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小学生最想知道的100个为什么:科学的秘密
14056100000070

第70章 雪花是怎样形成的?

在不同的温度下,雪花会形成不同的形状。当云中的温度为27到32华氏度时,会产生片状的雪花。而在23到27华氏度之下,针状就出现了。18到23华氏度,冰柱形成了。10到18华氏度的话,片状又再次现身。接着,在3到10华氏度的时候,最初的星形雪花产生了。随着温度继续下降到零下,片状、冰柱和其他的形状将再度轮流出现。

在非常低的温度下,高处的云中形成的冰柱有可能会落入较低的云中,并在它们的尾部长出星星的形状。所以,与通过冰雹身上的层次就可以判断出它途经的地方一样,雪花的形状也记录着它落下的那朵云的温度。

每朵雪花都是形态各异的,分别有着自己可爱的造型。仔细观察一朵小雪花,你会发现花样连着花样,星星中藏着星星。

随着雪花不断变大、变重,它们坠落在地上,形状也发生了改变。如果晶体旋转下落时面朝上,它们很有可能保持住完美的对称状态。但是下落时正好倾向一侧的话,则会以不对称的状态出现。

落下的晶状体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雪花。每片雪花都是由2至200个分离的雪晶体组成的。

如果一朵正在降雪的云,下方的空气达到零度以上,雪花落下时会渐渐融化,变成雨水。(实际上,落在我们身上的雨水,它们经常是由雪变成的。)但是当空气的温度足够低的话,雪花就会飘然而降,为大地盖上一层雪白的绒毯。

一旦落到地上,雪晶体会逐渐失去它原本精美的形状,变得没有棱角、毫无特征。因此,我们要在雪从天而降的时候,用深颜色的衣服或手套接住它们,才能欣赏到雪花多姿的形态。

和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一样,地球周围环绕着一层由气体分子组成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基本上是由氮气和氧气构成的。单个的气体分子虽然不断地以各种方式快速移动,但它们被地球引力紧紧地抓住。

风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吹在一起时的运动。很小的一部分空气,就能围着一座高楼上下飘荡,吹掉路上行人的帽子。而一条巨大的河流上的空气,有几千英里宽,能吹遍我们整个星球。

在室内,由于空气很少流动,我们容易忽略它的存在。但是当你把手伸到正在行驶的车窗外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它无形却猛烈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