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苏格拉底(名人传记丛书)
13948700000007

第7章 一生寻智(2)

高尔吉亚是一名极有声望的智者,他较苏格拉底年长,大约出生在公元前480年,他的寿命在100岁至110岁之间。关于高尔吉亚与苏格拉底之间的关系,柏拉图在他的《申诉与辩护篇》中有所叙述。从叙述中可以看出,修辞、演讲及辩论技艺之所以发展迅速是与社会需要密切相关的。

还有一位名叫普罗狄科斯的智者也极有声誉。普罗狄科斯是苏格拉底的老师,在《美诺篇》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美诺的谈话,苏格拉底对美诺说:“高尔吉亚是你的老师,正像普罗狄科斯是我的老师一样。”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普罗狄科斯的学识评价很高。苏格拉底说:“我渴望听普罗狄科斯的讲话,他是一位智慧完美的人。”

智者的语意是使知识有更重要的价值,苏格拉底并不否认智者有这种能力,所以他也说诡辩者是“使人变得更聪明的人”或“教导他人的人”。但是,苏格拉底也看出“知识的力量是可怕的”,盲目遵从而不加以思索的人是不适合掌握知识的。

当然,智者所提出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也给苏格拉底提供了思想探索的环境。苏格拉底和智者都已开始探索人类的心灵、灵魂,但是所用的方法和态度大不相同。

苏格拉底研究人性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现实的物质享受,他不在乎生活是否富裕,也不在意能否闻名于世。他年轻时曾致力于阿那克萨哥拉所主张的“理性为万物种子”的学说,对它失望后便不再研究自然。他始终不忘“德尔斐神论”的喻言,所以视全人类的前途与命运为自己的责任。

苏格拉底具备的能力比智者要高出许多。每当苏格拉底与人辩论时,总是先谦虚地表明自己知识浅薄,希望先了解他人的观点。这时,对方总是得意扬扬地卖弄自己的所有知识,苏格拉底听完后并不加以批评,而是先夸赞一番,然后再表示他还有一两处不甚明了,继而提出几个问题,揭示出对方理论中的不实处、谬误处,令对方词穷而折服,继而承认与赞成苏格拉底的主张。

遵循灵魂的指引

苏格拉底在欧洲思想史上的意义是什么?一般所说的思想,是指内心萌发的想法。它产生在生活中,并指导生活和行动。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简单说,苏格拉底创造了灵魂的概念,它从此之后统治着欧洲的思维。

对苏格拉底的思想与精神进行探讨,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他的思想及精神由何而来?因为思想的来源,对一个人的思想有决定性的影响。苏格拉底不断地思考、修正,最后才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看到的苏格拉底精神。

苏格拉底是一位具有成熟“自觉性”的哲学家。他将这种“自觉性”视为一种思想,并看做一种使命。如果一个人被任命为使者,就一定要赋予他一项特定的任务,让他完成。对苏格拉底来说,这是神所给予的使命。他的思想可以被称为“天职”,他的这种“天职”与他的死有密切关系,他最后就是以死贯彻了他一生的原则。

苏格拉底曾参加三次战役,每次都有“神秘的声音”呼唤他、指示他,而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又对凯勒丰说“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人”,这些都是苏格拉底所被赋予的使命。他在执行自己的使命时,第一件事就是,使那些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唤醒人们的“无知”呢?因为,他对“灵魂”有独特的看法。这是受俄耳甫斯教的影响,这一宗教给灵魂所下的定义是“一个永生不朽的个体,并具有‘神性’”。该宗教认为,只要人类能按该教礼仪立身处世,灵魂的神性就能得到恢复,并得以永生。

关于“灵魂”,苏格拉底认为它具有俄耳甫斯教所认定的重要性及不朽性,并且还是“存在于我们体内的一种精神,我们当以此为凭据来断定我们自身的智、愚、善、恶等”。

由此可见,灵魂并非鬼魂,而是一种自觉的人格力量。因此,苏格拉底一直强调,要“照顾灵魂,使之臻于至善至美”。苏格拉底所声称的“照顾”,与俄耳甫斯教所主张的“照顾”不同。按俄耳甫斯教义,“照顾灵魂”即是“按道德、礼仪行事”;而苏格拉底所认定的“照顾”,则是培养理性,使思考与行为都能合乎理性。

基于此,苏格拉底认为,如果人们能够对自己所作所为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这就等于尽到了照顾灵魂的职责。苏格拉底所创立的这一观念,在基督教创立后,它日益为泰西人所接纳,并且成为欧洲思想界与学术界的传统。

实际上,国家的法制也是在不断修订、变化、发展的。在当时,苏格拉底虽然没有违反雅典的国法,但却被认为他的思想都触犯了雅典的法律。实际上,苏格拉底的思想与精神并未违反雅典所制定的法律的规定,更谈不上破坏了法律的规定,但他的思想与精神却超越了当初的那个时代。所以,苏格拉底的思想与精神在当时受到抵制,并由此招来祸殃,于是他的思想与精神在传统中沉寂了,但却在大众的心中继续生存着。

苏格拉底在他的“申辩”中曾强调,他自己的思想与精神要以灵魂不死的形式来表现,这是因为思想与精神是不会死亡的,将永远生存下去。这样,苏格拉底的思想与精神未能消失,生存下来了,并且得到了发扬光大。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生死息息相关,而处在动荡不安环境下的人们,更需要精神的粮食,苏格拉底也是一样。这时,苏格拉底已经转变了关注自然科学的方向,全心致力于研究人类和思想。苏格拉底与智者的斗争越来越明朗、尖锐。

这时的雅典,人们虔诚地信仰神和传统宗教。他们迫切地想知道神对于希腊十分令人担忧的情况是如何判断的。

可能神对苏格拉底有更深刻的了解,所以通过开朗而热情的凯勒丰传达了神示。当凯勒丰向神询问并祈求神示时,神告诉他,在雅典没有较苏格拉底更具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听到这一神示时,曾感到极其困惑与震惊,虽然他觉得神示是绝对正确的,但他对此却又不敢完全相信,他认为神示的这句话必然有更深的含意。后来,苏格拉底才接受了这一神示。

于是,苏格拉底首先审视自身,然后再走出去寻找对此有所了解并作出阐释的人。德尔斐神殿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寻找智者的方法也是先了解自己。他经由与别人的问答,剖开自己的内在与别人的内在。他认为一个人思考,容易陷入自我矛盾的状态中,了解自己的最好办法,是以别人为镜子来照自己,也就是说经过交谈、答问,来考核自己和别人。

当苏格拉底被审判时,他在法庭上的申辩中有这样一段话:“雅典人啊,我现在的申辩并不像一些人所想的那样,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你们,使你们不至于因为处死我而辜负了神所赠的礼物。

“你们如果判我死刑,再去寻找到像我那样与本邦结下不解之缘的人是不容易的,用粗俗点的话说,就像马虻粘在马身上那样,品种优良的马由于懒惰肥大起来变得有些迟钝,需要马虻刺激;我想神将我安排在此,也是这层用意,让我到处追随你们,对你们每一个人提醒个不停、屡加劝告和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