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14059400000011

第11章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夏文发

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文化化,大力推动文化、科技和信息等要素的融合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厦门市获批第二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恰逢其时,契合厦门市经济社会已迈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实际;建设好示范基地是缔造“美丽厦门”、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信息消费、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平台和抓手。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其主要特征是国际大型高科技企业全力涉足文化产业,比如谷歌公司开始与直播电视公司开展大规模的合作,并把电视业务作为其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柱。微软公司也全力介入网络电视业务,通过对有线电视服务的数字化,把渠道与内容结合起来,构建双向互动多媒体平台,着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而传统电信企业更是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拓展生存空间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点。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全面普及,新兴文化业态将成为电信产业这艘大船平稳航行的压舱石。在《福布斯》公布的2013年美国最具潜力的100家企业中,共有19家文化企业入围,并且清一色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媒体企业。这从一个侧面也揭示了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方向:新媒体产业的大发展即依托高科技推动媒介创新、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复制性”。

文化创新是提高文化生产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支撑。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工作。十八大明确提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其内在动力也必然是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必须紧紧依靠文化科技创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必须学会利用电子信息产业的最新成果,着力放大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叠加效应。

创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是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勾勒了“两个百年”的愿景和“五个城市”的发展目标,实施“十大行动”。文化是美丽的重要内涵,加快发展文化科技产业是“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厦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次重大探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并以此为重要契机,聚集优势资源,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完善产业链和创新链,促进数字内容、新媒体、创意设计、文化装备制造等文化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厦门的城市综合竞争力,着力带动城市品位的提升、发展质量的优化和城市环境的美化。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厦门市文化产业已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从总体来看,厦门市文化产业还存在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重要路径。以建设好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抓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形成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创新链完善、竞争力强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厦门风格的文化科技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数字内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创意设计等重点产业集群,发挥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丰富文化产业的内涵,全面确立其在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支柱性产业地位。

(201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