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畅游台湾
14107200000020

第20章 不可错过的风景(4)

方块酥

阿里山除了有茶和竹筒饭,方块酥也值得一买。回到嘉义线城,可以去“面食街”逛逛。这条街以“方块酥”最出名,尝起来香酥松脆,有浓浓的奶油与芝麻香,是品茗时极佳的茶点,也是送礼的好选择。嘉义较有名气的方块酥有“老杨”、“雪花”、“恩典”三家方块酥店。最受欢迎的是口味多元化的“老杨方块酥”。其中的凤梨酥中的“千层酥”系列产品,保留了传统方块酥层层酥脆的独特美好口感。

阿里山高山茶

阿里山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得这里出产的高山茶叶品质很优良。平均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低温山坡地,常年云雾缭绕,水气充沛,日照丰富,茶种以乌龙、金萱为主。其茶不仅质地香纯,入口甘甜润醇且耐泡。

Tai太鲁阁人杰地灵的一方净土

太鲁阁国家公园位于台湾东部,地跨花莲县、台中县和南投县。台湾第一条东西横贯公路——中横公路,就从这里通过。这条公路是战争期间为了战备需要,由一群来自大陆的老兵完全用双手开凿出来的。在一些险要路段,公路仅容一辆车通行。

除了这条用生命开凿的公路,太鲁阁的壮美景致同样让人念念不忘。这里峭壁壮观险峻,峡谷蜿蜒旖旎,是台湾八景之一。

太鲁阁除了峻石峡谷形成浑然天成的美景之外,这里的原住民文化也是极具魅力的看点。台湾东部是最多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太鲁阁范围内的原住民有泰雅族、阿美族、赛德克族和太鲁阁族。太鲁阁名字的由来源自原住民方言。“鲁阁”是当地原住民泰雅族人的语言,意为“桶”。这里U状地形的悬崖竖立且峡谷深幽,作为当地原住民的聚居地,易守难攻,所以被称为“鲁阁”;而这里又具有峰峦巍峨雄伟,山谷逶迤险峻的大气魄,故称太鲁阁。太鲁阁国家公园内景点比比皆是,长春祠、燕子口、锥麓大断崖、流芳桥、九曲洞、慈母桥、绿水合流步道和天翔等,这些景点适合步行观赏,也可以骑单车观赏。

好景仔细看

长春祠

车辆驶过题着“东西横贯公路”的牌坊后,便进入太鲁阁范围。第一个看到的景点是山崖上一座名为“长春祠”的祠堂,这里静静地安放着141位从大陆来台的老兵灵位。他们都是中横公路修建中的死难者,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功臣,长眠于此,将鲜活的生命贡献给群山秀水。没有这条公路,没有这些老兵,太鲁阁的许多原住民恐怕直到现在还只能封闭在大峡谷中,台湾东西两岸也无法如今日般便利地往来交流。

再度从旅游车上下来,我们便开始了一段约1小时的步行观赏游程。在公路护栏边倚着栏杆眺望,太鲁阁的壮美让我内心久久无法平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仅令人为之赞叹,也令人心生敬畏。这里在远古时期本来深处大海之中,4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将它变为高耸的山峰,而后又在溪流的侵蚀打磨下,形成了现在的山谷,怎一个妙字了得!倔犟而旖旎的立雾溪,正是太鲁阁大峡谷的缔造者。要知道太鲁阁的岩石全都是最坚硬的大理石,而立雾溪切割的厚度竟然超过1000米。立雾溪从海拔超过3000米的合欢山急流而下,最终到达新城北方的入海口,全长81千米。千百万年来,立雾溪丰沛的流量对脚下的岩层进行着不屈不挠地切割,终于在地壳隆起作用的协同下,造就了太鲁阁大峡谷这一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

走在山路上,穿梭于山谷中的风带来清润的凉意,抚慰着长年蜗居在都市里躁动的内心。周围的山峰绿意盎然,而被溪流切割的峡谷底部俨然一道疤痕,大理石深浅灰色相间的纹理随处可见。如同绿松石般翠绿颜色的溪流,时而湍急,时而平缓,在峡谷和巨石间曲折流淌,将峡谷中石块的棱角抚平,变作一颗颗或大或小且平滑圆润的鹅卵石。

燕子口

慢慢踱步,来到著名的燕子口。据说,在山崖两侧的峭壁上方,那些层层叠叠的洞穴便是燕子的巢穴。以前,每年春天这里便会看到成群结队的燕子上下翻飞,浮光剪影的壮观景致,令这里有百燕鸣春的美誉。但不知为何,现在燕子的数量已逐年递减,或许是纷至沓来的游客惊扰了燕子吧。

锥鹿大断崖

还在为燕子的弃巢惋惜,恍惚间走到了一面硕大无比且寸草不生的断崖前。它横亘在靳珩桥和流芳桥之间,显得如此突兀萧瑟,原来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锥鹿大断崖。锥鹿大断崖距太鲁阁口13千米,高1.66千米,宽1.2千米。因为整个崖面均为大理石,所以光秃秃的寸草不生。断崖的顶部隐没在缥缈的云雾间,与福矶断崖隔岸相望,如同被生生拆散的一对恋人,只能遥相对望,无法共结连理。想当年那些修筑公路的老兵们,在如此恶劣的绝境中,攀附于如同被刀子削过的峭壁上,只能用最原始的器具先在峭壁上横向掏出一个个凹槽,再慢慢将凹槽点滴扩大,艰难地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他们的坚忍不拔与无所畏惧,让后人尽享便利,实在让人肃然起敬。

九曲洞

稍作休憩,再往前走,来到九曲洞步道。这条步道全长2千米,犹如一条盘在山间的蛟龙。行走于其间,一会钻入山间隧道,一会又行走在山谷中的桥梁上,忽明忽暗,循道盘旋,煞是有趣。“如肠之回,如河之曲,人定胜天,开此奇局。”看到这样的诗句,内心再次向筑造者致敬。

经历这一路原始、险峻、壮美与神奇的景致,最终到达天祥。天祥位于太鲁阁大峡谷的最西端,距离入谷口19.4千米,原名“太必多”,后因纪念文天祥而改名。这里是原住民泰雅族的聚居地,在这里可以饮茶休憩或购买一些原住民的土特产和手工艺品。虽然启程其他地方,但仿佛未能回过神来,心神依然徘徊在太鲁阁的上空,咀嚼着每段关于它的故事。

花莲县秀林乡富世村291号

03-8621100

乘火车在花莲站下车,换乘“台湾好行”太鲁阁线可达。

太鲁阁周边购物有指导

曾水港手工麻糬

一直都记得2008年第一次到花莲时,品尝第一块麻糬的感觉。那种软糯甜香的口感,让我惊艳不已,久久回味。于是这次再来,我特意让花莲的朋友开车带我到当地人觉得最好吃的麻糬店里,足足买了两大袋伴手礼,其中还有一小袋是为自己准备的。那便是我日思夜想,有好几种不同口味的现包手工麻糬。

听朋友说,这家名为“曾水港”的手工麻糬店,是以创始人水港伯的名字命名的。60多年前,花莲后山淳朴的小城中,除了蒸汽火车每天经过的汽笛声,人们最熟悉的就是水港伯的叫卖声。当时的水港伯只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香糯的麻糬,后来慢慢发展成现在3家门店的规模。那时,水港伯将花莲的大街小巷当成自己的家,每天穿梭其间,细数花莲的点滴变迁,也记录着这座城市普通人的生活细节。日子久了,水港伯的声音与麻糬的糯米香就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成为这座小城最朴实且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也成为游子心中一缕怀旧的清香,那是最道地的花莲好味道。

每家怀旧老店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或淳朴,或感人。当你把软糯得如同棉花,裹着一层薄薄糯米粉的麻糬放入口中轻轻咀嚼,外层绵软的糯米团在舌尖上缓缓化开,里层香甜的馅料慢慢充斥味蕾。细嚼慢咽之后,擦掉嘴角的糯米粉,那种满足感无法用语言表达。水港伯带给我们的岂止是味觉的享受,他慈祥的笑脸被设计成标志,印在礼品袋上,同时也印在了人们的心里。

太鲁阁门市地址:花莲县新城乡顺安村北三栈33-12号

03-8610723

7:00~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