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14065200000020

第20章 皇帝娶女仆为妻

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被封锁在内陆的状态,争夺出海口。1695年春他亲自统率五万大军乘船沿伏尔加河、顿河南下,远征亚速海地区。彼得一世建立海军的初始,由于舰只还很少,出征失利。1696年,他趁土耳其没有防备,就从海上封锁亚速堡,从陆地上以强大的炮火攻占亚速堡要塞,土军因应战不利而遭到失败。为了打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俄国在1700年9月与土耳其缔结和约,向瑞典宣战。1709年6月,俄瑞双方在波尔塔瓦决战,瑞军战败,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率残兵逃往土耳其境内。彼得一世为了表明他决心占领波罗的海,于1712年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彼得堡,与南方的土耳其签订和约,决心与瑞典交战。

1711年3月2日,彼得一世下令成立参政院。规定参政院为最高政府机关,在沙皇离京期间代行管理职责,任何人都得听从参政院成员们的命令,像听从沙皇的命令一样,否则,视其罪之大小,或严加惩处,或处以死刑。沙皇委托参政院监督司法和经济开支情况。为了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整顿征税工作,提高食盐售价,扩大同中国和波斯的贸易。彼得强调:“金钱是战争的动脉。”彼得一世认为:在战争期间国内经济和政局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为了牵制各位总督,他设立了督察官,其任务是:秘密监视各种公务,察访冤狱,监视国库收支,等等。如有人营私舞弊,无论其职位有多高,督察官都应检举告发。凡被检举告发者,对其进行罚款。

彼得一世在离开莫斯科那天,还宣布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为他的合法妻子。这件事令大小官员十分吃惊。这个女子原名叫玛尔塔,是个女仆,在一次战斗中被俄军俘获后成为一名军士的情妇,后被舍列梅捷夫元帅占有;过了两年,她又到了俄军军事统帅缅希科夫家里。人们叫她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瓦西列夫斯卡娅。阿列克谢耶夫娜这个父称是因为受洗礼时,阿列克谢皇太子当了她的教父的缘故。她是彼得一世的第二个妻子。沙皇是在缅希科夫家里见到她的。她的美丽温柔让沙皇一见倾心。沙皇同一名女仆联姻,无疑是对旧的传统势力的挑战。彼得和他的第一位妻子叶夫多基娅的婚事是由母亲包办的,他们共同生活了9年,但他一直对妻子没有感情。在处理索菲娅策划的政变期间,彼得将叶夫多基娅强行削发,送入修道院。

彼得一世宣布完之后,便带着合法妻子上路了。到达俄军营地后,沙皇召开了军事会议。会上多数人主张部队渡过普鲁特河。1711年6月底,俄军过了普鲁特河。一星期后,与土耳其人开始交火。彼得这次对土耳其军队估计不足。俄土战争以俄国失败而告终。7月14日,彼得一世去疗养了一段时间,然后去参加皇太子阿列克谢与奥地利皇帝妻妹的婚礼。阿列克谢是彼得一世第一个妻子叶夫多基娅·洛普欣娜所生。这孩子智力平庸,好逸恶劳,自小养成酗酒的恶习。父王多次劝他学好。为了让儿子关心国家大事,彼得派他参加了北方战争期间的一次进军。1709年,又送他出国学习炮术。儿子的婚姻也是父亲一手包办的。婚姻并没有给皇太子的生活带来变化。阿列克谢不爱这位奥地利姑娘。姑娘也看不起他,因为丈夫整天只知道喝酒。有一天,皇太子从外面回来醉醺醺的。夫人毫不客气地把他从卧室里轰了出去。阿列克谢起初骂妻子,后来越想越气,把自己的全部怨恨集中在父亲身上。在皇太子的周围还聚集了一批反对改革的人。其中有被沙皇解职的官员,有他的舅父姨母等亲戚,有王公贵族和宗教界人士。1715年秋季的一天,皇太子无忧无虑的生活突然中断了。这天,刚生下小孩的妻子就死了。他埋葬了妻子后回到宫廷时看到父亲的一封信。信里写道:“你这个将要治理国家大事的继承人太不中用,尤其是有关军人的事业,你连听都不愿听。我们正是靠了它,才从黑暗走进了光明,才获得世人的尊敬。我并不是一个好战的人,但是我热爱军人的事业,并尽力维护它,因为它是维护国家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的保证。你对我所讲的这一切始终不放在心上。你这样的人不配当继承人。既然我都不惜为国捐躯,怎么会怜惜你这个不中用的东西。我宁愿找一个比你贤明的外人来代替??”

阿列克谢看完信后如五雷轰顶,不知如何是好。他派人立即把被沙皇解职的侍从官基金找来,要他帮助出主意。基金授意他以身体虚弱为理由自愿放弃皇位继承权。阿列克谢按基金的意思给父王回信说,他本人的愿望与父亲的想法不谋而合。自己的记性不好,智力和体力也太差,治理那么大的国家,实在难以胜任。所以他不适合继承父王的事业。

彼得一世收到儿子的信后,便病倒了。他不敢相信,儿子居然这样不可救药。他又给儿子去了一封信,要儿子严肃地回答,或者当继承人,或者去当教士,二者必居其一。皇太子听从基金的计策,同意削发为僧,行韬晦之计。基金解释说,僧帽不是死钉在头上的,必要时可以把它摘下。沙皇劝儿子不要急于作决定,再认真考虑考虑,6个月后再把答复告诉他。

阿列克谢虽然向父王表示要进修道院,可心里想的完全是另一回事。他知道,修道院虽然可以提供坐等父亲亡故的藏身之地,却不是享受生活乐趣的好地方。他决定逃往国外,到维也纳去。

1716年11月10日深夜,奥地利副首相正准备就寝,突然有人报告说,俄国皇太子请求会见。阿列克谢进去后直截了当地要求保护。他说:“父亲说我无论打仗还是治国都不中用,可是我有足够的才智治理国家。上帝赐给了一个王国,指定了皇位的继承人。他们却要把我关在修道院里,剥夺我的权利和生命。我可不愿进修道院。求您救救我吧!”

这突如其来的事,弄得奥地利政府措手不及。如果公开给皇太子提供避难所,那就等于向沙皇挑战,彼得一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可是,如果把皇太子引渡给俄国,也是不明智的。不管怎么说,此人还是外交事务中可以向俄国讨价还价的筹码。将来真的有朝一日阿列克谢登上王位,难道会慢待奥地利吗?于是奥地利宫廷决定把俄国皇太子秘密藏起来,把他和随行人员一并送到提罗尔省的山城埃伦贝尔格的古堡中。

没过多久,彼得一世就知道了儿子的藏身之地。他派彼·安·托尔斯泰作为特使到维也纳去交涉。彼得一世在给奥皇的照会中写道:“阿列克谢到达维也纳后,根据陛下的指示被接纳并送往提罗尔省的要塞城堡埃伦贝尔格。不久又从那里转移到了那不勒斯,由强大的卫队监护着。整个过程,我们了如指掌。请奥皇陛下务必顾全大局,与我方特使配合,将阿列克谢转交于俄国。”维也纳政府无法否认事实。因担心俄军会打进来,准许托尔斯泰去见阿列克谢。

1717年9月26日,托尔斯泰同阿列克谢第一次会面,并交给皇太子一封彼得一世写给他的信。彼得在信中说:“我对天发誓,只要你听我的话回来,我就不惩罚你,而且要给你最诚心的爱。如果你不照这样办,那么,作为父亲,我就用上帝给我的权利永远诅咒你,而作为你的君主,我要宣布你为叛徒,上帝会赞成我这样做的。”阿列克谢看完信后说:“这件事我还要好好想想。”他坚信,即使沙皇采取军事行动,奥地利也会保护他。他实在不想回去,因为他在这里吃用不愁生活愉快,每天有酒喝,每月还可得到3千荷兰盾的生活费。他要在这里等到父王老死为止。托尔斯泰知道皇太子的心理活动。他告诉阿列克谢,奥地利当局不愿为他而同俄国打仗。他暗示,沙皇已在波兰境内部署了军队,很快将进攻奥地利,还买通奥地利驻那不勒斯官员向阿列克谢施加压力。于是,皇太子的意志崩溃了。10月14日,阿列克谢在托尔斯泰等人的陪同下离开了那不勒斯。路上走了三个半月,1718年1月31日到达莫斯科城郊。2月3日举行了入城仪式。入城式在宫廷中举行,气氛非常肃穆。在沙皇左右站着所有的高级官员。皇太子进入大厅后,向沙皇递上一份文件,然后跪到父王面前。沙皇扶起儿子,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儿子回答说,请求父王宽恕,以免一死。沙皇告诉他:“你的要求我可以答应,但是你已经永远失去了继承王位的权利。你将在剥夺皇位的文书上签字。”

第二天,即1718年2月4日,彼得一世给儿子写了一份要他交待问题的清单。让他供出那些曾经唆使他放弃皇位,教唆他叛逃出国的人。同时警告他不得隐瞒,否则,一旦查出,从重惩处。对死亡的恐惧完全压垮了皇太子。他忽而忧郁,忽而歇斯底里。彼得一世指示公开审判阿列克谢,由各界代表组成的法庭来决定皇太子的命运。他声明:作为父亲和君主,他都可以自作判决,但是,他担心自己会做出有背天意的事来,因为旁观者清,当事者迷。

法庭的判决是,阿列克谢的叛国行为应受到最严厉的惩处:死刑。6月24日,向皇太子宣读了判决书。两天过后,阿列克谢经受不住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折磨就死了。基金遭到了车裂的刑罚。

阿列克谢的死和其重要同谋者被处以极刑,狠狠打击了那些企图恢复旧秩序反对彼得改革的各种势力的气焰,从而加强了彼得一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