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14101400000006

第6章 宋词(6)

词的下片由写景到咏怀,在怀古的同时表达了词人自己的感慨。他先是由晚唐诗人杜牧的诗写起,想到如果杜牧如今重游扬州,肯定再也吟咏不出那样优美而深情的诗句,因为当前只剩下了冷月、寒水、二十四桥等冷清的景物,桥边的芍药花尽管仍然在开,可谁还有心情再去欣赏它的美丽呢?在全词的结尾处,词人故意以带有悬念的疑问作结,余味无穷,不禁令人深思。

知识链接:

古人吟咏扬州的诗歌:

在这首词中,作者姜夔多次提到诗人杜牧及其吟咏扬州的诗歌名篇,以此表明扬州往昔美丽和繁华,并与金兵入侵后的萧条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扬州自古就是繁华之地和观景胜地,古时不少诗人都曾到此游览,并写下了不少名篇,以下就摘录几首:

宿扬州

(唐)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忆扬州

(唐)徐凝

萧娘脸上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16 姜夔《点绛唇》

姜夔一生都没有入朝为官,为了生计和躲避战乱,他四处辗转,漂泊于江湖。淳熙十四年(1187年),姜夔从浙江湖州前往苏州拜访自己的朋友范成大。当他经过吴淞时,看到吴淞江边秀丽的山水风光,想起自己平生最敬仰的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曾经隐居于此,便有感于古今的历史,生发了无限感慨,写出了这首词。

点绛唇

姜夔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①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②黄昏雨。

第四桥③边,拟共天随④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释:

①燕雁:指北方幽燕(今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部分地区)一带的鸿雁。

②商略:商量,酝酿,这里指遥望山峰,感觉雨意很浓。

③第四桥:即吴江城外之甘泉桥,以泉品居第四,故名。

④天随:指晚唐陆龟蒙,他号天随子,曾隐居吴江。

赏析: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怀古小词,作品吊古伤今,借咏史而抒发自己当前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恨。

词的上片侧重于描写词人在途经吴淞时所见到的景物,并在其中寄托了他的深沉情感。词人以“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起笔,其中的“燕雁”指的是北来的雁,因为当时的时间是冬天,正是北雁南飞的时节,词人看到了这种景象之后,就认为燕雁并没有什么心思欣赏周围的美景,而是一路随着太湖西畔旁飘忽不定的流云向天边飞去。实际上,北雁随云飘逝不仅是词人对眼前所见的描述,而且还暗含文人心中洒脱的情怀。“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两句立意新奇而巧妙,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山峰的形态,并融进了虚景的描写。在词人看来,矗立在远处的几座山峰显得非常孤单,它们的内心仿佛也在愁苦,正悄悄地低语着黄昏时将要下的那场大雨。在这里,“清苦”一词表面是在写山,实际上也是词人凄清愁苦心境的写照。

词的下片侧重于抒发怀古之思。“第四桥”指的是吴江城外的甘泉桥,它的旁边就是唐代隐逸诗人陆龟蒙曾经居住的地方,所以词人在看到桥的时候便不由得想起自己崇敬的诗人来,并想要和他一样居住于此。这几句诗形象地流露出词人淡泊名利、渴望隐居的心态。而在之后的“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几句中,词人突然笔锋一转,由对隐士的追怀转向了深沉的现实感慨:如今,第四桥还在,可曾经居住于此的隐士天随子已经不在了,真是世事沧桑啊!“今何许”三字语意丰富,包含着何时、何处、为何、如何等多重含义,显示了词人此时的深沉思考和内心的不平。而“残柳参差舞”更是寄寓着词人的怀古伤今之意,词人以这一意象暗示了当时的国运,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

知识链接:

隐逸诗人陆龟蒙:

陆龟蒙(?~881年)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为江苏吴江人,是唐代的农学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于官僚世家,从小就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在早年的时候,他也曾热衷于科举考试,但在进士考试中,才华横溢的他却落榜了。此后他开始跟随湖州刺史张博四处游历,之后便回自己的家乡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东南甪直镇)过起了隐居生活。

陆龟蒙的家境良好,在乡里有数百亩良田,数十栋房屋,劳动力也非常充足;然而,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再加上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洪涝之害等原因,陆龟蒙及其家人还是要经常面临饥馑之苦。后来,隐居家乡的陆龟蒙亲自扛着劳动工具,带领当地的劳动人民一起修筑沟渠,抗洪救灾,解决了洪水之患。不仅如此,在农忙的季节,他还会亲自参加劳动。平日稍有闲暇,他则会带着书籍、茶具、钓具等四处漫游,过着悠闲惬意的生活。在劳动和休闲的同时,他也喜欢写诗作文,留下了不少诗、赋、杂著,并自编为《笠泽丛书》一书,其中很多作品都是反映农事活动和农民生活的田家诗。

17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一生曾经几次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在宋宁宗开禧元年( 1205年),因为正值朝廷筹划北伐,此时已经66岁、且闲居乡里很久的辛弃疾再次被任用为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

辛弃疾到任后,马上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同时也意识到了战争形势的严峻和朝廷策略的失当,觉得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有所作为。怀着复杂的心情,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名篇。

永遇乐·京口①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②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③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④,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⑦下,一片神鸦社鼓⑧。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

①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

②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

④金戈铁马:此处指刘裕曾两次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的史实。

⑤草草:轻率。

⑥封狼居胥: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到达了今天内蒙古的狼居胥山,留记而还。

⑦佛狸祠:在今天长江北岸的瓜步山,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在此建造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

⑧神鸦社鼓: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和祭祀时的鼓声,这里指人们将佛狸祠作为祭祀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借史咏志的名篇,作品紧扣“怀古”二字,写登临时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表现出词人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担心,同时也抒发了其渴望为国效力的决心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词的上片写词人触景生情,由眼前所见联想到古代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即孙权与刘裕,并对他们过往的功绩表示无限的向往和怀念。词的开头几句主要描写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孙权,意思是说,江山千古不变,可是曾经建都于此,在这里建立了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孙权却早已成为历史,再也见不到了。在时光的流逝中,孙权这样的英雄和东吴曾经的繁华最终也会烟消云散,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这里表面上是在缅怀历史人物,实际上却暗示着在当今的朝廷已经没有像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了,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时光易逝、繁华不再的感慨。从“斜阳草树”直至这部分的结尾,词人追忆了历史人物刘裕的生平事迹。当年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平定叛乱,先后消灭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了洛阳、长安等地,算得上是一位功绩显赫的英雄人物。可如今呢,他也成了历史,只有他曾经居住的街道和周围的景物还在。词人在此极力描写了刘裕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自己对英雄的崇拜和对战功的向往。

词的下片主要借史咏怀、抒发词人的感慨。词人先是写了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在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草率出师,本来是想建立丰功伟绩,结果却吃了败仗,仓皇南逃的历史事件。词人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朝中大将韩侂胄轻率出兵北伐的认识和意见。接下来,词人又把笔锋转向现实,回忆自己南归时的情景。想到自己胸怀大志,如今却一事无成的现状,词人不禁感慨万千,抒发了自己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决心。在最后,词人借用廉颇的事例,表达了自己老当益壮,希望能够报效祖国的情感,豪壮中透出激愤。

知识链接: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是战国时赵国的名将,他善于用兵,曾经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秦始皇二年(前245年),赵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并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非常气愤,在发泄了一番之后,离开了赵国投奔魏国。

廉颇在魏国住了很久,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此时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于是想再次起用廉颇,而廉颇此时也迫切希望能得到赵王的任用。

于是,赵王派遣了一名使者到魏国大梁去慰问廉颇并查看他是否可用。赵国忠和与廉颇结怨的郭开唯恐廉颇再得势,就暗中给了这名使者很多金钱,让他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者见到廉颇以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以表示自己还有用武之地。不过,使者回来后却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就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廉颇也因此没再得到为国效力的机会。

18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举侵宋,南宋朝廷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损失惨重。金兵中的一路人马进攻建康,攻陷临安,猛追高宗,直到福建;另一路人马则从湖北进军江西,紧追隆祐太后,直到江西赣州。赣州一带因遭受了金兵的侵扰,人民的生活疾苦,景象萧条。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辛弃疾到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一职,路过皂口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①壁

辛弃疾

郁孤台②下清江③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④。江晚正愁余⑤,山深闻鹧鸪⑥。

注释:

①造口:即皂口,镇名。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六十里处。

②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的贺兰山上。

③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

④毕竟东流去:江水始终向东流去,这里暗指力主抗金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⑤愁余:使我感到忧愁。

⑥鹧鸪:鸟名,其啼声凄苦。

赏析:

这是辛弃疾的代笔词作之一,作品借史咏志,含蓄地表达了其对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求和这一错误政策的不满,抒发了他关心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词的上片由景及情,写词人由眼前所见联想到四十年前金兵侵扰江西时的情景,点出了人民因战争而经受的苦难和朝廷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词人以“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既点明了地点,也烘托出磅礴的气势。“中间多少行人泪”将描写的笔触转向了怀古和抒情,词人由郁孤台的环境联想到四十年前金兵紧追隆祐太后,一直追到这里的情景。词人现在处于太后被追的地方,不免对金兵的侵略行为感到愤慨,为国家的衰颓和统治者的无能感到悲叹。怀着满腔的悲愤,词人甚至认为这一江水就是人民流之不尽的眼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写词人由回想太后被追杀进而想到了国土的沦丧,所以登上造口向着京都长安的方向望去,只可惜这里和京都远隔千山万水,中间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想望也望不见,由此传达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词的下片借史咏志,抒发了词人的感慨。“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意思是说,无数青山虽然可以遮挡自己远望长安的目光,但是挡不住东流的河水。在这里,词人以青山来暗喻阻挡的力量,以江水东流来比喻正义所向,显示出乐观的精神和坚信国家能取胜的决心。而在最后两句中,词人又将描写的笔触转回到现实,通过描绘苍茫的暮色和鹧鸪的叫声,衬托出苍凉悲壮的气氛,表达了自己沉郁苦闷的心情。

知识链接:

英雄辛弃疾:

辛弃疾生活的那个年代,金兵南侵,南宋朝廷腐败无能,人民因为不堪金人的侵略和抢夺而奋起反抗。当时年仅21岁的辛弃疾聚集起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的职务。不久,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将领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兵因此而向北撤退。此时,辛弃疾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然而,在他完成任务准备回归义军的时候却听到了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于是他亲自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宋高宗非常赏识辛弃疾在行动中所表现出的勇敢、果断和智谋,就任命他为江阴签判,辛弃疾也由此开始了自己在南宋的仕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