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东晋僧人、旅行家、翻译家,中国僧人赴印度留学的先行者。
俗姓龚,约公元337年生于平阳武阳(今山西襄垣)。他的三个哥哥都不幸夭折,因此,父母怕他再天折,让他出家当了和尚(20岁受戒)。他好学上进,钻研佛经,深感中国佛经许多地方残缺不全,便立志出国寻求经律。
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法显从陆上步行到了印度。在那里他苦心修行,到处整理佛经,然后准备登船由海上回国。跟他一起去的是九人,回来时只剩他一人了。
义熙五年(409)十月下旬,由今孟加拉国出发,在海上漂泊14天,到达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在那里见到了一位中国商人,就一起东渡回国。船在海上漂泊13天,来到一个小岛,退潮后水手们修补好船继续航行。他们白天靠太阳、夜间靠星斗辨别方向,遇到阴雨天就随风漂流。经过90天海上漂泊,才到达今苏门答腊岛南部。
法显在那里逗留五个月,又跟广东商人东渡回国。海上遇到狂风巨浪,一切东西都扔光了,法显却死死抱住佛像佛经不放。经过海上千辛万苦70天的折腾,才于义熙八年(412)漂流到山东崂山登陆。有人算了一下,法显在海上先后航行了5000余千米。
法显出国14年,足迹遍及30余国,不但带回了佛经(后来翻译整理出六部24卷),而且还把国外所闻所见及海上斗风战浪的经历整理成(《法显传》(又称《佛国记》、《佛游天竺记》等),为了解东南亚各国及航行情况提供了重要史料,也为后来郑和七下西洋打下了基础。
法显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中国航海史上有重要贡献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