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14065200000057

第57章 1917年的二月革命

19世纪90年代,俄国有位神甫叫加蓬。他在彼得堡工人中组建了一个合法的工人组织——“彼得堡工厂工人大会”。其宗旨是为工人说话,帮助工人改善处境。主要活动是举办流动读书室、互助会、开设消费商店、茶馆等。到1904年底,这个组织已经发展了11个分会,约2千名会员。这时,普梯洛夫工厂有4名参加加蓬组织的工人被工厂开除。工人们要求恢复这4个人的工作。厂方挑衅地回答说:“到你们的大会?去,让它来支持你们呀。”“彼得堡工厂工人代表大会”召开了秘密会议,推举3名代表,出面找资本家说理,但遭拒绝。纳尔瓦区的加蓬组织决定,举行罢工。

新年刚过,普梯洛夫工厂开始罢工。4天后,罢工扩展到整个彼得堡,参加罢工的人数达15万人。加蓬开始组织工人去冬宫向沙皇呈递请愿书。加蓬告诉工人,说他们的要求是合法的,他们一定会顺利到达冬宫广场,被沙皇接见。可是,尼古拉二世却决定,让军队对付首都请愿的工人。沙皇下令从周围地区调来4万士兵和宪兵在彼得堡实行戒严。

1905年1月9日(公历22日),按加蓬的计划,工人将在9个地点集中,然后手举三色国旗、圣像、尼古拉二世的肖像,唱着颂诗,向冬宫行进。加蓬手里拿着请愿书。

当工人队伍行进的时候,到处都布下了沙皇的军队。工人们不知内情,还以为是在“维持秩序”,仍继续前进。当工人队伍走到冬宫入口处时,被挡住了前进的路。中午12时,纳尔夫斯基城门旁首先响起了枪声。到下午2点钟,两个团的军队在冬宫外面开火。接着宪兵马队冲进人群,用军刀砍杀,用马匹冲撞践踏。冬宫广场及其邻近的街道上留下许多尸体。随后,涅瓦大街、卡赞斯基大教堂附近、滨河街、戈罗霍瓦亚街也响起了枪声。

1月9日“流血事件”的消息迅速传遍全俄国。工人明白了:沙皇尼古拉二世不是他们的保护者,而是最凶恶的敌人。有的老工人把沙皇像撕下来,说:“我们没有沙皇了!”工人们异常愤怒地说:“沙皇痛打了我们,我们也只好把他痛打一顿!”傍晚,工人们捣毁兵器库,袭击军官和警察。各工人区用电线杆、铁丝网、砖头筑起了街垒,街垒上插着红旗。按列宁的话说:“无产阶级将要用另一种语言同沙皇说话!”

1月9日的血腥事件打破了人民群众对沙皇的迷信,人们再不相信沙皇了。尼古拉二世绝不会想到,1905年1月9日居然成为俄国革命的开端。

列宁当时因受沙皇政府的迫害而流亡在日内瓦。他得知1月9日事件后,写了一篇《俄国革命的开始》的文章。他写道:“无产阶级在一天中所受到的革命教育,是他们在暗淡的、平常的、受压制的生活中几月几年都不能受到的。”“俄国工人阶级已英勇地开始了推翻俄国沙皇制度的事业。”

必须立即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共产党的前身)的第三次代表大会,讨论研究俄国国内革命的新情况新问题。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上一次代表大会是在1903年召开的。大会通过了由列宁拟定的党纲。在讨论党章时,社会民主工党分裂成两派,以列宁为首的多数派为布尔什维克(字面意思是“多数派”,后来它的含义指革命的马列主义者),少数派叫孟什维克。在布尔什维克的倡议下,代表大会定于4月5日在伦敦召开。由于大会的代表大多数是拥护布尔什维克的,孟什维克没有参加代表大会,而把他们的代表召到日内瓦举行自己的代表会议。

第三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党在这次革命中的路线。大会指出俄国1905年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任务是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和沙皇专制制度,建立工农革命民主专政,并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条件。这次革命虽然还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但是它同先前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同,有着自己的特点。第一,革命的领导力量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第二,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同盟军,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之间是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

孟什维克的日内瓦代表会议提出了一条同伦敦大会完全对立的路线。他们认为俄国革命并没有超出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范畴,为了不至于将资产阶级吓跑,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应当参加临时革命政府。

国内斗争愈来愈激烈。6月14日,“波将金”号装甲舰举行了起义,导火线是军官用腐烂肉做汤给士兵喝。俄国军官从来都把士兵当农奴看待。水兵拒绝喝汤,野蛮的舰长就命令把“捣乱的人”拉出去抢毙。但是发出“开枪”口令后,士兵却没有开枪。人群中有人大喊:“弟兄们,不能再忍耐了。揍他们这些混蛋,拿武器去!”水兵们马上跑到甲板上,夺取了步枪和子弹。武装起义开始了。他们升起红旗,逮捕和处决了水兵所痛恨的军官,并选出由30人组成的军舰委员会。

起义的第二天,“波将金”号装甲舰开到敖德萨。这时敖德萨的工人已经具备了夺取该城政权的一切条件,他们要求利用装甲舰到达的机会,立即从罢工转为起义。但是,由于敖德萨罢工的领导权当时掌握在孟什维克的手里,孟什维克分子不去组织水兵和工人共同进行武装起义,从而错过了夺取该城政权的良机。

1905年的革命到1907年才逐渐平息,但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并没有停止。经过革命洗礼的工人和农民,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912年五一节的大罢工同时在50个地区进行。不过这次罢工的工人不是去向沙皇请愿,而是喊出了“打倒沙皇政府!”的口号。这个口号是布尔什维克提出来的。1913年布尔什维克党组织活跃在全国所有的重要工业区。1915—1916年间,在顿巴斯、下诺夫哥罗德、图拉、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即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哈尔科夫及其他工业中心等工人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革命运动正从这里,从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向农村发展。农民们捣毁、纵火焚烧地主庄园,妇女们也跟着行动起来,去踏坏地主的庄稼和牧草。

全国各地人民不满和愤怒的浪潮汹涌澎湃,而暴风雨的中心是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在这两个城市里,日益迫近的革命的主力和突击队已经形成,整个俄国工人阶级的40%集中在这里。到1916年底,彼得堡的政治性罢工已经成了声势浩大的革命序幕。

1917年1月初,为纪念1905年“1月9日”12周年的彼得格勒工人的罢工和游行,最后导致被称为1917年二月革命的发生。

3月2日,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将皇位传给儿子阿列克谢,由弟弟米哈伊尔摄政。从第一个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到最后一个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总共经历了304年(1613年2月21日——1917年3月)。两个米哈伊尔所不同的是:第一个接过皇冠戴在了自己头上,而后一个却拒绝这样做,因为他知道,他若接受这一顶皇冠,无异于引火烧身,罗曼诺夫王朝已经到了尽头。

俄历2月17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工厂冲压车间的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和让被解雇的工人回厂。几天之内,4个车间工人支持冲压车间的罢工,规模逐渐扩大。2月22日,当工人来到工厂上班时,工厂的大门却紧闭,厂主声称由于工人破坏厂规而宣布停工关厂。被拒之门外的3万工人聚集街头,使形势迅速激化。为声援普梯洛夫工厂的工人,许多工厂的工人也走上了街头,举行罢工,要求给予面包,抗议粮食不足和物价飞涨。最初,它似乎只是一场因饥饿引起的骚乱。但事态发展迅速,粮食骚动只是导火线,广大群众迅速投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斗争。

俄历2月23日是“国际三八妇女节”,彼得格勒举行广泛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少面包店遭到人群的袭击,市区到处出现写着“打倒战争”、“反对饥饿”、“革命万岁”的红旗和标语。纳尔瓦广场举行大型集会,卡赞斯基大教堂附近和兹纳缅斯卡娅广场也聚集着成千上万的人群,全城都在沸腾。这一天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128000人。

2月24日,群众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扩展到更大的规模。这一天参加罢工的有20多万人,占彼得格勒工人的一半以上。维堡区数万工人冲破警察封锁线,进入市中心的涅瓦大街;其他地区的示威群众也通过各种途径涌入市中心。示威队伍中最初的口号大多是“要求面包”、“抗议饥饿”,但到了晚上,队伍中就出现大量的“打倒沙皇政府”、“打倒战争”的旗帜和标语。

2月25日,彼得格勒30多万工人拒绝上工。维堡区工人捣毁了警察分局,普梯洛夫工厂工人占领了工厂。大批示威者涌向市中心,示威者中有工人、大学生和一些民主派人士。工人试图解除警察的武装,几支军队被调来镇压示威者,双方发生几起冲突,但许多士兵不肯向工人开枪,士兵中的动摇情绪在增长。

2月26日,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局势,沙皇发布了一项解散国家杜马的敕令,并下令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司令立即镇压示威者。在几个地方,军警向示威群众开枪,群众则向军警投掷石块和木棒。巴甫洛夫团的第10连士兵对本团教导队开枪射击工人表示愤慨,坚决举行起义,这是第一支军队转到革命方面来。它在沙皇军队中引起极大的震动。芬兰团一个士兵回忆说,这一夜谁也没有合眼,谈论着当前的形势,起义群众的要求,他们事业的正义性,我们中间燃起了对于镇压人民的暴君的痛恨和仇视。第二天早上,我们全连的人都站到起义群众一边。

2月27日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天。罢工普遍转为武装起义,工人与士兵联欢,解除警察和宪兵的武装,抢占军火库。沃伦斯基团、立陶宛团和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转到起义人民方面,他们同起义工人汇合,走上街头。后来莫斯科团也转到人民方面。工人和士兵攻下了军火库,取出4万支步枪和3万支手枪武装工人。工人和士兵联合组成战斗队,捣毁警察分局,占领政府机关,打开监狱,解除军官的武装,逮捕政府大臣。傍晚,起义工人和士兵已控制了彼得格勒所有重要地点和部门,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已有66700人转到革命方面,还有许多部队正在瓦解和倒向革命方面。最后一届沙皇政府的大臣们被逮捕起来,送往彼得保罗要塞。二月革命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