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草药入门400问
13793600000042

第42章 中医药学历史渊源(3)

本草经的衍化过程,是漫长而又纷繁的。自《神农本草经》问世之后,南北朝时梁陶弘景着《神农本草经集注》7卷,载药730种;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苏敬等22人合编的《新修本草》54卷(亦称唐本草),载药844种;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陈藏器编《本草拾遗》10卷,新增药400种;至五代后蜀(公元934年)韩保升等编着的《蜀本草》20卷(原书亡佚)。自宋代起,本草纂注尤为活跃,先后有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马志等着的《开宝本草》21卷,载药983种;宋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掌禹锡等编的《嘉佑补注本草》20卷,载药1082种;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苏颂等又合着《图经本草》21卷(原书亡佚);至宋元佑年间四川唐慎微着《经史证类备急本草》32卷,载药1746种;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寇宗奭着《本草衍义》20卷,载药472种;明永乐四年周定王朱着《救荒本草》4卷,载药414种;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李时珍着《本草纲目》52卷,载药1892种;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赵学敏着《本草纲目拾遗》10卷,新增药716种。

本草典籍自《神农本草经》问世之后的上下几千年中,先后进行了10多次编修。在这个漫长的衍化过程中,惟唐《新修本草》,是我国药典学发展的蓝本,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这时也正是我国药典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的国势日坏一日,本草药典学也跟着走了下坡路。从编纂的篇幅、内容、条目分类、图文和收藏的药物种数、方剂等项看,在这几千年中,我国本草学的正宗着述,还应当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以植物为主的药物学术大部分内容。

22.本草古籍——《万物》史考这部名为《万物》的本草古籍,是1977年我国考古工作者从安徽阜阳出土的一批简牍中分剥出来的一种珍贵的简策古籍,它是西汉夏侯灶墓里的随葬品。出土时挤压成一个大竹块,后经文物工作者精心剥离,才把一片片竹简取下来拼集复原的。简策中记载有大量的本草药物名称和简要用途。

据目前初步考证,《万物》当推我国最早的一部本草古籍。它较之公元初期被公认为我国最早的、成书于西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还要早三四百年。可以证明,此书编纂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所抄成。在以前的考古工作中,尚未发现过类似的本草古籍。20世纪70年代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江陵汉简中的《脉书》等,多偏重于医方和针灸经络,只有《万物》才是纯属本草类药物学的古籍。它的发现,更为我国的中药史增添了新的光彩。

23.《五十二病方》的来历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五十二病方》是1972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市东郊发掘出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医书方。按时间推断,它至少成书于西汉末年以前,为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医方,大约比《黄帝内经》还要早一些时间。书方中有灸法、砭化而无针法,但夹有祝由方术,留有宗教迷信的痕迹。计有治疗52种病的药方280个,药物242种。故此称名为《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记载的药物产地,有浓厚的南方色彩。据此推论,其所载药物当时尚不能完全反映全国各地使用药物的情况。

书方中使用的剂型,除“煮之饮其汁”的汤剂外,常用提丸剂。丸剂制法有酒制、醋制、油脂制等多种制法。有的丸制成后,服用时要求粉碎入酒吞服,还有供外用的脂调水银制成的软膏剂。书方对药物炮制的要求很明确,如治癃病(泌尿系统的病)的毒董(罂粟科植物紫董)要求不可暴晒,其叶、实、全草并悬于通风处阴干备用;用燔发灰(血余炭)止血,熬盐供热熨,治不得屈伸……总之,《五十二病方》的丰富内容,说明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医药学术已有了较大的发展。

24.西周时的《诗经》记载了多少种药物?

这部内容为诗歌总集的《诗经》,也是我国最早记载药物治病的书籍。收载各种药物达100种以上。如荇,“关睢”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说的是有治病作用的杏菜;苹,“采苹”云“于以采苹,南涧之滨”,指中药浮萍;虻,“载驰”云“陟彼阿丘,言采其虻”,指中药贝母;芹,“鲁颂·泮水”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指的是有治病作用的芹菜;桑椹,“氓”云于嗟秋兮,“无食桑椹”,说的是中药桑椹子鸠多食可致醉。

如此寓药于其中的诗句,不胜枚举。有的句子里还夹带叙述了药物的生态环境和采药时间等。如“南涧之滨”、“思乐泮水”二句,均交待了药物的生态环境;又如“七月蟋蟀”、“八月断壶”句,则指明了采药季节。

25.《山海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收载多少药物?

《山海经》是一部历史地理古籍,成书时间可能早至春秋战国,晚至汉武帝时代。记载药物124种之多。其中动物药66种,植物药51种,矿物药2种,水土类各1种,未详者3种,较之《诗经》收载为多。按其治病功效,大致可分为以下12类。

(1)补益药:狼,服之不夭,可以疗腹病;木,食之多力;冈草,叶状如葵,赤茎白华,食之不愚;白咎,食之不饥,可以释劳;荆杞,杞,苟杞也,子赤。

(2)生育用药:幼鸟,食之宜子孙;鹿蜀,佩之宜子孙。

(3)避孕药:骨蓉,食之使人无子;黄棘,服之不字(按:不字即不生育,字即生的意思)。

(4)清热药:犀兜似水牛,猪头痹脚……大腹黑色三角,一在顶上,一在额上,一在鼻上;羊,其脂可以已腊,治体皱腊(已即治,腊即皲的意思,其角当可以已惊痫)。

(5)美容药:荀草,服之美人色;莁草,服之媚于人。

(6)兴奋醒神药:尚付,食之无卧;鳊鱼,食之不眠。

(7)祛风燥湿药:蘼芜佩之可以已疠。

(8)杀虫药: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9)毒性药:莽草、芒草、茇、葶苈均能毒鱼;无条、礜石,皆能毒鼠(按:礜即古代称谓,指现在所说的砒石)。敦水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鱼食之杀人(按:即指河豚鱼)。

(10)解毒药:耳鼠,御百毒;焉酸,可以为毒(为即解的意思)。

(11)预防药:青耕,可以御疫;三足龟,食之无大疾;箴鱼,食之无疫疾;三足鳖,食之无蛊疾;无条,食之不瘿。

(12)兽用药:流赭,涂牛马病。

从上述诸类药物的作用看,大都是一药一病,但少数药也有治数病的。如虎蛟,食者不肿,可以已痔;黄颧浴之已疮,又可已跗(治脚肿)。在药物的使用方法上,也有简单的记载,首分内服、外敷两大类。内服药又分服与食,外用药分佩带、坐卧、涂抹、洗浴等。

26.《抱朴子》的作者是谁?主体思想内容如何?

此书是东晋着名医学家兼道学家葛洪(公元281-341年)所撰。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今江苏省句容县人。《抱朴子》即是以自号为题撰写的。全书分内篇20卷、外篇50卷,总计约17.5万字。在内篇20卷中,有畅玄、论仙、对俗、金丹、至理、微旨、塞难、释滞、道意、明本、仙药、辨问等卷题,其中载有许多关于化学制药的实践内容,如“金丹”卷云“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返成丹砂”,即硫化汞受热分解出水银,水银和硫黄不断加热又变成硫化汞的变化现象。炼丹原料主要是雄黄、雌黄、曾青、胆矾、矾石、硝石、云母、磁石、铁、锡、砷、食盐等。这样的实验,即使是现在也不多见。虽然当时炼丹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人“长生不老”、“成仙”,但客观上却开创了中国化学制药的先河。这是我们应当对这本书首先加以肯定的。

至于第11卷“仙药”所说:“神农本经曰,上药令人身安延命,升天神游上下,使役万灵,体生毛羽,行厨立至”,“五芝及饵丹砂、玉札、曾青、雄黄、雌黄、云母、太乙禹余粮各可服之,皆令人飞行长生”;又曰“中药养性,下药除病”等。这些可能源于西汉末年《神农本草经》中所载之365种药上中下三品分类而来,抑或与三国以前上层社会封建士大夫所倡行的石散之风有密切的关系。

无论其来源如何,实际上是属于唯心主义的迷信说教。

葛洪在《抱朴子·外篇》50卷中,重点叙述儒家的所谓人间得失、世事臧否等伦理道德的说教。当然也不排除对现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男女之间一些有用的哲学寓言。总之,葛洪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正如列宁所指的那种“伟大的科学家,渺小的哲学家”一样。因此,对《抱朴子》这部着作,应持分析批判的态度,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27.我国经方学什么时候最兴旺?主要方书有哪些?

我国经方学发展最兴旺的应是隋唐至两宋时期(公元5811278年)。这时已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篇幅的经方书——《四海类聚方》全书2600卷。这大概是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王敕曹等人所撰写的31部新书之一,总计达到1.7万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