数较少,是按时哺乳;人工喂养儿吸吮时间很短。

爸爸妈妈要帮助宝宝改掉这种吸吮手指的习惯,一定要默默地帮助,不能大声地训斥宝宝,或打宝宝的手,不能采取任何具有强制性的方法。宝宝吸吮手指的时候,要转移他的注意力,和宝宝做游戏,把玩具递到宝宝手中。爸爸妈妈不要让宝宝吸吮橡皮奶头,这样不利于宝宝牙齿发育,很可能会出现“地包天”或“天包地”,或乳牙发育不整齐,对牙槽骨的发育和以后恒牙萌出也会有很大影响。宝宝在长牙期间,可能会出现吸吮手指或者啃手指的现象,这些现象会随着牙齿的萌出而很快消失,父母不必为此担心。

9还不会坐就看医生

6个月以后的宝宝已经会坐了,而且会坐得比较稳当了。但有的宝宝仍然坐不稳,后背还需要倚靠着东西,有时还会往前倾,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有的宝宝到了7~8个月才能坐得很稳,不能因为这样就认为宝宝发育落后。如果这个月宝宝还是一点也不会坐,甚至倚靠着东西也不能坐,头向前倾,下巴抵住前胸部,甚至前倾到腿部,那就需要看医生了。

10不长牙也是正常的

通常情况下,半岁的宝宝已经开始有乳牙萌出。但有的宝宝在出生后第4个月,就会有乳牙萌出。而有的宝宝迟至生后10个月,甚至到了1岁,还没有乳牙萌出。宝宝出牙晚一些,出牙数与月份不符等,妈妈都会非常紧张,带着宝宝到处看病,给宝宝吃很多的药,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宝宝发育存在个体差异,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异常。

11更要防意外

这个月的宝宝,各项能力都开始增强了,意外隐患也相应增多了。宝宝现在已经会坐、打滚、翻身等运动了;趴着时脚可能会像个青蛙一样蹬着东西向前跳;坐着时会试图变成俯卧位或仰卧位;会拿起他周围的东西,但不清楚热的东西不能摸,也不清楚刀子会扎手;还有可能把小的东西放到嘴里;躺着时会顺手把身边的毛巾、小被子、尿布等放在嘴里吃,还会把这些东西蒙在脸上。当影响他呼吸时,不能够意识到是什么阻碍了呼吸,不会把它拿掉;宝宝在翻滚时,意识不到会摔到床下等情况。

爸爸妈妈不要把危险物品放在宝宝可以够得到的地方;也不要让宝宝自己在床上玩耍;宝宝在没有栏杆的床上睡觉,妈妈一定要在身边,防止宝宝醒后掉到床下。切记不要把能够堵住宝宝呼吸道的物品放在宝宝能够触碰到的地方,尤其是塑料薄膜。

12宝宝从床上摔下来怎么办?

由于宝宝都是头重脚轻,如果宝宝从床上摔下来时,通常都是头部先着地,因此宝宝头部受伤的概率是最大的。当宝宝从床上摔下来时,父母往往是惊慌失措,抱着宝宝就向医院跑去,到了医院当然是先做头颅CT,甚至做头颅核磁共振。宝宝从床上摔下来是不是一定要到医院看医生呢,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办呢?

从床上摔下后,宝宝马上就大哭起来,哭声响亮而有力,哭一会儿,大约过了十分钟左右,面色和好,精神也不错,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异常表现,又开始正常地玩耍、喝水、吃奶了,这种情况下宝宝大脑受伤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也就不必抱到医院,可在家继续观察宝宝的变化。

在观察过程中,宝宝出现不喜欢吃东西、精神比较差、贪睡、不像伤前那样安静或过于安静。出现上述情况之一,就应该带着宝宝去看医生了。

在观察过程中,如果出现呕吐的现象应立即看医生。

在观察过程中,如果出现发烧的现象也要看医生。

摔下后,宝宝并没有马上就啼哭,似乎有片刻的失去知觉,不哭也不闹,面色发白,把宝宝抱起的时候,感觉到宝宝有些发软。这时,无论有无其他异常情况,都应该到医院看医生。

宝宝摔下后,头部有出血的情况,应到医院处理。

如果宝宝头部只是磕了一个包块,表皮没有发现可见伤,也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就不用看医生。

不要为宝宝揉头部的包块。

头部有包块,无论有无皮肤损伤,都不要对包块进行热敷。如果头皮没有损伤,可进行适当的冷敷。

如果皮肤有擦伤,可用消毒水、酒精、碘酒进行消毒后,涂少许红药水,但不要包扎。如果伤口比较大,比较深,或者出血比较多,就要到医院就诊了。

不管有没有异常,有没有可见的外伤,只要是头部受了伤,就要仔细观察48小时。出现异常及时看医生。

13夜啼是一种“高要求”

到了这个月,一些原来就夜啼的宝宝,可能就会变好了;而一些从来没有夜啼的宝宝,可能会突然出现夜啼;也有一些原来就夜啼的宝宝,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了。很难确定真正造成宝宝夜啼的原因,也不太容易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父母感到带宝宝异常的辛苦,医生很同情这种情况,却无能为力,这是因为宝宝什么病都没有。先把这样的宝宝称为“高要求”的宝宝吧,这样父母可能会感到轻松一些。既然是“高要求”,父母就“高照顾”,也许过不了多长时间,宝宝突然就不哭了,“高照顾”也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护理的水平。

也许有人会说,对付夜啼的宝宝就是不去理睬宝宝,让他尽管哭个够,闹个够。这是一个消极的办法,可能会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对于“高要求”的宝宝,父母需要耐下心来,共同担当起养育宝宝的重任,而不是相互埋怨。也许正是夫妻吵架,才导致宝宝夜啼,而宝宝夜啼又反过来使夫妻育儿冲突不断。更好地对宝宝进行照顾,而不是更多地吵架,这是解决夜啼的重要原则。

14趴着睡觉很正常

从这个月开始,有很多宝宝开始喜欢趴着睡觉了。大多数喜欢趴着睡的宝宝,都是感觉趴着睡觉比较舒服。宝宝可能也不会整个晚上都采取趴着睡的姿势,可能会仰卧或侧卧一会儿,再俯卧一会儿,不断地变换睡姿,这是很正常的。

3个月以前的小宝宝,采取仰卧位睡眠比较安全,小宝宝还不会竖立头,趴着睡有堵塞口鼻引起窒息的危险。本月宝宝已经能自由转动头部和颈部,即使俯卧也会把头转过来,脸朝一边躺着,而不会把脸埋在床上或枕头上,因此不会发生窒息。

八.7~8个月宝(210~239天)

第一节 本月特点

1能力

(1)活动能力增强了

上个月坐得不很稳的宝宝,到了这个月就能坐得很稳了。独坐时,宝宝已经能自如地弯下腰取床上的东西。有的宝宝还会勇敢地向后倒在床上,躺在床上玩一会儿。有时宝宝往后倒时会磕着后脑勺,因此妈妈要随时注意宝宝身后是否存在坚硬的东西。如果上个月宝宝还不会在床上打滚,到了这个月可能突然就会了。

这个月的宝宝,手部的运动能力也增强了。宝宝趴着时,总是伸胳膊够前面的东西,如果够不到,还会一拱一拱地向前爬,但此时手脚配合还不够协调。宝宝已经可以两手自如地倒换手里的玩具了,仍然喜欢把手里玩具放在嘴里,但已经不是吸吮,而是开始啃了;如果长牙了,还会发出声音。

(2)情感丰富起来了

如果把宝宝手中的玩具拿走,宝宝会大声地哭;但也有比较“大方”的宝宝,拿走就拿走,一点儿也不在乎,如果宝宝眼前还有别的玩具,拿起来照玩不误。宝宝见不到妈妈会不安,甚至哭闹;见到妈妈那就会非常高兴,比上个月还要高兴很多。如果爸爸经常看宝宝,抱宝宝,宝宝也会和爸爸非常亲。

宝宝见到生人可能会一脸严肃,如果经常接触人,宝宝见到陌生人就不会哭了,但也不怎么笑。从根本上来说,宝宝对待生人或对待父母的态度,其实就是宝宝的性格。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的性格也逐渐变得明显,个体间的性格差异也慢慢区别开来了。

2喂养与护理

(1)辅食问题

有的宝宝由于喜欢吃辅食,致使奶量开始减少。如果宝宝一天喝的奶量少于500毫升,那就有点偏少了,一定要保持在500毫升以上才好。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哺乳应不少于3次。有的宝宝既不喜欢吃现成的辅食品,也不喜欢吃妈妈做的肉蛋菜辅食,只喜欢吃粥和面条。这样的宝宝有很多,妈妈要尝试着改变宝宝这种不吃肉蛋菜辅食的习惯。妈妈不能因为给宝宝制作辅食,而挤掉开发宝宝潜能,与宝宝做游戏,带宝宝做户外活动的时间。要合理安排好时间,有的妈妈时间比较宝贵,应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宝宝在一起,这比为宝宝制作辅食更重要。可以购买适合宝宝食用的宝宝配方食品。当然,如果妈妈有时间自己动手为宝宝制作辅食,那是最好的。

(2)尿便问题

这个月,便秘的宝宝可能并没有因为辅食的添加而结束便秘;而大便次数较多的宝宝,倒有可能在这个月出现大便次数减少。这么大的宝宝仍不会告诉妈妈“我要拉”,只是有的宝宝在便前会有所表现,如果妈妈能及时察觉到,帮助宝宝把大便排到便盆里。由于宝宝喝奶量减少,导致尿的次数减少,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频繁了,但一天也会尿十来次。

(3)睡眠问题

宝宝白天的睡眠时间继续缩短,夜间睡眠时间相对延长,这是爸爸妈妈最高兴的事情了。但也有的宝宝恰恰相反,白天贪睡,晚上却不睡了。宝宝前半夜不睡觉还可以接受,后半夜不睡觉,那就会让爸爸妈妈叫苦不迭了。一定要改变宝宝这种不良的睡眠习惯,对大半夜还要妈妈陪着玩的宝宝,妈妈一定不能迁就,当然改掉这种坏习惯还是要慢慢来。

(4)要多做户外活动

这个月,宝宝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应在1小时以上,如果能达到2小时,那是比较理想的。户外活动可分上下午每天两次,也可每天三次。如果一次户外活动时间过长,会使宝宝感到疲劳,耽误妈妈喂养宝宝。

(5)宝宝容易得病了

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活动范围变大,接触的人也多了。爸爸妈妈会带宝宝到一些公共场所玩耍,会带宝宝走亲访友,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的机会也多了起来。6个月以后的宝宝从母体中得到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相对比较慢。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宝宝,未能从母乳中获得抗体,比母乳喂养的宝宝更易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