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国五千年地理之谜全集
13794800000009

第9章 千奇百怪的地形地貌(8)

这风动巨石耸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宽44.47米,长4.46米,重约200顿,上尖底圆,状似仙桃,巍然“搁”在一块卧地凸起且向海倾斜的磐石上,两石的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足蹬推,巨石也摇晃起来,但又不会倒下。人们站在风动石下面,有一种惊险的感觉,叹为天下奇观,故名“风动石”,诗曰:“风吹一石万钧动”。

风动石上有明永历戊子(1648年)秋巡抚路振飞题刻的“铜山三忠臣:黄道周、陈宾、陈士奇”。盘石右侧有明代霞山居士题写的“东壁星晖”四个大字,左边石碑由明水师提督程朝京题诗。

风动石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海上倭寇侵扰东山岛,企图抢走这奇异的风动石,用了数艘兵舰,套上绳索,拼命拉它,可是倭寇费尽了力气,只听到“嘣”了几声,绳索全断了,倭寇纷纷掉落海里,十分狼狈,风动石却依然屹立在原地。

关于风动石,历代名人吟唱甚多,如明代文三俊诗曰:“是石是星丽太空,非风摇石石摇风。云根直缔槐杓上,月馆堪梯小八鸿”。

风动石历经沧桑,依然斜立如故。这块奇石是怎样形成的呢?至今是个难解的谜。

云南石林的形成之谜

到云南没有到过石林,就不算到云南。

石林在昆明市的东部,离市区约100公里,其面积达400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岩溶地貌为主体的世界罕见的风景名胜,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清康熙《路南州志》说该地“其石林立,如千队万骑,危邃窟,若九陌三条,色俱青,嵌结玲珑,寻之莫尽,下有伏流”。这是自然传力的造化,难怪顾炎武在其作《肇域志》中叹道:“石门在州西平壤之中,石笋森密,周匝10余里,大者高百仞,参差不齐,望之如林”。赵朴初先生也有诗一首描述石林,其曰:“高山为谷谷为陵,三亿年前海底行。可惜前人罕记,石林异境晚知名。”先生一赞一叹,赞为称“奇”,叹为外人知之甚少。

在距今约3亿6千年前的古代泥盆纪时期,石林一带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大约2亿8千万年前,石林才开始形成。大海中的石灰岩经过海水流动时不断冲刷,留下了无数的溶沟和溶柱。时间的流逝使地壳不断上升和沉积,逐渐变沧海为陆地。海水退去后,陆地经历了亿万年的烈日烤和雨水冲蚀,再加上风化、地震,大地上就留下了这一童话般的瑰丽奇景。那一柄柄、一座座、一丛巨大的灰黑色石峰、三长两短柱独视苍穹,直刺青天,犹如一片雕塑出的大森林,因此,大家叫它“石林”。

石林的主要旅游区李子箐石林,面积约12平方公里,游览面积约1200亩。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园几个部分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区内面积最大,也是奇石景最集中、最美丽的一处。“林中”但见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态,争奇竞丽。有的石柱高达40-50米,真的是“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石头果然大,果然大石头。”古往今来,有无数骚人墨客被石林的奇观所折服,2000年前的大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里问道:“焉有石林?”在他一千年后的文学大家柳宗元作《天对》答道:“石胡不林,往视西极。”这是佳话。

“石林”似乎在远古之时是一座大森林,后来它冻结了一个有生命的乐园。那儿有双鸟渡食、孔雀梳翅、凤凰灵仪、象踞石台、犀牛望月;当然人类世界的也有,如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观音石、将军石士兵俑、诗人行吟、母子偕游、阿诗玛等无数象生石,无不似真人真事、有血有肉,其神态的完美令人叹为观止。除动物外,还有许多酷似植物的,如雨后春笋、蘑菇、玉簪花等。有一处“钟石”,能敲出许多种不同的音调。石林组成了庞大的乐队,演奏的是一曲天地浪漫曲。整个李子箐石林也是一座巨石的艺术天地,它可以让人去触摸,去吃惊,去自由驰骋地想象。大石头组成的迷宫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一步一景,使人时时坠入虚幻的另一个世界……

大石林是现在游人的主览区,道路多为人工整饰过,地上绿绿的一片人工撒播的草坪,非常的规整。游人如织,不断地来回走动,给石林增加了喧闹的气氛。

进大石林,首先要过石林湖和狮子池,这天界般的溶蚀湖泊,是远古大海的踪迹,湖中石峰形状奇异,像无数坚硬的剑刃一般,当然也有温柔的一面,像出水芙蓉,似水上观音。湖中倒影千姿百态,幻化无常,勾起人们的无穷想象……

科学家认为石林是因水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造成的。而石林的先民却不这样认为,他们有自己的传说。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陆良坝子和路南坝子连年干旱,巴江干涸断流,田地无水灌溉,人和牲畜没有水喝,渴死饿死了不少人;那时,南山有个撒尼汉子,名叫金芬若嘎,他看到乡亲们遭难,心里非常难过,决心要找到水源,开沟引水,使两个坝子种出庄稼,让人们都能吃饱饭,于是他钻管沟,爬悬崖,到处找水源。他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寨又一寨,四山八寨都找遍了,也没找到水源。一天,他过了竹山,走到南盘江边,心里想:要是能把南盘江水堵住,提高水位来灌溉两个坝子的田地,那该多好啊!这样一想,他不知哪里来的那么一股子劲,兴冲冲地沿江寻找堵江截流的地方去了。

金芬若嘎沿着南盘江走了五天五夜。一天,他来到宜良的高古马,发现南盘江水从对峙的两山中间流过,江面狭窄,是堵江截流的好地方,他越看越高兴,转身跑下石崖,急急忙忙地回村同乡亲们商量堵江截流的事去了。

乡亲们听说金芬若嘎找到了堵江截流的地方,都纷纷到他家来打听。他把乡亲们召集起来,向大家说明了自己的打算,大家都很赞成,愿意同他一起去堵江截流。他领着全村的男女老少儿百人,经过三天三夜的准备,来到高古马开始堵江。那时的南盘江,水深流急,要靠肩挑人背搬运石头,把两山连接起来堵住江水,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他们白天黑夜地拼命干了七七四十九天,可是丢进江里的石头被江水全部冲走,一点也没有把江水堵住。乡亲们失去了信心,个个唉声叹气,携带着工具离开了高古马。这时,工地上只剩下金芬若嘎一人,他有气无力地坐在江边,呆呆地望着奔流的江水,责怪自己无能,没有想出好办法。由于劳累过度,便在江边恍恍惚惚地打起盹来。

金芬若嘎刚刚迸入梦乡,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他面前,和颜悦色地问道:“勇敢善畏的金芬若嘎,你是真心堵江截流,为百姓造福吗?金芬若嘎坚决地答道。“是的,我尊敬的老阿爹。”白发老人又间:“你能跨过九十九道山涧,翻过九十九座大山,打死九十九只豹子吗?”金芬若嘎答道。“只要能堵江截流,莫说是翻山跨涧打豹子,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敢!”白发老人点点头说:“那好,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堵江我流的办法,不过,这可是要有勇敢、智慧和力量呵,搞不好会送掉你的性命!”金芬若嘎发誓说:“只要能堵江截流,让干旱的田地有水灌溉,乡亲们也不再受干渴的苦,我就是丢掉性命,也心甘情愿?”白发老人见他这样坚决,便说:“我告诉你,东山老山石崖上有一株开蓝花的大树,树下有个大石门,里面是个大石洞,洞里有你们彝人开天辟地天神格咱的调山令和赶山鞭,你只要拿到它们,就可以喝令四山的石头拔地而起,用赶山鞭像赶羊群一样抽赶着它们到这里堵江截流,但千万要记住,天黑以后才能去取那两件宝贝,取出后要迅速把石头赶到这里堵江,一定要在天亮前送回调山令和赶山鞭。白发老人从袖筒里抽出一支石箭递给金芬若嘎说:“我送你这支箭,这是开大石门用的,你找到大石门后,对着石箭吹三口气,把箭朝大石门射去,大石门就开了。白发老人右手往旁边一指说:“我再给你一匹白马,你赶快骑着马去吧!”白发老人说完便飞腾上天,驾着白云飘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