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下片写梅花的品格,并托物言志。前两句说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无意听凭百花去嫉妒。词人在这里抓住了梅花并不开放在百花争艳的春天,而在寒冷的冬天独自盛开的自然特点,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高尚品格,同时也是在托物言志,用意在于以梅花的这些可贵品质表达自己孤芳自赏、不愿意与朝廷奸臣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词人进一步抒写了梅花的品格,说它即使是零落凋残变成泥后又被碾为灰尘,芳香也依然如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梅花不屈精神的赞美,暗示了他自己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的精神。
知识链接:
以《卜算子·咏梅》为题的名篇:
梅花有着多重象征意义,寄寓着高风亮节,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们喜欢吟咏的对象。不止陆游以《卜算子·咏梅》为题写了这一名篇,我国历史上还有不少名人也都有同一题名的名篇。以下就摘录三首供大家欣赏: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郭沫若
晨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
本有东风孕满怀,春伴梅花到。
风雨任疯狂,冰雪随骄傲。
万紫千红结队来,遍地吹军号。
卜算子·咏梅
瞿秋白
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
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
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46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写了不少表达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的作品,其风格豪迈刚健。但他也有不少写景咏物、抒写闲情逸趣的作品,表现了清新典雅的风格,显示了其多样化的创作风格,《青玉案·元夕》就是这样的作品,这首作品自问世后好评如潮。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①,更吹落,星如雨②。宝马雕车③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④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⑤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⑥处。
注释:
①花千树:形容花灯很多,就像是千树开花。
②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这里指焰火。
③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④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⑤蓦然:突然,猛然。
⑥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赏析:
这首写元宵节的佳作,历来备受赞誉。作品表现了元宵节热闹而多姿的场面,并着意刻画了一个孤高淡泊、超凡脱俗的女性形象,以此寄托着词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词的上片侧重于描写元宵之夜热闹非凡的盛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意思是说,在元宵之夜,到处燃放着礼花,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花千树”、“星如雨”指的都是五颜六色的灯火。通过这样的情景描写,词人将读者带入了狂欢的节日氛围中。“宝马雕车香满路”写的是元宵夜达官贵人带着家眷出门观灯的情景,词人在此以华丽的语句极力描写了官员赏灯的排场,渲染出宏大壮阔的场面。“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主要说的是人们在元宵之夜,借着月光和辉煌的灯火通宵达旦地载歌载舞。在这部分中,词人在不同方面表现了元宵之夜的热闹场景,突出了万民同欢的景象。
词的下片侧重于写节日期间的人们,并着重刻画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女性形象,寄寓了词人的情怀。词人先从游玩的女子写起,她们穿着美丽的服装,打扮得漂漂亮亮,成群结伴地在街上赏灯游玩,脸上笑逐颜开,身上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妇女头上的装饰品,词人在这里以头饰指代人,有趣而新奇。词的最后三句则重点刻画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子,她并不在热闹的街上观看灯火,而且独自一人待在灯火稀疏的地方沉思。词人写了这样一个人物,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在政治失意后不肯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情怀,由此也显示了其品德的高洁。
知识链接:
词后的故事:
这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它一问世,就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不仅如此,后世的历代文人也对其赞誉有加。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境界说”,认为这“三境界”是成大事者的必然经历的三个境界。其中,王国维就将这首词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最高境界。
王国维认为的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写句子出自晏殊的《蝶恋花》,王国维意在以此说明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王国维认为的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些句子出自北宋词人柳永的《蝶恋花》,王国维意在说明对于事业和理想要执著,努力奋斗,为了获得成功,有时宁可付出一些代价。
王国维认为的第三境界便是本词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在说明人只有在历经挫折和磨炼之后才会逐渐成熟起来,最终获得成功。
47辛弃疾一生主张抗战以抵御金兵入侵,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求和派的朝廷官员。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罢官免职,开始到上饶居住。他在这里一共居住了近十五年的时间,虽然其中也有短暂的出仕经历,但多数时间都是闲居在家的。在上饶居住期间,他经常到黄沙岭一带游玩,有一次晚上路过此地,即景生情,就写了这首词。
西江月·夜行黄沙①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②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③边,路转溪桥忽见④。
注释:
①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
②别枝:斜枝。
③社林:土地神庙。因为古时的村落中常常种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④见:通“现”,意为出现。
赏析:
这是词人在免职闲居期间的名作,全词描写了词人夜行黄沙道时见到的乡村优美景色,笔触轻快活泼,表达了词人对乡村夏夜景色的赞美及其内心的愉悦。
在词的上片中,前两句将六个名词并列成句,以简洁的笔调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非常晴朗,月亮渐渐升起,明亮的月光惊醒了枝头的乌鹊;此时正值半夜,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接下来的两句主要从嗅觉和听觉方面进行描写,意思是说,在这宁静的夏夜,路旁的稻田里不时飘来稻花的芳香,仿佛在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而那稻田里的青蛙也不甘寂寞,阵阵的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从这样的景物描写中我们可以知道,尽管是夜晚行走在黄沙道,可词人并不急着赶路,而是悠闲地欣赏着这乡村的美景,由此也暗示了其内心的轻松愉悦。
在词的下片中,前两句主要描写了词人在途中见到的雨前景象。词人在行走中抬眼遥望天空,突然发现,只有几颗星星挂在天边,稀稀落落,其他的星星都被乌云给遮挡住了,不一会儿,山前下起小雨来,有几滴雨水甚至滴落到了词人身上。在天气和景物的变化中,我们仿佛也能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情感起伏,原本悠闲的他想到要下雨了不免有些着急,于是便加快了脚步,赶着寻找避雨之所。词的最后两句紧承这层意思,写词人想赶紧回家的情景:他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一座溪桥,就看到自己位于土地庙旁、树林外的家了,词人能在雨前归家的喜悦之情由此溢于言表。
知识链接:
以数字入诗:
在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辛弃疾一连用了好几个数字,既使诗歌显得轻松活泼,又增添了别样的情趣。其实,以数字入诗并不是辛弃疾的独创,而是中国文人写诗作词的一大法宝。
相传中国文学中以数字入诗的做法最早可以上溯到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据统计,单是其中的《国风》篇就收录了四十多首使用数词的作品。到了唐宋时期,诗词创作繁荣,文人们以数字入诗的现象也十分常见,如,诗人杜甫的“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与朱山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杜牧的“四百年炎汉,三十代宗周,二三里遗堵,八九所高丘”(《洛中送冀处士东游》)、晏殊的“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破阵子》)……
数字入诗,颇有用处,以数字入诗来叙事抒情,可使所叙之事更有情趣,事情更真实感人;以数字入诗来刻画人物,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传神;以数字入诗来写景状物,能使得描摹的景物和事物更加鲜明。
48 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早年家境富裕,婚后生活美满幸福,过得安逸而舒适。在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之后,其父亲李格非因为党争而罢官到济南居住,期间,已经出嫁的李清照来此探望家人,并在归宁期间泛舟游湖。回家之后,在闲暇之余,她回想起当时游湖所见的美景,就写了这首词。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①溪亭②日暮,
沉醉③不知归路。
兴尽④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⑤,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①常记:时常记起。
②溪亭:临水的亭台。
③沉醉:大醉。
④兴尽:尽了兴致。
⑤争渡:“争”与“怎”相通,如何的意思。
赏析:
这是词人早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通过对往昔泛舟游湖时所见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兴奋和愉悦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词只有寥寥数语,看起来好像是词人信笔拈来的词作,其中却蕴涵深意,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词以“常记”开篇,表明这一作品是词人的回忆之作,词的前两句写词人经常想起曾经在傍晚时分泛舟游湖的情景。当时她在湖边的亭子中看着夕阳西下的美景,非常沉醉,甚至连回家的路都忘记了。在这里,词人以粗略的笔墨勾勒出傍晚时分湖边的美景,“沉醉”一词暗示了风光的秀美迷人,同时也说明了词人内心的喜悦和兴奋。
紧接着词人写自己兴致来潮,便在傍晚时分乘着船到湖中游玩,想要尽情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因为沉醉于美景,自己不知不觉中误入了荷花丛中,不知该如何将船划出来。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她很着急,只能尝试着向各个方向划着,此时却惊扰了栖息于水中的飞鸟,它们扑扇着翅膀飞了起来。在这里,词人通过对荷花、鸥鹭等景物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误入”、“争渡”、“惊起”几个动词的连续运用增强了景物的动态美,使得全词妙趣横生。
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用词准确精到,只选取了几个片断就写出了景物的美丽,且将词人对于美景的赞美之情及其内心喜悦、兴奋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知识链接:
词外趣话:
这一作品是李清照在十七岁时写下的,当时她正值青春年华,生活无忧而有闲情逸趣,所以作品清新洒脱。虽然在写的时候,她是信手拈来、随笔而就的,可作品问世后却惊动了世人,影响很大,不少人甚至认为正是这首词奠定李清照“才女”的地位。关于这首词,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李清照在年幼时就经常陪同父亲外出应酬,在写这首词之前,人们介绍他们父女俩的时候,总是先介绍她的父亲李格非,然后再介绍说她是李格非的女儿,但自从李清照写出了“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样的句子后,一般人在介绍们父女俩时,就会说:“看,这就是李清照,17岁就能写出这样精彩的词!”然后才开始介绍她的父亲李格非。而且,当时很多人在读了李清照的这一作品之后,无不赞赏和效仿,李清照的名气就这样渐渐传开了,成为当时红极一时的才女。南宋之后,很多文人也无不对这首词赞赏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