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互联网+:小米案例版
13943800000011

第11章 “互联网+”第二特征:虚实结合(2)

顺丰的“嘿客”几年之内要在社区里开出三万家社区店,它的商业模式最终是否可行尚属未知,这是战术的问题,从战略上看,顺丰选择社区是非常正确的。为此,我专门飞到了深圳,和顺丰嘿客的总裁袁萌聊了近三个小时,我说:“你把店开到社区,我觉得非常正确,但是开的方法也许可以是这样、这样、这样的。”袁萌说:“是的。不过当年王卫请我负责嘿客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你要先把店开进社区,就算不知道怎么开也没关系,因为你一旦开进去了,就会有人飞到深圳来教你应该怎么来开这家店。”我当时坐在那里唯有赞叹:“王卫确实是一个战略家。”

京东在连接线上线下方面动作很大,它与上海、哈尔滨、温州、西安、乌鲁木齐、东莞等十余座城市的万余家便利店达成了战略合作,承诺15分钟快递。那么,京东为什么不找大商超合作?1公里范围圈的商业就很好地解决了时空不对称的问题——便利店以及SPA、精油等服务都很受欢迎。京东选择便利店而非大商超合作是很有道理的。

现在民生银行要开社区银行,要么离你家特别近,要么离你办公室特别近。因为如果离我不够近,我就会选择在网上解决问题。我认为社区银行也是非常有前景的。

距离再近一步就是小区了,小区是100米之内的范围。

现在有企业免物业费去做小区的物业服务,它赚的是各种服务的钱——比如业主订餐可以打电话给我,我再找相应的饭店买过来,我可以赚饭店的钱。它还可以掌握小区业主的消费记录,衍生出各种商业模式。地产商开发社区经济有天然优势。今年6月,以社区O2O为主要概念的“彩生活”在香港一上市,就以高达六十余倍的市盈率发行,成为港股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中的“黑马”。我给民生银行不同部门讲过三次课,让我对这家银行刮目相看。他们不但在推动“社区银行”,也在通过收购物业公司的方法,进军100米。一家银行收购物业公司,其战略目标已经非常清晰了。

比小区更近的是家庭,真正的零距离——小米、华为、海尔都在做智能家居,这里面有很多商机。

未来离消费者最近的是智能家居。例如洗衣机、冰箱能上网之后,就可以跟服装、食品企业下订单。

雷军在接受福布斯亚洲采访时说:

除了移动互联网之外,今天又一个新的机会兴起了,但是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名词,这里面包含智能设备,包含IOT(Internet of things,互联网即互联从人向物的延伸),包含家庭互联网,大概都在讲一类的事情,我们会用home Internet(家庭互联网对家中冰箱、电视机等电器的连接,以物为节点到以人为节点联系亲情)这样的词来描述。

所以,真正的零距离,是O2O的终极竞争。

线下商业不可能被替代。但是互联网在用信息对称加上高效物流的方式不断向零距离进攻,而线下在用更好的体验,不断突围。一个新的平衡,将在几年后形成。

看过了两个角度的理论分析,再来看一个布局O2O的具体案例。

2014年8月,小米推出了手机操作系统MIUI6。MIUI6强化了“黄页”功能,这其实是个电话号码的信息平台。通过“黄页”,用户可以直接找到银行、酒店、休闲娱乐、火车机票、物流快递、美食快餐、电商购物等15类主流服务商的客服号码,还能够在手机上直接完成充话费、查余额、查快递、打车、游戏充值、挂号、电影票等功能,而不再需要调用专用APP。

“小米生活”正在成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并实现比“黄页”更复杂的订餐、订酒店等服务。

小米负责提供平台,平台上的服务功能大部分都不是小米自己做的,而是由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商提供的,如“打车”功能是与快的打车合作的,“挂号”功能则是由挂号网提供的。用户使用“黄页”功能,只需要点击两下,顺丰的快递大哥就能够上门取件。之所以这么方便,就在于小米的信息系统已经与顺丰直接对接。未来小米将会与更多的公司实现直接连接,让用户享受到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务。

小米联合创始人洪锋认为基于小米操作系统的O2O服务大大便利了用户:

一个人生活中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但是你不可能把所有的消费都装一个APP,而且对应不同的帐号,不同的管理,其实不方便。小米手机做门类齐全的生活服务,用统一的帐号、统一的支付很简单、很方便,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你不需要安装任何东西,只需要有一个小米帐号,这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和苹果做的passbook(苹果于2012年推出的一款手机应用,该应用将整合来自各类服务的票据,可以存放电影票、登机牌、礼品卡等票据)是一样的。

passbook是开放给所有的服务商,小米也会有相应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这个也会做,但是在界面上,我们也会挑选一些服务商。

比如我们在电影方面接受了“格瓦拉”,但我们有可能还会接其他的电影票提供商,这样我们可以给更多用户提供服务,因为格瓦拉上海比较靠谱,北京统统没有落地,对吧?但是如果说有一家提供者可以在全中国都做得很厉害,我就没有必要再接另外一家,因为我有这个时间还不如拓展一个新的服务方向,这是从用户最终体验出发的。

MIUI提供各种生活服务不是挑战更多的行业,我们是帮助更多的行业或者说跟他们合作。因为这些服务,我们自己一个都没做,我们没有人做这些东西。如果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挑战的话,是不会跟我们合作的。

我们的功能是整合到系统里面去的,用户在用这个功能的过程中,能够非常清晰地知道提供这个功能的品牌。我不希望他打我的客服电话,我希望他知道这个服务由大众点评提供,就直接打大众点评的电话;这个服务是由窝窝提供的,请打窝窝的电话;这个服务是格瓦拉提供的,请打格瓦拉的电话。

再牛的O2O在手机上的安装率都可能不超过5%。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剩下的那95%的人服务好,让他们也能够有一个更低的门槛,他不需要安装,就可以用O2O服务。

延伸阅读

三八妇女节,你在过节,阿里在“打劫”

(本文首发于“福布斯中文网”)

2015年3月8日这天,阿里又任性了一次,自掏腰包补贴淘宝用户,消费者只需要当天登录手机淘宝,扫一扫参加活动的商品条形码,进入购买页面后,就可获得最高5折的减免优惠,每个用户最高补贴100元。

据淘宝官方统计,3月8日上午9点,扫码抢购开始后10分钟内,有38万用户参与扫码,金额相当于10分钟内扫走10家一线城市超市的销量。开始后的30分钟内,共有54万用户扫走30万卷纸巾、4万瓶洗衣液、30万箱牛奶和3万桶食用油。30分钟内,高露洁牙膏卖掉了线下一家大型超市促销1个月的量;1小时内,金龙鱼非转基因调和油的销量相当于线下一个大型超市一天销量的125倍;两小时内,250ml装的伊利金典纯牛奶的销量达到线下一家大型超市一天销量的近20倍。

这一天,因为扫码而产生的销量,据说已经超过1000家超市,“一分钟扫掉一家大卖场”。

除了震撼以外,作为商业机构,尤其是百货商超,我们更要深刻地理解,阿里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逻辑是什么?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以后会不会有更多的互联网公司也这么做?

我在《互联网+战略版: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里写到,企业的价值大体分为两种: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海尔把冰箱做出来,叫作创造价值,苏宁把它卖掉,叫作传递价值。创造价值类企业的核心是产品,传递价值类企业的核心是流量。今天,连接企业与消费者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公司除了在网上自建流量体系外,开始“打劫”线下百货商超类企业的流量。

以超市为例,租金、人工、水电、损耗,这些都是线下成本。这些成本的目的,都是为了“展示”;然后通过展示,获得流量(客户的到店);客户到店后,通过体验(复杂信息),做出是否购买的决策。一旦决定购买,原来顺理成章的是,客户拿着商品,到收银台付款,把东西买回家。在这个的闭环中,超市把展示成本(租金、人工、水电、损耗),加到了商品价格上,转嫁给消费者。但是,看完以后决定要买,有没有可能不在你家买,也就是所谓的“货比三家”呢?这时超市付出了展示成本,消费者获得了体验收益,但是成本并没有完成转嫁。这里其实有一个BUG(漏洞),只是很多消费者怕四处比价的麻烦,这个BUG被利用的机会并不可观。

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打劫者”出现了。阿里在3月8日的扫码购,其实就是利用了传统商业逻辑中的这个BUG,消费者在超市体验了这款商品,做出要购买的决定后,阿里说:你用手机扫一下这个二维码,网上更便宜。消费者受利益驱使,被便捷推动,一扫码,发现确实便宜,就真有可能到网上下单了。网上为什么有可能会便宜?因为他们并没有付出超市的展示成本。所以,扫码购,利用了传统商业逻辑中的这个BUG,一下子让所有的超市,变成了网店的体验店。

面对流量打劫者,百货商超类企业有两种办法,一个治标,一个治本。

治标的办法是,不允许消费者在超市掏出手机,或者整个超市屏蔽手机信号。这个办法会修复BUG带来的症状,但是并没有修复BUG,而且会带来的新问题是,因为不能用手机,消费者可能连超市都不去了。

治本的办法是,对于并不独家销售的标准品,百货商超类的企业,最终要改变经销商、代理商的定位,变为品牌体验店,不再赚取商品进销差,而是赚取品牌展示费。看似很小的变化,但逻辑是截然不同的。商品进销差的逻辑是,展示费由经销商、代理商承担,然后把这笔费用算入进销差。这就是BUG的核心,也是流量打劫者的目标。品牌展示费的逻辑是,展示费由品牌商承担,你在这里买,在那里买,到网上买,都可以,因为都是那家品牌商的。以扣点为核心的百货商场,向以租金为核心的购物中心的转型,就是一个例子。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多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而是对整个销售逻辑的变化。这些变化,开始很难接受,但是最终会变为现实。曾经唱片公司很不满电台里不付钱放他们的音乐,要收费。但收费后,电台都不放了,宣传效果也没了。整个商业逻辑很扭曲。最后,唱片工业意识到,真正的收入,要来自于演唱会等商业模式,而电台,应该免费。自此,这个商业逻辑才理顺。

商业逻辑不顺,就会有打劫者,今天是阿里,明天还会有更多。在不顺的商业逻辑之上的O2O,只是治标,无法治本。顺应时代,变革商业模式,才能彻底修复BUG,抵挡流量打劫者,重获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