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1389400000008

第8章 刘文典:我狂亦即我存在(5)

众所周知,章太炎是出了名的民国第一号“狂人”,诸如“章疯子”、“民国祢衡”之类的外号举不胜举。而他的“狂”又别具特色,与刘文典先前那两位师傅的“狂”颇为不同。章骨头硬、说话直、胆量大、不怕死,从他身上依稀能领略到“竹林七贤”那种蔑视权贵、放浪形骸、追求真理、不拘小节的精神,故以“魏晋风度”来定义章太炎这种“狂”似再贴切不过了。大闹总统府的一幕,正是其“魏晋风度”的巅峰之作。而正是不折不扣地继承和发扬了恩师的这种风度,刘文典才能够在时隔16年之后爆发,将堂堂政府主席骂得大失常态,让人有“章太炎灵魂附体”的感觉。

而章太炎知道此事后,逢人便夸自己收了这么一个好学生,并不顾病躯,写下了一副对联送给刘文典,联曰:

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祢正平。

上联借用嵇康喜欢服食五石散的典故,告诫刘文典不要过多吸烟(刘文典有爱吸鸦片的嗜好);下联则是借用祢衡击鼓骂曹的典故,夸奖刘文典敢骂蒋介石。

既然称章太炎有魏晋风度,自然除却刚劲的一面,还当有其柔和的一面,也即是俗话常说的宽容,而章、刘师徒二人营救刘师培一事则是其宽容面的最好诠释。

辛亥革命胜利后,端方被杀,刘师培自然也难逃惩罚。1912年1月11日,章太炎与蔡元培联名在《大共和报》上登出《求刘申叔通信》,试图与刘师培取得联系。这封通信在报纸上连登数日,内容说:

刘申叔学问渊深,通知古今,前为宵人所误,陷入樊笼。今者民国维新,所望国学深湛之士,提倡素风,任持绝学。而申叔消息杳然,死生难测。如身在他方,尚望先一通信于国粹学报馆,以慰同人眷念。

很快,一个消息得到证实:刘师培已被四川资州军政署拘禁。刘文典很是焦急,生怕老师会有个三长两短,于是匆忙丢下手头的事情,专程去拜望章太炎,恳求他拍个电报给四川都督尹昌衡,“放申叔先生一条活路”。

看到刘文典心急火燎的模样,章太炎呵呵大笑,拿出一份早已拟好的电报稿,递了过来。刘文典低头一看,心头一热,只见电报上写着:“姚广孝劝明成祖:殿下入京,勿杀方孝孺,杀孝孺则读书种子绝矣。”正细读间,又听章太炎叹了一声:“申叔若死,我岂能独生?”章老爷子的一纸信函果然威力巨大,四川方面痛快地答应放人,不久刘师培安然出狱,继续从事国学研究。刘文典也更加钦佩章太炎的为人,决心终身跟随这位“狂”师傅学习为学做人。

当然,拜了新师傅,并不意味着刘文典与刘师培关系完全疏远。实际上,直到刘师培1919年11月20日病逝,刘文典依然是其晚年最为信任的得意弟子之一。有一年过节,刘文典迟迟没有登门看望老师,弄得孤独落寞的刘师培在家里放声大哭:“连叔雅都不理我了!”刘文典听人说起后,赶紧买了些糕点,看望老师,并郑重地磕头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