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畅游台湾
14107200000029

第29章 小城故事(9)

由于苏澳冷泉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鱼虾无法在泉水中生长,哪怕是昆虫掉入水中不久也会死掉,因此早期曾被误认为有毒。居住在附近的人对它避而远之,根本不敢靠近。直至日据时期,日本人竹中信景无意间发现这里的泉水清凉可口,略带甘甜。饮用过几次后,身体也没有任何异样的感觉,从此苏澳冷泉才渐渐被人们接受。后来人们发现,饮用这种碳酸氢钙泉水对肠胃和肝脏不适有一定的养护功效;而用它浸泡淋浴,还能缓解皮肤疾病,因此它的名气越来越大,吸引了远近大批游人前来。这种富含二氧化碳的碳酸氢钙冷泉在台湾,甚至全世界都非常稀有,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需要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二是可以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岩层。由于苏澳地区拥有丰沛的雨量,部分雨水渗入地下,储藏在页岩裂隙中深度达2千米;而这里的地壳运动活跃,在地壳深处高温区域的变化作用下,促使岩层内部碳酸盐分解,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正好具备了冷泉形成的两大条件,于是便有了苏澳冷泉。

在苏澳镇,提到白米瓮无人不知。日据时期,白米瓮因为盛产制造水泥原料的白色矿石而闻名。由于附近森林里生长着许多可用于制作木屐的“江某树”,因此如今这里被开发成一个专门制作木屐的文化艺术区域,名曰“白米木屐村”。在白米小区发展协会的推动下,白米木屐村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观光景点,为小区注入新的生命力。在这里,木屐不再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已经被白米的艺术家转化成一种文化艺术手工艺品,被彩绘上艳丽与奇特的图案,赋予了一种新的生态定位。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比较有特色的当地手工艺品,那白米小区还是非常值得一逛的。

宜兰县苏澳镇

搭乘台铁火车,在苏澳站下车。从礁溪到苏澳,可选择乘坐台铁“宜兰线”于“礁溪”站上车,乘坐10站即可到达苏澳站。

Tips:关于泡冷泉二三事

泡冷泉和泡温泉一样,需要先在独立的淋浴间里洗净全身方可入池,在池中泡汤时不能有搓洗的动作。长发者需将头发绑起,方可入池中浸泡。

假如标明了“裸汤”,便不得着泳装,必须全裸入池。

泡冷泉之前最好做好热身运动,以免入池后因为水温较低而引起肌肉痉挛,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抽筋。

比较容易患感冒与已患伤风或感冒者不适宜泡冷泉。冷泉虽不似海水浴那么冷,但温度还是比体表温度低很多,体质敏感者不容易适应,易引发伤风感冒。

美味抢先尝

阿水鹅肉店

这家店非常好找,就在苏澳冷泉右手边的小巷子里。我泡完冷泉后觉得饿了,于是就近找了一家饭店吃午餐。没想到这么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东西却非常可口。小店老板被街坊唤作阿水伯,他特别推荐我们品尝鲔鱼卵和鲨鱼腩。除了这两道菜,我们还点了白灼鲜鱿、腌笋、清炒A菜和最关键的苏澳冷泉豆腐。个人觉得老板推荐的鲔鱼卵和鲨鱼腩都有点腥味。从小在海边长大且吃惯海鲜的我,算是不怕腥味,但还是觉得这两道菜搭配特制的嫩姜丝和蘸料后,依然有点腥。不过鲨鱼腩的口感很不错,绵密肥美,如果能在烹饪过程中去掉那一点腥味就完美了。最好吃的是白灼鲜鱿和著名的冷泉豆腐,鲜鱿口感弹韧鲜甜,豆腐的外皮薄而略带粗糙感,像先油炸再进行卤制的,里面如豆花一样细嫩却不失嚼劲,非常独特美味。

苏澳镇中原路10巷17号

03-9951236

建华冰店

建华冰店远近驰名,虽然它位于苏花公路的南澳乡路段,并不是繁华的闹市区,但依然门庭若市。许多开私家车的台湾人、环岛机车队,甚至单车手驰骋在苏花公路上,经过南澳乡时必定会在这里歇歇脚,吃一碗绵密清凉的冰品再出发。店内有一面明星墙,贴满了当红影视大腕来店里吃冰品的照片。

建华冰店的红豆鸡蛋牛奶冰和百香果柠檬冰是招牌冰品,老板还破例让我品尝了一下店里即将推出的清酒冰。试想,大热天在苏花公路上骑机车或单车,热辣辣的太阳让人汗流浃背,突然看到这样一家冰店,停下来吃一碗解暑香甜的冰品,会有怎样的舒畅与满足啊!吃着好吃的冰点时,突然听到身后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引起周围人群一阵不小的骚动。回头一看,原来是一排开着重型哈雷机车的车队缓缓停在冰店门口,机车手陆续进店,留下七八辆车型与装饰不一的机车明晃晃地停在路边,引来许多艳羡的目光与赞叹声。

你可别小看了苏花公路上的这家小小的冰店,它不仅是一家老字号冰店那么简单,已经成为南澳乡的旅游咨询中心。拿起建华的名片,上面赫然写着“溯溪、导览和行程规划”的内容。如果你是登山或溯溪探险的好手,痴迷于南澳的峡谷溪流景致,经过建华冰店时可别忘了与老板交流一下极限运动的心得啊!

宜兰县南澳乡苏花路二段419号

03-9981150

购物有指导

金谷木艺精品店

这家位于苏澳白米木屐村中的木艺精品店,以出售用“江某树”制作的各种木质工艺品为主,大到人力车、木桌椅和各类大型农具,小到木屐、按摩器和木勺,应有尽有。一双质量与款式都不错的女士木屐,价格约400元新台币;小工艺品的价格更便宜,也就几十元新台币。如果想买一些小件伴手礼送人,这家店是个不错的选择。

宜兰县苏澳镇永春路172号(白米社区旁)

03-9953723

恋恋离岛

澎湖洒落海中的颗颗珍珠

《外婆的澎湖湾》是我对于澎湖岛最初的印象。那是潘安邦的故乡,小小的他与外婆两人行走在沙滩上,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身影拉长,一个脚印一串笑语,美妙的时光仿佛静止,空气中凝结了幸福的味道……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和老船长,勾勒出一幅多美的画面。同样,那里也是张雨生的家乡,是我心中的一方净土。

澎湖群岛位于台湾岛西面50千米处,与大陆相隔约140千米,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台地,总面积128平方千米,由90座岛屿组成,海岸线长达320千米,是台湾唯一的岛县。7500万年前,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熔岩冷却后形成了澎湖群岛。现在,澎湖岛上随处可见火山玄武岩,相当壮观。

澎湖岛是台湾最早被开发的区域之一,也是台湾第一大离岛群。因地理环境、气候、人文和自然生态等特殊因素,一年四季呈现出不同的景观与风情。每年4月起进入观光旺季,6~9月为高峰期。澎湖的海洋、沙滩与天空纯净清澈,素有台湾夏威夷之称。对于生活环境极为挑剔的生物,如非常稀有的绿蠵龟,在澎湖海域便可见到。除了丰富的海洋资源之外,澎湖还有清新怡人的海岛景观,朴实自然的人文环境,保存完整的文化古迹与渔村老宅,处处充满着魅力。无论是由大陆还是从台湾到澎湖岛,均可选择乘坐飞机或轮船抵达,非常方便且快捷。

在澎湖游玩可谓海陆皆宜,海上活动包括海钓、浮潜、乘坐玻璃底船欣赏海底世界与各种水上运动;陆地活动可以选择游览玄武岩和海蚀礁岩等天然景观,寻访古迹、古宅和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随处走走,流连在仙人掌海滩或大片天人菊山坡上,徜徉于蓝天、白云与碧波海景的天地中。

澎湖群岛的景点与海上活动项目较多,而且散布在各处,若想玩得尽兴,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一般来澎湖观光的游人,除了选择在澎湖本岛上游憩之外,去得较多的岛屿是拥有古老渔村与草原风光的望安岛、观赏绝美海岸景观与双心石沪的七美岛、享受旖旎风光的金沙滩与多彩水上活动的吉贝岛,再有就是虎井屿和桶盘屿了。在马公市里或码头上,随处可见当地一日游的旅游报名点。这些报名点的行程一般包括:马公本岛包车游南环北环、马公-七美-望安-虎井-桶盘的离岛游以及马公-吉贝的水上运动项目游等。

除了玩儿,澎湖同样是吃货的天堂,这里有各种独特风味小吃与特产,包括各类生猛海鲜、咸饼、黑糖糕、仙人掌果和各种由仙人掌制作的冰品与饮料等。还可以在海上生蚝养殖场的平台上,吃新鲜生蚝或烤生蚝,充满了海趣,千万不要错过。

好景仔细看

澎湖本岛

澎湖本岛景点众多,马公市几乎是每位游人来到澎湖的第一站,这里有许多酒店与民宿,还有一条古色古香的马公老街和街上最著名的四眼井。另外,本岛还有张雨生纪念馆、潘安邦旧居、彩虹桥、山水沙滩、跨海大桥、风柜洞、鲸鱼洞、通粱古榕、二崁村和渔翁岛灯塔等非常值得一游的景点。澎湖也称菊岛,因为这里四面环海,湿咸的海风常年吹拂着这座岛屿,高大的植物一般都无法存活,只有低矮的仙人掌和漫山遍野的天人菊能在岛屿上定居。随手折一朵天人菊戴在耳边,感觉自己与这座海岛更亲近了。任由双脚带领着我走在无人的小路上,偶尔踱步而过的猫好奇地向我张望。我会微笑着对它们问声好,继续欣赏路旁上了年纪的屋宇。小路干净又平整,午后的空气中有一股熟悉而咸腥的海风味道。从路边摘来一片草叶,贴近双唇,叶片上依然停留着阳光的温度,这种种味道将思绪带回小时候,仿佛我又变回那个生长在海边的小女孩,赤着脚追逐浪花……

马公市在前清时代也叫妈宫城,是汉人的村落,早期移居澎湖的先民为了感谢妈祖庇佑,让他们能平安抵达澎湖而修建了妈祖庙。后来在日据时期,这里改名为“马公”,并沿用至今。1887年,马公开始建城墙和城楼,其后历经百余年的变迁,城墙已拆毁殆尽,6座城门中只有顺承门保存至今。马公大街上特产店林立,街道上尽是川流不息的观光人潮,澎湖城市的发展脉络在这里可见一斑。

我居然慢慢走到了美丽的山水沙滩,在海滩上歇歇脚,让海浪轻轻抚摸我的脚背,感觉海浪退去时,脚底的沙砾同时跟着溃退。海浪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我越来越深陷于沙砾中……无所谓,不是足踝深陷,便是意念深陷,这里午后的绝美景致总之会让人不能自拔。

脚步继续向前,来到了传说中的风柜洞。早就听说了马公岛上的风柜洞,它位于鸡笼屿的风柜里。风柜里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渔村,因为风柜涛声、水柱喷潮和海水抽吸声等奇观而闻名,也因为侯孝贤导演的电影《风柜来的人》而声名大噪,一度还成为澎湖的代名词。风柜沿海尽是壮观的柱状节理玄武岩,由于海浪长年的冲击,形成了狭长的海蚀沟与海蚀洞。每当巨浪激荡冲向洞口,岩洞内一阵阵如雷涛声就像风箱鼓风。要是碰巧在台风天来到这里,风势强劲,还可以见到水柱喷潮的奇景,十分壮观。

第二天早上,拜谒了通粱村300多岁高龄的巨大古榕树后,来到连接白沙与西屿两岛的跨海大桥。大桥横跨波涛汹涌的吼门水道,全长2494米。漫步于桥面上,视野开阔,海风徐徐拂面,内心一片清朗。继续阔步向前,便看到了小门屿的指示牌。小门屿是一座典型的玄武岩方山型小岛,而鲸鱼洞就位于小岛的西北海岸。这里柱状节理的玄武岩海崖,因受海蚀作用而形成一个巨形海蚀洞,远观仿佛是搁浅海滩的鲸鱼。置身于洞中,海浪的怒吼声既荡气回肠又令人战栗,非常刺激。鲸鱼洞东南方的台地上,由石英砂构成的“满地金砂”奇景难得一见。这种地貌是由于植被稀疏而导致水土流失的半干燥地形,饶富趣味。

民宿的老板在我出门时特意交代,一定要去看看西屿的二崁古厝,说那是澎湖人文景观的精华,于是我便跋涉而来。在这里,重新整修完成的闽南合院建筑群保持着传统村落的风貌。走在古色古香又纯朴的二崁村落古厝巷弄间,感觉时光仿佛停滞在百年之前,从未在此地流淌过。据说,除了马公市兴仁里的蔡廷兰进士第和白沙乡瓦硐村的张百万旧宅之外,西屿乡二崁村也留存着一幢名列县定古迹的百年古厝,那便是陈家古厝。二崁陈家古厝属陈氏家族所有,是一座三进平房大厝。它以当地的石老、石古与玄武岩为墙身,支撑屋顶结构,并以彩绘瓷砖、交趾陶和泥塑等为装饰,瓦房、条窗与马背完全按照闽南传统建筑形式修建,绝对称得上是一座传承传统工艺美学精髓的建筑。

我之所以一大早出发,全因西屿海岛尽头的这座渔翁岛灯塔。不知为何,我对灯塔总有一丝莫名的情结。一看见灯塔,总觉得到了陆地的尽头,可算完成了一路的艰辛,能够踏上归途了。在暗夜里,这白色灯塔闪烁的亮光又如一盏归家的明灯,静静点亮,守候着远方的旅人,有一种安抚心灵的魔力。渔翁岛灯塔位于西屿乡外垵村,建于1778年。它是台湾的第一座灯塔,历史意义非凡。外垵是西屿西南端的小渔村,向来是台湾与厦门之间的航线指标,这里附近海域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灯塔的设置成为过往船只的守护天使。于是我一步步跟随脚下的路引导,来到这座白色灯塔前。把写给远方好友的明信片,投入红色的“幸福邮筒”里,内心播种下一颗幸福的种子。

台湾澎湖县

www.penghu-nsa.gov.tw

台北松山、台中清泉冈、嘉义水上、嘉义布袋、台南和高雄小港分别有航班直达;也可经七美岛与望安岛飞抵马公市;另外,嘉义布袋与高雄小港分别有客轮直达(或经七美与望安抵达)马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