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史
13793900000037

第37章 在新时期稳步前进(2000年1月——2009年8月)(10)

2006年10月下旬至2007年6月底,开展了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按照全市开展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会议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在实施过程中,党校按宣传动员、制订方案、组织实施、总结验收、建立长效机制五个阶段稳步扎实有效地推进。在第一阶段,党校及时召开校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全市开展党务公开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会议精神,通报校党委关于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设想打算;成立校党务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落实工作人员;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传达全市开展党务公开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天水市开展党务公开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内容、形式、程序和方法、步骤,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教授李新一作动员讲话,阐述党务政务公开的重大意义,对全校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校党务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提出具体安排和要求,并利用网站、报纸、信息、简报等各种形式宣传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意义、目的和任务要求及方法步骤。在第二阶段,制定讨论《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开展党务公开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下发全校贯彻执行;聘请市纪委党风廉政室、市委组织部干教科负责人以及党校离退休职工、在职职工等5人为党校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监督员,下发了文件,颁发了聘书。在第三阶段,党校共制作了4个党务政务公开版块,一是对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校内设行政机构工作职责及处室负责人基本情况、党群组织设置等制作公开栏挂牌上墙。二是将各类班次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政策依据等制作公开栏予以公开。三是制作了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十五”发展成就和“十一五”发展展望。四是开辟了常年党务政党公开栏。党校网站也及时开通了党务政务公开专版,向社会和教职工公开党务政务相关事项、政策措施及办事程序。设置了意见箱、公开电话,发放了党务政务公开联系卡,广泛征求了教职工和党员群众对本校开展党务公开、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建议。根据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了相关配套制度。组织党员和职工学习讨论了《党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公务员法》以及本校《制度汇编》等文献、资料,进一步明确了党的纪律和党员、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各自职责。同时,结合学习《江泽民文选》,校主要领导给全体党员和教职工上学习贯彻《江泽民文选》专题辅导课,不断将学习《江泽民文选》活动引向深入。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党校结合学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将全面健全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和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党校工作上新台阶紧密联系起来,以创造性做好本职工作来检验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成果。校党务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对全部工作进行细致的回头看,整理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查遗补漏,不断完善提高。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全校教职工通报,请市党务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验收。通过各阶段扎实认真的工作,群众对开展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党校也充分利用党校网站、党务政务公开栏对党员、群众应当了解的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事业性收费标准、职称评聘、人事任免、评先选优、职工出勤、教学工作量统计、年度考评、科研工作量统计等事项及时进行了公开。

对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了梳理、答复和反馈,充分调动了各监督主体的作用,确保了将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打造成民心工程、阳光工程。第五阶段建立长效机制,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有关政策规定的要求,紧密结合党校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制度和措施,建立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党务政务公开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空前高涨,自觉高质量完成各项干部教育培训任务,以搞好本职工作,推动党校事业上新台阶来检验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实际成果,真正达到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有力地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进一步发展。

全面加强了制度化建设,制度化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借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开展之际,党校由办公室牵头,全校投入修订完成了由150多项制度、25万多字的“一校两院一中心”制度汇编,做到职能职责明确,定职定责到人,制度化管理、从严管理、科学管理各项措施得以全面落实。建立了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制度》、《聘请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监督员制度》、《党政政务公开意见建议收集办理及反馈制度》、《党务政务预公开制度》、《党务政务公开督查落实制度》、《党务政务公开责任考核制度》、《党务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党务政务公开经常性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2007年初编印下发“一校两院一中心”《制度汇编》时,将涉及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17项制度同时列入。同时,完善了各处室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通过深入开展加强作风建设的一系列活动,采取健全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加大责任追究等方式,加强制度化管理,全校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观。

全校民主化决策、科学管理的力度得以进一步加强。全校上下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实施民主化决策的关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公正性全面加强。全面落实了“五个一”廉政教育长效机制中“一课”的任务,进一步加大了惩防体系建设。按照《天水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任务分解表》所确定的2006-2007年度工作任务,党校负责牵头“在市、县区党校和其他各类干部培训班开设党风廉政教育课,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带头讲党课”,并要长期坚持。市委党校作为市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作为市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多年来严格按照市委关于加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力度,认真落实“五个一”廉政教育长效机制中“一课”的任务。

尤其是在这次开展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中,全校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部署,在各类主体班次和中、省函学历教育中均开设了党风廉政教育课和党性修养讲座,把反腐倡廉教育全面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共同安排。并由校主要领导、教学骨干授课,确保每个培训班都要开设2~4个党风廉政方面的专题,不少于8~16个课时。由于领导重视,部署扎实,党校开设的党风廉政教育课很受学员欢迎,市委党校也自2003年至2007年,连续五年被市纪委、市监察局表彰为全市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在抓好党风廉政教育课的同时,党校积极邀请市委、市纪委主要领导来校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报告。

2007年4月12日,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马湘贤应邀为春季主体班和全校教职工以及市纪委全体干部作了题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报告,使广大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生动的反腐倡廉教育。

2007年,根据市纪委对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要求,结合党校干部职务调整的实际,校纪委及时为全校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建立健全了详实的廉政档案,使党校的廉政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动态管理,把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落到了实处。同年,校纪委结合近年来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经大量调研,撰写了题为《当前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的理论文章,在全市纪检监察理论研讨会上荣获一等奖。

2007年,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了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精神活动。校党委制定了《中共天水市委党校贯彻〈实施纲要〉方案》并下发全校贯彻执行。对校党委、各处室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新进行了修订、完善,党内监督工作和执行纪律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008年,按照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党员干部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的安排意见》(市委发[2008]14号)的要求,经校委会议研究决定,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在全校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成立了全校党员干部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领导小组,由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李新一同志任组长,副校长王道、纪委书记林秀艺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林秀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组织人事处副主任陶云、副科级纪检员李东前具体负责组织这次活动的开展。全校分层次重点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胡锦涛同志关于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人民日报习近平文章《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绝不是鼓励打擦边球》、学习时报习近平文章《当代共产党人的责任》等一系列重要文献精神,全面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其精髓。同时,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辅导报告会、学习讨论会、座谈会等,校主要领导、教学骨干做深入的讲解辅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理论,认清当前形势,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深化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认识。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后,党校立即在全校开展了学习贯彻活动,及时安排部署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确保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进干部教育培训的课堂、进内容、进干部头脑。同时,教研骨干认真开展学习、研讨活动,承担了全市部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宣讲工作,进一步统一了全市上下思想。通过一系列学习、研讨、宣传活动,全校上下充分认识到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解放思想,紧跟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时代前进的步伐,摒弃陈规陋习,突破思维定势、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

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天水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方案》相继下发后,2008年11月,校党委研究制定了《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方案》和《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任务分解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又上新台阶。

四、精神文明建设

在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及时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自2000年开始,全面开始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2001年、2002年、2003年,持续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党校、和谐党校、平安党校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上新台阶。2004年制订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规划,成立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李新一,副组长李建君、王道,成员刘祥太、潘国庆、温钦虎、崔瑞芳、林秀艺、安世良、陈晓霜、许有平、张宏伟、兰金补、王生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校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安世良(兼)。做到了机构健全、计划周密、措施具体、责任靠实、人员落实、管理到位、经费保证。

道德建设卓有成效,创新了创建工作内容。党校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体干部职工,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不断创新创建工作内容。

一是加强了职业道德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年底逐项对各处室、各党支部、干部职工个人全年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对先进党支部、先进处室、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形成了争先创优、创新工作的良好风气。同时,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文明市民”学校教育,对干部职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

二是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党校”、“平安党校”、“和谐党校”、绿色机关等一系列活动。近年来,学校紧密联系实际,狠抓一系列创建工作,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是大力开展了扶贫济困活动。2002-2008年底,职工累计捐款6万多元,学校出资7万多元,积极开展帮扶济困工作。在张川县出资设立了党校春蕾女童班,捐赠了一大批学习、生活、农耕物资。并先后支助帮扶村6名干部在党校大专班学习、近60名村民参加农干校学习。同时,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和辖区街道办事处号召,扎实开展了为困难户捐款、解决就业、联系劳务输出、无偿献血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