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14101400000009

第9章 宋词(9)

词的下片表面上写孤鸿,实际上也是词人的自喻。“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意思是说,黑夜中的这只孤雁不知受了什么惊吓,骤然飞起,却又怀着无限幽恨似的回头看,然而却没有人明白其心中的愁苦和怨恨。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值苏轼受人诬陷而被贬谪的时期,此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委屈和怨恨,可又不知道向谁诉说,朝廷中也没有多少人能真正领会其心中的心酸与哀愁,所以他在此就以孤雁自比,以孤雁的心情来暗喻自己的内心感受。“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面上是说孤雁选尽了凄寒的树枝而终不肯栖息,却感到了沙洲的寂寞寒冷,实际上词人也是在暗喻自己目前处境的悲凉。

知识链接:

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年)任用王安石变法,苏轼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而请求外调,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一过就是十年。

元丰二年(1079年)的三月,苏轼被贬湖州,在接到调令之后,苏轼依照朝廷惯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这本是官样文章,但因为苏轼性情耿直,也深知自己一再被贬是新党成员在其中作祟,于是他就在上奏的表中写了一些讽刺新党的话。

此后,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为了报复,从苏轼《杭州纪事诗》选出一些诗句,故意断章取义和歪曲解释,诬陷苏轼嘲讽变法国事,对皇帝不敬,并请求皇帝马上定他的罪。神宗皇帝听后非常生气,但他怜惜苏轼的文采,不愿意杀他,只同意将苏轼拘捕进御史台狱。因为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常被称为“乌台”,所以人们也称此案为“乌台诗案”。

在苏轼被捕期间,许多朝廷大臣纷纷为苏轼求情,就连主持变法的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因而,宋神宗最后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

26 苏轼《江城子》

苏轼年轻的时候潇洒而多才,与聪明美貌的王弗相识并结为夫妻。两人相敬如宾,恩爱有加。然而,十年之后,当时才二十多岁的王弗不幸早逝,苏轼因此而悲痛欲绝。因为对妻子怀有深情,苏轼一直没有再娶,且一过就是十年。

宋神宗咸宁八年(1075年),此时的苏轼正在山东密州任职。一天晚上,他梦到了自己的妻子和往昔的幸福生活,有感而作此词。

江城子

苏轼

乙卯①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②,自难忘。千里孤坟③,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④,鬓如霜。

夜来幽梦⑤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⑥。

注释:

①乙卯:即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

②思量:想念。

③孤坟:指其妻王氏之墓。

④尘满面:满脸灰尘,形容人很憔悴。

⑤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⑥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赏析:

这是苏轼在怀念亡妻时写的作品,全词将现实与梦境、悼亡与伤时结合起来,抒发了他对妻子的无限真情和对人事沧桑的感慨。

在上片中,词人开篇就点出了自己与妻子已经生死相别十年的事实,“生死”道出了词人与妻子生死相隔的现实,写得无奈和沉痛;“两茫茫”不仅是说词人和妻子之间“全无所知”,更暗示了其此时内心的茫然和哀伤。“不思量,自难忘”中的前句看似无情,而后句则点明了深情,两者相互呼应和衬托,将情感写得深沉而真挚。言下之意是说,词人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意思是与妻子不仅阴阳两隔,而且离妻子的葬身之所也非常遥远,所以想要诉说衷肠也没有机会。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远不得相逢的遗恨。“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是词人在极度悲伤之下的假想,他想到就是自己有机会与妻子见面了,她应该也不认识自己了,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自己在这些年中历经沧桑,不仅看起来非常憔悴,而且两鬓的头发也已经斑白了。这些诗句形象地传达了词人回首往事,倍感辛酸的慨叹。

词的下片紧承“相逢”而写梦境,词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为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妻子,所以在晚上梦到了她。在梦境中,妻子正在窗前对着镜子梳洗打扮,夫妻俩终于能相见了,然而,两人只是默默地对视着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梦境中与妻子相逢场面的描写,寄寓着深沉的思念之情,感人肺腑。

知识链接:

苏轼与王弗的爱情故事:

苏轼自幼聪明勤奋,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由于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他在年轻时一度想要隐居山林,专心修道,直到遇到了王弗,他的这一思想才发生了改变。

相传王弗的家乡有一个天然鱼池,只要有人拍手,鱼儿就会一齐游过来。王弗的父亲王方是当地颇有声望的人,有一天,他心血来潮想为这处风景命名,便邀请远近的青年才子前来观赏和为之命名,其实也有点暗中择婿的意思。众人说了很多名称,王方都觉得不满意。当时在场的苏轼灵机一动,想出了“唤鱼池”的名称,王弗一听,暗中惊喜,原来她心中此时所想的也正是这个名字,二人的想法竟不约而同了。这次之后,苏轼和王弗便相识了,在之后的日子中,二人渐渐产生了情愫,苏轼也因此放弃了不宦不婚的想法,最终,苏轼将王弗八抬大轿娶进了门。王弗不仅持家有道,且聪明而多才,她经常陪伴苏轼一起读书做诗,并时时在身后支持苏轼,这样才使得苏轼能安心地读书办事,在官场上发挥自己的才干。不幸的是,王弗在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于苏轼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打击。

27 秦观《千秋岁》

在北宋元祐年间,朝廷中新旧两党的争斗激烈,先是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主张革新;在宋神宗死后,一直反对变法的高太后趁机起用坚持旧政的司马光为相;不久高太后病逝,宋哲宗继位,又重新任用新党,支持革新,而苏轼、秦观等元祐旧党则遭到了贬谪。

在贬谪的途中,秦观郁郁寡欢,当到达衡阳时,太守非常欣赏他的才华,特意为他办酒设宴,他在宴会上便做了这首《千秋岁》。

千秋岁·水边沙外

秦观

水边沙外①,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④。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释:

①水边沙外:指城郊。

②西池:这里指汴京西郊的金明池。

③鹓鹭:鹓鸟和白鹭,古代常以鹓鹭喻百官,这里指好友如云,宾朋群集。

④飞盖:这里形容车辆行驶很快。盖,车盖,这里代指车。

秦观(1049~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他一生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后因为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而数次遭到贬谪。他在文学方面颇有才华,其作品多抒写爱情和感怀身世,风格委婉含蓄、清丽淡雅,至今有《淮海居士长短句》、《淮海集》等传世。

赏析:

这是词人在贬谪时期的作品,全词抒写了秦观对于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于前途未卜的担忧,同时流露出他对于身遭贬谪的无限愁思。

词的上片由写景起笔,前四句主要描写了春天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景色:城里和城外都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花儿被风吹得摇曳多姿,黄莺的鸣叫声清脆悦耳。“花影乱,莺声碎”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进行描写,语句对仗工整,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勃勃生机的美好景色。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词人并没有接着描写春天的美好或抒写由之而引发的喜悦之情,而是笔锋一转,以这美好的春景来反衬自己内心的失意惆怅之情,想到自己四处漂泊,很难才有机会与以前的好朋友相聚,即使是美酒也没有什么心思喝。因为与亲朋好友分离,自己日渐憔悴和消瘦,连以前的衣服和腰带都显得宽松了,可即便如此,自己仍然见不到想念的人,流露出词人内心的落寞和怅然若失的情绪。

词的下片主要回忆当初与亲朋好友欢聚的场景。词人先是写了自己当初和好朋友在汴京的今明池畔欢饮的热闹场景,之后又想到了自己及朋友们如今的命运,不禁悲从中来。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两句中,词人预感自己已经很难在有生之年再回朝廷,想到年华易逝,自己却无法得到朝廷的重用,内心的悲愁就更深了。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意思是,春天的美景就这样消逝了,看着落花飘飞,自己内心的愁苦就像是大海一样宽广无边。这两句词写得尤为悲愁和凄惨,流露出词人内心深深的绝望和愁苦。

知识链接:

词外的故事:

这首词是秦观在贬谪途中遇到衡阳太守孔平仲为他设宴时,即席而成的作品。在秦观写完之后,孔平仲认真地读了这一作品,当他读到“镜里朱颜改”一句时,非常吃惊,不禁问道:“你正当盛年,怎么会写出这样悲怆而伤感的话?”当时为了劝慰和勉励秦观,他还写了一首洋溢着乐观情绪的诗回赠给秦观。宴会之后,秦观在衡阳逗留了一段时间,便启程上路了。孔平仲在送走他后,对家人说:“秦观虽然还很年轻,可气色看起来却大不如从前了,怕是不久于人世。”后来的宰相曾布在读了这首诗之后也觉得秦观可能活不久了。当别人问他原因时,他说:“哪里有‘愁如海’的人能活得下去的?”

果然,在写这首词的第二年,秦观便在贬谪的地方逝世了。在他逝世之后,这首词广泛地流传开来。苏轼和黄庭坚在贬官在外时也读到了这首词,为了表达内心的悲痛和感慨,他们分别写了两首和词。

28 秦观《满庭芳·山抺微云》

秦观是宋元祐时期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元丰元年,他曾经谒见苏轼,苏轼觉得他非常有才,于是又把他介绍给了当时的名家王安石,王安石看了他的作品之后,评价说“清新似鲍谢”。秦观的作品词境凄婉,风格绮丽,艺术性很强,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首《满庭芳》就是他在会稽逗留时所作,当时他与会稽太守程公辟燕游酬唱,流连歌场,一时兴起就写出了这首名篇。

满庭芳·山抹微云

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①。暂停征棹,聊共引②离尊。多少蓬莱③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④,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⑤。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⑥,灯火已黄昏。

注释:

①谯门:即谯楼,城门上的望楼。

②引:持、举。

③蓬莱:这里指寻欢作乐的地方。

④销魂:这里形容极度伤心的样子。

⑤轻分:轻轻解下。

⑥望断:从远望的视线中消逝。

赏析:

这是秦观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融写景和抒情于一体,主要抒写离别惆怅之情,表达得异常委婉哀伤。

词的上片侧重于写景,开头两句“山抹微云,天连衰草”勾勒出一幅富有诗意的秋天郊野图:山色朦胧像是被抹上了一层薄薄的白云,郊野空旷,树木凋残,满地枯草,这枯草像是跟天连在一起了。这里的“抹”和“连”用得特别到位,不仅形象地点出了当时山和地面的形态,还传神地表现出词人内心茫然恍惚、黯然神伤的情绪。“画角声断谯门”一句点明了词人送别的时间,从谯楼上军中号角的声音都停止了可以看出当时的时间已经很晚了。接下来的两句描写的是为朋友饯行的场景。“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写词人在即将离别之时不禁回想起以前的往事和朋友之间的情谊,难免心烦意乱,感慨万分。“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中以斜阳表示日暮途远,以寒鸦归巢和流水环绕孤村的情景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愁苦。

下片侧重于描写离别时的感伤情绪。词人在开头便以“销魂 “点出了自己在离别之时愁苦的心情,“香囊暗解”和“罗带轻分”都是古人在分别之前常有的举动,词人以此指代离别的含义。“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意思是说,恐怕今后只能在青楼留下负心薄幸之名了。这既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之时的自嘲之语,也流露出其此时内心的不平和无奈。“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主要抒写离别之后的情景,词人想着两人分别之后,前途渺茫,再难相见,眼泪不禁掉了下来。尽管如此,离别还是在所难免,他只能登上高楼,看着离人乘坐的小船渐渐远去,直至再也看不到了。在此,词人的牵挂相思之情愈益明显。

知识链接:

山抹微云秦学士:

秦观是北宋中后期著名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很受苏轼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