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13795900000056

第56章 消食药

定义

凡以消化食积为主要作用,主治饮食积滞的药物,称为消食药。

药性特点

消食药多味甘性平,主归脾胃二经。

功效

本类药物具消食化积以及健脾开胃、和中之功。

分类及其适应证

本类药物主治宿食停留、饮食不消以及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证。

1.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成熟果实。生用或炒用。中医认为,山楂具有健胃消食、降压降脂之功效,是保健食疗的佳品。

本品性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能消食养筋,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证。

本品酸甘,微温不热,功善消食化积,能治各种饮食积滞,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山楂入肝经,能行气散结止痛,炒用兼能止泻止痢,可用治泻痢腹痛,疝气痛。

本品性温兼入肝经血分,能通行气血,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可用治瘀阻胸腹痛,痛经。

本品长期服用可防治消化不良、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脂肪肝、妇科病等。

值得提醒的是,山楂虽好,但孕妇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宜多食,一般空腹时也不宜多吃。

2.神曲为面粉和其他药物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加工品。生用或炒用。治疗饮食积滞证(宿食)。本品辛以行散消食,甘温健脾开胃,和中止泻。常配山楂、麦芽、木香等同用,治疗食滞脘腹胀满,食少纳呆,肠鸣腹泻。又因本品略能解表退热,故尤宜外感表证兼食滞者。

此外,凡丸剂中有金石、贝壳类药物者,前人用本品糊丸以助消化,如磁朱丸。

3.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生用、炒黄或炒焦用。

具有消食(面食)、回乳的功效,又兼能疏肝解郁,用治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之胁痛、脘腹痛等。

4.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立即剥下内壁,洗净,干燥。生用、炒用或醋制入药。性状为规则卷片,厚约2m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

气微腥,味微苦。

本品性味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的功效。

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本品消食化积作用较强,并可健运脾胃,故广泛用于米面薯芋乳肉等各种食积证。以鸡内金单味炒焦研末,温酒送服治遗精、遗尿。本品入膀胱经,有化坚消石之功。

用量:3~10g;研末服,每次1.5~3g。研末服效果比煎剂好。

5.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浸透切片或捣碎用。槟榔为海南特产,四大南药之一,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生物碱、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和儿茶精,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功效。

本品性味苦,辛,温,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破气下积、逐水、截疟的功效。

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并以泻下作用驱除虫体为其优点。用治绦虫证疗效最佳,可单用,亦可与木香同用,现代多与南瓜子同用,其杀绦虫疗效更佳。与使君子、苦楝皮同用,可治蛔虫病、蛲虫病;与乌梅、甘草配伍,可治姜片虫病。本品辛散苦泄,入胃肠经,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兼能缓泻通便,治疗食积气滞,泻痢后重。常与木香、青皮、大黄等同用,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等证;与木香、黄连、芍药等同用,可治湿热泻痢。本品既能利水,又能行气,气行则助水运,故可治疗水肿,脚气肿痛。常与商陆、泽泻、木通等同用,治疗水肿实证,二便不利。本品截疟,常与常山、草果等同用。

用量:3~10g。驱绦虫、姜片虫30~60g。生用力佳,炒用力缓;鲜者优于陈久者。

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