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14065200000056

第56章 20世纪初的芭蕾女皇

安娜·帕夫洛娃经常说:“俄罗斯人是跳芭蕾舞的料,正如意大利人是与生俱来的歌唱天才一样。”她以自己的一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她推动了芭蕾的“俄罗斯时代”的到来。安娜在成功的路上历尽了千辛万苦。1881年,她出生在圣彼得堡的一个贫穷家庭,母亲是洗衣工,父亲是普通士兵。童年时,母亲曾带她到最著名的玛丽亚剧院欣赏芭蕾舞剧《睡美人》,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于是当一名芭蕾演员便成了她矢志不渝的追求。

她的体质孱弱,但还是被录取进入戏剧学院附属皇家芭蕾舞学校学习。她深信:只有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品格,才能让她掌握自己的命运。

安娜师从著名芭蕾大师、法国人马里瓦·珀蒂帕。他对安娜练功的勤勉、良好的艺术潜质赞不绝口。从第一天跳舞起,安娜就努力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她曾说过:“我受欢迎的秘诀在于我对艺术的全身心投入。”她喜欢即兴发挥,同时又对最细微的东西,如手势、姿势、面部表情、服装等非常在意。直觉在她的演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芭蕾舞学校的毕业晚会上,安娜以天使般的表情、独有的风情、优雅的舞姿与飘逸的自信脱颖而出,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她很快便进入了圣彼得堡的玛丽亚剧院,担任领舞。

进剧院的第一年,安娜在《吉赛尔》、《睡美人》等名剧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她的最佳搭档福金后来被认为是20世纪初芭蕾舞艺术的改革者。

安娜的戏路在不断拓宽,她最擅长的是悲剧角色。报刊上把她的舞姿称作“流动的画卷”。1903年,由安娜担纲主演的《吉赛尔》在玛丽亚剧院公演,引起轰动。福金写道:“安娜是位艺术家,她是在舞台上进行创作,她的天才甚至能够令那些不懂艺术的人也能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看过她的演出后不禁感叹,安娜将主人公不食人间烟火的清纯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剧中,吉赛尔被王子阿尔伯特的欺骗迷惑而难以自拔。获悉恋人背叛的事实后,她终于抑郁而终。凄凉的美丽故事连同安娜濒于绝望的眼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位观众。

20世纪初,安娜被奉为芭蕾女皇,她经常出国巡回演出,把俄罗斯的芭蕾艺术推向世界。瑞典国王奥斯卡尔二世曾授予她“艺术勋章”。

但是,安娜的演艺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也经历过挫折。1908年,她出演的《睡美人》遭到失败,该剧墨守成规的老套子束缚了安娜表演才能的发挥。相反,她演出《唐·吉诃德》中充满激情的角色却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之死》为安娜带来了世界性声誉。该剧的编导是福金。这部芭蕾舞剧为俄罗斯及世界芭蕾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两位芭蕾艺术天才共同开创了芭蕾短剧、芭蕾独舞的先河。

1910年后,安娜经常出国演出。在美国获得成功后,她萌生了创办自己的芭蕾舞团的念头。丈夫维克托坚决支持她。最后他们选择在伦敦定居。闲暇时,安娜喜欢雕塑和绘画。

十月革命后,安娜再也没有回到过俄罗斯。她多次向朋友倾诉过思乡之情。故土之情使她“寝食不安,肝肠寸断”。作为传播芭蕾的使者,她走遍了世界各地。芭蕾从此不再是一种宫廷艺术,开始走入百姓家。

安娜弥留之际说的话是:“请为我准备好跳天鹅的服装??”安娜·帕夫洛娃的骨灰盒被安放在英国戈尔德斯格林公墓中。

1931年,安娜·帕夫洛娃患肺炎,与世长辞。然而,在人们心中,她永远是一只“不死”的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