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14066000000030

第30章 信仰崇拜(3)

第三节 鬼灵崇拜

土家族认为,人的灵魂不灭,人死亡后其灵魂即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脱离肉体的灵魂具有超人的性质和力量,能对某些活人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和作用。土家族认为,祖先的灵魂是保佑子孙后代繁衍生息和兴旺发达最好的神灵,因而对其祖先极为崇拜。凡宗族皆建造祖庙宗祠,供列祖列宗像,定期献奉祭祀;凡家庭均安设神龛家仙,供近祖近宗牌位,朝朝暮暮定时焚香烧纸。据有关史籍记载:“土民家设龛,中堂书写天地君宗师位,晨夕焚香祀之。族大者别造宗庙……”。

土家族非常重视近祖的崇拜,家家神龛供奉的各种神祇的第一个牌位写的便是“堂历代昭穆祖宗之位”。两厢对联则是“天高地厚国恩远,祖德宗功师范长”。把祖宗与天、地、国并提,同享子孙祭祀。一月一小祭,节日一大祭。小祭只烧香纸,大祭则要献刀头。

酒醴、长钱等。一年两次特祭,称“七月半”为鬼神相会日子,家家要给四世以内的祖宗写包封,焚香化纸,献刀头酒醴祭祀……近祖太公太婆生日、忌日,也要摆刀头酒醴祭奠。

一、祭川主

祭川主,在客田地区一般称“祭川主菩萨”。如果小孩生病,经过测定,认为是犯了川主菩萨,就要祭川主。这里川主的场面较大,要备猪羊鸡“三牲”,供祭3次,时间需要一整天。主家请来土老司,备好活的猪羊鸡各1只,土老司先念一遍供祭词,这是第一次供祭。

之后,将三牲杀死,退毛,用一根板凳将三牲摆上,酌上酒、点香,土老司念供祭词,这是第二次供祭。供毕,又将猪羊的头砍下,鸡仍用全鸡,进行第三次供祭,猪羊的头及鸡归土老司所有,其他的由主家安排。进行供祭川主的目的,除为小孩消除疾病外,还可以保小孩“长命百岁”。

二、敬祖先

敬祖先,重庆土家族地区几乎每家都立有香火(亦称神龛)按土家族的房屋建筑,其中间一间称“堂屋”,香火就在其中,这就是供祭祖先的地方。每月初一、十五都要举行供祭,香火前都设有供祭桌。当日,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将粑、肉、酒等供于桌上,全家成年人都上前作揖磕头,烧祔包、板子钱。此外,过年和七月十四日,亦要举行祭拜,只是供祭更为丰富,仪式相同。这样的敬祖先,一般祔包烧给父、祖、曾祖辈三代人。

土家族对其祖先顶礼膜拜。凡宗族皆建造祖庙宗祠,供列祖列宗像,世世代代定期献奉祭祀;凡家族均安设神龛家仙,供近祖近宗牌位,朝朝暮暮定时焚香烧纸。据有关史籍记载:当地“土民家设龛,中堂书天地君亲师位。晨夕焚香祀之。族大者别造宗庙……”。

每年春季和秋季都将举行相当规模的宗族祭祀活动,当地土家族群众分别称之为“春祭”和“秋祭”。“春祭”仪式通常于农历正月十五日进行,“秋祭”仪式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进行。届时,同姓共宗者携供品香纸,前往祖庙宗祠烧香献供,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据有关史籍记载:当地土家族人“春秋二季宰羊豕以祭家祠”,“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土民皆陈祭馔祀其祖先……”。家族祭祀活动有大祭和小祭两种形式,每年一小祭,逢3年一大祭,大祭和小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规模大小、供品丰薄及时间长短的不同上。小祭时,同宗共姓的村寨指派若干代表(德高望重者)参加,供品比较简单(果馔、香火等)献祭时间通常为1天。大祭时,同姓共宗的各家各户都派代表(尊辈年长者)参加,供品比较复杂(杀猪宰羊等)献祭时间一般为3天。

家庭祭祀活动中,家长起着司祭作用。逢时过节要给祖先(牌位)设果馔敬祭,其中农历七月十五日较为隆重。据介绍,农历七月初一至十五日,阴曹地府放鬼魂回家与家人团聚。届时,各家各户制作包封即钱包,包封是用白纸将纸钱按一定大小格式封起来,表面分别书写祖先的姓称和字号。至农历十三或十四日晚,各家必将制作的包封,先后拿到路旁和溪边焚烧,称为“烧包”,烧包的目的是让祖先带去阴间花销享用。据史籍记载:“三月清明前后数日,剪白纸标挂祖坟墓上,谓之挂清;若服未阕者,先于社日扫墓,以野蔬和饭祀之,谓之社饭……六月谷熟,以新米做饭以祀祖先,谓之荐新,七月十五日治酒馔设祭野焚纸钱于门以送之,谓之烧包。多有十三四祭送者……”。

土家族对其祖先极为虔诚。出门办事临走之前,要给祖先(牌位)焚香烧纸,同祖先(灵魂)告别,希望祖先(灵魂)保佑顺利归来。

吃饭喝酒前要先敬祖先,即将酒杯中的酒倾洒一点或者用筷子醮酒滴向背后。男婚女嫁要辞祖拜堂,生儿育女要拜堂敬祖。平时绝不容许有亵渎祖先的言论和行为,例如不能直呼祖先姓名,不能背靠祖先牌位(家仙板)不能在堂房和宗祠有不检点行为等。

三、八部大神庙

据李绍明的《川东南土家族宗教习俗调查》介绍,酉阳、秀山酉水流域的土家族,信奉八部大神,从前这一带有八部大神庙,新中国建立前后已无存。

酉阳县酉酬乡巴柯村从前有“八部大王庙”,今尚存“八部大王神位”残碑。

四、三抚庙

三抚庙供三抚神。按酉属三抚神,所在村庄多庙祀之,州城西一里西山沟即有一庙。神之里居事迹皆无考,相传一田姓或曰安姓,一冉姓,一杨姓,思播二州间故土司也,故巫祝祷词有安抚相公等称,与思南大堡古州八万等。大约此三土司皆生有惠政,民戴之不忘,于其(歹)也而祭之乡社,神又显灵应,水潦若旱,有祷辄如所求,亦合祭法,御灾捍患之义,故相沿而不废耳。酉阳州庙在西一里西山沟,明末土官建,各乡村亦有之。秀山、黔江无,彭水县在北门外,亦祀杨、安、冉三宣抚。

五、土主庙

土主庙,按邑梅杨氏家谱祠堂祭约云:土主庙祭湖耳青草公,春祭用少牢,秋祭用太牢,其费公捐输办。考湖耳,地名,在贵州黎平府。杨氏谱载:“唐诚州刺史杨再思生十子,其次正滔居罗蒙,由湖耳子孙相继,开辟土宇,为铜仁省溪司,大小两江乌罗,以及蜀之平茶、邑梅、溶溪各司之祖。”又云:“杨正滔字怀玉,于开宝八年(宋太祖年号,即975年)分住湖耳,以功授武功大夫湖耳等处防御使。”又云:“七正岩居黎平府湖耳司,是湖耳即正滔以其初启邑平等地,故尸而祝之,谓之土主,第青草之名,又不知其何义也。”

邑梅中有土主庙,元世土官所建。杨氏祭约云,土主庙祭湖耳青草公。湖耳,今黎平府属地也。传云,唐诚州刺史杨再思第二子正滔,字怀玉,尝为湖耳等处防御使,其后邑梅诸洞土官皆其苗裔,故祠祀之。据再思碑云,蜀黔楚奥,所在尸祝,祠宇魏崇,称曰广惠王庙。而夷僚祀之,则曰青草大王、湖耳大王,以湖耳青草皆王驻节之地也。广惠王者,杨氏谱称为元代追赠再思神号,则庙祀再思,相传已旧,诸司垂历数朝,世其官土,既远祖再思,自是百世不迁之庙,乃显号土主,称名乖礼,后来未审,或疑淫昏之祀。

土主庙,按即秀山田氏之先人也。田氏之先为九江、苗江、小江酋首,故曰土王。王最灵,春秋二祀,虽田氏子孙主之,土人无不毕集。庙在秀山县东之石赛,即田氏宗祠为之。酉、黔、彭无。

地坝司回龙寺右为飞山庙,祀唐诚州刺史杨再思,庙故逼城,咸丰九年,黔寇鸱张,连旬戒严,始檄移今所。顾景范谓,前史称再思尝驻兵飞山砦,夺群蛮之险,庙号飞山,盖由此也。明《一统志》注言,宋绍兴间追赠再思威远侯,立庙祀之。则再思有庙,自宋已然,其后元代赠封为广惠王,子姓蕃息,多为边部豪长,祠祀遂遍溪洞,但名未革正,故沿称靡改。今庙已为僧徒安祀佛像,并改题其门匾曰万缘堂,再更数纪,或并莫知飞山旧名矣。

宋农有土王庙,殿(於)肃闷,灵赫素昭,毛血沾庭,田氏以为家祠而奠定所祠主名,繁有所指,率猥陋无证。余谓,宋少师赠思国公田祐恭,功伐在乡,威慑溪洞,卒后犹着灵迹,土人相率筑祠陈祭,历祀弭伏。于观为祐恭墓铭曰:死而不眠,神明与通,旗帜显隐,恍然公逢,溪彝威慑,克靖四方。按观为祐恭同时人,称录如此,谅诽虚妄。旧时宋农诸田,本思黔支裔,祖祐恭而沿习,仍被土王之目,亦犹杨氏祖再思而庙称土主也。又其家传言,祐恭母初梦马援入室,乃诞祐恭,及卒,人见其乘白马入援庙者,古相传是文渊后身,今庙前楹旧祀马侯,则事符曩迹,尤彰灼验。

酉水又西南流入酉阳界,经)酉筹即古酉筹洞地,元世所讨十八洞蛮之一也。郦书言,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柑溪、辰溪、无溪、酉溪,夹溪蛮是蛮左右而居,故谓此蛮为五溪蛮也。酉居五溪之一,旧蛮种落,至宋元犹蕃,酉筹洞及下流之打袄家洞,鲁碧潭洞,皆窟宅也。酉水南(经)后溪场,齐氏书及《一统志》并谓之后溪河,明史土官传言,邑梅杨胜刚劫酉阳,号召宋农,后溪诸蛮,即谓此也……

麦家河,传云明时土目彭柏坤生九子,散居溪洞,各长一溪,其第五子立纲驻此溪中,后乃改从麦姓,子孙蕃息,故水受此名也……打绕砦,旧名打袄家洞,亦十八洞之一也。沿岸数圹,石椁中空,云为土酋遗兆,疑发掘所余也。其东有婆婆山,建玉龙寺,有石室旧祀土神,题为西溪柳州乐氏娘娘,传云宋时西溪蛮叛,乐氏率兵讨平之。

……酉水自龙堤南流五里(经)伏波祠下,后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五溪蛮,屯军壶头山,劳苦功高,垂没瘴乡,故今溪民俗旧祠犹竞祀马侯也。

六、伏波祠

祀汉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土民彭、白、李、马、蔡、田六姓之人以为公祠,在石堤。

七、土地神、谷神

土家族群众不但普遍信奉土地神,且信奉的土地神有多种。种庄稼信奉青苗土地,这种土地职司农业丰歉。各村寨所在的山神,称为挡风土地,使人畜庄稼免遭狂风暴雨袭击。家中供奉的土地神为长生土地,主要是保佑家人健康长寿。船夫和渔民信奉桥梁土地,使人过河涉水无虞。村寨周围供奉当方土地,保佑村寨人畜,职司村寨清吉平安。十字路口供拦垭土地,职司拦截邪魔,以免行人迷路遇邪。城镇供奉城隍土地,主要保佑城镇人口安宁。当地土家族人请土老司还愿时往往要演傩戏,戏中的深山土地即为青苗土地。每年农历春节、端午、七月十五和九月重阳节,要敬城隍土地。

农村娶新媳妇时,要隆重祭祀当方土地。娶新媳妇时,新娘胸前须佩戴茅草疙瘩,途中凡遇土地庙时,仪仗队须鸣锣吹喇叭,在轿内的新娘即用剪刀剪去一截茅草丢出轿外,表示已闯过一道关口。

从前土家族人在每年春耕前和秋收后,都要请土老司祭五谷神。春耕前祭五谷神时,土老司要念青苗咒语,其大意为:此神占立大小田段之内,看守五谷及众姓人等。现做法祈苗结实,经过祭礼,播种五谷,栽插滥田,叶不好,换好叶,苗不好,换好苗。此后叶似芭蕉,籽似葡萄,方方播种,处处得收,前仓得满,后仓得盈云云。秋收后祭五谷神时,土老司要念米神咒语,其大意为:此神即五方五座谷神,神分公母,有男妇,形成谷家眷属,出在金溪拦路埋海溪口,敬拜此神,可保仓廒满米囤足,男搬不尽,女运不空,年尽月满云云。

八、四官神

四官神既是六畜神,又是主管求财纳吉之神,家家户户供在神龛上。四时祭祀,祈求人畜兴旺,平安吉利。现在土家族人民买猪买牛都必须先许下良愿,祈求猪牛顺利喂养,届时杀猪化钱,敬献四官神。猪喂肥以后,不能随意乱杀,要先请人择吉日才能杀。杀猪时须先向屠户说明是许四官神的,屠户就要用搓好的稻草绳勒在猪口里,表示进金纳财。主人烧纸放鞭炮,迎接四官神领供。在杀猪旁边置供桌一张,上放粑粑、豆腐、酒、纸钱和24吊长钱。猪血用盆接住,并用草绳沾上猪血,放在供桌上,表示献红。然后开猪膛,割猪头,一件一件上供。供毕再将香纸、血草绳和煮得半生不熟猪肝泡在盐水钵里,端到外面草坪上,大家一面抓着吃,一面烧钱化纸敬神。凡上山狩猎,出外做生意,都要在四官神前烧纸许愿,以求生财有道,纳福有门。回家如满载而归,还要买猪头在四官神前祭献,表示谢神。重庆的土家族人,每逢杀肥猪,都要烧香化纸,以求四官神保佑六畜兴旺,多杀肥猪。

四官神保佑六畜平安,每逢春节和月半节土家族人都要祭祀。

凡猪牛牲口有病,都要向四官神许愿,待瘟病治好后,要焚香化纸,用猪头敬四官神。土家族人认为,四官神相当于财神和六畜神,但实际上属祖先崇拜性质,不过他们在祖先神中职司送财和保护牲畜而已。传说四官神为十八溪洞蛮王之四。土老司的唱经中有“酉溪显化,四官尊神”的唱词。土家族人神龛也写着“求财有感,四官尊神位”。这表明四官神是土家族先民的首领,生前为官,死后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