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名胜目中无时空
13944100000005

第5章 古陵墓(2)

除此之外,地宫里还置有“白佩”“素幡”和“明器”等。根据武则天所撰写的《述圣纪碑》碑文中考证,地宫里还有不少珍贵书籍和名人字画。史载五代时期耀州节度使温韬盗掘昭陵时,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这说明昭陵地宫的封闭程度是很高的,那么乾陵作为两位皇帝寿终正寝之地,其封闭的程度一定超过昭陵。从1960年发掘隧道时得知,乾陵至今未被盗掘。那么,可以想象,待到幽宫重启之日,将会出现世界第九大奇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

二、“无字碑”之谜

乾陵“无字碑”立于朱雀门外司马道东侧阙楼前,高大雄浑,闻名于世,但碑上没有刻一个字,引得历代无数的游人和学者抚碑遐思,不得其解。“无字碑”起源较早。史载东晋太元八年(383),前秦苻坚率军70万为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谢安死后,有人认为谢安功高莫名,应立碑而不刻文,意即功劳之大,非语言所能表达。“无字碑”之说,可能由此而来。

封建社会的帝王陵前本来是不树碑的,墓穴内也不放墓志铭。其用意就是认为皇帝的功德太大,难以用文字去表达。但是乾陵却突破了这一惯例,在朱雀门外竖了两通高大壮观的石碑,一个是女皇武则天的“无字碑”,一个是唐高宗的金字“述圣纪碑”,堪称“历代群碑之冠”。历史上帝王陵墓前立“无字碑”者,以唐乾陵为最早。乾陵“无字碑”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98.8吨。圆首方砖,碑首刻有八条生动有力的螭龙。螭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螭首作为装饰,常见于古代青铜彝器、碑额、屋脊、殿柱及印章上。碑身两侧各刻有冉冉腾飞的《升龙图》一幅,高4.12米,宽1.19米,龙爪锋劲尖利,身躯矫健,腾云驾雾,充满活力。龙头之上有一展翅翩跹的金凤凰,神态飘逸若仙,出神入化,绝前仅有,令人叹为观止。碑座正中刻有《狮马相斗图》,长2.14米,宽0.66米。图中雄狮昂首怒目,威猛强健,而马却屈蹄俯首,伺机待逃。整个“无字碑”浑然一体,雕刻精美,不愧为我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

乾陵“无字碑”于盛唐时建立,但却未刻唐人一字,个中缘由,后人纷纷猜测。如今留在“无字碑”上密密麻麻、模糊不清的字迹,宋金以来文人学士的诗文和近年来人们不停地议论,正说明人们对它的关注和解谜之迫切。到目前为止,对武则天的“无字碑”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

第一:德大说。有人说武则天以女子称帝,创前代未有之奇局,必定自认为功

乾陵“无字碑”

高德大,可与秦始皇相匹。秦始皇曾作无字碑以颂其德,武则天仿而效之,故有此碑;而另有人说武则天死时,自认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故仅立白碑,不刻文字,取《论语》“民无德而称焉”之意。

这种说法,初看似乎不无根据。今泰山云海之中,确有一座被认为立于秦代的“无字碑”。可是,仔细一想,《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封禅书》载秦始皇刻石之事甚详,但没有提到在泰山立“无字碑”一事。假使武则天仿效秦始皇,那她应将“无字碑”立于泰山,而不应树在墓地。更何况武则天葬乾陵是她死后才决定的事,她怎么会将自己的功德之碑提前立于乾陵的观阙前?而《论语》所谓“民无德而称焉”是孔子针对泰伯三让天下而言的,意思是说,泰伯品德极高,老百姓简直找不到恰当的词来称赞他。泰伯不是“帝王”,故“民无德而称焉”,决无“帝王德高功大”之意。

其二:自惭说。有人说,武则天喜欢自诩,临终大树碑石,以歌功颂德,但撰写碑文时,愧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因而留下了“无字碑”。这种说法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史书上有关武则天晚年的材料较多,但没有临终“自惭”的记录。再者,武则天生前曾为其父立了“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帝碑”,为自己立了“大周万国颂德天枢”,临终前怎么会一下子“惭愧”到这步田地?

其三:称谓说。有人说“无字碑”不是武则天自立的,而是唐中宗李显给武则天立的,白碑立好后,李显在武则天的称谓是书为皇帝还是母后的问题上举棋不定,从而形成了“无字碑”。这种说法表面上有些道理,实际上幼稚得很,《唐书》载:武则天临死前,曾宣布去帝号,死后亦被谥为“则天大圣皇后”。且终中宗之世,通称“则天大圣皇后”。因此,唐中宗真要给武则天立碑,称谓是不成问题的。纵或有些称帝称后之纠纷,也在乎中宗一念之间,何至于举棋不定,以致留白碑一座!

其四:非碑说。有人说“无字碑”不是碑,而是“祖”。“祖”代表宗庙,当然不写文字。持此种说法者是见“无字碑”在左、“述圣纪碑”

碑石。史载先秦时代,天子诸侯立“祖”于宫殿之左,以祀先祖,置“社”于宫殿之右,以奉土神,谓之“左祖右社”。此说有标新立异之嫌。

其五:遗言说。此说似近情理。武则天自显庆五年(660)参与朝政到神龙元年(705)归位中宗,内辅外临数十年,治宏贞观,政启开元,维护了唐王朝的强盛局面,确实算得上是风流人物,巾帼英雄。因此,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价”是有可能的。此说是郭沫若在“我怎样写《武则天》”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此作原刊于1962年7月8日《光明日报》。该文略云:“没字碑,是纪念武则天的碑,原无文字。据说是根据武后的遗言:自己的功过由后人评价,不刻文字。”郭老名气大,这一观点一提出,很快被人们接受。后来又有人按照自己的意思发展了郭老的观点,擅自去掉了原话中的“据说”二字,使语气变得十分肯定。当然,如果武则天果真留下了这样的遗言,那么无字碑的真相自然就大白于天下了。但问题在于,有关武则天的最主要的史籍如《新唐书》《旧唐书》《通鉴》《唐会要》所载武则天遗制中并没有这样的词句。因此所谓的武则天“遗言”,纯系想当然而已。

武则天死后,李唐皇室争斗频繁激烈,先是韦皇后效法武则天,继而李隆基杀韦皇后及其党羽,又与太平公主发生激烈冲突。直到先天元年(712),睿宗让位给太子李隆基后,争斗不安的局面才算稳定下来。在这7年左右的内争中,也有可能将撰写碑文、刻碑之事搁置一边、无暇顾及,或因中宗的早死、睿宗的昏庸而未能为文之故。因此,武则天的“无字碑”恐怕也与动荡的局面,中宗、睿宗的修养、态度及别的一些个人因素有关。

近年来有关人士曾对“无字碑”作过仔细的考察和研究,发现在碑之阳面,从上到下,布满了4.5厘米见方的格子。这些格子绝对不是后人刻上去的,只有一种可能——当初立“无字碑”时是准备往上面刻字的,而且已经写好了碑文。根据留在碑面上的格子计算,碑文约3300余字。由此推测:乾陵“无字碑”是武则天死后由中宗立的。“无字碑”之所以无字,制立的“述圣纪碑”不赞同,或是与当时朝廷内外的形势、当权者个人情况以及武则天遗制“?庙、归陵、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等有关系。

三、章怀太子墓为何有两合墓志

墓志是人们为纪念死者或他们的先祖,把其事迹、经历和德行、功勋铭刻于石,埋在墓中,借以留传久远的一种方式。其性质和碑刻相近。散文体的叫“志”,韵文体的叫“铭”。刻石上有志无铭的,称为墓志,有铭无志的称为墓铭。大多数志铭二者兼而有之的,就叫墓志铭。人们习惯统称“墓志”。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表明,墓志起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因此,唐代墓志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研究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纵观唐代墓志,大多数都是一墓放置一合墓志。但乾陵陪葬墓之一的章怀太子李贤墓内却放置了两合墓志,比较特殊。那么别的墓葬只有一合,为什么这里是两合,而且是不同的两合呢?这是因为墓主人有一段不平常的经历。两合墓志映射出了李贤太子身后的三次葬礼。

章怀太子李贤,是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曾立为太子。太子在监国期间,协助父皇处理朝政,颇有声望。读过《后汉书》的人都知道有“章怀注”,注者正是这位章怀太子。正是在《后汉书》的注解中,出现了抨击母后临朝,外戚专权的文字,他的母亲武则天,便以他私藏武器、阴谋政变的罪名,将他废为庶人,贬谪四川巴州(今四川巴中县)。他在31岁那年被杀害,随后葬巴州城南化成山麓。这是李贤第一次葬礼。他的兄弟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于神龙二年(706)将其迁回京师,以雍王身份陪葬乾陵。这是李贤的第二次葬礼,这次埋葬就有了第一合墓志,即“故雍王墓志铭”。5年之后,他的二弟睿宗李旦在位,彻底为他平反昭雪,追封为章怀太子,与其妻房氏合葬。这是李贤的第三次葬礼,这次埋葬出现了第二合墓志,即“大唐故雍王赠章怀太子墓志”。三次葬礼,一次比一次隆重、荣耀,反映了当时宫廷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然而故事一系列谜团当中唯一探索得比较清楚的一桩事情。

四、乾陵61尊石像的真实身份

乾陵前面立有61尊石像,他们究竟代表什么人?有的说那是当年参加高宗葬礼的61个国家的首领、大臣和客使。在唐代史籍里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此说是现代人根据宋徽宗第三子、郓王赵楷《乾陵记》中“乾陵之葬,诸蕃之来助者何其众也”的感叹推测得出的。这批石像初立时,可能是64尊。根据《大汉原陵秘葬经·碑碣基仪法》中天子山陵前设石像均应左右对称排列的记载,结合陵前其他石刻对称式左右排列的方式,这批石人像应是东侧32尊、西侧亦32尊。初立时,人像背部均刻有名衔,以标明其身份、姓名、官职和国家。随着年长月久,由于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大部分文字已不复存在。史学家们根据《长安志图》、《金石录补》等文献,研究考证出了其中的36人。这些人名为今天研究全部石人的真实身份、来历和意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这36人当中,真正属于国王身份者只有6人,即龟兹国王、疏勒国王、于阗国王、朱俱半国王、康国王、波斯国王;王子2人,即吐火罗王子、石国王子;客使3人,即东突阙使2名,吐蕃使1名;唐朝的十二卫大将军、将军,计17名;其余的则是本州的都督。由此可见,这批石人是36尊石像中,有些人的生平事迹和生卒年月在唐代史籍里可以找到,根据记载,他们有些在高宗入葬乾陵前几年就已去世,有些是武则天执政以后才被册封。既然如此,这批人均参加过当年高宗葬礼的观点就难以成立。

虎丘剑池之下有没有吴王墓

虎丘,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西北,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说“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虎丘高36米,周围63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虎丘本名海涌山。公元前550年,吴王阖闾死后,夫差即位,在此修筑坟墓,葬后三日,有人见一白虎踞蹲其上,遂起名为虎丘。到唐朝,因避唐太祖李虎的讳,曾改名为武丘,宋朝以后才复称虎丘。

“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书。颜体素有“蚕头燕尾”之称,造诣极深。经过很多年“虎丘”两个字逐渐被侵蚀,到了明代苏州太守马之骏命令著名的石刻大师章仲玉将“虎丘”二字进行描摹补刻,但是后人看来总觉得“虎丘”二字没有“剑池”二字写得那么好,那么漂亮,所以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称为“假虎丘真剑池”还有另一种意思:剑池的东西两壁悬崖陡立是天然形成的,而虎丘的后山则是人工用土垒成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吴王阖闾的墓。

池里。据《越绝书》记载:“阖闾之葬,穿土为山,积壤为丘,发五郡之士十万人,共治千里,使象运土凿池,四周广六十里,水深一丈,铜口三重,倾水银为池六尺,黄金、珍玉为凫雁。”此外,陪葬品中还有3000柄鱼肠剑。

剑池两岸峭壁如削,藤萝斜挂,上跨正桥,下临深渊,是虎丘著名的一景。据《郡县志》记载,秦始皇时,为求珍异,曾在虎丘凿石寻找吴王墓,结果未知所在;三国孙权时,又穿石找寻,亦一无所获,其凿石处,遂成深渊,变成了今天的剑池。

吴王阖闾墓之谜,在阖闾下葬后即已产生。虎丘另一名胜“千人石”,相传就是吴王夫差葬父后,怕工匠们泄露坟墓的秘密,而杀死全部筑墓匠人的地方。如今“千人石”断面色泽略带暗紫色斑驳的痕迹,据说那是被害者的血迹,这给吴王墓又添一分传奇的色彩。

剑池下面究竟有没有吴王墓?公元988年和1523年,剑池曾两次水涸池空,游人竞下探之。据地方志记载,剑池上面的山崖上,“蛟龙听法”四字之上,有明朝时苏州解元唐寅、宰相王鏊等人的石刻,大意说,在明正德七年(1512)剑池水涸,在池底发现了吴王墓,两千年的神秘一旦显写了一篇《吊阖闾赋》表示感慨之情。由于历史上常有人坠落剑池溺死,人们便附会了不少神话传说,说什么剑池深不可测,下藏飞刀等,故一直无人敢下池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