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史
13793900000019

第19章 干部教育培训的全面发展(1990年-1999年12月)(2)

此外,在形成上述四种班次设置主格局的同时,一方面办好以乡(镇)长岗位为主的岗位培训班;另一个方面随时承担市委交办的适应形势和中心工作需要的短训班、轮训班,还与相关主管部门联合开办了一些专题培训班。1990年至1999年举办了以下班次:

1.党政中级干部进修班。1990年至1999年,市委党校共举办党政中级干部进修班16期。1990年称为县级干部哲学学习班,举办2期,培训74人。

1992年、1993年、1999年均称为党政中级干部进修班;1994年未举办;1995年至1998年称为县级干部进修班;1992年举办2期,培训95人;1993年举办2期,培训92人;1995年举办2期,培训91人;1996年举办2期,培训93人;1997年举办2期,培训92人;1998年举办2期,培训77人;1999年举办2期,培训76人。累计培训690人次。每期进修班学制均为2个月,培训对象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所属各部、局、委、办的按规定属于市委党校培训的正副县级领导干部,市级群众团体的正副县级干部,两区五县除规定由省委党校培训外的正、副县级干部。在学习内容上,1990年至1992年,各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毛泽东同志的有关哲学着作和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文件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1993年至1999年,各期主要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领导干部必备知识、天水市情以及其他实际需要的讲座课。

2.党政初级干部进修班。1992年至1999年天水市委党校每年举办党政初级干部进修班2期,其中,1994年举办3期。1992年培训86人,1993年培训79人,1994年培训139人,1995年培训92人,1996年培训88人,1997年培训106人,1998年培训84人,1999年培训87人。累计举办17期,培训学员761人。每期学制2个月。培训对象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所属各部、局、委、办的按规定属于市委党校培训的正、副科级干部,市级群众团体的正、副科级干部,事业单位担任实职的正副科级干部,县、区各部、委、局的正职。在学习内容上,前两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等,后六期为毛泽东《实践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江泽民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努力培养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讲话,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天水市情及领导科学等。

3.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991年至1999年天水市委党校共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9期,培训学员390人。1991年培训46人,1992年和1993年各培训43人,1994年培训37人,1995年培训39人,1996年和1998年各培训44人,1997年培训49人,1999年培训45人。每期学制4个月。培训对象为年龄在4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正科级岗位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在学习内容上,前四期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实践论》、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后七期主要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党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建设理论、领导科学、天水市情及其他一些基础文化课。

4.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1991年至1993年市委党校每年举办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1期,1991年培训49人,1992年培训40人,1993年培训36人,三年培训学员125人。1995年至1999年每年举办1期,1995年培训50人,1996年培训45人,1997年培训40人,1998年培训41人,1999年培训33人,五年培训学员217人。1991年至1999年市委党校累计举办8期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共培训学员334人。每期学制1个月。其中,理论学习20天,妇女工作业务学习10天,全国妇联培训基地学习15天。培训对象是市、县区各单位的妇女干部。学习内容上,前三期主要是《江泽民同志在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妇女理论和干部写作知识等,后五期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天水市情与县情、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妇女工作业务知识等。

5.乡镇领导干部进修班。1990年称为乡镇长岗位培训班,举办1期,培训学员49人。1991年称为乡镇领导干部岗位培训班,举办1期,培训学员47人。1992年至1995年统称为乡镇领导干部进修班,1992年至1994年每年举办2期,1995年举办4期。1992年培训学员120人,1993年培训学员104人,1994年培训学员97人,1995年培训学员165人。1996年至1999年又改称为乡镇领导干部进修班暨快速发展乡镇经济带头人培训班,1996年举办3期,1997年至1999年每年举办2期。1996年培训学员160人,1997年培训学员112人,1998年培训学员158人,1999年培训学员160余人。1990年至1999年市委党校累计举办乡镇领导干部进修班21期,培训乡镇干部1172人。

每期学制2个月。培训对象主要是乡(镇)党委正、副书记,正、副乡(镇)长。学习内容上,1990年至1992年各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中共党史、党建知识、法律知识、乡镇管理、人口理论、统战政策、天水市(县)情。1993年至1999年各期,主要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天水市情、农村经济知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镇企业管理、农业科技知识等。

6.理论骨干培训班。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期间,市委党校共举办理论骨干培训班9期。1991年举办“双基”教育理论骨干培训班4期,培训学员215人,举办党史党建培训班1期,培训学员52人。1992年举办理论骨干培训班1期,培训学员30人。1995年举办党史党建研讨班1期、学纲要理论骨干培训班1期,两期共培训学员62人。1997年举办理论骨干培训班1期,培训学员50人。以上各期累计培训447人次。每期学制1个月。培训对象主要为市、县(区)意识形态部门、党政部门、群众团体从事理论、宣传、新闻、出版、编辑、文学艺术工作的理论骨干。学习内容上,1991年举办的五期主要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知识等,以后的四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党建知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江泽民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以及努力培养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讲话、天水市情等。

7.统战干部培训班。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市委党校统战干部培训班共培训学员210人。培训对象主要为各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等。在学习内容上,第一期主要学习《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统战政策、天水市情等。后两期主要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天水市情、民族、宗教、统战、妇女等方面的政策及其他知识。

8.企业干部培训班。天水市有许多老牌国有企业,如海林轴承厂、长开厂、长控厂、天光厂等,也有许多新崛起的企业,如长城果汁厂、成纪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对这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提高,对于促进全市企业改革发展、增大全市经济总量有很大的作用。因此,1997年8月,经市委、市政府干部培训工作协调会议研究,确立“天水企业干部培训中心”为天水市企业干部培训学校和天水市唯一的中、初级工商管理培训基地。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市委党校共举办企业干部培训班10期,参训人员达425人。

这一时期企干班的称谓不太一致。1992年至1994年每年举办1期,1992年称为市属企业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37人,1993年称为企业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44人,1994年称为企业领导干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班,培训50人。1996年、1997年各举办1期,统称为企业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分别培训学员43人、48人。此外,1997年又举办了2期企业领导干部工商管理班,培训73人。1998年称为工商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班,举办2期,培训80多人。1999年称为中级工商管理干部培训班,举办1期,培训50人。每期学制1个月。培训对象主要是驻市部、省属企业、市属企业、事业单位的中高层干部和部分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在学习内容上,前三期主要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后七期主要是邓小平理论、财务报告分析、管理经济学、现代生产管理、经济法学概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等。

9.乡镇团委书记培训班。1991年举办1期,培训市所属各乡、镇团委书记155人。学制1个月。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基本路线、写作、行政管理、团的建设等。

10.公务员培训班。1990年1月至1992年12月,市委党校共举办公务员培训班2期。1994年举办1期,培训学员100人。1997年举办1期,培训学员112人。累计培训学员212人。每期学制1个月。培训对象为市属各单位公务员。主要学习中共党史、党建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行政法学、天水市情等。

11.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研讨班。1994年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市委党校组织全市县级以上领导干部600多人分4期开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研讨班,为期10天。在这一期研讨班上,市委常委均来党校做了专题报告,从更高的角度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进行了阐释,加深了学员的理论认识,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改革

1990年以来,改革开放的主潮流对党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市委党校为适应新的形势,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打破了传统的“老五门”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重点,以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各类实用知识为基本内容的新课程体系。通过教学改革,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党校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得到增强,从而促进党校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990年至1999年这十年间,党校教学改革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共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为指导,根据当时全市各级各类干部队伍的现状、知识结构以及全市经济发展对干部的要求,在总结以往教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体现天水地方特色的新教学体系,努力增强党校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达到了为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培养优秀中青年领导人才服务的目标。

(二)不断完善新教学体系

根据中央【1994】44号文件精神,党校主体班次的教学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市情知识为必要内容。教学改革遵循“深化一个中心、确立四个原则、实现六个结合”的思路。

1.深化一个中心

为了更好地落实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干部的战略任务,在教学中,进一步突出《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地位。以中宣部编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指导,按《纲要》阐述的十六个方面,以学习原着为主要教学内容,开设重点专题辅导,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总题目,突出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讲授和研讨,力求在进一步准确理解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确立四个原则

一是因材施教、分层分类培训的原则。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在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的前提下,不同班次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岗位培训的特点,以专修课为主,逐步减少各类班次课程雷同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