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两个人,命运因禅师的一句话而不同,但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又何必在意谁错谁对呢?对于人们来说,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完完全全、真真正正抓住的,无论是物还是人。因此,对于任何事物不必斤斤计较,刻意追逐。然而,对于不生不灭的生命本源,要把握得住,要认识得透彻,才能够善始善终。正所谓“不知常,妄作凶”,醉生梦死,碌碌无为,终将痛苦离去。
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极其平凡的过程,没有常态的事物很难为人们所得。所以,对于一些不能企及的事情过分地执著追求,常会累及身心,不得开悟,结果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
红尘禅语:很多事情都在人们的一念之间。人们常常执著于某种念头而忽视了人生道路上本就有的岔路口,适时适当地放下心中的执念,随时保有大自在的微笑,才能发现眼前美丽的风景。正如弘一法师所说:“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当我们看清了一念的力量,学会了坦然与从容,又有什么看不开、放不下的呢?
别背着包袱赶路,不执著于虚妄的念头
大千世界,总有各种各样的诱惑,而人的心又所求过多,往往一味地追求名利财色,沉迷于花花世界之中,让自己疲惫不堪,寝食难安。
这又何苦?生不满百,再好的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身外之物终归不属于这世上的任何一个人。我们最终都要放手,何不灭却心灵各种欲望之火,让心灵在无物无我之中,看透世间诸多颠倒呢?身处红尘之中,心却在白云之外,畅游青山绿水,沐浴徐徐清风,人生何等惬意!
佛陀曾告诫我们,放下,海阔天空;不放下,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才能没有因欲望产生的种种烦恼。谈到放下与割舍,有这么一则故事,讲得很生动、很具启发性。
多年前,一个女孩因为错手伤人而坐了牢,尽管后来被释放,但她仍然很痛苦。她到教堂祷告,希望上帝能够分担她的痛苦。看到女孩一脸悲伤,一位牧师就问她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女孩泣不成声地说:“我是多么不幸啊,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件事情……”
听完她的陈述,牧师对她说:“这位小姐,你是自愿坐牢的。”
女孩被牧师的话吓了一跳,说:“你说什么?我怎么可能自愿坐牢?”
牧师说:“虽然你从监狱里出来了,但你的心天天心甘情愿地被关在牢里,那你不是自愿住在心的牢狱里吗?在你身上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你好像看了一场不好的电影一样,天天在回想,这不是很笨的做法吗?这与坐牢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我们的人生之所以痛苦,莫过于我们像故事中的女孩一样执著于一些虚妄的念头。这些执念让人无法释怀,将自己锁在痛苦的牢笼中,在你快乐的时候折磨你的内心,在你难过的时候雪上加霜,让你陷入自己布置的痛苦陷阱,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自己的痛苦。很多回忆之所以越想越苦,是因为我们把痛苦一遍一遍地回想,从而让自己忘记了快乐的过去,让痛苦占据了自己的思维,慢慢地挤掉了快乐的地方。
幸福和快乐并不是别人给予的,它们一直在你的内心。当你放下执念,就能心如明镜,那个时候看到自己的灵魂,你就会发现幸福就在自己身边。
人生短暂,我们还来不及感慨,就走到了尽头。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在于有一颗简约的内心和适时放下的睿智。如果自己不能完完全全、真真实实地生活,反而陷入物质欲望为我们设下的圈套中,便很难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世间繁华就像童话里的红舞鞋,漂亮而充满诱惑,一旦穿上,便再也舍不得脱下来,只能疯狂地转动舞步,即使内心充满疲惫和厌倦。当生命的舞会到达终点,脱下红舞鞋时就会赫然发现,一路的风光和掌声结束后,留下的只有说不出的空虚和疲惫,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很多人不断追求所谓的舒适,最后才发现,真正的舒适在于内心。人生如烟火,绚烂过后便归于平淡,一颗通透的心是最值得追求的,才能在恬淡与豁达中感受到生命的甜美。
红尘禅语:憨山禅师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着放弃的过程,懂得适时放弃,在得失面前宠辱不惊,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当我们能够放下世间的一切假象,不为虚妄的念头所扰,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放下心头的重负,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真正本性,看清本来的自己,重拾心灵的真实。
为大事者,不惧风雨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那些困难就像一堵堵围墙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然而任何围墙都会惧怕挖掘者的刀铲,只要你的臂膀不曾失去,你的力气不曾枯竭,你就能将它彻底推倒,那时你所见到的将是整个晴空。不惧承担、不畏牺牲,最后取得的成就才会激动人心。
人一生需要太多的品质盈满心怀,其中不畏艰险、勇于拼搏、努力争取是成就一切的先决条件,不曾牺牲和付出,也很难有所得。意外的收获总是稀少的,勤奋耕耘的收获才真实可见,而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成果摆在面前时,我们才会发自内心地感到激动和振奋。
唐朝鉴真大师是江苏扬州人,他饱读经纶,弘扬佛法,深当时百姓敬重。有两名日本僧人荣睿和普照,久仰鉴真大师的盛名,特地渡海来请大师前往日本弘法。大师欣然应允。许多弟子劝他不要贸然前往,以免遭遇不测,他说:“为大事也,何惜生命!”但是,几度扬帆都未能成功,最后一次被困在海中孤岛两年,大师双目失明。此时,他越发觉得弘扬佛法于海外的事业“舍我其谁”,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经过十二年的艰苦尝试,鉴真大师终于在第六次航行时圆满东渡。大师到日本宣扬佛法,将诸多经书带去日本,将中土博大精深的佛家思想传遍东洋,大大地促进了日本佛学的发展。鉴真大师之名也在日本千古流传。
通往梦想的道路通常都是艰巨的,绝不可能唾手可得。生活中的苦涩,使人失望流泪,漫漫岁月的辛苦挣扎催人衰老。没有百折不挠的意志,难以应对种种磨难。不论是否修行佛禅,始终都要从困境里挣脱出来,最后臻至化境,所以经历了牺牲和承担得来的收获往往是激动人心的。
人生之路艰辛而泥泞,只有在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不沐雨,没有起也没有伏,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平又硬的大路上,脚步抬起,什么也没有留下;而那些经风沐雨的人,他们在苦难中跋涉不停,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虽然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印证着他们行走的价值。
一个日本和尚要越重洋和翻高山,到中国学习禅学。有人对和尚说:“到中国的路途太遥远,危险太多,万一你回不来怎么办?”和尚说:“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到外地求学,学不成的话就死在他乡。这是何等的追求精神。没有一颗坚韧的心,和尚如何能学成?
据说,在唐朝时期,日本派往中国留学的人有数千人之多,他们在长安刻苦学习数十年,大部分都因学习过度而累死在中国,顺利回国的人很少。但学成归国的人将中国的文化精华传到了日本,为日本文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也许你不比别人聪明,也许你有某种缺陷,但你不一定不如别人,只要你多一份坚持,多一份忍耐,就能够渡过,成就他人所不能。山洞的开凿、桥梁的建筑、铁道的铺设,没有一个不是靠着人性的坚韧建成。我们并不一定总能做成大事,也不一定总能成为行业的精英,但是我们有两只可以跋山涉水的脚,有一双可以抓住树枝、抱住石头的手。
红尘禅语:洪山俞昭允汾禅师说:“昨日犹风雨,今朝最吉祥。”人生本是风雨无定,行路虽难,但只要有毅力、决心,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尽自己所能地为事业、为生活拼搏,全力以赴去守护我们所爱的一切,我们就不会感到寂寞和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