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民间疗法
13795800000080

第80章 太极拳疗法(2)

3.上体再向右转,同时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右手向右侧运转,手心翻转向右;随之左腿向左横跨一步;眼看左手。

十一、单鞭

1.上体向右转,右手随之向右运转,至右侧方时变成钩手;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宽,手心向内,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变点地;眼看左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上体继续左转,左掌慢慢转向前推出,成“单鞭”式。

十二、高探马

1.右脚跟进半步,身体重心逐渐后移至右腿上;右钩手变成掌,两掌心翻转向上,两肘微出;同时身体微向右转,左脚跟渐渐离地;眼看左前方。

2.上体微向右转,面向前方;右掌经右耳旁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同高;左手收至左侧腰前,手心向上,同时左脚微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眼看右手。

十三、右蹬脚

1.左手手心向上,前伸至右手腕背面,两手相互交叉,随即向两侧分开并向下划弧,手心斜向下;同时左脚提起向前侧方进步(脚尖略外撇);身体重心前移,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眼看前方。

2.两手由外圈向里圈划弧,两手交叉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外,手心均向后;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脚尖点地;眼平视右前方。

3.两臂左右划弧分开平举,肘部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右腿屈膝提起,右脚向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右手。

十四、双峰贯耳

1.右腿收回,屈膝平举,左手由后向上向前下落至体前;两手心均翻转向上,两手同时向下划弧分落于右膝盖两侧;眼看前方。

2.右脚向右前方落下,身体重心渐渐前移,成右弓步,面向右前方;同时两手下落,慢慢变拳,分别从两侧向上、向前划弧至面部前方,成钳形状,两拳相对,高与耳齐,拳眼都斜向下(两拳中距离10~20cm);眼看右拳。

十五、左蹬脚

1.左腿屈膝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左腿,上体左转,右脚尖里扣;同时两拳变掌,由上向左右划弧分开平举,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2.身体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由外圈向里圈划弧合抱于胸前,左手在外,手心均向后;眼平视左方。

3.两臂左右划弧分开平举,肘部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左腿屈膝提起,左脚向左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左手。

十六、左下势独立

1.左腿收回平屈,上体右转,右掌变成钩手;左掌向上、向右划弧下落,立于右肩前,掌心斜向后;眼看右手。

2.右腿慢慢屈膝下蹲,左腿由内向左侧(偏后)伸出,成左右仆步;左手下落(掌心向外)向左下顺左腿内侧向前穿出;眼看左手。

3.身体重心前移,左脚跟为轴,脚尖尽量向外撇,左腿前弓,右腿后蹬,右脚尖里扣,上体微向左转并向前起身;同时左臂继续向前伸出(立掌),掌心向右,右钩手下落,钩尖向后;眼看左手。

4.右腿慢慢提起平屈,成左独立式;同时右钩手变成掌,并由后下方顺右腿外侧向前弧形摆出,屈臂立于右腿上方,肘与膝相对,手心向左;左手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十七、右下势独立

右脚下落于左脚前,脚掌着地,然后以左脚前掌为轴脚跟转动,身体随之左转;同时左手向右平举变成钩手,右掌随着转体向左侧划弧,立于左肩前,掌心斜向后;眼看左手。

十八、左右穿梭

1.身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前落地,脚尖外撇,右脚跟离地,两腿屈膝成半坐盘式;同时两手在左胸前成抱球状(左上右下),然后右脚收到左脚的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前臂。

2.身体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屈膝弓腿,成右弓步;同时右手由脸前向上举并翻掌停于右额前,手心斜向上;左手先向左下,再经体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3.身体重心略向后移,右脚尖稍向外撇,随即身体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脚跟进,停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在右胸前成抱球状(右上左下);眼看右前臂。

4.同本势,左右方向相反。

十九、海底针

身体稍向右转,右手下落经体前向后、向前提抽至肩上耳旁,再随身体左转,由右耳旁向前下方插出,掌心向左,指尖斜向下;与此同时,左手向前、向下划弧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前下方。

二十、闪通臂

上体稍向右转,左脚向前迈出,屈膝弓腿成左弓步;同时右手由体前上提,屈臂上举,停于右额前上方,掌心翻转斜向上,拇指朝下;左手上起,经胸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1.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里扣,身体向右后转,然后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上;同时右手随着转体向右、向下(变拳)经腰前划弧至左肋旁,拳心向下;左掌上举于头前,掌心斜向上;眼看前方。

2.向右转体,右举经胸前向前翻转撇出,拳心向上;左手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同时右脚收回后即向前迈出,脚尖外敝;眼看右拳。

3.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向前迈一步,左手上起,经左侧向前上划弧拦出,掌心向前下方;同时右拳向右划弧收到右腰旁,拳心向上;眼看左手。

4.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同时左拳向前打出,拳眼向上,高与胸平,左手附于右前臂里侧;眼看右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

1.左手由右腕下向前伸出,右拳变掌,两手手心逐渐翻转向上并慢慢分开回收;同时身体后坐,左脚尖翘起,身体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前方。

2.两手在胸前翻掌,向下经腹再向上,向前推出,腕部与肩平,手心向前,同时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看上方。

二十三、十字手

1.屈膝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后腿,左脚尖里扣,向右转体;右手随着转体动作向右平摆划弧,与左手成两臂侧平举,掌心向前,肘部微屈;同时右脚尖随着转体稍向外撇,成右侧弓步;眼看右手。

2.身体重心慢慢移至左腿,右脚尖里扣,随即向左收回,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腿逐渐蹬直,成开立步;同时两手向下,经腹前向上划弧,交叉合抱于胸前,两臂撑圆,腕高与肩平,右手在外,成十字手,手心均向后;眼看前方。

二十四、收势

两手向外翻掌,手心向下,两臂慢慢下落停于身体两侧;眼看前方。

第二节临床应用

本疗法对调摄精神、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器官功能均有良好作用,是年老体弱及慢性病病人增强体质、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

第三节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特点

1.轻松柔和。太极拳动作符合人体生理习惯,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适合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

2.连贯均匀。动作连接多采用圆弧顺接方式,极少停顿;讲求速度均匀,似行云流水,绵绵不绝。

3.圆活自然。各式动作都取法自然,具有优美的艺术造型。

4.协调完整。太极拳要求上下相随,内外一体,身体各部分密切配合。

二、注意事项

1.本疗法要求静(心静)、松(肌肉放松)、稳(动作平稳)、匀(用力均匀)、缓(速度和缓)、合(内外和谐)、连(动作连贯),注意心、身、思、气的融合贯通。

2.要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才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3.要掌握适当的运动量,因人制宜,因病制宜,不可贪多求快,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