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14065200000011

第11章 戴上了“莫诺马赫皇冠”的鲍里斯·戈杜诺夫

1584年,沙皇伊凡雷帝死后,他的儿子费奥多尔继位。费奥多尔智力迟钝,治理不了国事。摄政会议分为两派,一派是代表大贵族的舒伊斯基;一派是代表封地贵族的鲍里斯·戈杜诺夫(1552—1605)。鲍里斯·戈杜诺夫早在伊凡雷帝晚年就是沙皇的最亲近谋臣之一。他随后把对手们一一搞掉,成了仅次于沙皇的第二号人物,独揽了内政外交大权。戈杜诺夫娶特辖军头目马柳塔·斯库拉托夫的女儿为妻,并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沙皇费奥多尔。

鲍里斯·戈杜诺夫掌权初期,在外交上采取以稳固边疆为主的策略。1586年,他趁巴托雷死去,波兰王位空虚时期,延长了同波兰缔结的休战协定。以战争迫使瑞典签订“永久和约”,收回了若干地方。尽管纳尔瓦还在瑞典人手中,但多少恢复了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失去的地位。在北高加索与格鲁吉亚缔结盟约,巩固了俄罗斯在外高加索的势力,促进了俄罗斯和高加索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与文化的联系。鲍里斯·戈杜诺夫还巩固了对西伯利亚的控制。同年,他消灭了西伯利亚汗国,将西西伯利亚领土并入俄国版图。接着戈杜诺夫竭力改变俄国教会对君士坦丁堡的从属地位。1588年,他乘君士坦丁堡总主教到莫斯科“募化”金钱和貂皮之机,迫使其同意在俄国建立独立的总主教区。摆脱了对君士坦丁堡的依附的俄国东正教和它支持的沙皇政权的威望得到进一步提高。

1598年1月7日,沙皇费奥多尔去世,留里克王朝宣告终结。此时,宫廷中争夺皇位的斗争异常激烈。斗争的一方是戈杜诺夫,另一方是罗曼诺夫兄弟。当有人建议由杜马裁决时,在场的人高呼:“鲍里斯·戈杜诺夫万岁!”这情景使费奥多尔·罗曼诺夫非常难堪。他恼羞成怒,持刀向戈杜诺夫刺去,当即被左右拿下。

2月17日,全俄缙绅会议选举鲍里斯·戈杜诺夫为沙皇。9月1日,在圣母升天大教堂,戈杜诺夫在总主教的主持下,戴上了“莫诺马赫皇冠”,正式即位。

戈杜诺夫统治时期加强对农奴的压迫,加上天灾,广大群众只得靠吃野菜树皮度日。忍无可忍的农民们开始结队袭击地主和商人,农民起义遍布各地。

1603年突然冒出了一个自称伊凡雷帝的儿子季米特里的人。原来,伊凡雷帝的第七个妻子有个儿子叫季米特里。戈杜诺夫为了不让他同费奥多尔争夺皇位,把母子俩送到外地,并且小王子季米特里早在9岁时就死了。因此,俄罗斯历史上把这个冒出来的人叫伪季米特里,意思是假冒的。虽然莫斯科宣布,波兰出现的这个假季米特里是贵族格里戈里·奥特列比耶夫的儿子,是从俄国一座修道院逃到波兰的,但是伪季米特里却受到波兰地主的热烈欢迎。他被送到波兰大地主尤里·姆尼什克家里,后者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伪季米特里。岳父和女婿达成协议,一旦夺取俄国皇位,就把诺夫哥罗德和普斯科夫赠给新娘,并从国库中拨出金银财宝与岳父共享。第二年,伪季米特里被尤里举荐给波兰朝廷,并受到接见。波兰朝廷表示愿意为他提供资金和武力。伪季米特里答应事成之后把斯摩棱斯克和谢维尔斯克—切尔尼戈夫地区割让给波兰。

1604年,伪季米特里带领一支4千人的波兰队伍和数百名哥萨克在基辅附近越过第聂伯河,一路上所向披靡,所有反对戈杜诺夫的人都纷纷归顺于他。沙皇军队也开始发生动摇,不少人投奔“皇太子”。伪季米特里势力大振。

1605年4月,鲍利斯·戈杜诺夫突然死去。由他的儿子继承皇位。正在同伪季米特里作战的俄军得到消息后,拒绝效忠新沙皇,反而投向伪季米特里。伪季米特里做梦也没想到,能如此轻而易举就取得胜利。1605年6月22日,伪季米特里开进莫斯科,7月21日正式登基为沙皇,这就是俄国历史上的伪季米特里一世。

伪季米特里一世夺得皇位以后,农奴的处境没有任何改变。第二年春天,伪季米特里的订婚妻子马利娜带着大批随从和波兰贵族来到莫斯科正式结婚。婚礼持续数日,大摆酒宴。喝得醉醺醺的波兰贵族为非作歹,骚扰市民。人们开始失望,起义农民纷纷离去。在世袭贵族瓦西里·舒伊斯基的密谋下,利用人们的不满发动群众。5月17日拂晓,莫斯科城钟声阵阵,莫斯科人走上街头高喊“去打波兰人!”有两千多个波兰贵族及士兵被打死。

伪季米特里被推翻后,大贵族在莫斯科红场上举行临时缙绅会议,瓦西里·舒伊斯基被推举为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