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14065200000105

第105章 赫鲁晓夫是如何用带有木弹头的导弹吓唬美国人的?

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之后,美国中断了同古巴的外交关系,并对其实行经济封锁。卡斯特罗当即表示,古巴将建设社会主义。不久,赫鲁晓夫就决定对古巴提供军事援助。一年后,发生了著名的“古巴导弹危机”,险些引发核大战。在莫斯科派出援助古巴的人员中,有一位是来自战略导弹部队的年轻中尉瓦·沙里伊,下面是他写的当年的观感。

1962年夏初,我们挨个被叫到总部个别谈话,提的问题都一样:你愿意长期出差吗?怕不怕热?能不能把妻儿送到父母处?大家都感觉到,可能要组建一支特别部队。8月,我们高高兴兴地上了路。

第一站是尼古拉耶夫市,我们将在那里换乘轮船。有一天,我们在仓库集合,地上摆着一堆衣服,有衬衣、西服、风衣、帽子和鞋,而且质量都不错。每人挑了一套衣服,穿上后,觉得自己似乎变成了敌后特工。

轮船甲板上装着军用车和拖车,外面盖板上写着汽车出口公司和拖拉机出口公司的字样。

底舱上部沿船舱内壁安装了床板,供350名官兵居住。里面的空间十分狭小。

上船的命令是9月中旬接到的。夜间,装有官兵的火车开到岸边,大家走到头一节车厢,再由那里直接上船。

士兵住进了底舱,军官则住在舱室。船驶离码头,马上又停了下来。此时命令大家脱下军装,换上便装。

两小时后,一位白发苍苍的中将乘快艇来到船上,他是国防部来的。大家都集中到底舱,中将说:“你们将去完成一项帮助朋友的爱国主义使命。你们不要辜负党和人民对你们的信任??”他没有提朋友是谁,要去的又是什么国家。将军说完就登上快艇离去。等到半夜,船才起锚开航。

开始了漫长的海上生活。军官们无事可干,大家打扑克解闷。3顿饭按时开,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船整整开了17天才到达古巴的哈瓦那。我们的船停靠在20公里外的马里埃尔港。把技术装备迅速卸下后,人员分几批前往驻地。古巴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天堂般的地方,当地人很有礼貌。

车开了很长时间,最后停在山前的平地上,山后就是美国的关塔那摩军事基地。2公里外有一个小村庄,我们常去买酒,连俄产首都牌伏特加都能买到。

几天后,得知美国对古巴实行了海上封锁,我们感到吃惊,因为随船运到的只是部分装备,而最重要的弹头还没有运到。

从我们到达的第一天起,每天都有美国飞机在我们驻地上空盘旋,而且往往是两架飞机一起出动。气氛日益紧张。上级决定采取措施,给大家发了武器弹药。驻地周围筑起了工事和掩体,古巴人还在周围架起了高射炮。此后,美国飞机一天两次(上午11时和下午3时)都会准时出现,同时可以听到古巴人的叫喊声和杂乱的炮声。1962年10月25日下午15时05分,一架美国飞机被击中坠入大海。

这段时间里,我们不知道世界对我们驻守古巴有何反应。后来听说,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经提及此事,但是苏联政府却予以否认。

晚上,我们演练把带有木弹头的导弹装到发射架上,还演练如何对付美国空降兵的突袭。哨兵接到的命令是:一有可疑动静就可以开枪。天黑后,士兵高度警觉,听到一点动静就开枪。有一次,果真击毙了一个“敌人”。走近一看却是头猪。古巴人养猪都是放养,那头猪下山寻食,结果撞到了枪口上。

听说,米高扬已开始谈判,我们可能撤回国。为了证实这个消息,我和另外一个士兵被派到哈瓦那去买面包。在这之前,我们当中还没有人去过哈瓦那。

先是逛商店,也不买东西,因为身上没几个钱。在一个小店铺里,店主讲一口地道的俄语。此人曾是沙皇军队的军官,1918年经法国逃到这里。后来我们去了咖啡厅,又遇到了一个会说俄语的。他也是原沙皇军队的军官,是乌克兰人。聊了家常,此人对苏联的态度十分不友好。因为话不投机,我们转身离去,却被店主叫住,他请我们喝可乐和罗姆酒。我们自称是农业专家,但是对方显然不信,因为我们留的是板寸头。

苏联驻古巴的军队实际上是虚张声势。即使发射导弹,也只是空弹,因为我们这支导弹部队的弹头还没有运到,由于封锁,运送弹头的船掉头返航了。其他几支导弹部队恰好相反,先运的是弹头,被美国人挡回去的是装有运载工具的船。假若这些导弹型号一致,我们本可以利用别的部队已运到的弹头。俄国人每次都想“碰运气”,但每次都不走运。

1962年十月革命节前已经正式提出了军队返回苏联的问题,很快我们就接到了撤回的命令。

可是,美国人不让我们体面地离去。

军人乘的是客轮,装备都装上了货轮,同一天出发。导弹固定在船上,而不是像来时那样藏在舱内。为的是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们撤出了导弹。在海上刚行驶了1小时,就出现了美国飞机。它们盘旋几圈后飞走了。又过了将近4个小时,美国海军军舰突然全速向我们驶来。值勤班立即各就各位,高射炮脱下了炮衣。空中还飞来了直升机。美军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货轮上。直升机机舱里探出摄像机,美国人用蹩脚的俄语喊道:“船长先生,请停船!”我们的船速降了下来,但是没有停。船长通过哈瓦那同莫斯科联系,征得同意后,停了船。美方又喊话,要求取下导弹上的防护衣,经过请示后又照办了。摄像机开始拍摄,直升机在货轮上空慢慢地绕行。尽管毫发未损,但大家都觉得受了侮辱。

摄像完毕,直升机吊下一个包裹。我们还以为是威士忌,打开一看,原来是祝贺十月革命节的信,并祝我们一路顺风。来而不往非礼也!那可不是俄国人的作风。船长马上命令拿来伏特加、鱼子酱和巧克力,放进了直升机吊下来的筐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