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科动物中有一类叫作野牛。野牛又可分为欧洲野牛、亚洲野牛、美洲野牛、野牦牛、印度野牛等。在这些种野牛中,人们又习惯于将印度野牛直称为“野牛”,甚至有的动物学书籍中也将印度野牛定名为“野牛”。这是一种不科学的、以偏概全的做法。它的直接错误影响就是使动物分类学知识较少的人误认为印度野牛等于野牛的全部。其实“印度野牛”这一称呼也未必很恰当,因为这类命名法会使人误以为只有印度才有这种野牛。许多动物学家根据印度野牛的形貌特征,称它为“白肢野牛”,应当说这是一种不致使人产生误解的科学命名,因为只有被称为印度野牛的一类野牛,四肢下部是白色的,其他类的野牛没有这种形貌特征。
白肢野牛主要产于亚洲南部,我国的西双版纳也产白肢野牛。西双版纳人根据白肢野牛的形貌特征,将它称为“白袜子”,这确是一种通俗、形象的称呼。
白肢野牛被公认为是现代牛类中身躯最为魁伟的一种。一头雄性白肢野牛肩高可超过220公分,一般在190至220公分之间;体长在260至330公分之间;体重大多在800至1000公斤之间,也有1000公斤以上的。而雌性的白肢野牛身躯要小一些。白肢野牛的角也很给人以力量感,雌性的白肢野牛角长70公分左右,两角之间的宽度可超过90公分,已知的最高纪录达110公分。角基部的周长将近50公分。整个角形向侧后方弯曲,弯度比较大。
雌性白肢野牛的角就小得多了。牛角呈浅绿色,角尖部颜色比较深,接近于黑色。
白肢野牛的体毛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区别。雄性的体毛为黑色或黑褐色,雌性的体毛为深褐色。未成年的白肢野牛体毛颜色则要浅一些。但无论性别、无论长幼,白肢野牛四肢下半部都长着白色的毛。这就难怪人们要称它“白袜子”了。
白肢野牛栖息在热带或亚热带森林水草丰茂的地方。它们有垂直迁移的习性,一年三季在海拔1000多米处活动。夏天就移向海拔两千米左右的山林避暑。但具体的牛群却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过着游荡的生活。白肢野牛每天清晨、傍晚出来活动,气温高的中午前后则隐藏在密林中休息或者反刍经过粗嚼存留在胃袋中的食物,它们的食物以野草、树叶、嫩芽为主,但是最喜欢吃的食物还是鲜嫩的竹笋或嫩竹,不论吃什么,它们都从来不细嚼慢咽,而是大量吞食,粗粗地咀嚼一下就储存在蜂巢状的胃袋内,等到休息的时候再反刍到口腔里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最后输送到重瓣胃和皱胃里去消化。这两个胃里的丰富的微生物就把这些食物中含的纤维素加以分解。再合成为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样它便有了魁伟的躯体。
白肢野牛喜欢结群生活,每群五六只到二三十只不等。每群都有一只强壮的雌性牛担任领袖,其余雌性牛和幼牛跟随活动。成年雄性牛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独自活动,或者与两三只同性在一起,只有到发情期它们才返回到群体中去。
白肢野牛的发情期在每年的11月到12月,受孕的雌性牛要经过280天左右的孕期才能生下小宝宝,每胎仅生一仔,少有两仔的。野牛妈妈对自己的小宝贝真是护爱有加,它经常慈爱地亲吻自己的孩子,并不时用舌头舔,为它们清除脏物。野牛妈妈亲吻孩子不只是表现亲热,它同时在给孩子哺喂自己反刍后咀嚼碎了的草末。因为幼牛的胃里还没有微生物,需要妈妈用这种方式给它输送微生物。初生下来的仔牛并不大,但一个多月后就能长到四五十公斤。大约3至4年幼牛就进入成熟期,这时它就得自己独自去谋生了。
“野牛”这个名字听起来让人感到这种动物很“野”。其实白肢野牛并不“野”,它从来不主动进攻人类或其他动物。只有当人类或其他动物伤害它的时候,它才被动反击。白肢野牛的嗅觉很灵敏,在开阔地带,顺风时它能嗅到三四百米以外人的气味,这时它就远远避开,而不是主动出击。如果人把野牛惹急了,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就会向人猛冲过来,用它的尖角将人挑起来,狠狠地摔在地下。但是有经验的猎人也有对付的办法,当野牛冲来时,猎人就迅速平躺在地上,野牛的角就挑不到他了。而且野牛既不会咬人,也不会用它那有力的脚踩人,充其量在猎人身上拉一堆屎、撒一泡尿以示惩罚。野牛也会与人斗智,当人伤害它时,有时它假装逃跑,实际上跑了一段又迂回到路旁的密林中埋伏起来,等人走到埋伏地点附近,它就立即冲过来报仇。
白肢野牛那对诱人的角非常值钱,它的肉可吃,皮可制革,招致许多当地居民捕杀它,因此它的数量越来越少,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野生动物,我国已把它定为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