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14066000000045

第45章 民间体育(3)

第三节 少儿游戏

一、修平房

修平房是土家族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姑娘喜爱的一种传统的跳跃运动,又叫修路或跳方格。先在地面画出九方格,再在大家约定的距离标出抛子线。与跳者各备1个小沙袋或瓦片或石块做“子”,站在抛子线后方向中央格投,按所投中分数和离中心点近远确定跳格先后顺序,依次跳格,每进1户,双脚落房1次,用“子”在房边画线,表示这间房已修好了。“子”压线或过线即停,让第二人开跳。

第二次跳时,已修过的房子不再进“子”,要从线外一次把“子”踢入下一号未修的房子去,然后在已修的房子里依次双脚落一下,再往前跳着修。所修“房子”除本人重新经过时双脚跳入外,其余人均只能跳过。每次活动以掷石出界(包括压线)或不按顺序或脚落别人房地为犯规即终止,最后以修“房子”多者为胜。第二种为长方形跳格,名叫跳房子或修楼房。跳格方法和规则与正方形跳格基本相同。第三种为跳飞机。先在地面画出一个飞机图样,抛子定先后顺序,同长方形跳格基本一样。

修平房是一项增强弹跳力的很好的运动,还可以锻炼投掷的准确性和判断力,不失为一项有益的运动。

二、登陆

登陆是民间少年儿童自发性的活动,人数一般不限,开展活动前在参加者中推选力量相等的两人为甲、乙领队,领队各自挑选相等人数为自己队员,双方在保持一般距离之处确定一物(石头、树桩)等做标记为自己的陆(据点)各自保护好自己的陆,不让对方偷袭。开始后,由一方派出1人进行追击,先出者立即返回自己的陆,然后才能反击对手。凡飞得远离开自己陆地为“弱者”,后离开陆地为“强者”,弱者见到强者立即躲闪或返回避开强者触摸,强者摸着弱者,而视为弱者被消灭(称死了)甲乙双方人员需要密切注意对方人员的行动,各自连续派出“救兵”保护自己先出者顺利返回和消灭对方人员。相互往返追击中,陆被对方摸着视为全盘皆输。相互追逐一方只剩1人无法出击时,人多的一方就去围对方的陆。围城时用脚或手触及到陆获全胜,与对方人体相触为死。如双方各剩1人,看谁能先触摸到对方的陆,为全盘获胜。

三、抱蛋

流行在土家族、苗族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在青少年中尤为流行。3人以上开展,就地画一圆圈,内放石子3至4枚做“蛋”。抱“蛋”时,1人扮母鸡,两手支撑地面,两脚前掌着地成俯卧撑姿势,覆在置于圆圈之内的当做“蛋”的石块上,负责护“蛋”,口喊“热了。”

后,其余人想法抢“蛋”,直到将蛋取完为止。“母鸡”随时移动身体或用两脚阻拦,抢蛋人身体任何一处不能被“母鸡”任何一脚触及。

若接触,则与“母鸡”交换位置,由被触者去抱“蛋”。若“蛋”全被抢光,而“母鸡”未触中抢“蛋”人,则扮母鸡者败。

四、拣子(抓子)

土家族少年儿童普遍流行用小石子在桌上或地面玩以抛、接。

拼为基本动作的抓子游戏。

“子”通常为七子,其数量主要是依拣子者接子的多少来定。七子的基本玩法是按先一再二后三的顺序,比较简单即:一手握七子随意撒出后,再任选一颗做“将”向上抛起的同时,马上拣地上的1颗子随之接住“将”,把已拣的子放左手;再抛“将”,拣地上的子两颗,接住“将”,3次拣完无误为一盘。拣地上的子时,动了其他的子或拣的子数不对,或“将”未接住,就轮到其他人来拣,以拣的盘数多少为输赢。拣子玩法的花样技巧较多,有按从1到7的顺序依次来拣子的玩法,即拣起第一子,在抓第二、三颗子前要把第一子准确无误地放在桌面或地上后才能抓起第二、三颗子,如此类推也就是要从“抓二放一”一直到“抓七放六”;也有“抓子入洞”的玩法,左手放在桌面或地上,其四指与大拇指间合成一“洞”,抓起的子不能放在右手上只能放置于“洞”中。这些花样百出,技巧要求较高的游戏,大大锻炼了土家族少年儿童手的灵活性。

五、打拜拜脚

单脚着地跳跃前进,跳平地或石梯。有双手抱1条腿跳,背手高抬腿跳,两手侧平一脚前伸跳。20世纪80年代,双手抱单腿跳发展为“斗鸡”,在农村男孩子中尤为盛行。该游戏可两人参加,也可多人组成两队参加。“斗鸡”双方,用双手握着屈腿的脚,相互用头、肩部、膝盖撞闯,倒地者为败。

六、跳拱

土家族少年儿童喜爱的跳跃活动之一。参加人数为2人以上,由1人俯首弓腰,其余人相距一定的距离起跑,至“拱”处用双手轻按拱者背部两腿张开向前跃过。每跳完一轮,弓者腰部升高一次。

如有跃不过者,罚做拱腰换下原拱者。

七、笃棍、戳棍

平地画圆,中置一石块,活动者蹲其外。以篾梗或竹条、黄荆等做成约5寸(约16.65厘米)长的棍1把(参赛人可均分)以不同方式预定参赛顺序。参赛者以一手握全部棍往石块上竖戳,使其分散。然后从散于地上的棍中选1根,挑拣其余棍,挑拣中振动另一根则违例,终止挑拣。另一个接着参赛。以拣到的根数多者为胜。

若戳棍后没有1根触及圆中石块,活动终止。戳棍时用力过大飞出圆外的棍不得挑拣。也有不划界随地戳棍的,形式更为灵活。

八、掷镰刀

是在打飞棒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土家族农村少年在坡上割草时,喜欢和伙伴玩此活动。参加人数多少不定,比赛时,每人依次站在比赛位置上,用手中镰刀投掷共同指定的目标,掷中者为胜。

九、土家族竹铃球

土家族人用竹子编成球,铮铮作响,有块地坝,有两个篮筐,就可以分队比赛,决出胜负。道具是竹铃球1个,小背篓2个。竹铃球为篾编成的球,直径为10-15厘米,内装有几个小铜钱或别的金属(便于发出铃声)小背篓一般为圆柱形,口的直径约30厘米。

比赛中不得带球撞人,接球者在接球区域内可以随意跑动。可以是男与女赛,也可以是男、女混合组队,可以双方人数不等,可以根据参赛人员技术水平的差异灵活地调整比赛规则,变化无穷,少男。

少女十分喜爱。土家族先民用这样的竹铃球比赛,教人们学会竞争,学会跟同伴合作。现代的土家族人已把竹铃球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学生自己动手不花钱就可以制作这种竹铃球,场地大小可以因地制宜,比赛规则又可以因人而异,因而独具魅力。

在做游戏过程中,孩童可以说唱许多生活气息浓、富有哲理的童谣,不但可以陶冶情操,还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