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14065200000061

第61章 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和内战的情况下,苏俄党和政府于1918——1920年不得不实行临时的“军事共产主义”政策,以动员一切人力和财力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所有大中型工业部门及大量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对工业生产与分配实行最大限度的集中领导,在农村实行余粮征集制,完全禁止私人商业行为,对居民实行日用品计划供应(票证供应制),普遍推行义务劳动、劳动报酬实行平均分配的原则。内战结束后,从1921年起开始实行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具体措施有: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私人商业活动和小型资本主义企业,在国家严格控制下可以把小型工业企业及土地租赁给私人,将国有工业转为经济核算制,将实物报酬变为按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货币工资,成立与市场联系的国家托拉斯,等等。

苏联是在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当时的俄罗斯还是落后的农业国,农民还是在小块土地上单独耕作。根据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指示制定了重建国民经济的计划。计划规定要在什么地方建多少什么样的工厂,在什么地方开挖多少煤矿,在哪里修铁路、开办新学校,等等。五年计划告诉老百姓,为了改变生活应该干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32年完成,也就是说,只用了4年零3个月就提前完成了。

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建立社会主义工业打下了基础。城市里已经没有资本家了,可是农村的富农势力还很大。贫苦农民还不得不向富农借牲口、犁,甚至粮食。随着社会主义工业的建立,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也陆续制造出来。党和政府号召农民联合起来集体耕种,于是开始了农业集体化,组建集体农庄。单干的农民当然用不上机器。为了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组织起来的农民需要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国家用了大量资金制造农业机械,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成千上万个拖拉机站。一台收割机可以代替成百上千的人工和牲畜的劳力以及几十台风车和打谷机。人们戏称拖拉机为“铁马”。农村开始消灭贫困。

在沙皇时期工厂主要建在大城市或中心地区,第二个五年计划则使工业在落后的地区也发展起来。苏联生产的钢铁和各种机器比很多国家都多起来。在发电量方面,原处于世界第15位的苏联上升到了第3位。从前不能制造的拖拉机、收割机、飞机、汽车等,现在都有了。通过第一和第二两个五年计划,当时的苏联初步建立起较为强大的工业和集体化的农业,人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

随着首都莫斯科城市的发展,莫斯科河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以及生产对水的需求。俄罗斯劳动人民于1937年开挖了一条连接伏尔加河与莫斯科的运河,全长100多公里。运河上建有多座水电站。

莫斯科的交通十分方便,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四通八达。可是在1937年之前,莫斯科是没有水路交通的。苏维埃政府组织了开挖运河的工程。当时叫莫斯科—伏尔加运河,1947年改称莫斯科运河。运河上可行驶大型船只。运河两岸均为花岗岩砌成。伏尔加河与莫斯科之间的地势很高,必须让伏尔加河水翻山越岭才行。因此运河呈梯形,河水将轮船一级一级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