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关键期关键帮助
139519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李跃儿,一个把画布变成立体乐园的人

尹建莉

我和李跃儿没见过面,也没联系过。但她对于我来说不是陌生人。早在几年前,我在一家书店看到一本书,是一位画家谈她如何教孩子们画画,如何和孩子们相处的。那本书图文并茂,很独特的开本,更独特的内容,充满教育智慧。于是李跃儿这个名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当时,我对她的理解是“一位对教育有兴趣的画家”。和很多人一样,我也读了《窗边的小豆豆》,对那所叫巴学园的小学心仪不已。它作为一个教育样板,给我示范和鼓舞,让我怀揣理想;但是,我也和很多人一样,从未有勇气在现实中去实现它。因为我知道,把一个理想从蓝图上搬到现实中,那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需要决心,需要力量,需要智慧,需要魄力……后来,我知道,居然有人就去干这个大活儿了,真的在北京办了一所巴学园,这个人就是李跃儿。

其实,办个仅在大门口挂块“巴学园”牌子的幼儿园,这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把牌子后面整个学园的气氛一并做成巴学园的味道。

名称有时是个唬人的东西,它经常会让人产生幻觉,以为挂了羊头的地方卖的应该就是羊肉;但事实证明,现在教育上的“狗肉摊”实在是不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办学者的动机,二是办学者的素质。胡萝卜穿上锦盒也变不成人参,教育说到底不是牌子的事,不是围墙的事,也不是教室的事;教育是理念的事,也是信仰的事,没有虔诚之态和感悟之心不可能做好。

巴学园,让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李跃儿。从媒体对她的幼儿园的报道中,从她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我看到了她的一片赤子之心,她是个真正懂教育和爱教育的人。她的巴学园表里如一,在中国当前的教育形势下,独树一帜,自信地坚持着自己的教育风格。

李跃儿作为一名画家,从教孩子绘画开始,发现教育中的问题,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于是开始去做--当她的画布已放不下她的教育理想时,她把画布变成了一座立体乐园,让孩子们真正走进来,和她一起去实现一种理想教育。她从绘画转行去做幼儿教育,这一转身可谓“华丽”,现在的李跃儿,已变成了一位“懂绘画的教育家”。

李跃儿在办幼儿园的同时还在写书,她用这样的方式把“李跃儿教育”这个品牌做出影响,这不知会让多少孩子受益。我相信,作为一个良好的范例,她的影响将会更大。

我们年龄相差不远,且对教育有共同的爱好,在教育价值观上有共同的取向。尽管我对她的了解都是从各种媒体上来的,但隔着纸张和电脑屏幕,我分明感受到了一份熟悉和知心。

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向李跃儿及其所做的事业表达敬意,同时也用这些文字对她的新书出版送上我的祝贺和祝福。

(注: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著有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第2章家长的心声《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两本书我都有读过,我觉得两位老师带给我的影响非常大,说得严重点,确实是可以影响我甚至我的孩子的一生!

现在这本《关键期关键帮助》,是从更深入的角度来写我们的孩子。我认为,无论是作为专业研究孩子心理活动、生长规律的专家,还是像我们这些普通家长,都很值得一读。

因为里面说的事,讲的话,都是很实实在在,又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感觉很有说服力。所以我一直以为,李跃儿是实践型的专家。这本书相当于是她这几年来做幼儿园的一个实践总结,是有支撑点的。

谢谢李跃儿,让我不再焦虑于孩子的各种“怪异”行为。家长们应该看看。

--天爸12

“孩子是一颗种子,他在发芽成长的过程中,必须有成人的各种帮助。只有了解了儿童成长关键期的不同特点,我们才能在关键期给予孩子关键帮助。”这可谓是对此书的最好诠释。相信孩子是一颗种子。相信孩子有自己的一套发展机制。即使孩子再固执,我们也要相信,这是孩子按照自己的基因图谱在成长。我们家长所能做的:给予养分,等待孩子成长。但是,家长要有自己的原则。我们“为孩子创造了什么样的环境,孩子就会发展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父母成就什么样的孩子:观念→做法→孩子的不同未来。

就像课堂上的授课,若是没有生动的案例,只能让听众一知半解,昏昏欲睡。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每个问题,哪怕是很小的一个问题都配有生动的案例,并且对一些不好理解的问题都做了多方面的介绍,尤如人生的AB剧:这样做孩子会如何、那样做孩子会如何……这使得本书不是在平白地讲大道理,而是易于理解、生动,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可见作者的多年教学实践真的胜于长篇大论。

本书适合那些愿意为孩子们的健康幸福而不断探索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虽然章节不多,但能给人发人深醒的启迪。能将我们以前所知道的如“爱的教育”、“自由的教育”等问题讲深、讲透,而不是让读者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上。

书中的事例可拿来讲课用,也可用来讲给那些恪守“老辈儿规矩”的祖父母们听,有很强的说服性。

--ZY的世界

在没有成为妈妈之前,我觉得对孩子应该严格管教,不要宠爱。看完这本书,使我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作为妈妈的自己也能够更好地观察孩子的行为,帮助他掌握每个成长阶段应该掌握的技能,帮助他成长内在。而同时自己也有了成长,能够更理智地对待孩子每个阶段的特征。

--小渔

看了很多的书,有讲理论的,有讲实操的,但真正提到怎么解读孩子的心理的却比较少,大部分是蜻蜓点水,没有实例支撑。这本书的最大亮点,就是它有具体的实例,我觉得对我们家长来说,非常受用。如果你想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想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那么,看看这本书。教育孩子的最大秘诀,说白了,就在于了解我们的孩子!

--木子蔓

看了这本书之后,觉得孩子许多执拗的行为都是有他自己的原因。学会等待孩子的成长,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耐性。真是本好书。

孩子才1岁,看了书中关于布置一个安全的可探索的家的内容,立即去做。

现在孩子自己玩也不用100%盯着。孩子好像也开心多了。可以自己玩。和同事多次讨论里面的例子。他们都说自己的孩子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比如拿别人拿的东西。她正好也在看这本书,也会用书中的方法处理,效果比较好。

--我爱我家的小乖乖

到目前为止,关于婴幼儿教育的书,最喜欢李跃儿的。她是个讲故事高手,简单的事情在她手中变得那么生动有趣。而读她的书,本身就是一个轻松却受点播的过程。如果可以把所有李跃儿的书都搞通了,真正地用到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刻中,大家都可以是好家长,孩子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