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14059700000008

第8章 长阳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普查与确认(3)

四、保护计划

1.保护内容

(1)建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文献档案室,在县保护中心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数据库。

(2)实施“长阳薅草锣鼓”传承计划。

①继续开展评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优秀传承人活动,对传承人予以表彰和经济奖励。对高龄的长阳薅草锣鼓艺人给予一定传承补贴,以解决其生活困难,确保其艺术生命得于延长。

②对长阳薅草锣鼓流传重点区域实行重点保护。对保护和传承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村落给予扶持和奖励。

③在县内各中、小学的地方教材中,开设“长阳薅草锣鼓”课程。

④举办全县中、小学“长阳薅草锣鼓”比赛。

⑤编印《长阳薅草锣鼓》专著和刻录“长阳薅草锣鼓”光盘。在三峡长阳网设置“长阳薅草锣鼓”固定栏目。

(3)每年举办一次“长阳薅草锣鼓”培训班;举办全县“长阳薅草锣鼓”艺人比赛。

(4)举办中国土家族薅草锣鼓擂台赛。

(5)出版《长阳土家族歌谣》大型画册。

(6)举办湘、鄂边土家族歌谣学术研讨会。

2.五年计划

3.保障措施

(1)为了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自治县人民政府制定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于2006年3月31日经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次常务委员会批准,2006年6月10日起颁布施行。

(2)2006年6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宣传、贯彻《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实施意见,成立了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委员会,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评审鉴定委员会和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县保护中心具体实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保护、传承等日常工作。

(3)从2006年起,县人民政府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专项资金。

4.经费预算及其依据说明

(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4月,长阳山歌、长阳南曲、都镇湾故事和长阳薅草锣鼓四个项目被列入首批省级保护名录。2009年6月,我县的土家吹打乐、长阳花鼓子被列入省级第二批保护名录。2011年,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圆满完成。经过上级审批,长阳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廪君传说》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前,长阳县共有省级名录8项,分别为土家撒叶儿嗬、长阳山歌、长阳南曲、都镇湾故事、长阳薅草锣鼓、长阳吹打乐、长阳花鼓子、廪君传说。

示例一 长阳南曲

一、项目说明

1.分布区域

长阳南曲主要分布于清江流域的长阳及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和宜昌等地。

2.历史渊源

长阳南曲,古称南曲,亦称丝弦。1962年省、市、县文化部门对长阳南曲进行系统挖掘、整理、出版,并搬上舞台演出后,定为现名。长阳南曲发源于何地、发端于何时,已无从考证。

据长阳资丘镇的田世雍、田开池、向大毕等南曲艺人讲,皆师从龚复让(约1736-1795年),长阳人。龚复让精于琴棋书画,常往返于长阳的资丘、沙市和宜昌一带经商,并经常在长阳资丘弹唱南曲和收徒传艺。因而被艺人们尊为“长阳南曲的第一代宗师”。

资丘南曲艺人覃秉令(1889-1966年)在1962年回忆,他唱的北调《悲秋》,是在清朝光绪末年、宣统初年(1909年)由其叔父覃森阶所授,他有一把为南曲伴奏的家传小三弦,传到他手上已历四代,约有145年之久。长阳渔峡口南曲艺人黄传珍(1903-1992年)说:“我是跟父亲学唱南曲的,我父亲生于同治十年(1871年),他20岁师从于资丘杨家桥的向大毕,而向大毕又是在资丘师从龚复让学的,我现在用的这把三弦,就是向大毕亲手做的,已有130多年了。”

3.基本内容

长阳南曲素有“丝弦雅乐”之美誉。它唱词文雅、唱腔优美,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长阳南曲传统曲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已搜集掌握的曲目约150个,它的基本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取材于小说、戏本的段子。

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长坂救主》、《关公辞曹》、《东吴招亲》、《孔明拜灯》等;取材于《水浒传》及《水浒后传》的《打渔杀家》、《武松杀嫂》、《宋江杀妻》等;取材于《西厢记》的《红娘递柬》等;取材于《玉簪记》的《赶潘》、《云楼会》、《必正盗诗》等;取材于《琵琶记》的《扫松》、《伯喈思乡》等;取材于《荆钗记》的《钱玉莲投江》、《王十朋祭江》;取材于《破窑记》的《蒙正祝灶》、《蒙正赶斋》;取材于《和戒记》的《昭君和番》;取材于《白蛇传》的《断桥》;取材于《东周列国志》的《伍子胥寄子》等等。此外,还有取自《论语》的《四子侍坐》。在这类曲目中,尤以表现古代英雄人物驰骋沙场、金戈铁马为题材的戏段子居多,如《长坂救主》之类的曲目,为其他湖北地方小曲所罕见。这类段子,大都有一定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由第三人称的表唱开始,进入角色的叙唱或对唱,再以表唱结束。

第二类: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的段子。

例如《皮金顶灯》、《螳螂娶亲》、《数灯》、《数塔》等。

第三类:应酬、戏戒的段子。

这类段子的内容,多为在娶媳嫁女、生日祝寿、生孩子、做满月等场合下的应酬文,如有《贺新婚》、《八仙庆寿》、《弄璋曲》、《弄瓦曲》等;还有一些宣扬社会伦理道德、戏戒处世哲学的说教篇,如《酒》、《色》、《财》、《气》、《自叹》等。

第四类:咏景、抒怀的段子。

这一类曲目的内容,多通过对此景此物的描绘,抒发人物内心情感,触景生情,以景托情,情景交融。例如,有写景抒情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等,直抒寄怀的《问天》、《自乐》等;描景叙意的《同友乐秋》,以及直接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的《闺怨》、《长相思》等等。此外,还有的摘自聊斋故事《凤阳土人中的诗句》,如《纱窗外》。

4.相关器具及制品等

(1)小三弦和云板(又称简板、牙子)是长阳南曲的主要伴奏乐器。并可配以二胡、四胡、扬琴、月琴等丝弦乐器。

(2)1979年7月,省群艺馆研究员毛侠编著《长阳南曲唱腔研究》。

(3)1999年6月,陈洪同志编著《长阳南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5.传承谱系

长阳南曲师承关系多是挚友相教、子从父学,无专业艺人。学唱南曲多在每年的农闲季节,学唱者一般在十二三岁就开始学弹三弦。起初南曲多在富户人家演唱,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在群众中传播。南曲艺人多为土家族人,其中有农民和手工业者(篾匠、石匠、木匠、裁缝等),也有商人、医生、教师等。

1961年11月,湖北省文化局指派其属下曲艺工作组中的程时、蒋敬生等人与宜昌市长阳县曲艺、音乐工作者方衡生、龚发达、高翔、陈明洪等同志,约集南曲著名艺人王仁山、田卜栋、覃秉令、田明海、杜海卿、郭次楣等人,对流传于长阳、五峰、宜昌等地的民间说唱南曲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搜集与整理。共搜集、记录了南曲的文学部分100余万字,唱腔牌子300多个,还记录并整理了部分表演经验和史料。

1961年至1964年,长阳县文工团组织青年演员谭宗兰、袁新秀、刘思安、黄庆红、龚发达、陈明洪等人,多次登门求教,拜南曲艺人为师,向老艺人学习弹唱和演奏。可以说,长阳南曲的收集、整理与传承,并被搬上舞台“引起轰动”,经久不衰,与这些老文化人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

二、项目论证

1.主要特征

长阳南曲长期流传演唱,在曲调进行、旋律装饰特点、演唱的润腔着色、伴奏烘托等方面,归纳起来有以下六个基本特征。

(1)长阳南曲曲目内容丰富。长阳南曲在曲目内容上,既拥有中华民族共通的题材,如取材于我国古典小说及戏本章回的《长坂救主》、《昭君和番》、《打渔杀家》等;也有表现土家民族风情的题材,如《胖大娘过江》、《螳螂娶亲》、《皮金顶灯》等。在曲牌音乐上,有着全省乃至全国通用的曲牌小调,如垂金扇、雪花飘、凤阳调、叠断桥等。

(2)长阳南曲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和融合了土家民间音乐养料,土家民歌中的乐汇及旋律音型,在南曲音乐中得到了体现、引申和发展。同时,也吸收了土家皮影戏的唱腔,丰富了曲种的音乐表现力。如南曲中的一枝梅、观音扫店,就是从本地灯戏中吸取过来的。

(3)在地方语言制约下,南曲演唱行腔及曲牌旋律发展均保持了淳厚质朴的民族风味。如“当家曲牌”主调上下句,其唱词的音节韵脚及平仄抑扬与旋律是紧贴的,体现了曲调风格与地方语言的统一。

(4)长阳南曲温婉细腻,优美抒情。唱腔曲牌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气息。现存传统唱腔曲牌共28支,丝弦10首,总的来说,以优美抒情、婉转动听见长。曲牌唱腔主要来源于明清俗曲,这和同它邻近的姊妹曲种“汉滩小曲”的来源大致相同。

(5)在传统曲目中表现人物和故事,多采用铺叙的手法,从表现不同内容出发,既有文静雅致的唱词,也有通俗易懂的唱词,可谓雅俗共赏。其文辞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运用了比喻、对仗、排比、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词。

(6)长阳南曲的演唱,一般用“平声”(即本嗓音)而不用假嗓。艺人注重吐字,伴奏者则重视用三弦“包腔”。

(7)长阳南曲的曲目,多是短篇,且少道白。唱词一般在50句左右,较长的段子如《秋江》、《永乐观灯》等,有200句左右,最短的段子只有七句左右。唱词讲究格律。不同曲牌有不同的唱词格式,但以七字句式为主格。

2.重要价值

(1)艺术价值

长阳南曲在土家山寨定居近三百年以来,经过以土家族艺人为主体的长期流传演唱,世代传袭,成为土家族文化艺术的一部分,在曲坛被誉为“郁香的山花”。

①增强了民族曲艺艺术的表现力。长阳南曲属曲牌体唱腔,曲调质朴委婉,唱腔结构庞大,音乐表现力较强。它的整个唱腔分为“南曲”和“北调”两类,即艺人们所谓的“南腔北调”。在南曲类中,共有31个曲牌,其中,核心曲牌4个,其他曲牌27个;在北调类中,只存有一个曲牌。此外,水葫芦、肩背玉、哭皇天、梁山调、西江月、东楼调等曲牌,老艺人只知其名,早已失传。

长阳南曲中的南曲类,依其特性与功用,可分为南曲主腔曲牌、变体曲牌和作为南曲腔类的补充、辅助性的其他杂牌小调三种类型。主腔曲牌中核心曲牌有南曲头、垛子、上下句、南曲尾。

长阳南曲曲牌连接的规律非常严谨规范。在“混合联曲体”段子中,少则运用五六支曲牌,多则运用十来支曲牌。以南曲的若干基本曲牌作为整个段子的音乐骨架,再适当地安排一支或几支其他曲牌。

长阳南曲中的辅助曲牌也称为杂牌小调,它在长阳南曲中起着充实音乐性能和表现内容的辅助作用。曲牌曲情多样,它们往往穿插在核心曲牌之间使用。并与核心曲牌形成鲜明对比,因而令人感到异常新颖,甚至经过这些曲牌的运用达到音乐高潮,但又被统一规范在一种板式和一种弦式里唱,加上与其他一些核心曲牌相联系的因素,形成了一种统一协调的曲艺风味。

②提供了创建地方风格和民间特色的手法。由于方言语调对旋律有制约作用,“上下句”的旋律较好地体现了地方语言与曲调风格的统一。曲调唱词的音节韵脚及平仄抑扬与旋律是紧贴的。四度(5-1,2-5)、五度(5-2)、七度(6-5)的旋律跳进,也是体现长阳地区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在长阳南曲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这种音乐语汇符合长阳地方语言规律,“上下句”的旋律进行是在这种规律制约中充分发挥和润腔着色的,因而,以“上下句”为南曲主调,更增强了曲种的地方风格和民间特色。

③突出艺术的有机整体美和艺术感染力。寄生的唱腔委婉细腻,缠绵悱恻,百听不厌。全曲音域为g—g2(5-5-5)两个八度。八句唱词,共唱108板。它的节奏平稳舒缓,字曲结合较散,字少腔多,除第五、第六两个乐句较短,其他乐句都有悠长的拖腔,个别字如“冬”“梦”抑扬迂回竟达18拍之长,加上旋律唱腔装饰性的润色,使人听起来十分雅致,余味隽永。以演唱寄生著称的南曲艺人覃秉令曾说:“学唱寄生无巧,一百零八板不少。”他还说:“弹得沁心,唱得如醉,听得如痴。”这说明寄生具有一定的艺术造诣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随腔伴奏是长阳南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曲艺人除了重视唱腔及不同曲牌的连缀之外,还十分重视伴奏。在唱腔部分基本是随腔伴奏。在唱段曲牌之间的过门,则往往有较多的装饰和变奏,与唱腔的伴奏形成彼简此繁的对比。过门还起到连接曲牌、改换唱腔、变化板式和弦式的作用。南曲的板式有两种形式,一是三眼板,亦称“三圆板”;一是无眼板。

(2)研究价值

长阳南曲内容丰富,唱词雅俗共赏,具有美学、心理学等研究价值。几百年来,在土家山寨久唱不衰,这是非常可贵的。长阳南曲是土家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体现了民族心理与嗜好,反映了土家风情中独特的一面,体现出土家乡土文化的生活况味与追求。长阳南曲的唱词、音乐、曲牌结构、演唱技巧以及社会功能诸方面都值得研究和探讨。同时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长阳南曲的保护、传承、创新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3)社会价值

长阳南曲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尤其是在“南曲之乡”的资丘古镇,逢年过节,娶媳嫁女、生日祝寿以及劳动之余,民间艺人相邀聚会,乘兴弹唱,蔚然成风。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增强了乡邻之间的和谐与亲近,而且是我们创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艺术源泉。

3.濒危状况

长阳南曲是土家族与汉族文化交流而产生的艺术结晶,近三百年以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长阳南曲也随着社会经济定位和生活方式的更新而变动着其内容和形式。在变革中,长阳南曲出现淡化、变异乃至濒临失传等局面。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土家人民生活兴趣日趋广泛,社会交往日趋频繁,精神文化的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二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年轻人因对多种文化形式的向往,从而对长阳南曲缺乏认识;三是因长阳南曲是一种丝弦音乐,对于不懂音乐、不会使用弦乐的人来说,学习和掌握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从而导致对长阳南曲兴趣有减弱的趋势;四是绝大部分青年男女加入打工族的行列,走出山寨务工,留在家中的人减少,从而使传承人群降低,等等。加强对长阳南曲的保护,是我们当代人不可推脱的责任。

三、项目管理

1.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于2002年4月出台了《关于建立长阳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库的实施方案》(长宣发〔2002〕8号),进一步对长阳南曲等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挖掘、收集、整理。

(2)2003年和2007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分别命名表彰了8名南曲艺人,并给予每人1000元的经济奖励。

(3)在长阳南曲流行的资丘、渔峡口两个乡镇建立了“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出台了一些用以保护传承人的奖励政策和措施。2005年5月,县人民政府在资丘镇设立了“高龄传承人奖励基金”试点,为重点高龄传承人每月发放传承津贴60元。

(4)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工作。资丘、渔峡口两地的中、小学校,聘请当地长阳南曲优秀艺人为学生传授长阳南曲。

(5)2006年7月在资丘镇文化站建立了近120平方米的“长阳南曲宫”,为民间艺人展示、传承提供平台。

(6)县人民政府制定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于2006年3月31日经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次常务委员会批准,2006年6月10颁布实施。该《条例》第2条第2款明确指出“长阳南曲、山歌、薅草锣鼓、吹打乐等传统音乐”受条例的保护。

2.资金投入情况

(1)1999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长阳南曲》专著,投入经费10万元。

(2)2002年、2005年两次举办长阳南曲师徒大赛,投入经费11万元。

(3)为长阳南曲老艺人发放传承补助、困难补助8000元。

(4)截至2008年底政府累计拨专款24万元,用于文化部门组织专班对长阳南曲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召开南曲学术研讨会。

四、保护计划

1.保护内容

(1)在县保护中心建立“长阳南曲”视频资源数据库和文献档案。

(2)实施“长阳南曲”传承计划。

①继续开展评选南曲优秀传承人活动,对优秀传承人予以表彰和经济奖励。对高龄的南曲艺人给予一定传承补贴,以解决生活困难,确保其艺术生命得以延长。

②对长阳南曲流传重点区域实行重点保护,对保护和传承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村落给予扶持和奖励。

③在县内各中、小学的地方教材中,开设“长阳南曲”课程。

④举办全县中、小学校“长阳南曲”比赛。

⑤刻录《长阳南曲》光盘,在三峡长阳网、长阳土家族网设置“长阳南曲”固定栏目。

(3)每年举办一次“长阳南曲”培训班;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县“长阳南曲”艺人比赛。

(4)举办“长阳南曲”师徒大赛。

(5)出版大型画册《长阳南曲》。

(6)举办长阳南曲学术研讨会。

(7)在资丘镇建立“长阳南曲宫演艺堂”。

2.五年计划

3.保障措施

(1)为了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自治县人民政府制定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于2006年3月31日经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次常务委员会批准,2006年6月10日起颁布施行。

(2)2006年6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宣传、贯彻《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实施意见,成立了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委员会,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评审鉴定委员会和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县保护中心具体实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保护、传承等日常工作。

(3)从2006年起,县人民政府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专项资金。

(4)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网络,具有特殊价值的村寨或者民居,设立保护小组。

(5)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申报命名机制,为传承人建立个人档案,鼓励民间艺人从事民间文化传承。

(6)建立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7)建立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数据库。

(8)依照《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中的“法律责任”内容,对给南曲等民间曲艺保护造成损失的当事人追究其法律责任。

示例二 长阳吹打乐

一、项目说明

1.分布区域

长阳吹打乐流传广泛,遍布全县城乡各地。按地理形态,长阳分为前河(清江沿岸)和后河(丹水流域)两个区域。前河以都镇湾、资丘、磨市一带为集中流传区,后河以贺家坪、榔坪、高家堰一带为集中流传区。

2.历史渊源

长阳吹打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商代。1993年,长阳出土一件商代猪形青铜特磬,特磬形制和纹饰与《博古图》所载磬如出一辙。该磬为板震动乐器,一磬三声,其音列与长阳的三音歌音列正好相符。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长阳县境内陆续出土5件虎钮錞于和2套编钟,这些青铜器分别属于战国早、中期,均是古代巴人的击打乐器。这些都奠定了长阳吹打乐的音乐基础。

1988年,在资丘镇天池口的六朝砖室墓出土一组青铜编铃,与现代都镇湾镇十五溪村民间吹打乐中的铜铃形状很相似。1986年,长阳出土一面明代铜鼓,民间称“包儿锣”,与现代民间使用的铜鼓完全一样。1973年,长阳出土六朝陶魂罐1件,该罐肩部的人物堆塑,表现的是抬着棺木、敲锣打鼓送葬的情形。2006年在渡口坪村出土的隋朝画像砖,画像砖刻画的是一人敲打包儿锣的情形。由此可见,长阳吹打乐最晚在1500多年前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编制的吹打乐队。

清雍正初年实行“改土归流”之后,废除了“蛮不出境,汉不入峒”。民族和地区间交往日逐增多,江夏一带汉民因战乱和灾荒,循清江而避入长阳山谷,使长阳地区民族结构发生了变化,由此使得音乐文化在族际间潜移默化地得到了相互融合和发展。正如一首长阳锣鼓歌所唱:“南京城的鼓,北京城的锣,云南陕西的号子,打我们湖广过。”据清代道光《长阳县志》卷三“婚冠”篇载:“亲迎日,婿家俱彩轿,仪仗鼓乐……”“丧葬”篇载:“临葬夜,诸客群挤丧次,擂大鼓唱曲。”这些史载足以证明长阳吹打乐与当地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习俗有着密切关系。

从师承关系推算,吹打乐在长阳民间广泛流传已有相当长的历史。现在的老艺人中,有的是第七代、第八代传人。从艺人所传遗物推算,距今有150多年了。新中国成立后,长阳吹打乐在全县各地得到发展。1960年至1965年间,文化部门多次组织专班深入到全县各地收集民间器乐。1962年10月召开了全县民间艺人大会。与会期间对长阳吹打乐进行了全面采录,可惜的是1966年长阳县城遭洪水淹没,所收集资料基本损失殆尽。1979年7月,又召开了第二次全县民间艺人大会。1987年2月,举办了全县民间吹打乐大奖赛。从1987年3月开始,对长阳吹打乐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1994年8月,《长阳吹打乐》专著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3年、2007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分别命名、表彰优秀长阳吹打乐重点传承人6名。

3.基本内容

长期以来,长阳吹打乐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世代传承。每逢婚丧嫁娶、庆典、岁时节庆、田间薅草锣鼓等民俗事象时,都要吹吹打打,热闹一番,已形成了一种普遍、实用和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习俗。

长阳吹打乐按乐器演奏分为吹打乐和锣鼓乐两种,民间俗称“粗乐”和“细乐”。

粗乐,泛指用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组合演奏,民间俗称“打家业”。按其表现作用分为喜事场合下演奏的喜锣鼓和丧事活动中演奏的丧锣鼓两种。锣鼓乐,即打击乐器,乐器分为鼓、锣、钹三种。前河和后河乐器的形状、大小、音色等各异,其中,前河的铜鼓(又称包儿锣)、云锣颇具特色。锣鼓乐中广泛流行的丧事曲目是“三四五”,“三”代表马锣,“四”代表钹,“五”代表锣。喜庆、行走锣鼓乐,演奏曲目有七句半、状元游街、玩家业和十板鼓。十板鼓为白事专用曲。所谓“十板”是指去掉1和12头尾两板(段),中间部分有十板(段)。演奏击乐有马锣(衣),钹(车),大锣(厂)。后河锣鼓乐,演奏曲目主要是《十三太保》和《十样锦》,不分红、白喜事均可演奏。

细乐,是指两支音高、形制一样的土笛,配以云锣、边鼓、梆子或拍子等合奏。

长阳吹打乐按其演奏作用分为堂调、大调、客调、菜调、笛调、丧调、综合调7种类型。

长阳吹打乐乐谱普遍采用工尺谱记录,即为“合四羽上尺工凡六五工上尺”,相当于简谱的。

锣鼓乐仍采用传统记谱法。一般用“φ”代表锣、钹齐鸣;“〇”代表钹;“う”代表锣音有休止;“仓”代表击锣后有长音;“乙”、“丢”代表马锣;“冬”、“董”代表鼓;“昌”、“尚”代表锣;“汪”、“匡”代表云锣。

长阳吹打乐曲目繁多,据初步统计,县境内不同风格的乐曲有近千首,至今在民间演奏的曲目有五百首左右(包括同名、异宫、异调的曲目)。吹打乐中的《十幡鼓》是丧事中的专用曲,它以套曲的形式演奏,头、尾间十首乐曲连缀而成。乐队组合10人、12人或16人,多者32人,但最少不得少于10人。乐器有长号、唢呐、堂鼓、边鼓、大锣、包儿锣、马锣、勾锣、拍子、梆子。演奏时,由长号导引,鼓、锣齐鸣,节奏变化多样。段落之间的锣鼓部分,可随需要而演奏,乐曲结构一般是以“四进门”开始,“客调”反复演奏,通过一流、二流、三流的逐步加快速度变化,形成高潮而结束。此外,民间做道场“送灯”、“上香”等仪式活动中,每吹奏一曲后,由击乐单独演奏,击乐由慢到快,直至高潮,急转收尾。整段乐曲婉转优美,其声势蔚为悲壮,是长阳吹打乐中的“珍品”。

长阳吹打乐中的堂调是组合体结构,由“引子—客调—正调—客调”4个部分组成。主要适用于庄重、热烈场面,用于各种礼仪活动中的开始和结束乐曲,即俗称“开台”和“收台”。其演奏速度和节拍规律:慢(散板)—中快—慢板到急板—突慢并转板结束。堂调中的曲目有六子堂、凤凰展翅、大开门、官调、状元游街等;大调中有小桃红、汉路山、水阁凉亭等40个曲目;客调中有官调、上四六、工合四等22个曲目,菜调中有金满斗、千年喜、指日高升等25个曲目;笛调中有小开门、六子套、水路音等8个曲目;丧调中有菜调和十幡鼓(套曲);综合调中有正宫、节节高等6个曲目。

4.相关器具及制品等

(1)主要乐器分为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两类。

吹奏乐器有:唢呐、土笛、巴乌、长号、牛角。

打击乐器有:

鼓类:堂鼓、把儿鼓、鼙钹、边鼓;

钹类:大钹、铙钹、镲子、三子;

锣类:土锣、大锣、苏锣、勾锣、马锣、包儿锣(又叫铜鼓)、铛子、云锣;

其他类:拍子、点子、铜铃、梆子、木鱼。

土笛和巴乌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土笛有竹制、木制和铜制三种,孔置与唢呐一样,上端嵌入木楔,留有吹口,不用笛膜,竖吹,其音色柔和悦耳。巴乌一般使用树皮卷制成喇叭状。云锣的制作最为精巧,最小者直径仅7至8厘米,最大者直径不过10厘米,音色清高嘹亮。铜鼓形似铜锣,没有鼓腔部分,击面突出部分为敲击点,其音色浑柔悠远,穿透力特强。

(2)1994年,由陈洪同志编著的长阳《土家吹打乐》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5.传承谱系长阳吹打乐是通过师徒关系传承的。吹打乐艺人在民间称为“响匠师傅”和“响匠班子”。他们当中95%以上是农民(没有妇女从艺)。各地的“响匠班子”走村串寨,往来乡邻,在不断的艺术实践和交流中,得到了传播和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文化部门把收集、整理民间器乐当作一项工程常抓不懈。全县登记的民间器乐艺人共3210人。

二、项目论证

1.主要特征

长阳吹打乐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艺术机制,包括乐队器乐配备、表现形式、吹奏曲目以及吹打特技等方面,均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基本特征有以下十个方面。

(1)出土文物青铜特磬可证实,长阳吹打乐的产生可追溯至殷商。后陆续出土了战国时期的虎钮錞于、钲、编钟和东汉时期的编铃以及六朝的陶魂罐等。这些古代击打乐器和陶器,足以向人们展示了长阳土家儿女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且说明了长阳吹打乐具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特征。

(2)长阳吹打乐除为红、白喜事、岁时节庆等多种场合演奏外,还具有为人们传递一些特殊信息的功能,如解放初期的打更报时、60年代鸣锣开会。直至今日,乡邻间谁家有吹打乐演奏,人们就要问个明白,是否要去帮忙或送礼,这已成习俗。

(3)祖祖辈辈以来,长阳吹打乐乐器几乎全部是本地工匠打制,以满足民间艺人对乐器的质地、音色、音域、乐器大小、使用方便等方面的要求,例如包儿锣和土笛与周边县市区别很大。因此,无论是吹奏乐器,还是击打乐器,除具有本地乐器风格外,还具有传统特征。

(4)长阳吹打乐具有多样性特征。长阳吹打乐按地域分为前河和后河两个流派。前河吹打乐演奏班子庞大,曲目丰富,旋律高亢,粗犷豪放。后河旋律舒缓流畅,张弛有度,优美动听。前河各个乡镇的吹打乐曲目,其演奏技巧也不是完全一样,的确是“锣鼓不出乡,各有各的腔”。同时,吹打乐曲牌在数代艺人传承中,由于从师的水平不同而有所变异。故长阳吹打乐具有风格流派的多样性特征。

(5)长阳吹打乐有单曲体和综合体两种结构形式,其曲目既有多种礼仪场合的专用曲,也有适宜多种场合下通用的乐曲,曲体结构,具有既有规律性、也有可塑性的特征。

(6)长阳吹打乐旋律流畅婉转,音程多跳进,其旋律运动形式多为级进(上行或下行)。以徵调式乐曲为主,其次是宫、商、羽调式,旋律装饰和润色吸收了长阳民歌演唱风格,加强了曲调的地方风味,如“丧调”模仿人声哭泣,某些乐曲中的打指,模仿山歌中的颤音等,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

(7)长阳吹打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民族信仰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无处不闻吹打乐。所以说,长阳吹打乐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并有着普遍性的特征。

(8)长阳吹打乐中的综合调是运用于节日时令、喜庆、婚丧等场合的综合性乐曲。如菜调和客调各地运用灵活,迎客、出菜可以交换演奏,个别地区的小开门红白事都吹。所以说,长阳吹打乐中的综合调,具有乐曲庞杂、部分曲目演奏没有明显规范性的特征。

(9)长阳吹打乐“细乐”中土笛演奏清俊、俏丽、细腻、优美、擅长使用“气”的技巧,如颤音、泛音及打音、倚音、叠音、链音等,使旋律连贯平稳,具有浓郁的抒情特征。

(10)长阳吹打乐在传承的过程中,有的谱本历史长达150多年之久,经过数代人的转抄,板眼符号难免会有错漏或不清。因此,除了少数艺人能视谱演奏外,绝大多数艺人是靠记忆演奏。这就说明长阳吹打乐具有口传心授的传承特征。

2.重要价值

(1)艺术研究价值

①长阳吹打乐历史悠久,蕴藏丰富。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献表明,从商代至20世纪,三千余年间,作为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从未中断。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文化人的收集整理,采录吹打乐乐曲近五百首,民间还未采录的曲目无法统计,长阳吹打乐曲目之丰富可略见一斑。

②演奏形式丰富。长阳幅员广大,地理环境有高山、半高山、丘陵和平地,由此形成了各地区人们多种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而逐渐形成的吹打乐演奏形式也就异常丰富了,例如各地薅草锣鼓、红白事坐堂和行走吹打乐,无论是乐曲的组合,还是人员的编制以及演奏形式、曲目等都不尽相同。所以说,长阳吹打乐具有相统一但又有鲜明地方传统的地域性特征。

③吹打乐旋律流畅,婉转动听。吹打乐的每一首乐曲流传至今,都经过了千人演奏、万人传承,并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日臻完美。如《十幡鼓》,演奏班子庞大,整段乐曲婉转优美,其声势蔚为悲壮,在整个鄂西地区实为少见。吹打乐中的“堂调”曲风独特,它有散曲和套曲两种形式,以不同乐曲演奏不同的曲牌成套,不但与民间音乐中的姊妹艺术息息相通、脉脉相承,而且集中反映了长阳民间音乐固有的基本风格,算得上是长阳吹打乐中的佼佼者。

长阳吹打乐是长阳民族文化中一束浓郁的“山茶花”,因此,对它的历史渊源、特征、价值等方面,必须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同时,对长阳吹打乐的抢救与保护、传承与利用等方面,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2)社会功能价值

长阳吹打乐不仅作为一种民族民间文艺形式广泛存在于全县各地,而且,它还是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有自娱娱人、融洽群体的作用,而且有和谐社会的功能。

(3)社会实用价值

民间吹打乐同人们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田间劳作、岁时节庆等,都离不开民间吹打乐这一古老而又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并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3.濒危状况

长阳吹打乐虽然在我县流传广泛,遍及城乡各地,但从历史的角度看,流行的范围在以较快速度缩小,民间艺人逐年减少。因此急需加强保护。(1)由于农村生产体制的改变,群体性生产劳动中的“薅草锣鼓”从根本上无法再现了,致使“锣鼓歌”中的器乐演奏逐渐消失。(2)由于年轻人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和多种文化的影响,对本土文化缺乏认识,尤其是对吹打乐认识更加淡化,无兴趣学。(3)乡民们越来越多地走出山寨读书、打工,留在家中的人减少,特别是年轻人,在很多村寨中出现“空城”,传承的人群自然很少。(4)乐器逐年破损、减少,导致器乐制品的逐年失传。50年代初,收购废旧金属支援建设,在长阳一度出现收缴铜物器皿之风,大批铜质乐器,特别是一些历史久远的古铜乐器被当作废铜毁掉,幸存者所剩无几。民间使用的打击乐,多数是本地工匠打制,随着铜料的缺乏和铝制品代替了铜制品,铜匠无事可做,导致匠人的稀少,打制器乐也成了一件难事。虽然市场上也有乐器卖,但从音色、音域、样式等方面与本地差异很大,民间艺人不大喜爱。

三、项目管理

1.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于2002年4月出台了《关于建立长阳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库的实施方案》(长宣发〔2002〕8号),2007年县委出台了《关于贯彻执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的具体意见和要求》。

(2)1994年编辑出版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长阳卷》,共计32万字。

(3)1987年举办全县300人的民间吹打乐大赛。

(4)2003年、2007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表彰了杨士鹏等民间吹打乐艺人,并给予每人1000元的经济奖励。

(5)在长阳吹打乐流行的榔坪、资丘、都镇湾三个乡镇筹建了以保护传统民间艺术的“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出台了一些用以保护传承人的奖励政策和措施。2005年5月,县人民政府在资丘镇设立了“高龄传承人奖励基金”试点,为重点高龄传承人每月发放传承津贴60元。

(6)县人民政府制定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于2006年3月31日经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次常务委员会批准,2006年6月10颁布实施。该《条例》第2条第2款明确指出“长阳南曲、山歌、薅草锣鼓、吹打乐等传统音乐”受《条例》的保护。

2.资金投入情况

(1)1994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土家吹打乐》专著,投入经费10万元。

(2)1974年、1987年、1997年举办全县民间吹打乐大赛,投入经费17万元。

(3)为长阳吹打乐优秀民间艺人发放传承补贴、奖金6000元。

(4)截至2008年年底政府累积拨专款18万元,用于文化部门组织专班对长阳吹打乐进行收集、整理。

四、保护计划

1.保护内容

(1)建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文献档案室,在县保护中心建立长阳吹打乐文献档案和视频资源数据库。

(2)实施“长阳吹打乐”传承计划。

①继续开展评选优秀民间传承人活动,对传承人给予表彰和经济奖励。对高龄的长阳吹打乐艺人给予一定的传承补贴,以解决生活困难,确保其艺术生命得以延长。

②对长阳吹打乐流传重点区域实行重点保护。对保护和传承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村落给予扶持和奖励。

③在县内各中、小学开设“长阳吹打乐”课程。

④举办全县民间吹打乐和全县中、小学校“长阳吹打乐”比赛。

⑤刻录“长阳吹打乐”光盘。在三峡长阳网设置“长阳吹打乐”固定栏目。

(3)每年举办一次“长阳吹打乐”培训班;举办全县“长阳吹打乐”比赛。

(4)举办中国土家族民间吹打乐擂台赛。

(5)出版《长阳吹打乐》大型画册。

(6)举办湘、鄂边土家族民间吹打乐学术研讨会。

2.五年计划

3.保障措施

(1)为了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自治县人民政府制定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于2006年3月31日经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次常务委员会批准,2006年6月10日起颁布施行。

(2)2006年6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宣传、贯彻《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实施意见,成立了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委员会,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评审鉴定委员会和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县保护中心具体实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保护、传承等日常工作。

(3)从2006年起,县人民政府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专项资金。

4.经费预算及其依据说明

(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长阳县申报的土家族撒叶儿嗬、长阳山歌、长阳南曲、土家吹打乐和都镇湾故事,被宜昌市人民政府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长阳竹枝词》、《廪君传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申报工作圆满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道教科仪音乐”、“土家打喜”被申报为宜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长阳县共有市级名录11项,分别为撒叶儿嗬、土家长阳山歌、长阳南曲、都镇湾故事、长阳薅草锣鼓、长阳吹打乐、长阳花鼓子、长阳竹枝词、廪君传说、道教科仪音乐、土家打喜。

(四)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切实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2006年,长阳县长政发〔2006〕44号文件发布《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县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代表作名录的通知》,决定建立县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代表作名录,并公布了第一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代表作名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将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文化部关于建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通知》精神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有关规定,2008年,经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评审鉴定委员会评审,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长阳县长政发〔2008〕36号文件发布《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代表作名录的通知》,公布长阳县第二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代表作名录,共计24项。

第三节 抢救普查与确认的经验、问题和对策

一、抢救普查与确认的经验

(一)立法保障普查

长阳县注重完善政策法规,将“非遗”的普查和保护纳入法制化的轨道。2002年长阳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工作的意见》,为当时“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依据;长阳县是全国范围内最早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的自治县。1989年制定、2011年修改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有原则性规定,第56条第2款规定:“自治机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抢救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历史文物古迹,整理和出版民族文化书籍,培养和保护有才华、有贡献的民族民间艺人,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2006年6月10日,长阳县公布实施了我国第一部县级《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条例》对法律所保护的民间艺术形式进行了列举,并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抢救与普查、申报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制定保护措施方面做出了规范。

(二)长阳县县委、县政府对非遗普查工作的重视

长阳县县委、县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重视是不争的事实,早在2006年,长阳县便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委员会”和由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以及相关专家组成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评审鉴定委员会。2006年6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即“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该中心县隶属县文体局管理的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定编5人,配备了现代化的资源数据库设备。在全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保护网络,全方位系统地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此外,长阳县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保护、保存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专项资金。

2009年是“非遗”普查工作部署的验收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委宣传部、县文化体育局把普查工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头等大事列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议事。2月下旬,县委宣传部召集了由各乡镇分管领导、宣传委员参加的“非遗”资源普查动员大会,明确各乡镇宣传委员为本地区普查工作牵头人。此外,成立了以文化体育局局长胡世春为组长、副局长覃万勤为副组长,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县文化馆、各乡镇文广中心主任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查领导小组。县文化体育局胡世春局长多次召开普查工作专题会,亲自布置、协调、督办,分管“非遗”工作的副局长覃万勤集中精力主抓普查和各方面工作的落实。正是因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长阳县“非遗”资源普查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

(三)保证普查工作的真实性、科学性、全面性,是做好普查工作的重要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情况和了解民情、民心的重要手段,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以及对濒危项目进行抢救的基础工作。也正因为如此,普查过程中务必保证材料的真实性、科学性、全面性,切忌凭空捏造或者歪曲事物的真实面貌,否则,普查工作便没有意义。在“非遗”资源普查工作中,长阳县把握了普查的指导原则,即充分尊重民众的创造性、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在“非遗”资源普查过程中,坚持全面调查和采录,尤其是在真实性方面,按照民间文化项目和民俗表现形式,真实地、不加修饰地、不加歪曲地将其记录和描述下来。尽最大可能地确保普查工作的真实性、科学性、全面性,是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抢救普查与确认的问题和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尚不完善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第10条对抢救与普查的主体和内容进行了粗略的规定;第12条对濒危的、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抢救作了原则性规定,第13条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评审鉴定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作了原则性规定;第14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主体和申报程序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第16条、17条、18条分别对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认定条件进行了规定。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内容、范围、程序等基本没有规定,导致长阳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过程中基本无法可依。

2.相关机构设置存在财力和人力方面的困难

长阳县文化事业单位虽然均是财政全额预算单位,但实际上财政只保证人员工资和极少量的办公经费,即没有足够的经费组织文化传承活动。此外,从事文化管理、创作、表演、研究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年龄老化,专业人才断层现象突出,特别是各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文化服务人才就更显得单薄。而且,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的人员设置也应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保护机构共有在编人员5人,其中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2人,其他学历2人,无研究生及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士,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太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普查中,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员更是欠缺,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培训后直接上岗,没有任何专业基础可言。

3.乡镇文化站的作用亟待加强

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网络,客观地讲,除县级专门机构外,乡镇文化站也是具体实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一支重要力量。因为乡镇文化站在基层,它是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的眼睛,各村各组有什么项目、有哪些民间艺人、哪些项目更具特色、哪些项目面临濒危,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比我们更清楚、更明白。普查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当地的文化站长来提供线索、收集材料。长阳县原先建立的11个乡镇文化站,在乡镇体制改革时,与乡镇广播站合并后,改名为文化广播服务中心,单位性质定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实际上就是无主管部门的社会中介组织。原有文化站的文化干部有的退休,有的转行,绝大部分文化站无文化专业干部,多数乡镇的民族文化保护处于被动局面。同时,长阳县11个乡镇文化广播服务中心设施设备落后,经费严重不足,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以及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创新等方面能力有限。

4.普查的广度、深度不够

“非遗”资源的普查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仅靠一两次普查就想把流传数百年、上千年,甚至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彻底弄清楚是不可能的。2009年,长阳县根据省文化厅、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文化局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较为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基本掌握了本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和蕴藏情况,但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和经费有限,普查的广度和深度欠缺;保护中心在以往的工作中侧重于重点项目(向上申报的项目)的搜集、整理,对一般项目的整理、搜集力度略显不足,普查工作中难免出现漏洞,需要在后续的普查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

(二)完善的对策

1.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相关精神,完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的各项规定和法律责任。细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工作的主体、内容、范围、程序等,为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普查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2.完善相关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在以后的“非遗”普查工作中,进一步健全民间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中心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吸纳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知识的高学历人士,以寻求对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加专业的保护;同时长阳县政府要积极推进文化广播服务中心的建设,中心无文化专业人员的要选配文化专业人员,无阵地的要解决阵地。对于不适宜文化广播服务中心工作的同志要调换工作。乡镇文化广播服务中心接受当地政府和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双重领导,把乡镇文化广播服务中心真正办成人们的活动中心、民族民间文化的组织辅导中心和民族文化的宣传传播中心。

3.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期走向“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期”。“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期”观念主张一种有始有终、有头有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态度。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和传播就作为保护的重点内容受到强调。轰轰烈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唤起了人们重新认识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但兴趣基本集中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取资源方面。人们一方面通过大量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立开始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另一方面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影响而产生的政绩和商业效益而激发了各阶层人们的投入热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心的时期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蒙及普及时期。但是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启蒙、普及变成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乃至大规模的产业开发运动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整个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的认识和实践也显现出了许多误解和片面性,说明传统文化在申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其保护和传承出现了偏差。我们究竟该保护什么,如何保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轰动效应过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性方面的问题。长阳县现在应该从追求名录、上项目,向更加科学的评估保护的效果和可持续性转变,即从以调查申报项目为中心的状态进入“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旨在摸清资源家底,重在后续保护,关键在于活态传承。面对硕果累累的“非遗”普查成果,对长阳县来说,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采取扎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强化“非遗”普查成果的后续保护和传承工作,优化文化生态环境,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