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
13830900000039

第39章 蜞鳅

1960年,香港的一家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是龙王借伞吗?”的文章,大意是:有一对年轻情侣乘游艇游览,开出不远,一阵轻风忽然把少女手里的一把花伞刮落海面。她的男朋友急忙调转船头,前去打捞。

可是,他揪了一下花伞,只觉得很沉,像是长了根似的。再揪几次,花伞依然不动。这时,两个人同时拼命用力,差一点把小艇弄翻。后来,花伞晃晃悠悠,逆风而上向远方漂去,很快在视野里消失了。一时间,“龙王”借伞的故事成为一些人街谈巷议的话题,并且越传越神,离奇得不可思议。

其实,花伞的丢失,很可能是一种名叫“水下狐狸”的鱼干的。因为这种鱼性情活泼,善于戏斗,个大体悍。它的这种癖好完全是由于生活习性决定的。

渔民习惯称“水下狐狸”为“阴凉鱼”,学名蜞鳅。你知道吗,海洋中一般的上层鱼类都喜欢抛头露面。

它们一会儿簇簇嬉游,一会儿又窜跃溅浪。可是,蜞鳅这种上层鱼类却与众不同,它们总是默默地在水中潜游,或悄悄地躲在海面的漂浮物下面。是它们胆小怯懦吗?不是的。

它身长1米有余,重约十几千克,可谓体大剽悍。漆黑的脊背上长满了金光闪闪的斑点,背鳍又宽且长,从头至尾连在一起,犹如马鬃竖起;吻部方圆,锐齿外露,相貌颇有些凶煞。

另外,它的游速很快,一般可达每小时30~50千米。因此,像这个凶神一旦露面,其他水族同类只得退避三舍了。它们喜欢躲在漂浮物下面,开始,渔民们以为它忌讳阳光,喜欢在阴凉处栖息,所以得名阴凉鱼。后来,人们终于发现,这种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的鱼种洄游到我国沿海时,多在盛夏,越是烈日炎炎的天气就大群出现;而乌云欲坠或大雨倾盆的时候,它们则全部从漂浮物下撤走,深潜海底,所以,叫它为“阴凉鱼”并不恰当。不过,它这个“水下狐狸”

的绰号却不辱没它。

首先,让我们观察一下它的生活环境。浩瀚的黄海海面蔚蓝、清澈,这就使得“狐狸”的活动极为不便,只要它稍有游动,立刻就会暴露。在漫长的生存竞争中,“水下狐狸”依靠拼命游动的猎食方法来维持生活越来越艰难了。于是,蜞鳅就学会了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藏身避体的本领,选择背光的地方藏起身来,然后等待鱼儿路过,便出其不意地袭击,结果不费多大力气就能饱餐一顿。

然而,有时候漂浮物附近好几天也没有鱼儿经过,即使这样,它们也很少另投别宿,而常常是死守原地。不用担心,它们的死守原地并非等死,只要抬起头便可啃到漂浮物上附着的小虾或浮游生物。当然,这为数有限的东西,往往使“狐狸”们的“三尺肠子,闲着二尺五”。有趣的是,有些死守原地者,往往都是那些“先知先觉”而且善于神机妙算的老手。等不多久,肯定有大批的鱼儿来访,这要比东奔西跑,为饥饿而奔忙者实惠得多。蜞鳅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会像陆地上的狐狸一样,危难之时躺下装死。海豚的聪明是人所共知的,一般说,海豚捕到食物后先要玩耍一番,然后再活吞下去;若是猎物已死,海豚则以为是捡到的“残渣剩饭”而不屑一顾地抛弃掉。蜞鳅似乎已领悟了海豚这一着,每当它不慎落入海豚口中时,便立刻装死,就这样总能屡屡死里逃生。夸大一点说,就是那些饱经风霜,富有经验的老渔民,有时也免不了被“狐狸”弄得哭笑不得。所以,“水下狐狸”这个绰号安在它的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