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底有温泉喷出,还经常发生微小的地震。有336条河流注入贝加尔湖,但只有一条河——即安加拉河由此流出。
贝加尔湖畔约有40座小城镇,居民以往喜欢取湖水饮用——因为湖中有吃海藻的小虾,故湖水异常纯净。今天,湖水虽受工业污染,但大部分仍很清澈。
在冰雪融化的五月,可以看清40米深水下的物体,其他湖泊连看透20米深也是少见的。
贝加尔湖四周陆地冰封得比湖水早得多。
从十月份开始,群山的峭壁就已经银装素裹,落叶松、云杉、西伯利亚杉等树木也盖满了冰雪,远远望去只见一片微微闪光的银色世界。
未到一月,大部分湖面已结冰,有的地方冰层厚达15米。
当地人驾驶汽车和卡车前来在冰上打洞捕鱼。在风平浪静时冻成的冰层,就像玻璃一样透明,可以看到鱼在冰下游弋。
但是大多数是起伏的大块浮冰。冰块常常迸裂,发出炮声似的响声。到八月,湖水大多已转暖,可以舒服地入湖畅泳。
湖上天气变幻莫测,一年四季潜伏着危险。
夏天的浓雾可能迫使船只突然停航。即使在风平浪静的日子,也可能随时刮起狂风,恶浪滚翻。
当地传说,贝加尔湖是怒神的王国。
在贝加尔湖1800种动物中,有一半以上是别处找不到的,如全身透明的凹目白鲑和银灰色的贝加尔海豹等。
“猛犸家园”——西伯利亚冻原之谜
西伯利亚冻原是一片广阔的大平原,湖泊和沼泽星罗棋布,大部分地区长满了苔藓。这片冻原位于西伯利亚北部,沿北极冰盖边缘延绵3200千米,属于欧亚大陆最北部泰米尔半岛的典型景色。
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夏天,作家和动物学家杰拉尔德与德罗尔游历了泰米尔半岛。
他们记述,那里的冻土上长满着苔藓和草本植物,苔草之间夹杂着雏菊似的小花和毋忘草般细小的百合及蓝色的花。遍地都有矮柳丛,在翠绿色的苔藓中茁壮地开放着粉红的花。
每年有三个月太阳不落。但即使在仲夏,气温也只有5摄氏度左右。
冬季则有一段时间全是漫漫长夜,不过比夏季太阳不落的时间短。这时只能看到月光,偶尔还可见到极光。冬季的气温可降至零下44摄氏度。因而留给植物开花和结籽的时间很少。这里的植物大多是多年生的,为了免遭冷风袭击,长得很矮小,生长也缓慢。
冻原的大部分下层土都是永久冻土,最厚的冻土层深达1370米。冬季,所有土壤都变成坚硬的冻土;夏季,最上层的土壤融化成薄薄的湿土,使植物能在此扎根、生长。
在最北面,湿土层只有150~300厘米厚,但是越往南,湿土层越厚,最厚可达3米,即使是桦树和落叶松等植物也能茂盛生长。
泰米尔半岛有许多地方是龟裂冻原,是一种由垄埂把沼泽和小湖分割成不规则蜂窝状的特殊地貌。
这是由于冰冻和解冻不断循环造成地面开裂形成的。在裂缝中逐渐形成的冰楔产生强大压力,使地面凸起成垄,而解冻的泥土和融化的冰水则随之沿坡而下聚成湖沼。
在冻原上,有时可以发现早已绝种的长毛猛犸的骨骼和长牙。几世纪来,西伯利亚人从冻土中挖出猛犸的长牙卖给象牙商。
肩高四米的猛犸曾活跃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其牙长达四米半,约在1200年前灭绝。
但不少猛犸的遗骸——包括完整的猛犸尸体保存在永久冻土中,主要在西伯利亚。“猛犸”一词源于西伯利亚的鞑靼语,意思是“上”。第一具几乎完整无损的猛犸尸体是1799年由一名找象牙者在利纳牛岛发现的,1803年完全挖掘出来,交给科学家进行研究。
贝兰加高原是泰米尔半岛的脊梁,高约1500米。在高原的南缘,是泰米尔湖。
这是北极最大的湖泊,但深度只有3米左右。春季,湖里注满融水,夏季有四分之三的水流入河流,冬天全部结冰。湖岸是麝牛和驯鹿的栖息地。
旅鼠则在苔藓下面打洞穴居,它们是北极狐和雪枭的主要食物。狼也在此出没,主要捕食驯鹿和麝牛。
许多动物入冬时就向南迁徙到较为温暖的地方。夏季,湖泊和小岛成了红胸雁等水鸟筑巢产卵的理想场所。
在西伯利亚西部,沼泽洼地一直从鄂毕河延伸到乌拉尔山脉,稀有的西伯利亚鹤就在鄂毕河下游度过夏天。
踩在“火球”上的冰岛之谜
根据冰岛的一个传说,公元10世纪的时候,有一位英雄站在北大西洋这个崎岖多石海岛南岸的一个高海岬上,丝毫不懈地监视海面,提防北欧海盗入侵抢掠。到如今,昔日的海岬已经变成岛内的一座山峰,离海岸约20里远,位于维拉杰迪附近。强烈的火山活动把公元10世纪时淹在南岸海底的岩石陆架升出水面,增大了海岛的面积。
在这个位于地球北部的岛上,这样的地壳移动一点也不足为奇。冰岛是地质活动很多的地方,全球任何面积同样大小的其他地方都无法相比。
冰岛今日的面积,差不多有4万平方千米,是中大西洋山岭露出水面最大的一个山脊。中大西洋山岭主要是在海底蜿蜒起伏的一条山脉,长达6000万千米,沿着大西洋海盆中线,从北极伸展到南极,属于“洋底山岭”山系的一部分。洋底山岭是延遍全球的海底山脉,长2万余千米,从南非尖端与南极洲沿岸之间,向东转入印度洋和太平洋,实在是围绕整个地球的一条大接缝。中大西洋山岭其他露出海面的部分,还有阿速尔群岛、圣彼得与圣保罗礁、亚松森群岛、圣海伦那岛,以及特里斯唐达空雅群岛等。
冰岛的基岩是以玄武岩和火山岩屑为主。洋底亦由玄武岩构成,因此冰岛地质与洋底相似。大陆的基岩上还有一层花岗岩,冰岛却大致上没有。冰岛目前的岩石,大部分早在4000万到6000万年前凝固而成。地表下面近期的地质活动,多半是在一个50~250英里的地带内发生。这个地带位于一条从西北通过全岛中心到东南的轴线上。由于冰岛长期有火山活动,化石极为稀少,所以鉴定地质年代差不多只限于利用岩石中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
冰岛上除有大量各式各样的火山锥外,还有许多活裂缝喷溢熔岩流,流出像流水似的熔岩液,把好几平方千米的地方淹覆铺平,然后凝固。这样层层堆叠,形成熔岩平原和熔岩高原。裂缝喷溢熔岩流的成因是,地底岩浆压力逐渐增加,炽热的流体迅速沿着岛中央附近岩层的断裂涌出。
离冰岛首都雷克雅维克约30英里,山岭在积雪的平原上蜿蜒起伏,长达5英里,山岭中央有一条宽阔的裂缝,从上而下,裂缝两壁是硬化了的熔岩,相信距离会越来越远。地质学家怀疑这条名叫阿曼那格查的裂缝,就是中大西洋山岭一个裂谷露出海面的部分。最近的测量证实,阿曼那格查裂缝的确慢慢扩阔,两边土地正像洋底的情形一样,向外扩展。裂缝壁上那些硬化了的熔岩,现出许许多多个岩柱。岩柱是熔岩冷却时发生收缩龟裂所造成。
雷克雅尼斯半岛像只粗短的手臂,在西南岸伸入海中,首都雷克雅维克正位于半岛的北岸。这个半岛时常发生地震,不断出现新的张裂缝和温泉,一切都显示出不久的将来便会有更多火山爆发。科学研究的计划都以预测火山的活动为目标,以避免生命财产的损失。
红外线探测器能够找出地温显著上升的地点。这种仪器可以在地面上使用,也可以装在飞机和人造卫星上来探测冰岛的地质活动。近年来人们已找出五个地温上升的地区,表示可能有火山爆发的危险,其中有冰岛南岸对面的火山岛塞尔泽。这个岛是在1963年随着海底喷出的炽热的火山灰和熔岩而冒升出来的。根据记载,自从公元12世纪以来,冰岛最有名的火山赫克拉峰每个世纪都约有两次大爆发。从山脚树木不生的熔岩平原上仰望,那个修长的“复合火山锥”光秃秃的耸入北极上空,高4920英尺。
1947年,赫克拉峰开始了最猛烈的一次爆发,开始时喷出巨量石块和火山灰,直达平流层(或称同温层)。整个地区的天色变为一片昏暗。高层大气上的风把一些火山渣和火山灰吹到冰岛以东1000英里外的斯堪底纳维亚半岛。温度高达1000多摄氏度的熔岩,一股一股地从峰顶的火山口流出,一直流了一年多。熔岩停止流出后,加上新喷出的岩层,结果把赫克拉峰的火山锥加高了450英尺。到1948年春天,火山爆发终于停止后,浓厚的火山气还继续沿山坡流下,凝聚在附近的山谷中,不时把放牧的牲畜熏死。
冰岛有部分地区受到洪水周期性的蹂躏。这种洪水名叫“冰川消融洪”,就是活火山周期性爆发把冰原下面的冰块融化后,突然涌出地面的亿万立方尺冰川水。巨量融化了的冰水本来积存在冰川下面。冰块在不能抵受下面的水压时,便会破裂,冰水就从裂口涌出来。冰水以60英里时速,挟着大冰块和大石,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农村奔去。所经之处,农庄、贮仓和人畜都荡然无存。
加拉和格里斯沃敦这两座活火山,山腰和山顶差不多完全被冰原覆盖。近年来大洪水多半起源于此。在冰岛南部被密尔达尔斯川盖住的加拉火山更可怕。这座火山大约每个世纪爆发两次。爆发时冰川消融洪便有如大河泛滥,万马奔腾地冲过辽阔的密尔达尔斯平原,直趋南部海岸。
冰岛在密尔达尔斯冰川和瓦特那川大冰原以南的沿岸地区,有辽阔平坦的洪水沉积平原。平原上有历次冰川消融洪和冰川融化的冰水所带来的沙粒、砾石和漂石,重叠堆积,每层厚薄不同,成分各具特色。许多源自冰川的溪流,蜿蜒南下,穿过平原注入大海。溪流两岸的剥蚀和沉积,经常把河道改变,给当地的农夫和地图制图员造成诸多不便。
冰岛以间歇泉而闻名于世。英语间歇泉一词就是源于冰岛语。世界上三大间歇泉区之一,就在赫克拉峰西北约35英里处。其余两个,一个在北美的黄石公园,一个在新西兰北岛的陶波湖和罗托鲁亚湖一带。冰岛的格兰间歇泉经过几百年不断喷发后,在这个世纪大大减弱,大部分已停息下来。每次喷发后,沸水迅速蒸发,留下矿物质,积聚成一个巨型锥体。这个锥体四周环绕着20余个大小不同的活间歇泉。
冰岛上散布700余个温泉。最热的一个,温度高达70余摄氏度,位于该岛中部地壳裂缝常有火山及地质活动的裂谷区。有时候,沸腾的高温把嘶嘶响的水汽,从喷口逼出。水汽喷出后,遇到冷空气便凝结起来,涌现出一股白雾样的强力喷流。如果喷口被泥土掩盖,便会成为发声冒泡的泥池。
冰岛许多民房都利用地热水取暖。雷克雅维克城里几乎每一座建筑物都是如此。沸水被人从1000~2000英尺深的水井抽出来。地下水源的温度大约是104摄氏度,经过10英里路程,输送到雷克雅维克的用户时,是100摄氏度左右。
“热液能源”对冰岛的经济极其重要。目前岛上树木甚少,火山基岩中还没发现煤和石油。千百年前岛上一片片桦木林,也早已被早期拓荒的居民砍伐殆尽,永难恢复旧观。
维拉杰迪是位于雷克雅维克城以东约25英里的一个内陆小村落。虽然距北极圈不足200英里,却以水果、蔬菜、花卉驰名。种植全靠利用地下热能来保持温室。就算热带品种的植物,也能生长。许多民房和商业大楼干脆就建在温泉之上。数年前,有一户人家的房子得到的地热超过所需,因为厨房地板爆裂,沸水涌入屋内。
在我们看来,这种意外也许觉得十分恼人,但冰岛居民还是乐于忍受这些轻微的不便,来换取廉价方便而又不会污染环境的能源。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使他们懂得如何应付、利用和珍惜岛上特殊的(有时又使人讨厌的)地下资源。
“冰冰背”与“桃花洞”之谜
河南省安阳市有两处奇观:一是“冰冰背”,二是“桃花洞”。
在安阳市南5千米的地方,有一座壁立如簪的山峰,山下有个乱石纵横的山坡,便是神秘的“冰冰背”。每逢阳春三月,天气转暖,泉水便开始结冰,以后天气越热,冰结得越厚。等到盛暑6月,赤日炎炎,游人满身大汗时,这里却冷气袭人,结冰面积可达600多平方米。但是一过8月仲秋,天气转冷,这里的冰块却又慢慢融化。冬季,泉水逐渐转暖,待到寒冬腊月,正是满天飞雪、冰封大地之时,这里不仅没有积雪,反而热气蒸腾,水暖宜人,成了一泓温泉。
在距离“冰冰背”西南方向数千米处,又有一处异景,这便是“桃花洞”。“桃花洞”比“冰冰背”高200米,洞的周围绿草如茵,一片桃林。奇怪的是这些桃林在融融春日却不开花,偏偏在寒冬腊月之时万花怒放。越是冰天雪地,越开得繁盛鲜艳,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冰雕玉琢的琉璃世界中呈现的一片绚丽烂漫的红霞,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这两处奇异景观曾引起许多地质学家和气象学家的关注和重视。他们陆续前往探查和研究,但至今未能揭开其中的奥秘。
撒哈拉大沙漠有过“绿洲时代”吗?
撒哈拉大沙漠几乎全部是沙丘、流沙和砾漠。“撒哈拉”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大荒漠”的意思,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撒哈拉大沙漠是多么的荒凉。不过,在撒哈拉大沙漠中,也时常有一些被人们称作“沙漠中的绿洲”的地方,这些地方同样水草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