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14065200000007

第7章 蒙古人的入侵和统治

由于封建割据的发展,基辅罗斯大公的统治大大削弱了,进而基辅罗斯开始解体。到12世纪末13世纪初,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已统辖了300多个公国,成为全罗斯势力最强的公国。罗斯的政治中心明显地从第涅伯河两岸转移至克里亚济马河河畔。基辅在罗斯人心目中的地位每况愈下。然而好景不长,弗拉基米尔公国也分裂为许多小公国。各公国各自为政,互相倾轧,为外敌乘虚而入创造了机会。

1219年成吉思汗率领20万大军,进入中亚,越过高加索,侵入顿河流域。1223年,蒙古人和罗斯人在卡尔卡河激战,罗斯人惨败,蒙古军进占伏尔加河东岸。

1236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军远征,进抵卡马河,攻入保加尔人的城池,见人就杀,连婴儿也无一幸免,将财物席卷一空后,把全城付之一炬。1237年冬天进入梁赞公国境内的蒙古人向梁赞大公发出通牒:献出所有的人和物的十分之一。

梁赞大公尤里·伊戈列维奇派人到弗拉基米尔向尤里·弗谢沃洛多维奇求助,到契尔尼哥夫向米哈伊尔·弗谢沃洛多维奇请求派兵增援,但都遭到拒绝。

大敌当前,面临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梁赞人决定拼死而战。梁赞城经过五天的围攻,到第六天终于被蒙古军攻下,梁赞公国遭到彻底失败。

1238年,蒙古人逼近莫斯科,打破菲利普·尼扬克的防卫后,推进到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当初弗拉基米尔拒绝帮助梁赞人,如今该轮到弗拉基米尔人孤立无援了。这年2月3日蒙古军包围了弗拉基米尔城。尽管居民们英勇作战,然而年轻的弗谢沃洛德·尤里耶维奇大公却毫无办法。尽管弗拉基米尔城非常坚固,蒙古人还是冲进了城内,纵火焚烧了宫廷,抓走妇女和壮丁,连老人儿童也斩尽杀绝。

1238年3月5日,蒙军占领了托尔若克。在离诺夫哥罗德只有100俄里时,蒙军停止前进了。此时蒙军每攻一城都要付出很大代价,连续作战已使士兵、马匹非常疲劳,不如以逸待劳,占领伏尔加河流域就可以控制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拔都命令蒙军回撤到伏尔加河畔的波洛夫齐草原。

1239年,拔都军队在波洛夫齐草原经过一段休整和补充后,又向西南罗斯进发。其主力部队相继占领了佩列雅斯拉夫尔、契尔尼哥夫,1240年深秋时到达基辅附近。在基辅城内已经能听到城外的骆驼鸣叫、战马嘶啸。蒙军动用很多攻城器械,日夜轰击城郭。居民们在加里奇大将季米特里的领导下,顽强抵抗。基辅仍于11月19日沦陷。季米特里身负重伤,不幸被俘。拔都佩服他的英勇,没有杀死他。拔都继续西征,直达亚得里亚海沿岸。长期劳师远征,蒙军将士厌战思乡。拔都于1242年由中欧返回伏尔加河下游,建立金帐汗国,定都萨莱,即今伏尔加格勒附近。“汗”是古代蒙古等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蒙古人能骑善战,但治国无方。尤其要治理像罗斯这样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更是不易。于是,蒙古人就利用当地的王公来对付罗斯人,在罗斯各王公之间挑拨离间,唆使王公们自相残杀,以便除掉那些不愿归顺金帐汗国的王公。他们召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的新王公雅罗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到萨莱,封他为弗拉基米尔大公,作为全罗斯的最高统治者。但加里奇-沃伦大公丹尼尔·罗曼诺维奇和契尔尼哥夫大公米哈伊尔·弗谢沃洛多维奇却不愿服从。拔都便派人把丹尼尔和米哈伊尔叫到萨莱。丹尼尔见同行的契尔尼哥夫大公被杀后,立即表示放弃基辅公国和博洛霍夫地区的控制权并服从弗拉基米尔大公,这才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13世纪50年代末,蒙古人决定加强对罗斯的控制。建立起名为“八思哈”的军事政治组织,它由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和万户长组成。他们用强制的方法编成单独的军队,其中有一部分是由当地居民充当,任命蒙古指挥官来统领。这种组织听从八思哈的指挥,八思哈遍布全公国内,他们监督赋役的完成,巡视各地,权力极大,就连弗拉基米尔大公也得服从于他们,俯首听命。

金帐汗要求诺夫哥罗德共和国也同样听命于他,命令亚历山大大公带着两个诺夫哥罗德使臣到蒙古国朝廷听命。

而诺夫哥罗德城内发生了反对八思哈的骚动,连年不断。到了冬天,情况更为严重,连亚历山大的儿子瓦西里和贵族们也加入了骚乱,把亚历山大派来的市长米哈伊尔·斯捷潘诺维奇杀死。蒙古人闻讯后,带着亚历山大赶来。瓦西里和一些贵族逃往普斯科夫。居民们的骚动暂时平息,并将扣押的使臣放走。这只是短暂的平静。蒙古人走后,亚历山大把军队调了进来,直扑普斯科夫,抓住儿子将其押送回弗拉基米尔城,严惩其他肇事者。大约持续了两年左右,蒙古人最后离间了贵族与平民,答应把赋税转嫁到平民身上,城中的贵族镇压了人民的起义。亚历山大大公把他的儿子德米特里留下统治各公国,然后带着人马回到了弗拉基米尔城。

60年代初,在罗斯已形成政治上比较统一的局面。但在亚历山大大公于1263年11月14日死后,这种局面又被封建内乱所破坏。弗拉基米尔大公的称号成了毫无权力的虚名,国家大权旁落到莫斯科、特维尔、梁赞等各个侯国封建主的手中。而蒙古朝廷对此又无能为力,因为它自顾不暇。当时蒙古朝廷开始分裂,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随后,在黑海北部又出现了第三个蒙古军事政治中心——那海汗国。那海在对金帐汗国保持独立的同时,也觊觎着罗斯的统治权。以金帐汗为一方,以那海为另一方的混战开始了。特维尔大公米哈伊尔·雅罗斯拉维奇、佩列雅斯拉夫尔大公德米特里·亚历山大罗维奇和他的儿子伊凡向那海称臣。罗斯托夫大公和雅罗斯拉夫尔大公、戈罗杰茨大公则依仗金帐汗国之势欲夺弗拉基米尔大公宝座。

80年代,蒙古军队扫荡了穆罗姆、弗拉基米尔、尤里耶夫、苏兹达尔、佩列雅斯拉夫尔、特维尔、托尔若克等城。掠财掳人,摧房焚舍,加上严寒侵袭,无家可归者,多冻死、饿死,一片哭声,震天动地。

两年后,佩列雅斯拉夫尔王公德米特里·亚历山大罗维奇在那海的支持下成为弗拉基米尔大公。虽然大公之名只是徒有虚名,但大公的土地则包括有弗拉基米尔、佩列雅斯拉夫尔、科斯特罗马、下诺夫哥罗德和戈罗杰茨。德米特里与特维尔的米哈伊尔·雅罗斯拉维奇、莫斯科大公丹尼尔·亚历山大罗维奇结成“三方同盟”,击退了戈罗杰茨大公和金帐汗国查列维奇军队的进攻。这时,“三方同盟”中,莫斯科大公的实力已相当强大。

90年代初,脱脱成为金帐汗国大汗,他派兵打败了那海,巩固了自己的地位。1299年那海被脱脱军中一位罗斯骑兵杀死。蒙古朝廷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脱脱汗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使用蒙古人的一贯伎俩,在那些封建王公中挑拨离间,企图利用他们之间的斗争来互相削弱。脱脱汗怎么也没有料到,正当他看着各个王公之间龙争虎斗的时候,小小的莫斯科公国却日益强大起来,成了金帐汗国的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