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最简单的教子说明书
13796600000065

第65章 孩子不愿意帮助别人怎么办?

孩子都有同情心,同情心就是对他人的不幸或痛苦产生怜悯之心,并能够理解他人感情的一种情感。乐于助人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表现出同情心。例如,当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他看到或听到别的婴儿啼哭,自己也会哭。稍大一点,他会为小朋友的疼痛而感到痛苦,试图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帮助他人。

在生活之中,每个人都会因为事情的发展,或喜悦或烦恼,或幸福或悲伤,或顺利或困难,无论处于什么境地,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一个孩子若能表现出够理解和关心他人,则容易被新的伙伴接纳,从而建立亲密关系;若是孩子表现出不喜欢与人交往、也不关心别人,则容易被同伴忽视、排斥。不管是为了让孩子拥有朋友,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是为了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从小培养孩子乐于帮助他人的品质都是极其有必要的。

当孩子不善于帮助身边的人时,父母可以做:

1.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是人性中温暖的阳光,没有人与人交往之间发自内心的温暖与关爱,就不可能有精神上的爱。孩子亲自体验、亲自去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为别人着想,不求回报,并以此为乐,容易建立孩子的同情心。在这个过程之中,父母若适当引导,孩子在玩儿乐中便形成了。例如孩子摔倒了,觉着痛,甚至会哭。父母在劝慰孩子,给孩子涂药、包扎的时候,就可以启发孩子别人摔倒之后,会是什么感觉,引导孩子由关心自己过渡到关心别人,从而让孩子萌发帮助他人的行为。

2.父母要以身作则,鼓励孩子助人

父母要以身作则,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如果父母表现得体贴、大度、肯帮忙,即使没有给孩子任何的原则和指令,孩子也会你效仿你的行为。同时孩子帮助了别人的时候,父母毫不吝啬的鼓励和夸赞会使得孩子就更愿意为别人着想、更富有同情心、更愿意乐于助人,孩子的心情也会因此长期保持在愉悦的状态。而研究表明,孩子在情绪非常好的条件下,是极有可能帮助别人的。所以努力让他保持那种状态是非常值得的。

3.记下孩子助人的光辉事迹

父母可以让孩子每天最至少做一件好事,并把这些好事都以日记的方式记录在本子上,用他的光辉事迹促进孩子不断的做好事。刚开始时,孩子可能会抱怨世上没有那么多好事可以做,但是母亲不放过孩子记录孩子一丝一毫的助人行为,就会激励孩子的助人之心。例如搭公车时,孩子把座位让给年迈的老奶奶。母亲便在本子上记录道:“今天我把座位让给老奶奶,她特别高兴,一直在夸我懂事,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第二天他又写到:“我今天帮成绩不好的小明讲解习题,他非常感谢我。我也懂得了帮助他人原来也会使自己心情愉快。”记下孩子的助人事迹,孩子更有成就感。在孩子回忆的时候,便会觉得自己变得慷慨、高尚,从其中感受到快乐,促使他更愿意关爱他人。

4.教会孩子助人的方法

父母要认识到,孩子仅仅有助人的心理是不够的,关键是要能够帮到别人。这就需要孩子懂得一些助人的技巧,否则就会发生帮倒忙的现象,打击到孩子的助人之心。因此,父母要在平常生活之中向孩子传达一些帮助别人的技巧。如讲《白兔过桥》的故事,父母就可以让孩子思考:你碰到一位老人过独木桥,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孩子在听、想、说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学到一些助人的行为和话语。

教子点拨

我们的孩子只有内心满怀热情,才会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关切,才会主动、热心地去帮助别人。在我们的孩子帮助别人之后,爸爸妈妈一个亲切的目光,几句鼓励的话语,都可能会使孩子明亮的眼睛里放射出热情的光芒。所以,这些都是父母应该去给予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