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
13792900000003

第3章 沉脉

一、体象歌

【原文】

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①,举之不足。

【提要】

本段主要描述沉脉的脉体形象特征。

【注释】

①有余:有力。

【白话解】

诊察沉脉,必须加重手指的力量,直按到筋骨之间才能触摸到其搏动,就像投入水中的石子一样,必须摸到水底,方能触到。因此,以重指力按在肌肉与筋骨之间,觉得搏动刚劲有力;但如果是手指轻轻地按上,几乎感觉不到脉的搏动。

【解析】

李中梓按曰:“沉之为义,如石之沉于水底也。”沉有深沉、下沉、深潜之意,是脉管的搏动靠近筋骨深部所形成的一种脉象。切脉时,轻取不应,中取应指,重按分明;或轻取、中取均不应,重按乃得。沉脉不可全做病脉论,有的正常人也可见到沉脉。如在冬季万物蛰藏之时,阳气下潜,机体的表面血管收缩,所以脉象稍沉。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另外,胖人因脂肪较厚,脉搏位置较深,切脉时脉象也偏沉。

在病理条件下,沉脉多为里证之主脉。中医学认为,沉脉的形成,可因阳气不足,无力鼓动气血达于体表,或因水液潴留于肌肤之间阳气被郁不能推动血行,或因气血两虚脉道不充,或因邪伏于里,正气被遏所致。

近代临床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认为,心搏出量减少,血压降低,血管内压力减小,血管充盈不足,血流缓慢,故脉象沉伏。

二、主病歌

【原文】

沉脉为阴,其病在里。

寸沉短气,胸痛引胁①;或为痰饮,或水与血。

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②筋急③。

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④湿痒,淋浊⑤痢泄⑥。

【提要】

本段主要通过寸、关、尺三部之沉分述沉脉的主病。

【注释】

①胁:指腋下肋骨所在部位。

②吞酸:中医病证名。症见酸水自胃中上泛至咽喉,随即吞咽而下。

③筋急:即筋脉拘急。

④阴下:阴即外阴,指外生殖器及其附近部位。因其位于人体下部故称阴下。

⑤淋浊:淋病与浊病的合称。淋,通常指小便急迫、频数、疼痛、排泄不畅的病证。浊,一般指小便浑浊。

⑥痢泄:即痢疾与泄泻。痢疾为夏秋季节常见的急性肠道疾患,以里急后重、黏液及脓血样大便为特征;泄泻指大便稀薄,甚则水样,次数增多。

【白话解】

沉脉与浮脉相对而言属阴,主病在里。如果寸脉沉,可见短气、胸痛牵引胁肋等症,或是由于痰饮停滞,或是由于水气内停,或因于血行瘀阻。关脉沉主中寒之证,因寒凝于中焦故疼痛郁结;或表现为胃脘满闷,吞酸,筋脉拘急。尺脉沉主后背疼痛,亦可出现腰膝寒冷疼痛,或外阴湿痒,小便不畅或浑浊,大便脓血或腹泻。

【解析】

沉脉多为里证之主脉,但寸、关、尺三部之沉的意义又有所不同。寸部候上焦心、肺,所以寸脉沉反映的主要是心肺的病变。如果肺失宣降,痰饮壅阻于肺,或留滞于胸胁,则气短、胸闷、胸痛或牵引胁肋;心主血脉,若心气不足,血运无力,心脉瘀阻,可见心悸,心前区憋闷疼痛,面色灰暗,口唇青紫等。关部候中焦脾胃,关脉沉主脾胃中寒之证。如寒邪直中于中焦,积久不散,脾胃阳气受损,可致脘腹拘挛,胃脘疼痛胀满,呕吐腹泻等症。下焦候肾与命门,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督脉与肾相通,故尺脉沉主后背疼痛,或腰膝寒冷疼痛;肾司二便,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以致湿浊内停,可致小便不畅或浑浊;肾阳虚不能温助脾阳,可致大便五更泄泻;若湿热下注,可见外阴湿痒,或下利脓血。

三、兼脉歌

【原文】

无力里虚,有力里实。

沉迟痼冷①,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②血结;沉弱虚衰,沉牢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提要】

本段主要论述沉脉有力无力及与其他脉象同时出现所主病证的意义。

【注释】

①痼冷:指真阳不足阴寒之邪久伏体内所致的病证,以昼夜恶寒、手足厥冷为主症。

②涩:往来艰涩不流利的脉象。

③牢:沉而弦大有力的脉象。

【白话解】

脉沉而无力主里虚之证,脉沉而有力主里实之证。

脉沉而迟缓,主真阳不足阴寒之邪久伏体内所致的痼冷之疾;脉沉而急速,是内热之象;脉沉兼圆滑流利,主痰饮之证;脉沉而不流畅,是瘀血内结之征;脉沉而细小,主脏腑虚衰;脉沉而弦大有力,主内有积滞难以消除;脉沉而紧如绳索,主寒冷疼痛诸疾;脉沉而怠缓,主寒湿内盛。

【解析】

沉脉主里证,沉脉的形成受正、邪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沉脉又有虚实之分。实证之沉多因邪伏于里,正气被遏,气血不得外达;虚证之沉多因正气不足,鼓动血脉无力,气血不得敷布,所以脉沉而有力主里实之证,脉沉而无力主里虚之证。沉迟主里寒,有虚寒与实寒之分;沉数主里热,有虚热与实热之别;沉滑主痰饮内停;沉涩主瘀血内结;沉紧主寒冷痛证;沉缓主寒湿内盛;沉牢多主邪气内盛,积滞难消;唯有沉而极为细小,虚弱无力,欲绝未绝者,是脏腑虚衰之象。所以《脉理求真》说:“沉为痰寒不振,水气内伏,停饮不化,宿食不消,气逆不通,洞泄不闭,故见内沉。若使沉而兼细,则为少气;沉而兼迟,则为痼冷;沉而兼滑,则为宿食;沉而兼伏,则为霍乱绞痛;沉而兼数,则为内热;沉弦而紧,则为心腹疼痛。然总不越有力无力,以为辨别。”所论颇为透彻。