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是一种警讯,它提醒着我们,我们正在执著于内心的某个想法。当你选择正视这个警讯的时候,你就选择了远离痛苦,同时,也是你见证生命奇迹的时刻。不妨让我们直面痛苦,用转念作业的方法,焚化一切对你而言的不实之物,待烟雾尽散,你就会迎来等待你的事实真相。
只需管好自己的事
我的事、你的事以及神的事,是整个宇宙中唯一的三种事。“神”这个字,就代表着“真相”,真相就是神,因为真相无时无刻不在操控着我们。换句话说,我把任何人都无法掌控的事称为神的事。
我们大多数的痛苦,都来源于我们并没有在心里管好自己的事。当我们心里有这样的想法,你必须得认真工作、你必须要快乐的生活、你必须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管别人的事;当我们在为,什么时候会地震、什么时候会下雨、自己什么时候会死这些事情操心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管神的事。如果我们的心里一直在管别人的事、管神的事,我们又怎么能不导致分裂的后果呢?有一段时间,我总是在想:“母亲应该更了解我才对”,每当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我的心里就不再平静,因为我是在管我母亲的事。同样,每当我感到痛苦或者孤独的时候,通常是因为我在管别人的事。
如果在你过自己生活的时候,你的心却在管别人的生活,那谁在活你自己的人生呢?既然你的心忍不住去管别人的事,那你就不可能管好你的事,你便和自己分裂了,那也就难怪你的人生会处处不顺了。
当你自以为是的想要给别人带去好东西的时候,即使是以爱为借口,那也是一种骄傲自大,必定会给他人带来紧张、焦虑和恐惧。你的唯一本分是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最该做的事,在你急着想要解决别人的问题之前,你是否应该先把自己的事处理好呢?
如果你完全了解我所说的三件事,并且懂得只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即可,那你一定能够享受到一种超乎想象的自在。所以,当下一次你觉得痛苦或难过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我心里正在管谁的事?只需这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就能把自己的心拉回到自己身上。如果你一直在管别人的事,那么你又怎能真正的活在当下呢?如果你真正地做到了只管你自己的事,你会惊喜地发现,原来,你的生命自己正运转的风雨无阻呢。
拆穿你的故事
关于那些在生活中我们深信不疑的种种想法,我们常常会称之为故事。一个故事,可能会涉及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或是未来,这个故事可能会对事情应该怎样、可能会怎样、或者为什么会这样展开想象。当有人脸色铁青地走出房间、当有人没有回你的电话、当有你不认识的人冲你微笑、当你收到一封不知名的信件、当你的胸口感受到莫名其妙的悸动、当你的上司没有把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给你、当你的伴侣和你相视而坐却一言不发……在许许多多这样的时候,你的心里总是会不自觉的开始展开想象,一个有声有色的故事就呈现在了你的眼前。而这样的故事,你一天要创造百十回。而这所有的故事就是你未经检验的想法,都在告诉我们这些事情有着它特殊的意义,而我们却全然忘记了这些只是我们的推论罢了。
我也曾经自己编造过这种故事。有一次,我在我家附近的餐厅吃饭,上洗手间的时候,一位女士刚好从厕所里面出来,我们目光对视,相视而笑。当我关上厕所门的时候,我听到她一边唱歌一边洗手,我心里忍不住想,真好听的歌声呀!然后,我听到了她离开的声音,与此同时,我发现整个马桶竟然是湿的,我对她的态度有了180度的大转变,心想着,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难道她站着尿吗?天啊!难道他是个男人吗?有异装癖的男人!我甚至想当面数落他一顿。我一边擦马桶座一边想着我要怎么告诉他他的行为有多么粗鲁,然后,我按下冲水钮,没想到水花四溅,把整个马桶座都弄湿了,而我则站在那里傻笑了一阵。
这件事情发展的是多么的自然而然,在我采取下一步行动之前,事实就拆穿了我编造的故事,但是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被拆穿,许多的想法没有被切断,于是,小故事变成大故事,大故事再去发展成了某种人生信念。
当你毫无知觉地接受了那些没有经过验证的想法的时候,你就陷入了我所谓的“梦”,这梦通常并不是什么美梦,而转念作业是一个契机,让你来检验这些故事的真实性,也会让令你产生烦恼的故事越来越少。没有这些故事的时候,你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你的世界里又有多少这些没有经过验证的故事呢?想要知道这些,不妨来探问你的内心吧!
瓦解痛苦本身
你的烦恼值得吗
想法本身并不具有杀伤力,除非你对它深信不疑。想法不会给我们带来烦恼,我们对想法的执著却能带来烦恼。人们会经常讨论如何去调整自己的想法,但事实上,任何人都不能掌控自己的想法。对我来说,我不是去放下我的想法,而是用了解去面对我的想法,让我的想法放下我。
对于烦恼的来源,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让参加实验的志愿者们在周日的晚上把自己对未来一周的忧虑与烦恼写在一张纸上,并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将纸条投入“烦恼箱”。
一周之后,心理学家打开了这个箱子,将所有的“烦恼”还给其所属的主人,并让志愿者们逐一核对自己的烦恼是否真得发生了。结果发现,其中90%的“烦恼”并未真正发生。随后,心理学家让他们把过去一周真正发生过的烦恼记录下来,又投入“烦恼箱”。
三周之后,心理学家再次把箱子打开,让志愿者重新核对自己写下的烦恼,这次,绝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已经不再为三周之前的烦恼而烦恼了。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都会发现:烦恼这东西原来是预想的很多,出现的却很少。人们自认为沉重到无法负担,但转瞬也便如骤雨急停。人生的烦恼大多是自己寻来的,而且大多数人习惯把琐碎的小事放大。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然的威力,人生的得失,都没有必要太过计较,太较真了就容易受其影响。人到世间上来,不是为苦恼而来的,不能天天地板着面孔,伤心,烦恼,失意,这样的人生毫无乐趣而言,所以,我们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一个乐观、积极、进取、欢笑、喜悦的个性。快乐地在人间做人,远离忧愁、悲伤、苦恼,如此地活在人间才有喜悦可言。
所有的想法都是自然而然的出现的,就像是林中的微风、飘浮着的落叶或是从天而降的雨滴,你是否应允一滴雨的落下呢?雨滴不是你的个人所有,就像想法不是你的个人所有一样,你一旦了解了你所有的痛苦和烦恼,当下次它再出现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它原来是很有趣的。昨天的烦恼如今已经算不上什么了,回头看它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好笑,再下一次,你可能都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了。
我们不要再强调那些制造自己不快乐的人的态度,我们来想想怎么才能停止制造不幸的过程。我们是因为想不快乐的事情,并用我们惯有的悲观情绪去想问题,所以才变得不快乐的。那么,只要我们停止再想这些问题,停止用悲观的眼睛看待世界,就会开心得多。
幸福在于失意时的忘记
有人这样问:“爱情没有了,回忆起来甜蜜多一点还是痛苦多一点?”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失去了当然是痛苦大于幸福,想起分手时刻的那些伤害,想起痛苦的流泪都会让人心中作痛。而有人却说:“分手了,我记得最多的还是甜蜜,因为,我忘记了那个人和那些痛苦,留在记忆里最多的还是曾经有一份很美的爱情。”的确,我们伤心,痛苦的时候,最多的还是因为我们无法忘记,无法忘记那些伤痛和失意,那些记忆犹如明镜一般被我们悬挂起来,每天都在看,每时都在想,这样的话我们又怎能快乐呢?所以,在失意的时候,人要学会忘记,忘记那些不快,才能够真正的快乐,才能开始生活新的一页。
生于尘世,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苦雨凄风,面对艰难困苦,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而忘记就是一幅良药,愈合你的伤口,并让你怀着新的希望上路。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一颗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暗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我们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我们能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即使我们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悲观失望者一时的呻吟与哀叹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同情与怜悯,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别人的鄙夷与厌烦;而乐观上进的人,经过长期的忍耐与奋斗,最终赢得的将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还有那饱含敬意的目光。
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尽相同,但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窗外有土也有星,就看你能不能磨砺一颗坚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尘寻觅到辉煌灿烂的星星。只不过你永远忘不掉曾经的荆棘,所以你总畏惧前行。
很多人在失意的时候学会了抱怨,学会了沉沦,忘不掉别人给予的伤痛。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就如失恋,不是因为你自己不够优秀,也不是因为你自己倒霉,而是你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不适合的人,分开很正常,因为你需要腾出时间和位置去给那个适合的人。但是,在你沉沦的那一刻起,你的记忆力装满的都是曾经的伤,又怎能给新的那个人空间呢?所以,一个塞满了旧的回忆的大脑,永远无法让新鲜的东西融进来。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无奈要我们去面对,有很多的道路需要我们去选择。忘记一些原本不应该属于自己的,去把握和珍惜真正属于自己的,去追寻前方更加美好的一切。忘记一些繁琐,为大脑减负;忘记那些怅惘,为了轻快地歌唱;忘记一段凄美,为了轻柔地梦想。忘记,是一种伤感,但更是一种美丽。
挣脱痛苦的锁链
有一只兀鹰,猛烈地啄着村夫的双脚,将他的靴子和袜子撕成碎片后,便狠狠地啃起村夫的双脚来。正好这时有一位绅士经过,看见村夫如此艰难地忍受着痛苦,不禁驻足问他,为什么要受兀鹰啄食呢?村夫答道:“我没有办法啊。这只兀鹰刚开始袭击我的时候,我曾经试图赶走它,但是它太顽强了,几乎抓伤我的脸颊。因此我宁愿牺牲双脚。我的脚差不多被撕成碎屑了,真可怕!”
绅士说:“你只要一枪就可以结束它的性命呀。”村夫听了,尖声叫嚷着:“真的吗?那么你愿意助我一臂之力吗?”
绅士回答:“我很乐意,可是我得去拿枪,你还能支撑一会儿吗?”
在剧痛中呻吟的村夫,强忍着撕扯的痛苦说:“无论如何,我会忍下去的。”
于是,绅士飞快地跑去拿枪。但就在绅士转身的瞬间,兀鹰蓦然拔身冲起,在空中把身子向后拉得远远的,以便获得更大的冲力,然后如同一根标枪般,把它的利喙刺向村夫的喉头。终于村夫被扑死在地了。死前稍感安慰的是,兀鹰也因太过费力,淹溺在村夫的血泊里。
你会问:村夫为什么不自己去拿枪结束掉兀鹰的性命,却宁愿像傻瓜一样忍受兀鹰的袭击?在这则故事中,兀鹰只是一个比喻,它象征着萦绕在人生的内在与外在的痛苦,人很容易陷入痛苦中,无法自拔。
其实,任何一个凡人,都会不知不觉地像村夫一样,沉溺于自己的臆造幻想中,痛苦得不能自拔,甚至,“爱”上自己的痛苦,不愿亲手毁掉它,尽管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卡夫卡有一段格言,正是阐明人身陷种种苦痛的洞彻哲理:“人们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宁愿藏身在自铸牢笼中。”所以,村夫与他臆想的痛苦(兀鹰)同归于尽。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要等待别人来解决你的痛苦,只要愿意,你可以超越它,“枪毙”了你的痛苦。
痛苦是生命的敌人,人生虽然充满挫折与苦难,但人却可以一颗豁达乐观的心灵凌驾于逆境之上。千万不要沉溺于痛苦之中,痛苦是对心灵的自我囚禁,每个人都应自觉地呵护自己的心灵,别让它承受痛苦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