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
13830900000027

第27章 海豹

海豹是一个大家族,有不少种类,在全世界都有分布。

海豹也属于鳍脚类。但跟海象不同的是它的两只后鳍脚永远是向后伸着,不能向前弯曲。所以它们在陆地上只能靠身体的来回蠕动向前走。海豹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水中,它们有着良好的流线型身体,两只后脚就像潜水员的两只脚蹼,游起泳来在水中左右摆动推动身体迅速地前进。所以海豹的游泳速度很快,可达每小时38千米。海豹的潜水时间一般在5~6分钟,有时可达半个多小时,可潜到数百米深。潜水时它们会将鼻孔紧紧关闭,并且耗氧很少,心跳降到每分钟4~15次。

大多数海豹偏爱在寒冷的水域中生活。它们有着厚厚的脂肪层,即使在冰水中也感觉不到寒冷。所以海豹们最喜欢在南极和北极生活。南极的象形海豹是海豹家族中的巨人。雄的体长可达6.5米,重约4吨。雌的也有3米多长,400~500千克重。最特殊的是它们的鼻子,可以长到40厘米长,当它兴奋或发怒时还会膨胀起来,有点像大象的鼻子,所以给它起名叫象形海豹。象形海豹身体呈灰褐色,看起来总是脏兮兮的。每年换毛季节它们成群集中在岸边的泥坑中,在那里消磨时光,并把那里弄得臭不可闻。象形海豹在生殖上是一雄多雌型。它们在南极的春天进行繁殖。八月中旬雄兽开始上陆,吼叫着在岸边徘徊。接着雌兽也上岸了,每头雄兽和20头左右的雌兽组成一个生殖群。

为了争夺雌兽,雄兽间经常展开搏斗,战斗时它们先大声吼叫来威胁对方,接着就挺起前身靠后肢支撑着身躯,使出全力扑向对手。雄兽还会不顾一切地在雌兽群中互相追击,使得雌兽和小兽受伤或死亡。雌兽之间也经常发生争吵,小兽也会因此受到伤害,所以子兽的死亡率很高。象形海豹的数量原来是很多的,但现在已被人捕杀得所剩无几。

我国海域中也有海豹分布。在我国的北方海域,每年冬季都有结冰的现象,特别是渤海的辽东湾结冰期长,从11月中旬到第2年3月中旬,长达130天左右。在盛冰期,固定冰的宽度达5~10千米,分布面积广,冰的厚度大。在人迹难至,鸟兽罕见的茫茫冰海上,海豹们在这里繁殖生育。在我国分布最多的是斑海豹。斑海豹以堆集起来的海冰为家。

初春,在天寒地冻的北国,小海豹就出生了。这时每个雌海豹的身边都躺着一只幼海豹。小海豹刚生下来是有7~10千克,海豹双亲对小海豹照顾得很精心。雌海豹每天要喂奶多次。海豹母亲只给自己的孩子哺乳,它们是凭着声音在成千上万只到处乱爬的小海豹中找到自己的孩子的;如果别的小海豹要靠近它们的话,它们会毫不客气地将它们赶走。海豹奶中脂肪含量非常丰富,不到1个月的哺乳期过后,幼崽可长到50千克左右。刚生下来的小海豹柔弱无力,它们身上披着厚厚的白色绒毛,所以又叫“白海豹崽”。小海豹皮毛蓬松而柔软,还没有厚厚脂肪的身体就靠它们保暖。这种毛在制领子或制帽子时是非常珍贵的装饰品。小海豹身上蓬松的白毛使它游起泳来很不方便,好在哺乳期内它们一般不下水。小海豹躺在冰上,衬以白冰为背景,远看像冰,近看似雪,不易发现。它们不畏严寒,随风飘荡,日子也过得悠然自得。但是由于在茫茫的大海上无遮无挡,冰块可能被吹到不利的环境中去;有时候天气会突然变暖,冰很快会被融化。所以斑海豹的哺乳期很短,仅有1个月。此后小海豹身上会换上短而硬的粗毛,这种毛不容易淋湿,不妨碍游泳,它们可以下水了。

哺乳期过后海豹妈妈已经变得骨瘦如柴了,这时它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孩子到海里去捕鱼吃,以增加营养恢复身体,准备下一次的交配和生产。刚断奶的小海豹由于找不到足够的东西吃往往会变得很瘦,皮下脂肪层大大减少。正因为如此,也培养了海豹忍饥挨饿的本领,小海豹甚至几十天吃不到东西也不会饿死。

我国北方海域中出现的海豹一般为斑海豹,仅有1.5~2米长,最大的雄性个体也仅有50千克重左右,雌海豹还要略小一些,重约20千克。它们最主要的特征是身上长着一些灰白色的圆点,看起来很逗人喜爱,所以,它们是水族馆中的常驻居民。斑海豹若加以训练会表演很多节目,可以玩球,还可以钻火圈,即使是在池子里游泳,也很吸引人,观众络绎不绝。

有时它们也爬到池边的礁石上,这时它们的动作就显得格外笨拙,爬行起来非常有趣,常常引的观众哈哈大笑。斑海豹喜欢吃鱼和头足类,它们的食量很大,一头海豹一天能吃接近10千克鱼,因此如果数量多了会对渔业构成一定的危害。

海豹皮质坚韧,可以和牛皮媲美,鞣制后可以做衣服、皮鞋、帽子和皮包等。海豹皮下的厚厚脂肪可以提炼出油脂来,既可以点灯,又可以制肥皂。过去,爱斯基摩人以及辽宁省复县、长兴岛、武岛等地的居民早期点灯用的全是海豹油。海豹肉营养价值很高,是爱斯基摩人的主要食物。雄海豹的睾丸、阴茎和精索俗称海狗肾,是名贵的中药材,有健脑补肾、生精、补血、壮阳的作用。海豹的肠衣是制作提琴和吉他琴弦的最佳材料,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价值很高的滋补品,所以海豹一直是人们捕猎的对象。

南极是海豹分布最多的地方。

南极海豹中以食蟹海豹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80%~97%,整个南极有数千万只,分布最密的地方平均每平方千米可见到上百只。食蟹海豹以磷虾为食,吃食时上下颌并拢,齿就成了过滤器管。它们喜欢成群在冰上活动,有时还袭击人类。南极海豹中数量排第二的为豹形海豹,它们凶狠残忍,除了吃鱼和乌贼外,还捕食企鹅和其他海鸟,甚至它们还袭击其他的海豹。在它们的胃里经常发现海狮和海豹的躯体。豹形海豹攻击起人来也相当厉害。这种海豹喜欢独居,对偶尔遇到的其他同伴也很冷淡。数量上排在第三的是威德尔海豹,这类海豹身体粗重,喜欢生活在和南极大陆相连的固定冰上,在所有的海豹中它的分布最靠南。冬季它们在水下度过,并用牙齿在冰上钻洞以进行呼吸。它的潜水能力在海豹中是佼佼者。

每年春天,当海豹离水上岸时,也正是捕猎海豹的季节。不少国家都用装备良好的船只远涉重洋来到南极猎捕海豹。被猎捕最多的是食蟹海豹,其次是威德尔海豹。当捕猎队在岸上或小岛上发现海豹的栖息地后,就像发现金矿一样,立即进行疯狂的捕杀,悄悄地把这一地区的海豹捕尽杀绝。在19世纪初,仅一个季节就从南乔治亚岛获得112000张海豹皮。由于这种毫无限制的滥捕,致使海豹数量大减。为了保护南极海豹资源,国际上成立了南极海豹保护协会,并将南极划分为6个轮换猎捕区,当1个猎捕区开放时,其余5个都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