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碳酸氢钙的水珠在岩洞顶部停留时,随着水分的蒸发,碳酸氢钙又会变为碳酸钙而沉积下来,附着在洞顶的岩石上。落到洞底的水滴,也同样会在洞底岩石上留下碳酸钙的沉积物。这种沉积物增长在速度上是十分缓慢的,可是一座岩洞的形成不知要经过多少万年,时间一长,这些沉积物就会越续越长。从洞顶垂下的沉积物像乳头一样倒挂下来,人们叫它石钟乳。从洞底长上去的沉积物,活像一根出土的竹笋,被称为石笋。一旦石笋和石钟乳连接起来,就成为一根“顶天立地”的柱子,称作石柱。一根根石柱接起来,会形成像舞台上的帷幕一般的屏幕,人们叫它石幔。
洞顶、洞壁、洞底还会附着不同形态的沉积物,叫石花。这些千姿百态的沉积物,由于位置、形态及组合方式不同,会构成各种各样类似人物、动物、植物的造型及各种景物,任凭人们去揣摩、想象。一座神奇瑰丽、幽幻迷离的地下仙境就出现了。随着地壳运动,这些洞穴被抬升到地面以上,成为山中的巨大岩洞。然而,含有碳酸的流水却继续对石灰岩的深部进行溶蚀,造成几层楼一样的岩石洞穴。上面的洞穴已经干涸了,中间的洞穴水汪汪、湿漉漉的,而下面的洞穴里依然有地下水流动。有时候岩洞里的地下水很大,形成地下瀑布、地下河流和地下湖泊。在洞穴的“地宫”里泛舟、赏景,借助于松明火把或各种彩灯装饰,宛若置身于童话世界,令人陶醉。
有人可能会问,我国北方气候比较干旱,水少,怎么也能形成这种溶洞呢?要知道气候也是在变的,以北京为例,在50多万年前中国猿人生活的时代还是热带、亚热带的气候呢!我国北方地区过去曾经是温暖潮湿的地方,溶洞就是在那个时期形成的。
石头之谜
在欧洲的德国、波兰和俄罗斯的平原上,是没有石头峰的,但是到处都可以见到不少巨大的花岗岩石块。
千百年来,人们用这些石头造房、铺路……几乎成天和这些石头打交道,可是谁也没有留意过,这些石头究竟是怎么来的。
19世纪20年代,有两位地质学家对于这些石头发生了兴趣。他们凿些石头带回家去,把它与从阿尔卑斯山上采来的石头进行认真的观察和比较,结果发现,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一种花岗岩。
阿尔卑斯山距离这些平原地区有多远呢?少说也有二三百千米。从阿尔卑斯山北坡流下不少河流,如莱茵河、易北河等,但是它们都没有力量把那么大的花岗岩巨石带到平原地区去。
既然不是河流搬运来的,那么这些石头会从山区自己滚到几百千米外的平原上吗?当然不可能。
后来,又有人继承前两位地质学家的工作,探索这些石头的来龙去脉。
他一方面在阿尔卑斯山测量那里冰川的移动情况,同时还对欧洲西部进行了更大范围的调查,在法国、英国的平原上也发现了同样的石块。这位细心的学者还在一些石块上找到一条条深深的擦痕。这种擦痕是冰川流动过程中所携带的石块、岩屑摩擦出来的,多呈丁字形,尖端就是冰川流动的方向。
这位学者根据石头上的擦痕,判断出它们是南方阿尔卑斯山上的冰川带来的。
冰川能有这么大力量吗?有。要知道,冰川的力气非常大,在冰川经过地方的许多巨大石块可以被它带走。在古冰川附近,我们就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很大的石块,地质学上叫它冰川漂砾。
有人会问,现在冰川只在两极地区和高山上才有,怎么会跑到气候温和的欧洲平原地区来了呢?
原来,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曾经发生过剧烈变化,有时热,有时冷。在气候普遍变冷的时期,阿尔卑斯山冰川的范围比今天冰川的范围要大得多。它不但覆盖着欧洲广大的平原地区,而且填平了北面的波罗的海和北海,把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和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连成了一个整体。这种世界上气候普遍变冷、冰川广布的时期,叫作冰期。
据科学家研究,在离我们最近的地质年代——第四纪期间,在只有二三百万年的时间里,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四次大冰期。每次冰期来临,地球气候变冷,地面上的积雪不能当年化完,就渐渐地堆积起来,形成辽阔的冰川。
在一万多年前的最后一次大冰期时,冰川曾经覆盖着欧亚大陆的北半部和北美洲的北半部,各大陆高山地区和南极冰盖的面积都比现在冰川面积要大得多。
冰川在流动过程中,挟带着不少石块,不但在石块上磨出擦痕,还不停地刨蚀地面。冰川刨蚀地面的力量之大确实惊人。任何巨大的推土机都比不上它。冰川过后,在地面留下许多特殊地形。
比如,可以在地表上形成宽浅的积水洼地和突出的低矮石脊。它们分别被称为“冰蚀湖”和“羊背石”。北欧的芬兰不是叫“千湖之国”吗?
芬兰国土上数以千计的湖泊就是冰川造成的。冰蚀湖和羊背石在北美加拿大境内也很多,而且都有一定的排列方向。人们可以用它们推测当年冰川流动方向。
在一些高山地区,虽然古代冰川已经消失,但是,科学家们仍然能找到各种古代冰川遗迹。比如,冰流过的谷地,它的外形与一般山间河谷有明显的差别,常常具有直立的谷壁和平缓的谷底,这种山谷的断面形如英文字母的U,因此被称为“U形谷”。当年冰川上源的粒雪盆与一般山坳也有区别,它的形状有如一把围椅,半圆形的陡坡,围着向一面开口的平缓洼地,科学家称作“冰斗”。
此外,冰川堆积物与一般河流堆积物也有明显区别。碎屑石块的颗粒大小混杂,没有什么层理,砾石的棱角分明,磨圆度不好。
第四纪冰期同样影响过我国。冰期时候,我国气候比现在要冷得多,高山冰川的范围也比今天大,一些现在没有冰川的山地,当时都出现了冰川。
第四纪冰期对地球的自然环境有些什么影响呢?
首先,大量的降水变成了冰,堆在陆地上,而不能流回大海,使海平面降低,一些海水不深的海干涸,变成陆地。我国东部的黄海、东海的海底,那时也大部分露出海面。
冰期对全球动植物分布也有深远影响。冰期来临,北方一些不耐寒的动植物大部分被冰死,一部分迁移到比较温暖的南方,等冰期过后,它们又重新北移。这样反复多次,就使得大陆南北动植物种类变得复杂起来。
在冰期,即使比较温暖地区的森林,也变得稀疏了。食物的不足,迫使古猿从树上下地觅食,这也是促使古猿逐渐演化为人的外界因素之一。
石灰岩之谜
石灰岩是一种很普通的岩石,铺筑马路的基石,多是石灰岩的碎块,盖房用的石灰,也是用石灰岩烧制的。
普通是普通,可是石灰岩也有它自己的“个性”。我们不妨做一个小实验:在一块石灰岩上滴几滴盐酸(没有盐酸用浓醋也可以),我们可以看到,滴上盐酸的地方会咕嘟嘟地冒起泡来,像开了锅一样。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盐酸滴上去之后,就会使它起化学反应,变成氯化钙(如果滴的是醋,就是醋酸钙),并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看起来,就像盐酸在石灰岩上“沸腾”了。
自然界里存在着很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就形成碳酸。
碳酸和石灰岩同样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生成可以在水中溶解的碳酸氢钙,被流水带走。于是,坚硬的石灰岩在水和二氧化碳联合进攻下就会被溶蚀。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蚀石灰岩的速度有多大呢?
有人在广西桂林地区进行过调查,结果是每年大约为零点三毫米。就是说每年石灰岩山石要被溶蚀掉大约有手指甲那么厚的一层。
“每年只溶蚀这么一点点,对那些石灰岩大山能有多大作用呀!”你也许会这么想。
这你可想错啦!
大自然就是靠着这么一点点的溶蚀力量,不但雕塑成了像云南石林那样几十米高的石灰岩石峰石柱,而且还能“建造”起像桂林到阳朔一带那一座座几百米高的石灰岩峰林。有名的北京周口店猿人洞,桂林的七星岩、芦笛岩,江苏宜兴的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等石灰岩溶洞,也主要是靠溶蚀作用形成的。
在我国广西、贵州、云南的石灰岩地区,到处都可以见到这种溶蚀作用的痕迹。其中包括形态奇特的溶蚀谷地、小小的溶蚀盆地、深不可测的落水洞以及许多奔流在地下的暗河等。它们没有一样不是这种溶蚀作用造成的。
从前,在地理教科书里把这种溶蚀作用造成的地形叫“喀斯特”地形。
这是因为,在欧洲的南斯拉夫亚得里亚海滨有一个叫“喀斯特”的高原,那里有很大一片石灰岩山地,形成不少典型的溶蚀地形。科学家们在这里做过详细的调查,并且把这类石灰岩地形通称为喀斯特地形。
后来,有人觉得喀斯特这个词总有些别扭,改称“岩溶”两个字。就是岩石被溶蚀的意思,这比起叫“喀斯特”来要明白精确多了。
你可能会问:这样缓慢的溶蚀速度怎么能把石灰岩溶蚀成石林、高峰和溶洞这种种岩溶地形呢?
当然,要溶蚀成这些岩溶地形确实都要花费很长很长的时间。这点,我们不必担心。地质历史本来就是非常漫长的。拿地球的一“岁”——一百万年来说,就足够了。这个算术题很简单:以每年03毫米的速度乘一百万年,得出的数就是200米。
我们知道,云南路南石林,一般高度只有几十米,桂林的峰林只有一二百米,而一般溶洞的高度也只有几十米,当然都不在话下了。
是不是凡有石灰岩的地方就能形成岩溶地形呢?也不是。岩溶地形的形成,一方面要有大面积、大厚度、质地纯净的石灰岩地层,另一方面还要有湿热的气候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植物的枯枝落叶腐解迅速,土壤和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这都有利于溶蚀作用的进行。所以,气候越潮湿、越热,石灰岩被溶蚀的速度也越快,岩溶地形也就能发育到十分完善的程度。
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岩溶地形在我国南方特别多,而北方比较少见的道理了。
当然,干旱少雨的北方也不是绝对找不到岩溶地形。像北京附近的周口店猿人洞、上方山云水洞等,都是岩溶地形,但它们并不是在今天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它们形成的时候,距离现在最少有几十万年了,当时北京地区的气候比今天要炎热潮湿得多,大概和今天我国南方的气候没有多大差别,所以才形成了这些岩溶地形。
南极冰雪之谜
南极洲是一个冰雪的世界,全洲98%的表面被冰雪所覆盖。在面积为1400万平方千米的南极洲上,其冰雪的总贮量为2800多万立方千米,占全球所有冰雪总量的90%以上。无论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南极都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库,其总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2%,占地球淡水总量的70%。
有人曾计算过,如果南极的冰雪全部融化,世界海平面将平均升高60米,那时世界上大多数的沿海城市将被海水淹没。如果南极的冰雪部分地融化,则冰雪每融化3000立方米,海面将升高1米。
南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冰雪呢?的确,从目前的降水量来看,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我们只好从地质学的角度来寻找答案了。南极冰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四纪冰期开始前的几百万年前。根据在南极发现的乔木化石可以证明,在5000万年以前,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冰雪,到处都是一派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世界。然而在3500万年前左右,靠近南极大陆的南大洋水体开始变冷,陆生植物越来越少。大约在2000万年前,南极冰盖开始形成,并延伸到大陆边缘。到了500万年前,南极冰盖的面积与现代冰盖的面积相差无几。有证据表明,南极冰盖最厚的时期是在18万年前的第四纪末期,那时候南极洲的冰缘向北扩大到了南纬50度,冬季甚至达到南纬45度。
那么,对于今天的南极冰雪来说,是在逐年增加还是逐年减少了呢?这倒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有人计算表明,南极大陆的冰雪既有每年平均增加97厘米的情况,但也有每年平均减少31厘米的情况,这样的计算是否合理尚存在争议,然而就人类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和观测手段来看,对南极冰雪的增减下一个确切的结论,可能还为时尚早。
南极洲的冰雪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通常可分为大陆冰、冰川、陆缘冰和冰山几部分。
大陆冰也叫内陆冰,它是南极大陆冰的主体,面积约有1200万平方千米。大陆冰的厚度平均为2000~2500米,迄今所能测到的最大厚度是4800米,其位置在东南极凯西站以南510千米处。
冰川冰是一种固体物质,但在长时间受力后,它也会发生变形和流动,从而形成运动的冰川。尽管南极大陆的内陆冰是一个巨大的块状体,但它也在不断地分离出巨大的冰川,并不断地向沿海移动,一般来说移动的速度每年为1~30米。世界上最大的谷地冰川是麦克·罗伯逊地的兰伯特冰川,该冰川充填在一条长约400千米,宽80千米,最大深度为2500米的巨大断陷谷地中,其平均流速每年约350米,流注入海构成艾默里陆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