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梵高(名人传记丛书)
13950700000001

第1章 孤僻的小梵高(1)

充满期盼的诞生

梵高是19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对20世纪的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将一起沿着梵高绚烂而短暂的生命轨迹,去深刻了解他独特而矛盾的一生。

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在荷兰南部北布拉班特省的一个名叫津德尔特的小村庄。这里与比利时的国界相邻,还是个偏僻落后的地方。田野里看不到色彩鲜艳的郁金香,周围的景物呈现出一片灰色,令人不由自主地忧郁起来。这里的村民们都过着平静、沉寂的生活,波澜不惊。

在荷兰,梵高家族是个著名的古老家族。家族中曾经出现过很成功的美术商和军人,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岁月。梵高的祖父文森特是一名牧师,父亲西奥多卢·梵高也是一名牧师。

西奥多卢牧师不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还缺乏口才。他讲道的内容平淡无奇,表情和声音显得很笨拙、了无生气。总之,他不是一个优秀的牧师,在他的身上缺少燃烧的激情。对于西奥多卢的表现,亲友们都很失望,因为他没指望可以继续升职了。但西奥多卢是一个认真负责、忠于职守、做事谨慎的人,村庄里的居民都很喜欢他。他温和的眼神、博大的胸怀和亲切的态度,使任何人都愿意接近他。

梵高家族在当时还是很有社会地位的,因为西奥多卢的兄弟都是很能干的人。他的兄弟中有的是大画商,甚至还开有全欧洲著名的画廊;还有一个是海军司令。在梵高的一生中,他的叔叔、伯伯都曾给予过他极大的帮助。

梵高的母亲安娜·科妮莉娅·卡本特斯出身于一个很体面的家庭,她的父亲担任荷兰第一部宪法的王室附录制作工作。不幸的是,卡本特斯家族的健康状况很糟,有遗传性的精神方面的疾病。安娜的一个兄弟就是因为有羊痫疯而夭折。安娜虽然并没有这方面的疾病,但是在她身上偶尔也能显现这种迹象。平时她性格温顺柔和,一旦遇到违背她意愿的事情时就会变得异常激动,时常会有些神经质般的多愁善感,甚至歇斯底里。

西奥多卢在29岁的时候,与大他3岁的安娜结婚了。虽然安娜有时过于敏感,但是她非常勤劳、善良,是料理家务的好手。她在庭院里种上蔬菜和果树,房子周围也盛开着她精心种植的各种鲜花。家里家外在安娜的操持下有条不紊,家庭生活安逸平静,全家人每天都过得十分愉快。安娜经常和牧师丈夫一起带着小礼物去探望和帮助生病或生活有困难的邻居。

他们结婚后不久,就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西奥多卢牧师为儿子取名为文森特。这个名字一方面是为了纪念梵高成功、显耀的祖父,并且梵高的伯伯也是这个名字;另一方面是取自这个名字本身是“胜利者”的意思。他们殷切盼望这个孩子将来能够光耀门楣。没想到的是,这个孩子才活了六个星期就夭折了。安娜和西奥多卢悲痛不已,他们亲手把孩子的尸体埋在附近阿拉伯橡胶树下的墓地里。

他们稍稍感到安慰的是,没过多久安娜再次有了孩子。1853年3月30日,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这天恰好是上一个夭折的孩子一周岁生日,真是不可思议的巧合。为了纪念失去的孩子,他们仍然为儿子取名为文森特,全名是文森特·威廉·梵高。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的伟大画家梵高。

以自然为伴的童年

梵高的家在面向村子的那条直线道路旁,是一栋外表豪华的牧师公馆。后来,在这里又相继出生了五个孩子,三个女孩、两个男孩。1857年5月1日,弟弟提奥出生了。他是梵高一生的知己和生活资助者,可以说没有他,就很难有成就非凡的梵高。

小小的牧师公馆住着六个孩子,虽然热闹,但是整天哭喊、吵闹声不断。每当西奥多卢牧师要准备明天的讲道内容时,常常要呵斥吵闹的孩子们使他们安静下来。梵高是孩子中最安静的一个,他从不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嬉笑玩耍,只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待在一边或到田野里散步。他尤其喜欢亲近自然,欣赏种类繁多的花草,观察不同的昆虫、鸟类。

梵高也是所有孩子中脾气最古怪的一个。他较多的遗传了母亲的性格,倔犟而敏感,有时甚至不可理喻的固执。他会因为一点小事大发脾气,生气时浑身颤抖、无法控制。谁也弄不明白他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些引起他兴趣的事情让他莫名其妙呈现狂热的态度,而后又会因此而懊恼万分、痛苦不已。家里的人对梵高的脾气都感到束手无策。

弟弟妹妹们也很怕他。梵高长得很瘦弱,一头红色的鬈发,但他情绪激动时眼睛会发出愤怒、哀怨的复杂光芒。他的身上有一种眼睛看不到的粗犷、野性的力量,使人望而生畏。安娜和西奥多卢对梵高却很宠爱和宽容,也许是因为梵高的出生弥补了他们失去第一个孩子的痛苦吧。梵高的性格也确实令他们感到难以控制。

一天,梵高的外婆从普雷达来看望他们时,梵高正在大发脾气。外婆感到忍无可忍,顺手给了小梵高一个巴掌,愤怒地说:“你这个坏孩子,非给你教训不可!”然后把梵高推出门外。她又对女儿安娜说:“我养过十二个孩子,从来也没有看过这样任性的家伙。你们应该好好管教他才行。”安娜听后默不做声。因为梵高曾经只是摔了一跤就气得一天不肯开口,谁也拿他没有办法。

8岁的时候,梵高画了他一生的第一幅画——素描的一只猫。他兴冲冲地把画拿给母亲看。安娜见他画得很好,夸奖了他一番。哪知得到母亲的夸奖后,梵高竟然立刻把画撕了。还有一次,他用黏土捏了一个小小的人像,黏土人像非常逼真,全家都拍手叫好,梵高却马上把它摔坏了。没有人能够理解梵高的行为和心理,弟妹们大多都疏远他,因为他实在是太不可捉摸了。

梵高的妹妹伊丽莎白曾写过一本书,书名是《回忆哥哥梵高》。书中有一段描述童年时梵高性格的话:

大哥没有理会我们,匆匆忙忙地从我们面前走出去。我们的目光跟着他的脚步走出庭院,走过牧场,消失在往河川去的路上。当然,我们都知道大哥要去哪儿。因为他的手里拿着一个玻璃瓶和一捆渔网。

虽然我们也很想一起去,但没一个人会说:“也带我去吧。”事实上,谁都知道大哥决不会带我们一起去的。

大哥有特别的办法,用来捕捉生活在水中的昆虫。不管任何形状或大小的虫,都逃不出大哥的手掌。回家后,大哥把捉到的昆虫一只只很小心地放进小盒子里,然后在一张白纸上,分别用清楚的法文给它们取名。这些名字只有大哥有能力记住,别人都无法分辨清楚。

平日里,大哥决不接近村里的人。他常常跑到原野或森林里去观察刚发芽的小植物,或是小鸟的生活习性。对于小鸟的生活习惯,他都了如指掌。他知道各种鸟的名字、它们分别住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倘若看到一群云雀飞到麦田里,他立刻就知道它们将会停在何处、做什么事,结果全和他说的一样。

想必是大自然和大哥说了不少的悄悄话吧。

梵高在村里的小学读书,他的同学大都是贫苦的农家子弟和纺织工人的孩子。他们行为粗鲁,经常口吐脏字,梵高很快沾染上这些恶习。他常常和同学吵架、反抗老师、不守校规,学校里的老师们为此都伤透了脑筋。梵高的班主任经常来找西奥多卢牧师,诉说梵高的恶劣行为。他请求西奥多卢快点想个解决的办法,他已经快要崩溃了,实在不行就让梵高退学吧。

西奥多卢牧师对自己的大儿子也无可奈何,只得抱歉地请老师原谅梵高,他相信梵高的本质并不坏。对所有人来说,梵高就是一个到处惹人头疼的古怪的孩子。这时,只有梵高的弟弟小提奥不这样认为。提奥除了和梵高是一样的红色鬈发外,身材和性格都像极了西奥多卢。他不仅举止大方得体,还很善于交际。

小提奥从哥哥画出的花朵、桥梁、狗、风景中,都感受到了梵高细腻、温顺的情感和丰沛的感情。他觉得只有从这些画里,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哥哥。每当看见别人对梵高责怪、讽刺时,他会非常愤怒并越来越同情哥哥。梵高能清楚地感受到小提奥对他的亲密的情感,他对小提奥也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强烈的手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