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如此纠结,你要内心强悍
14105600000034

第34章 不以生喜,不以死悲——谈死亡(2)

庄子有云:“善吾生者,乃所以喜吾死也。”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结论。人的生命绵长而死亡短暂,在漫长的生命中,怎样活得更有意义,是人们不断探索与思考的。当然,有的时候生命也是转瞬即逝的,正如有些人所说生命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如流水般消逝,永远不复回。一个人只有真正认清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方向,才能够更好地活着。在活的过程中,将生命演绎得无比灿烂和美丽,才是真正懂得善待死亡的人。

那么生命究竟是什么?释迦牟尼佛或许能给你启示:

一天,佛祖把弟子们叫到法堂前,想考验一下弟子们的悟性。

佛祖问众人:“你们说说,你们天天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

“世尊,这是为了滋养身体,保全生命啊。”弟子们几乎不假思索。

佛祖点点头,继续问道:“那么,肉体生命到底能维持多久?”

弟子们开始有了不同的见解。一个弟子想了想说:“人的生命在春夏秋冬之间,春夏萌发,秋冬凋零。”

佛祖笑着摇了摇头:“你觉察到了生命的短暂,但只看到生命的表象而已。”

弟子们面面相觑,一脸茫然。一个烧火的小弟子怯生生地说道:“依我看,人的生命恐怕是在一呼一吸之间吧!”

佛祖听后连连点头。

故事中各位弟子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不同的人对生命的态度。有的人是惜命的,希望生命能够长久,这样自己才能享受更多的荣华富贵,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帝王将相苦寻长生之道,但是无论是谁都无法改变生命终究会终结这一事实;世间的人是有贪欲的,又是有惰性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争名夺利的事情发生;而人又是向上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珍惜光阴,从不松懈,却身心俱疲地生活。

生命在呼吸的一瞬间,既是自己,又不是自己。死亡是短暂的,人们在活着的过程中要时时更新自我,不眷恋旧我,不追悔往昔。人们只要了解了生命的真谛,生命的长短就根本不重要了。生命之旅,有时即使短如小花,人们也应当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存的权利。要想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我们理应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努力绽放生命的花朵。生死也是人生的一个大学问,只有一个真正善其身的人,才能够主宰自己的生命,才能够善其死。也正如王阳明所推崇的那样:只要还有一丝贪生怕死的念头,就难以心安,就难以致良知。

一心为善,生死各安天命

今使之“夭寿不贰”,是犹以夭寿二其心者也。犹以夭寿二其心,是其为善之心犹未能一也,存之尚有所未可,而何尽之可云乎?今且使之不以夭寿二其为善之心,若曰死生夭寿皆有定命,吾但一心于为善,修吾之身以俟天命而已,是其平日尚未知有天命也。事天虽与天为二,然己真知天命之所在,但惟恭敬奉承之而已耳。

在王阳明看来,现今要求人不论长寿还是短命始终如一,是由于还有人因为寿命有长有短而心生杂念。因为寿命有长短之分而三心二意,这说明他为善的心还不能始终如一,不能存养自己的良知,更谈不上致良知。人们应不因寿命长短而改变为善之心,也就是说,生死夭寿都有定数,我们只需一心向善,修养我们的身心来等待天命的安排,这主要是因为人们还不知道天命。事天虽然尚未与天合而为一,但已经知道恭恭敬敬地去承受天命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为善不是指狭隘地做善事,而是指恢复内心纯明的心体即良知。

然而,大多数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依旧存有贪生怕死的念头,以长寿为乐,以短寿为苦,竭尽所能地想延长自己的寿命。也就是说,人们总是过于注重生命的长短,而忽略了生命的过程。然而,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体验生命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道:“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意思是说树根上的小蘑菇寿命不到一个月,因此它不理解一个月的时间是多长;蝉的寿命很短,生于夏天,死于秋末,它们自然不知道一年当中有春天和冬天。它们的生命都是短暂的,然而,这些生命即使活了几秒钟也觉得自己活了一辈子,因为它们有自己的快乐。人生也是如此,既然我们无法掌握寿命的长短,那么至少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让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变得更快乐。

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时,一个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到府衙找他。两人在府衙前相遇,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围观。

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礼,有些得意地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有个问题想向您讨教。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年少时直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修了万里长城而未享辚辚华盖,建了房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的孤坟。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吃着五谷;虽没置过片砖只瓦,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

老子听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说:“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

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择其一,仙翁您是要砖头还是愿取石头?”

老翁得意地将砖头取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说:“我当然择取砖头。”

老子抚须笑着问老翁:“为什么呢?”

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棱没角,取它何用?而砖头却用得着呢。”

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众人都纷纷说要砖而不取石头。

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头寿命长?”

老翁说:“当然是石头了。”

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砖头寿命短,人们却择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啊。”

老翁顿然大惭。

在老子看来,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有意义与否。而王阳明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一心为善,保有自己纯明的良知。

也就是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一生庸庸碌碌、畏畏缩缩而活的人,不如一年、一月乃至一日而活得有意义的人。只要生命曾经绽放过光芒,这一生就已值得,生、死已无关紧要了。活到一百岁,和只活到三十岁、二十岁的人,根本上并没有什么差别。虽然,前者多活几十年,后者少活了几十年,但,这只是人们观念上的感觉与执著,对于认得生命意义,清楚宇宙真谛的人来说,即使存在得短也不觉得遗憾。正如王阳明所告诫人们的那样:“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真知,以求自慊而已。”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珍重江船冒暑行,一宵心话更分明。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良知底用安排得?此物由来自浑成。

王阳明在《次谦之韵》一诗中感叹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从身外之物中寻求生死的道理,自古以来的帝王将相执迷于长生不老药就是如此。忽略了从自己本身的良知去寻获生死的真谛,实在是舍本逐末啊。

而人们之所以害怕死亡,就是因为人们将死亡当做一次未知的不可掌握的旅程,说到底,还是人们渴望拥有、害怕失去的欲望在作怪。因此,大多数人都是轻死贵生的,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其典型表现。

庄子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丽姬原本是一个民女,因为皇宫选宫女,她被选中,最后还成了皇后,享尽荣华富贵。她在回想当初被选中的情景时说,那时她在家里哭得一塌糊涂,情形悲惨,现在看来反倒觉得当初自己是多么荒唐、愚蠢、无知。

庄子借丽姬的典故来比喻人对待生死的态度,人们惧怕死亡就像丽姬当初惧怕进宫一样,既然我们不知道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又何必面对死亡而哭泣?

清朝顺治皇帝曾说:“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未出生当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娘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知道自己是谁吗?唯有慢慢长大后才清楚地意识到这个“我”的存在,等往生闭上眼后,请问自己又是谁?

在佛家看来,死去的只是人的躯壳,真正的生命则是绵延不断的。人有生老病死,所以“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这便是佛教对于生死的看法。

佛陀的弟子总是问佛陀:“佛死了都到哪里去了呢?”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

但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被提出来,于是佛陀对弟子说:“拿一支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哪里去了。”

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来靠近我,让我看见蜡烛的光。”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的面前,还用手遮掩着,生怕火被风吹灭,但佛陀训斥弟子说:“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就吹灭了蜡烛说:“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哪里去了?它的火焰到哪里去了?”弟子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说不出来。

佛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和火焰熄灭一样道理,佛死了,他也消灭了。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

佛陀的用意在于告诫世人:死亡就是死亡,想那么多做什么呢?

在此,我们不由得想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著名论断——向死而生。对于一个生命群体来说,它的死,是为了更好地新生。新陈代谢,旧的、老的死去,换来新的、进步的诞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死不是无谓的,而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死,是为了更好地新生的死。

关于死亡、存在和重生,中国历史中有太多这样的传说,比如凤凰涅槃,不死鸟,等等;在战场上还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典故,“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这几句形容的就是项羽早年的英雄事迹。

尽管涅槃和重生只是一种传说,但是从哲学意义上来讲,生就是向死而生,死就是向生而死。一个生命死了,但是很快就有另一个生命来到世间,生生死死,绵绵不绝,恰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你如果用一种超脱、达观的态度去面对死亡,把死亡当做一次再生的机会,人生不过重来一回,就能减轻生的压力,活得逍遥自在。当你明白了这点,你就做到了王阳明所说的“从根本求生死”,也就对生死无所畏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