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
13830900000044

第44章 七彩海贝

如果你到过青岛、烟台、大连或者海南岛,在海边走一圈就会发现有很多小摊上都挂着一串串海螺壳、宝贝壳。

这些东西五彩斑斓,在绚丽的阳光照耀下,晶莹明亮,光彩夺目,在那密布着放射肋的褐色壳面上,镶嵌着淡黄、粉红、杏黄、灰白等颜色的纹彩,真是令人喜爱。

海螺和宝贝以及人们最常见的蛤蜊都属于海洋贝类,在生物学上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分布很广,寒、温、热三带海区,上、中、下三层水深都有它的踪迹。其种类非常繁多,难以计数。尽管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色彩各异,生活习性不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身体柔软不分节,各有一个石灰质的外壳。大家常听说的扇贝,形状宛如扇面,薄而透明,壳内是白色的,有云母光泽,极为美丽。它们平时多相互附着,像累累成串的葡萄,迁居时成群结队而游,像一群体态轻盈的彩蝶,在蓝色的大海中翩翩起舞。还有一种叫“宝贝”的,其贝壳呈卵圆形,大小不等,外表光彩熠熠,炫人眼目。最美丽的一种称虎斑宝贝,因其壳面有虎纹一样的斑点而得名。砗磲贝,略呈三角形,长者可达一米多,表面有一层珐琅质,颜色有白、黄、绿、青、紫等,光谱异常,好像一个精致的大磁盘,素有“贝王”之称。玛瑙贝,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一种贝类,它生活在深海中,色如玛瑙,为世上稀有之宝。此外,还有璀璨如珍珠的珠贝,洁白如玉兰的白玉贝,雪白似银的日月贝,还有珍珠母贝和猪耳贝贻贝、毛蚶、沙蛤、花蛤、文蛤、油蛤,以及米螺、长尾螺、羚螺、角螺、香螺、散螺、刺猬螺等等,不下10余万种。光听这些别致的名字,就知道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海洋贝类有多么漂亮!

贝类大家族的运动方式也是多姿多彩的。海贝利用发达的侧足游泳,扇贝堪称贝类家族的佼佼者,有时可游动一千多米;头足类,如海螵蛸因外壳退化仅留内壳,游起来轻松自如;乌贼巧用漏斗口的指向来改变前进方向,或左或右,可前可后,如果向前喷水,身体向后游,如果向左喷水,身体则向右转。有趣的是,它向后游动的速度比向前游动的速度快得多。最令人惊叹的是,素有海上火箭之称的枪乌贼,平时游泳只需将其鳍部张开便可平衡身体前进,如遇敌害和追逐食物时,它会拿出其绝招,双鳍紧贴躯干、腕部紧拢将身体变成流线型,同时利用漏斗喷水的反作用力,如离弦之箭猛冲向前。还有能像飞鱼一样进行空中滑翔表演的飞柔鱼,游泳也相当快,有时甚至还能跳到3米多高的海船甲板上,成为人们口中的美食。能跳动的贝类还有凤螺、蛙螺、三角蛤等,均能跳过10厘米高度,有些螺可连续跳,极具情趣。

此外,许多海洋贝类还十分善于利用潮水涨落和波浪的冲刷完成周期性的迁移,时有群迁现象。例如,海兔产卵前,常从深水处移到浅水区,产卵之后又回到深水处生活;荔枝螺在大雨或大量淡水冲淡海水后,移居到海水中生活。斧蛤是典型的“冲浪者”,涨潮时,它等待大海冲击海岸之前从地下沙中钻出,随着击岸浪的卷起抛向高地,随之钻入沙中躲避起来,退潮时则相反,一旦浪潮从岸边向下滚动,它便从沙中钻出,随浪而下,蛏等幼贝或借张壳而浮动,或借伸足而漂浮,各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海洋贝类不仅有着美丽的贝壳,而且它的贝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海产的红螺、泥螺、扇贝、蛤仔等,淡水产的田螺、螺蛳、蚌等,以及陆生的蜗牛,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美味。有些贝还可药用。鲍的贝壳叫“石决明”,可治眼疾;乌贼的内壳叫“海螵蛸”,可治外伤、心脏病和胃病;宝贝的贝壳叫“海巴”,有明目解毒的功效;毛蚶的贝壳叫“瓦楞子”,可治胃病、吐酸水;珍珠更是大名鼎鼎的中药材,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等多种功用。六神丸、安宫牛黄丸、行军散等中成药都含有珍珠成分。

海洋贝类的壳还是工业的重要原料。由于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因此可以用它烧成石灰。而大马蹄螺、夜光螺、文蛤的壳粕是喷漆工业上的调和剂,十分名贵。此外,贝壳还可以加工成壳粉,是饲养猪、鸡等禽畜的理想钙质饲料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