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
13830900000038

第38章 海绵

潜水时,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动的,呈杯状、碗状或多角形的像丝瓜秧一样的东西,那就是海绵。海绵是多细胞动物中最简单的一类。

它远在5亿年前就已在地球的水域中存在了。由于各种复杂、多变的生活条件,迄今为止,已形成了5000多种的海绵。它的形态有片状、不规则块状、圆球状、扇状、管状、瓶状、壶状、树枝状,千姿百态,情趣万般。

小的海绵仅几克重,大的重达70千克,有的海绵据说活了几百年。海绵不会运动,固定在一个地方。它吃东西时,没有固定的口,所以不容易看出来。除了公元前三百多年的亚里士多德外,18世纪以前,它一直被一些博物学家认为是植物。1686年,据格鲁博士断定,海绵是植物;直至1825年,海绵才被科学家确定为动物。

海绵动物又称多孔动物,是原始且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身体构造简单,没有明显的组织分化,整个身体多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外层是扁平的表皮细胞;里层主要是具有原生质领、用以捕获食物的领鞭毛细胞;内、外细胞层之间是非细胞的中胶层。

海绵动物身体表面有许多小孔,多孔动物这一名称也是由此而来的。

进水小孔是水流进入海绵体内的孔道,与体内管道相通,然后从身体顶端的一个或几个较大的出水孔排出。

水流中携带的微小食物颗粒通过水沟系统被领鞭毛细胞捕捉后形成食物泡,在细胞内消化;不能消化的废物和代谢产物随水流排出体外。因此海绵动物的水沟系对维持生命的生理活动至关重要。

海绵靠自身分泌的钙质、硅质的骨针或角质海绵丝来支持身体,起着骨骼的作用。海绵骨针的形状往往是分类的依据。

海绵虽然没有神经系统,可是如有蠕虫等小动物伸到海绵的出水口,海绵出水口部分的肌肉立即收缩,使出水口变小或封闭,外界动物不能侵入。此外,海绵一旦受到其他动物攻击,会放出一种有毒物质,借此采取主动以吓唬“敌人”。如果水中出现了污染物质,或是鱼来啃咬它时,它也会发生收缩反应。

海绵大多数是雌雄同长在一个个体上的,可是由于它们生殖器官的成熟期不相同,所以不可能自身受精,只能异体受精。当精子成熟以后,离开海绵母体,散游水中,随之漂流,游入其他成熟的海绵,与卵母细胞结合,这种生殖方式称之为有性生殖方式。另一种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海绵身体的某一部分的细胞分裂形成芽球,然后发育为新的海绵个体。

它的芽体能够忍受极冷和十分干旱的条件,当条件一旦适合时,芽球就会发育成长为新的海绵,体形较大的海绵会在体旁长出一些枝权,当受到风暴、海流的影响,枝权从主体海绵上断裂开来,随水漂流,在适宜条件下发育成完整的海绵。

有的科学家曾经将海绵捣碎,用筛子过滤,使分散了的海绵细胞平铺在玻璃皿底,如挑一点细胞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就会发现这些细胞都在活泼地移动着,其中三五个细胞团聚在一起,而且每团细胞都可再生,变成一个个新的海绵。如果将不同种的海绵捣碎混在一起,两种海绵的细胞会各自团集一起,生成新个体。现在在地中海、红海、大西洋沿岸的居民,人们将海绵切成小块用绳子缚住投入海中,经过2~3年后,等它们长成了成年海绵,再取上来,以获利润。

有些动物钻进海绵的身体里去住,但差不多没有什么动物敢去吃它们,因为许多海绵身上带有一种猛烈的气味,像三碘一碳烷,非常难闻。

有一种鲜橙色的栓海绵长在寄居蟹螺壳上,它们是互利的共生关系,寄居蟹借住的螺壳带着海绵到处走,使它找食的范围广阔多了,而寄居蟹却依靠海绵防御“敌害”的侵犯,好像是寄居蟹的“保镖”似的;普通沙蟹将一块块的海绵黏在背壳和肢腿上,外饰和平,内藏祸心,便于掠食;有些海绵长在峨螺壳或牡蛎壳上,竟会封住壳口使螺死去;还有一些海绵与细小的水藻共栖在一起,它身上长了许多细微的藻类,多的时候全身都变成绿色了;地中海里的乌贼喜欢将卵产在一种燧石质海绵体的孔内;海绵中有一种硅质海绵叫做“偕老同穴”

的,可算是海绵中最美的一种了,它们分布在菲律宾和日本的沿海,“偕老同穴”的体腔内常有一对雌雄小虾钻入居住,它们长大后就无法从海绵体内钻出去,直到老死在海绵体内,也有人称之日“俪虾”,日本人将它作为爱情忠贞的象征,当做结婚时的礼品。

浴海绵富有弹性,吸收液体能力很强,在工业和医药上用它来吸收药液、血液及脓汁;有些海绵的芽球可做药;拂子介和偕老同穴的骨骼非常漂亮,可供观赏摆设;穿贝海绵固着于豪蛤身体表面,有时封上口可使其致死,危害贝类养殖业;淡水海绵在城市水管内大量繁殖,能堵塞水管水流,影响水道的疏通。

现在人们发现海绵有很多用途。

有些地方的人们采集它们用来洗澡擦身,有些人则专门采集海绵用来提取抗生素。从海绵中提取出来的抗生素比普通抗生素更有效,且毒性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